中财论坛

标题: 冰天雪地软儿香 [打印本页]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6-12-31 18:20
标题: 冰天雪地软儿香
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7-1-2 22:15 编辑

  
  
  初冬,城市的路口。有人叫卖“软儿”——一种金黄的、鸡蛋大小的梨。
  
  本地方言中“r”、“w”不分,常常把“ruan’er”读作“wan’er”,听起来宛转柔美,好像在叫一个女孩的名字,意识中拼写成“莞儿”或“婉儿”也有可能。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
  
  青年时期,在一个农村学校教学,当地花果树木繁盛,品种杂多。一年冬天,朋友送来一袋小小的梨,握于手中,不盈掌心,很可爱。朋友说,这叫“wan’er”,我不知道字是怎么写的,但听着舒服,感到“梨”如其名。有一个小巧温婉的名字,真好!
  
  我在心里把它拼写成了“莞儿”或“婉儿”。相比于平常吃到的“长把梨”、“早酥”、“日面红”、“苹果梨”等,这个梨不仅小巧玲珑,而且形态浑圆,像是梨品中长不大的小妮子。后来,知道了它叫“软儿”,还知道了它的一系列别名:“吊蛋子”、“神不知”、“墨梨儿”,像乡里孩子的小名或大号,很有趣。
  
  五月天,它和其它梨树一道开花,白色的梨花缤纷枝头,那么纷繁的花,尽管朵朵细碎,但不张扬也不行,越来越暴烈的阳光鞭策着它赶路呢,如果滞留在这个季节,那就赶不上结果了。倘若遇上风季,那轻盈的梨花是不经吹的,一把风过去,满地落英,惨不忍睹。那残留在树上的花谢了之后,一串串小小的青骨朵儿在茂密枝叶间渐渐显露出来,但它生长的不紧不慢,孩子似的,过着一个玩不够的童年,不像“早酥”、“日面红”之类,一天天显山露水,青涩可人。等到其它果子都长得形态丰满时,它还是小不点点的,缩在枝叶后面捉迷藏。秋天,别的果子都先后赶赴人间,它还挂在枝上显摆,一直等到秋霜过后,经霜一杀,唰——,软儿成熟了,懵懵懂懂的,还带着细碎的雀斑,像没有睡醒的样子,毫不起眼。
  
  刚摘下的软儿还有点生涩,像那些刚步入生活的小青年,少不了有点小脾气。果子从树上下来是要先接接地气,农人把这叫作“出汗”。轻轻地盛进罐子里,或埋进沙子里,出出汗,修养修养,身上的那点小脾气也消融得差不多了,人间烟火的味儿厚道起来,顿时又沙又甜,清爽可口。
  
  但,如果这样啖食软儿,只能算是知道了一种水果的滋味,农人是要笑话你的。软儿是要冻着吃,一直放到寒冬腊月、三九寒天,冻得乌黑乌黑,生铁一样,再拿出来吃,这时已经不再叫“软儿”了,而是叫“冻梨”或“冰梨”。
  
  这铁疙瘩一样的东西怎么吃啊?别急,方法很简单:盛一盆冷水,把冻梨放进去,让它慢慢醒过来。你可以暂时不管不顾,去忙你的事。等你忙完了,回头一看,淤积一冬的寒气已从冻梨体内抽离,冷水消融了冻冰,剥离出一个水晶晶的乌黑蛋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在手里已软得似一包水了。赶紧抽掉梨柄,吮吸上一口,透心的冰凉,会让人呲牙咧嘴,冰凉后的甘甜,却又那么绵厚、悠长,既有梨的原汁原味,又似酒的醇香绕舌。这时,你才会明白,哦,“软儿”原来是这个由来。
  
