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峰雪鹰 于 2016-12-19 10:34 编辑
写作中,作者对构思中所借助的道具或所化用的道具,从来不缺少掌握与运用。“道具”被许多作家包括名家所运用与发挥。
90年代,作家邵宝健老师首先从小小说写作实践中,提出了借鉴运用道具的论点。在此,不妨抄袭几句。邵老师这样论说“道具”——当然,道具的范围极广泛。可以是有形态的,也可以是无形态的。有时它是一缕烟、一股香气,一个喷嚏,一句别辞,一支哀歌,甚至一种情绪,一种眼神,一种姿势,一种微笑,都可以用作道具。
——我想用一句话打个比方,道具,其实乃是作者构思时的主旨表达的意象化。从这个说法可以推导出,只要作者把你的表达意象化拿捏住了,那么,写起来也自然顺畅,也比较容易成功抵达你所期冀的写作意图。
道具,既然被重用,但也容易被误用。试想一下,面对同一道具,不同的人自然有同一或不同的反映。或同一人有同一或不同的反映。道具带来的精神寄寓可以独享,也可以共享。不同情景有同一的反映,或同一情景有不同的反映。
道具的被误用,在于把写成小小说的东西,一下变成了写故事。故事中也有道具,但那个道具没有个体感情寄寓,没有个体情怀融入。道具在故事中,纯粹变成了调配事件变异的工具。而工具是没有多少情感因素的,没有见物思人的作用。
道具在故事写作中强调的是它的奇遇性,机巧性。道具借助被误用的手法,产生了被错误发挥的功能。而小小说写作中,道具明显会削弱它的功能性。它只为作者借助它的情感元素,展开文本所属的写作表达。不为道具而追逐道具,才是其中的根本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