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17-3-12 08:42 编辑
柳 赋
前 方
垂柳夹道,枝叶舒展,一片鲜嫩亮丽的新绿。玫瑰色的晨曦映照苍郁的柳树,清风掠过柳梢,飘溢清新淡雅的幽香,闹春的鸟儿在枝头跳跃啼鸣,给人以恬适、舒美的感受。
太阳露出了笑脸,朝暾的柔光透过柳树郁郁葱葱的枝叶,经纬交融,像万缕金丝彩线织就一幅艳美的锦缎。
柳树亭亭玉立,枝枝叶叶,错落有致,低垂摇曳,玲珑剔透。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婆娑多姿,像凌波微步的仙子,娉婷纤细,婀娜袅袅。
有首绝美的《咏柳》诗,是柳树绝妙的写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舞东风,柳是春天的使者。二、三月间,是谁率先带来春的信息?“东风柳线长”,是春风,是杨柳。古有释志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馨,今有毛泽东“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壮观。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将“春风”与“杨柳”相提并论。
谚语“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是说柳树不畏严寒,一片新绿抢占枝头,是传达春之信息的报春者。
柳树碧树如玉,凝妆如玉,绦枝如丝,鲜嫩新翠,光亮润泽,风姿袅娜,意境清新。柳树虽不是名门望族、典雅华贵的“大家闺秀”,但不愧为天生丽质、素雅朴实的“小家碧玉”。柳树,并非什么珍贵树木,在江汉平原极普通,它不择地势,田边地角,路旁河坡,村头巷尾,屋前院后,到处都有它的倩影;它不讲条件,随手扦插,极易存活,具有顽强的抵御力和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对比中道出了柳树的优势和特质,即其生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柳树造福人类,功不可没。柳干的功用自不必说,柳条能编织精美实用的柳编,柳叶能制作传情达意的柳哨,柳阴能庇护行人,为辛勤劳作的人们提供憩息的场所。
“弱柳从风疑举袂,芙蓉如面柳如眉”。有人会问,柳自古有垂柳、斜柳、烟柳、柔柳、弱柳之说,似乎柳成了“弱女子”的代名词。这只是言其形(诸如“柳眉”、“柳腰”可佐证),未究其神。实则,柳柔而不弱,韧而不烈,冬去秋往,柳苞抢先登场而柳叶迟迟不肯谢幕。柳是玉树临风,以柔克刚的强者,而非弱柳扶风,弱不禁风的弱者。
有人质疑,柳絮该是轻薄、放荡的反面角色吧。杜甫诗云“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这并非对柳絮的臭败,当属借题发挥。借人比物,托物讽人,后来词中往往以柳絮比喻小人,实始于杜。至于郑谷的《柳》“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无论是柳絮“惹春风”,还是春风“惹柳絮”,都无颠狂、轻薄、放荡之意,诗人旨在通过写柳来抒发离情别绪。
柳树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其实,咏柳诗中不乏客观现实的描写,“两个黄鹂鸣翠柳”、“客舍青青柳色新”是装点自然清新的美景;“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香”。你看,柳絮飞飞扬扬,飘飘洒洒,馨香似花,纯洁如雪,壮丽是景。
清秀的柳叶眉,苗条的柳枝腰,既是中国传统美女的经典与标本,又是现代时尚美眉的追求与造型。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留”的谐音,古有友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一种殷殷挽留之意和依依惜别之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约会的最佳时段和最好去处。
柳暗花明,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从人生际遇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