  家有小孩咳嗽,久治不愈,又不忍心遭受打针吃药的痛苦,有经验的人家就会拿冻梨来医治。等冻梨融化后,加冰糖、圆圆之类放进砂罐里熬好,当饮料喝,比“小儿止咳糖浆”还管用。常有那酒醉的汉子,半夜醒来,“莞儿”、“莞儿”地呼叫,像叫贴心贴肺的老婆似的,等老婆为他消融了冻梨,“滋儿滋儿”地吸上几个,倒头呼呼大睡,第二天酒醒后神清气爽。
  
  河西走廊人向外人显摆软儿的时候,经常爱讲一个典故:有个大诗人尝了河西的软儿,还写了一首诗。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一句“冰天雪地软儿香”。这事说的是于右任先生,1941年冬,他和张大千、高一涵等人由兰州赴敦煌,途经河西,品尝了这种冻得乌黑的软儿,滋味悠长,有感而发,草就《河西道中》:“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为河西的软儿留下了历久弥香的美名。
  
  冰冻着的软儿,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的确在众果品中别具一格。


[copyright]版公[/copyright]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6-12-31 19:34
娴熟的文笔,娓娓道来,把软儿梨作了全面、透彻的介绍。叙述的顺序,很值得学习,文章写法,也在其中了。沙发欣赏老师的文章,祝柯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12-31 20:07
先占个地儿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12-31 20:27
读柯英老师的这篇写梨的文章,嘴里立马生津,可以望梨止咳。这“婉儿”不但名字好听,好似妙龄女子,疗效也好,不过,怎么像我们东北的冻秋子梨哦!
作者: 放飞梦想    时间: 2016-12-31 20:39
作品记述了“软儿”这种梨的由来,讲述了冻梨的演变过程、吃法以及功效,读来非常亲切和实用!!


问好!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1-1 20:42
没有吃过,读完看流口水了~~~

欣赏并问候!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7-1-2 11:28
学习问好柯大侠!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1-2 21:04
文章写得非常美,有种悠长、清朗的韵味,像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很是赏心悦目。
另外,长见识了,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梨,还有这样好听的小名。欣赏并问好!
“途经河西,,”多了个逗号。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2 21:09
软语“软儿”,“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的确在众果品中别具一格。”,好文!
拜会先生,问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06
梅边 发表于 2016-12-31 19:34
娴熟的文笔,娓娓道来,把软儿梨作了全面、透彻的介绍。叙述的顺序,很值得学习,文章写法,也在其中了。沙 ...

梅边新年好!谢谢关注并点评,多批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0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12-31 20:27
读柯英老师的这篇写梨的文章,嘴里立马生津,可以望梨止咳。这“婉儿”不但名字好听,好似妙龄女子,疗效 ...

问好李老师!
一到冬天,我就好这一口,尤其喝过酒,特别怀念冰冻的软儿。你们东北的冻梨大概也跟这冰冻软儿一个做法,东北西北,冰天雪地中也有享受的美食!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09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6-12-31 20:39
作品记述了“软儿”这种梨的由来,讲述了冻梨的演变过程、吃法以及功效,读来非常亲切和实用!!

谢谢关注,问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10
云馨 发表于 2017-1-1 20:42
没有吃过,读完看流口水了~~~

欣赏并问候!

呵呵,我也怀念这一口,但轻松易吃不到了。问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10
立青 发表于 2017-1-2 11:28
学习问好柯大侠!

问好立青,多交流!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13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1-2 21:04
文章写得非常美,有种悠长、清朗的韵味,像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很是赏心悦目。
另外,长见识了,第一次知道 ...

谢昙花版主品读和鼓励!
软儿——莞儿或婉儿,我一直念叨这名字取得好,由感而发,随成此文。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14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2 21:09
软语“软儿”,“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的确在众果品中别具一格。”,好文!
拜会先生 ...

问好九宫版主,你也来散文版客串了,先敬茶!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7-1-2 22:15
由此及彼,触发想起软儿的种种,从名称到味道到资料的引用,徐徐而来,令人遐想。拜读,问好!祝您新年安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 22:18
澧水版主新年好!谢谢关注并点评,祝来年创作丰收,笔底流云!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1-3 10:18
徐徐之间,物象人事细腻而开阔,生活的情味在干净节俭的讲述中自然流泻,醇正如赞美。
拜读。节日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1-3 11:55
    不仅写出了外部形态,更注重其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分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并归纳出精神内涵: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1-3 11:57
软         儿(散文)


                       
                         □文/于文华

    有一种春天开花,夏天挂果,秋天成熟,冬天品尝的水果,滋味独特,酸甜适口,汁多浆丰,香味浓郁,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的水果,西北方言叫软儿。要知其味如何,西北知名人士于右任先生有诗赞曰:“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梨”。

    一种水果的产生、养育,离不开一个地方独一无二的土壤成分、气候条件、水分含量,离不开人们的口味喜好、特有风俗、人文环境。被西北人称作冬果的软儿,在万物萧瑟、寒风凛冽的冬天,以独有的品味、卓异的特质、甜美的滋味深得大众青睐。冬果两字,言简意赅,简洁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果子不是说在冬天生长,唯冬天食用才深得其味。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植物也和人一样,能够存活下来,能被人长久青睐,必有其不同寻常的非凡特质。

    软儿个头有点像梨,但比梨圆润,好看。不用牙齿咀嚼,入口即化,味道却比梨甘甜醇香。它的母体就来源于莫梨。和软儿枝嫁接了,脱胎换骨而来。有人在莫梨的枝上,嫁接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水果,树冠茂密,开五种不同种类的花,结五种不同式样的果,蔚为壮观,颇为神奇,赢得乡人交口称赞、津津乐道,人称“五彩树”:分别是红果子、黄果子、秋子、软儿与莫梨。

    肠胃里至今仍咀嚼着姑妈家软儿的芳香。冰凉、醇香、甘甜,不是蜂蜜胜似蜂蜜的味道,一直窖藏在内心深处,时不时翻腾出来,满嘴都是亲情的滋味。这也是我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姑妈家的最大原因。刚进门,姑妈待我们坐定,不倒茶水,径直走到她们家的堂屋。那屋不同于我们素日见过的泥墙土屋,高,大,阔,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势与威严,透露出屋主曾经的显赫地位与优越生活。屋子除了房顶,几乎全用木材构建。椽子是松木的,长而粗,檩条是松木的,大气,富足,柱子是松木的,直直的站立,显示一棵松树原本的质感。不用说房梁自然也是松木的。没有一般房屋的窗户,墙体也是松木板子,连门槛也有一尺多高,小孩无法攀越进入。在其他房子的衬托下,堂屋显得富贵而大气,精美而阔绰。门上挂着个长方形的铁锁子,不像我们平常见过的,有些古典,有些沧桑,有些拙朴。看见堂屋和铁锁,就如同看见昨日时光旖旎而来,历史的烟尘透过时光,依稀向我们缓缓走来。抚摸它,就如同摸着旧日的一段岁月。姑妈从囊囊(口袋)里摸索半天,找出一把不像钥匙的长方形钥匙,“咔嚓”一声,锁开了,厚厚的门扇,被姑妈用力搡开。姑妈示意我们定定站在外面,她走进去,从一个大大的芨芨编制的背篼里,拾了些冻成铁蛋儿样的软儿。黑黑的,硬硬的,看起来牙是无法咬开的。

     姑妈在前,我们亦步亦趋紧跟其后。她让我们到乡里被称作书房的屋里耐心等待。有人不知软儿的特性,拿到火炉上烤,味道立时变酸,全然丢失了软儿滋味。不一会,姑妈端个水盆,里面漂着那些黑不溜秋的软儿。天寒地冻之时,水也冰凉冰凉的,铁蛋样的软儿在水中,原本冻结在果实上的冰屑与寒气,快速凝结、聚集到果实表皮,软儿立时像穿了一件银盔银甲的衣服,又像罩了一层冰清玉洁的冰壳子一般,捞出来,手中感到透心的凉。姑妈笑笑,不说话,拿着软儿轻轻一磕,冰层化了,罩子破了,软儿像出水芙蓉般脱颖而出,显出庐山真面目。皮软软的,闻起来,感觉不出和其他水果有什么特别,只是皮比五月里熟熟的青皮杏子的还柔软,轻轻用牙尖咬个小洞。吸吮一口,甜甜的,凉凉的,美美的,如糖似蜜的果汁,不约而同,跑着涌进口腔,钻入肠胃。起初肚中感觉有些凉。慢慢地,有种热,有种香,有种甜,会从心底升腾上来,弥漫在肠胃,回荡在身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爽,无法形容的美。自然,这么好的软儿一个肯定不行,一口气最起码得三四个。

     就想:这般美味的果子,在夏秋,不知浪费了多少,偷吃了多少。姑妈家的果园对我从不设防。我知道那棵果树的果子好吃,那棵果树的果子繁茂。常常在梦中,我爬啊爬,小心翼翼攀爬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先摘一个大的,啃吃几口,扔在地下。再摘一个颜色红润的,再啃吃几口,毫不可惜地丢弃。醒来,嘴中回味着昨日的清香。其中有棵形状像之字形的树,极容易“走”到树上,只是味道不佳,果也不繁。但它年年如期开花,年年不改初衷。啥命都得活啊,啥人都得生存。生命本来不分薄厚彼此。再卑贱的生命也有发展自我的权利。

    水、土、光、人的呵护,风啊,雨啊,霜啊,雪的磨练,才使得软儿走到今天的品质。滴水成冰的寒,冷风刺骨的冷,成就了软儿独特甜香、入口即化的特性。就像冰中的雪莲花,愈寒愈芬芳,愈冷愈娇艳。

    据说软儿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之功效,是食疗兼备的妙品。那年妻子咳嗽久治不愈,打针吃药不见效,超过了三月有余,简直成了百日咳。有人说了一个偏方,就用软儿,加入和冰糖和一种中药,用水熬煮,连皮带把和汤一起喝,连着喝了几天,咳嗽渐渐消除。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

     采摘软儿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过后,霜降之前。若太早,则风味差、品质劣,且贮藏后水分尽散,果的表层容易皱缩;若超过节气,果子经霜一冻,稍有微风吹动,自会不约而同掉入地上,大大降低好果率。摘软儿不能使劲揪,不但费力,更主要是会将新培养、嫁接好的嘴子折断,前功尽弃,不利于来年树木及果子的成长。刚刚成熟的软儿果色鲜绿,果皮光滑,覆有一层薄薄的腊质,要一手轻轻托住果子,一手往上折,果把儿很脆,很容易折下来。有经验的果农摘软儿时动作轻柔,技术娴熟,只听见“咯吱、咯吱”的轻微声音,不绝如缕从一片翠绿的枝叶间传入耳鼓,听着就是一种动感、柔美的享受。不经意间一筐筐软儿被绳子吊入地下,一树硕果累累的枝头所剩无几。刚采摘的软儿还不能吃,味道还没有充分凸显出来,要经过一个醣的过程,才果佳味美。

    生命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是充足的光合作用,充沛的水份涵养,充实的营养含量的完美展现。光照时间的长短,水浇雨淋的次数,土质营养的多寡,直接导致与影响着生命质量。家乡甘武铁路线南北,各有一家林场。路北国营林场的苹果个头大,水分含量足,果汁沙甜,味道悠长,路南大队林场的苹果个头小,脆而酸甜。且路北摘果时间比路南提前一星期左右,种的西瓜也以汁沙瓢甜颇受市场欢迎。究其原因是国营林场打的井深,水质好,能按时浇水,更为关键的是日照时间稍长,光照强度大,导致两个林场近在咫尺,瓜果、葡萄、玉米……成色与口味却大相径庭。如今许多的东西尝起来,不再香甜,不再味美。除了早先物质奇缺,罕见,品尝机会少,留下的影响深刻、难忘以外,如今化肥、农药、催生素加速植物的生长,迫使许多东西过快、过速成熟,脱离了生命自然而然的独有轨道,其本质岂能与原来的相提并论?使用人力与药物力量催化的结果,其成色与味道自会差强人意,离开植物的本源。就像水果,若水分含量、日照时间、果汁营养、品质特色跟不上,其味道就无法保证。所谓瓜熟蒂落,就是静静等待生命按照自身规律发育、成长,这样的果实才甘甜、悠久,显现种子的本质、生命的原味。软儿之所以能至今不衰生命中那份纯粹,保持独特的品质,除了光照时间长,成熟不需化肥、农药的催化,自自然然生长,更主要在于其有一个蓄势的过程,一个储藏起来醣的过程。

    醣就是让成熟的果子储存一段时间,经过发汗,使果实熟后内含物进行转化,水分沉淀,果肉丰厚。软儿相对其他水果耐冻耐寒,且天气越冷越好。储藏时找一间僻静,有阴凉的闲房子,地上铺五寸左右后的麦草,将软儿小心翼翼放在麦草上,尽可能防止果把儿戳破果皮。堆放的不能太厚,一尺左右为佳。储藏时再不能随意翻腾、挪动果子,让其默默享受那份恬静。

    外表光鲜者,内在并非一定美丽;衣冠楚楚者,思想不一定绝对圣洁。看似模样不雅的软儿,味道却无比甜美;沿街乞讨、伸手要钱的内心世界,其实比敲骨吸髓民脂民膏的贪官强千万倍。

     我知道,对姑妈家软儿的回忆、回味仅仅是诱因,实质的问题是,透过软儿这种水果的表象,我窥探或是挖掘到生命的某种内在本质:承受了能承受的,经历了该经历的,就超凡脱俗,就非同凡响,显示卓异的品质,独有的个性。

    其实说到底,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觉、甜美滋味、悠长记忆的,不论听觉、视觉还是味觉,一定会恒久存留于这个世界,就像西北独具魅力的软儿。

   你说,朋友,是不是这个理儿?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4 09:40
恩和 发表于 2017-1-3 10:18
徐徐之间,物象人事细腻而开阔,生活的情味在干净节俭的讲述中自然流泻,醇正如赞美。
拜读。节日好。

过奖!谢谢你独具慧眼的点评,廖廖数语,-字字珠玑,见识不凡。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4 09:43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1-3 11:55
不仅写出了外部形态,更注重其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分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并归纳出精神内涵:外表 ...

谢于版精华支持!
学习你那篇写软儿的文字了,很细腻。看来河西走廊都是一致了。于右任那首诗应该是在武威写的。
作者: 漠北雪莲    时间: 2017-1-4 11:53
"冰冻着的软儿,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的确在众果品中别具一格。“再学习!
作者: 幽谷幽兰    时间: 2017-1-4 12:55
外在和内在的统一,朴素的叙述,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1-4 15:02
柯英 发表于 2017-1-4 09:43
谢于版精华支持!
学习你那篇写软儿的文字了,很细腻。看来河西走廊都是一致了。于右任那首诗应该是在武 ...

  不客气,都为了河西文化的发扬光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简单路过    时间: 2017-1-4 15:27
读完美篇,让,嘴馋的我心情不能自已。看看咱家的大鸭梨雪花梨能不能冻了吃?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1-4 15:39
标题之美,看了忍不住再看。文也是香的,赞!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1-4 16:29
要读就读这样的散文,充满画面感。软儿仿佛在作者掌心把玩,在他齿颊留香,我只有眼馋的份儿。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7-1-4 18:26
文笔细腻委婉娓娓道来是软儿也是女孩可吃可人好文字!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16
漠北雪莲 发表于 2017-1-4 11:53
"冰冻着的软儿,外表朴素而内蕴淳厚,历经风霜而品质纯正,的确在众果品中别具一格。“再学习!

谢漠北雪莲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17
幽谷幽兰 发表于 2017-1-4 12:55
外在和内在的统一,朴素的叙述,问好

谢谢关注和支持。不足之处请多批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18
简单路过 发表于 2017-1-4 15:27
读完美篇,让,嘴馋的我心情不能自已。看看咱家的大鸭梨雪花梨能不能冻了吃?

呵呵,你可以一试,如果冻着融化不坏,肯定有润肺滋阴作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18
夜莺 发表于 2017-1-4 15:39
标题之美,看了忍不住再看。文也是香的,赞!

谢谢夜莺关注和缪赞!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19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4 16:29
要读就读这样的散文,充满画面感。软儿仿佛在作者掌心把玩,在他齿颊留香,我只有眼馋的份儿。

草舍先生过奖。
我这个也是系列文字,写了三十多篇,积累到五十篇左右,出一个集子。
多批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20
朱竹 发表于 2017-1-4 18:26
文笔细腻委婉娓娓道来是软儿也是女孩可吃可人好文字!

谢谢朱老师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28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7-1-2 22:15
由此及彼,触发想起软儿的种种,从名称到味道到资料的引用,徐徐而来,令人遐想。拜读,问好!祝您新年安好 ...

谢澧水版主关注和支持!
作者: 秋雪    时间: 2017-1-5 17:42
这软儿还真的没见过!能否发张图片我看看?是不是我们这儿街面上见到的那“雪梨”,人说能治小孩咳嗽的!

很温馨的文字,娓娓道来,很养心!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5 17:56
秋雪 发表于 2017-1-5 17:42
这软儿还真的没见过!能否发张图片我看看?是不是我们这儿街面上见到的那“雪梨”,人说能治小孩咳嗽的!
...

是啊,这冻梨能治伤风治咳嗽,润肺清热的,一般的梨放冰糖蒸出来,也能治咳嗽。这是中医医疗小常识了。
谢谢秋雪关注,问好!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7-1-5 19:19
透视一样的体验描写的确入味,问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8 09:37
红秋叶 发表于 2017-1-5 19:19
透视一样的体验描写的确入味,问好。

谢谢红秋叶关注。问好!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17-1-9 15:54
梅边 发表于 2016-12-31 19:34
娴熟的文笔,娓娓道来,把软儿梨作了全面、透彻的介绍。叙述的顺序,很值得学习,文章写法,也在其中了。沙 ...

梅边读的认真,也悟得精准。问好二位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9 22:09
清风盈袖 发表于 2017-1-9 15:54
梅边读的认真,也悟得精准。问好二位

问好!
谢谢关注和支持!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0 09:30
看着看着,就不由得咽下了几口口水了,文章把软儿写透了,加入文人墨客的诗句,意蕴就丰满了许多,写这文看似是有感而发,其实应是酝酿了很久呀。恰如这软儿香。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11 19:57
艾桃 发表于 2017-1-10 09:30
看着看着,就不由得咽下了几口口水了,文章把软儿写透了,加入文人墨客的诗句,意蕴就丰满了许多,写这文看 ...

谢谢关注!
还是有点硬伤,没写出想写的感觉。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13 09:09
,唰——,软儿成熟了,懵懵懂懂的,还带着细碎的雀斑,像没有睡醒的样子,毫不起眼。

很喜欢这个比喻,新颖而形像,别致且准确。
作者: 青岛杨晓蕊    时间: 2017-1-13 13:09
细品美文,流口水了呀!问好老师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14 21:32
 低调奢华文飞扬——读柯英《冰天雪地软儿香》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09556-1-1.html
(出处: 中财论坛)

作者: 远牵    时间: 2017-1-19 22:18
梅边把我想说的话说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0 09:54
青岛杨晓蕊 发表于 2017-1-13 13:09
细品美文,流口水了呀!问好老师

问好,谢谢你的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0 09:55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4 21:32
 低调奢华文飞扬——读柯英《冰天雪地软儿香》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09556-1-1.html
(出处 ...

感谢梦儿精心评论拙作,费心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20 09:55
远牵 发表于 2017-1-19 22:18
梅边把我想说的话说了

问好,谢谢关注!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