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校园唱起郎对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1 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7-5-22 16:47 编辑

    应该是从去年九月份开始的,学校里时不时会响起地方戏的声音,有时是庐剧,有时是黄梅戏,极少数的时候也会是越剧和京剧。


    圈内人都知道,这是一项教育工程,叫做“戏曲进校园”,甚至可以缩小到“地方戏曲进校园”,依据是省教育厅乃至于教育部的要求。上峰的任务自然得无条件遵照执行,于是各界教育人等绞尽脑汁,网罗教育系统戏曲人才,挖掘地方的戏剧资源,搭建各式的学习平台,在学校里积极推广。尤其我们安徽原本就是改革的重镇,很少在改革方面落后于人,执行之力度,贯彻之深入习惯性地走在全国前列,想必唱戏也不会逊于他人。我们可能也就因此率先享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饕蹏大餐,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了。


    既然是地方戏,那么就得找最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西,所谓民族的不就是世界的吗?京剧是国粹得铭记于心,越剧也是影响全国的剧种,多少得了解一些,而我们安徽的主打品牌则是黄梅戏,严凤英当年都唱到了中南海,不能数典忘祖啊!必须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再者我们所在的皖中地带原属庐州,也就是焦仲卿和刘兰芝殉情的地方,就有一个独特的剧种叫庐剧。这可是庐州大地上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贝,都混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序列了,也得继承发扬。所以,黄梅戏和庐剧就开始在校园里迅速地散叶开花了。


    我没事就喜欢在校园里溜达,作为一个对于传统文化不太屏蔽的人,起初觉得挺好玩,但是随着声势越来越大,反倒有些别扭了。两个思考:第一,戏曲应该不应该进校园;第二,如果进校园的话,怎么进,进什么内容。


    第一个问题其实不能算问题,因为这是文件的,有文件就得执行,没有我们平头百姓的话语权。我们讨论的范围是第二个,假使必须得进校园的话,这样进合理与否?


    现行的方式就是开课,上戏曲课,面向全体学生,然后专人教唱。等到能唱出几个段子之后,然后是集中展演,乡镇级比赛,县区级比赛乃至于市级比赛逐层选拔,逐级评比,筛选区域内最为优秀的选手汇报演出。然后到了展演当日,领导和政要们自然要亲临现场,一边欣赏一边赞许地点着头,展演结束之后,要人们走上台去,对于老师们辛苦的教唱表示亲切的慰问,对同学们精彩的表演表示热烈的祝贺,然后不失时机地伸出各自温暖的大手。


    最近这几天校园内反复在练习各种各样的唱段,就是在给学生们集训,是奔着获奖去的。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讨厌戏曲,尤其是庐剧。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村就有十几个人组成的戏班子,逢年过节就在村口的戏台上唱,下面围满了来自四村八邻的乡亲们,台上台下互动频繁,我们小孩子也是不亦乐乎。数十年如一日,即便我们再讨厌也都能哼哼庐剧的调子。我有一个姨娘,一个字不认识,当年就是因为加入了村子里的戏班子,现在每年但庐剧的光碟销量收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田间地头的中老年人全是她的粉丝,在百度上一搜都能搜出她的名号。没有如此深厚的基础,也就没有她的今天。


    村里唱戏的不止她一个人不认字,几乎都不认字。在唱的时候,完全根据调式即兴发挥,只要有那么点押韵就可以了,这种唱词称为水词。正规的剧团有固定的唱词,可那多少又有点阳春白雪的意味,距离老百姓有点远。老百姓反倒更能接受那些随口编出的唱词,演员们各显神通,他们的聪明机智还有幽默被发挥到极限,保证了演出的火爆。而村里的庐剧就这么一代一代地唱着,没见得有多少外力在助推,直到今天生命力依然旺盛。


    这样就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剧本和唱词的问题。就我的记忆而言,庐剧的固定剧本很少,套路也很单一,村里人归结为:小姐讨饭,公子落难。而所有的故事结尾都是公子考上状元,然后夫妻双双拜堂成亲。我们从来不问戏有没有唱完,而是问今晚有没有团圆?团圆就意味着剧终。至于唱词,都是成年人,而且是即兴的发挥,内容格调是很难保证的。事实上,几乎每次唱戏,鼻子上沾了一点白粉的丑角那都是不时地奔出几句荤段子的:调戏一下讨饭的小姐,欺凌一下落难的公子,以博台下人一笑。说起来也无伤大雅,甚至还是聚焦的所在,真要是油盐不进,也许早就淘汰了。


    而且,庐剧一般都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称唱戏为唱赌戏,原因在于每次唱戏的时候,附近肯定有几个赌场,然后用赌场的抽头来付给戏班子,双方都是愿打愿挨,观众坐享其成。庐剧的内容当中关于赌博的分量很重,对于麻将牌九唱得特别精彩。戏班子成员自己也多半好赌,在这样的背景上,非要把庐剧整得能够登堂入室,多少有些勉为其难,甚至不伦不类。


    不是所有的艺术门类都能提炼出高大上的,也没有谁要求文学艺术必须得高大上,像庐剧这样的地方戏既然能长期地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真要是铁板一块,不食人间烟火,也许就涅槃升天了。


    但是问题来了,这样的戏剧教孩子是否合适?


    我觉得还是不太合适的,一个个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怎样和孩子讲解?姑且不说故事本身的严重虚假,也不讨论类似诸如故事当中封建因素的扎堆——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不就是我们一贯所诟病的“封建糟粕”吗?我不喜欢举大棒子,老百姓世世代代下来太苦了,编几个美好的故事无非是表达一下他们最为卑微的愿望,祈愿着好人好报,这也是这种故事的魅力所在,上纲上线就没多大意思了。可包容和理解不代表就得全盘接受,尤其是文化素养不同了,社会环境也不对了,和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距离太大,真没有多少教育意义。比如故事当中所有的皇帝一定是最圣明的;所有当官的都是大老爷;所有的考试都是一蹴而就;所有的状元都得当皇帝的女婿。这些东西往孩子头脑里塞是不妥当的。我们的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觉得自己和任何一个人一样可以平等地走过上帝的门口;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才懂得苦难未必就能铸就成就,读书只是一种修为,不一定就左手逮着颜如玉右手提着黄金屋?哪有那样的好事?我们不能杜绝功利性的教育,但我们教育人应该让这种功利稍微的远一些迟一点和小孩接触,没必要摇旗呐喊的。至于赌博方面的就更该屏蔽,而如果现场观看类似的演出,则多少有些少儿不宜了。


    传统的东西是该保留.,未必非要经过课堂,也未必非要从娃娃抓起,更没有必要非要进课堂。几百年下来,没见得从娃娃抓,也保留下来了。所以说为的是传承和推广说服力不足,任何一种文艺形式有自身的生命力,外力未必就能决定其生死,更大的可能是在搞形势,一厢情愿。退一步来说如果非要进课堂的话,多少渗透一些简单的常识就可以了,如果非要教唱的话,很多方面需要改良的,不能泥沙俱下,对小孩产生不好的影响。


    黄梅戏相对规范了许多,无论是唱腔还是唱词都很有魅力,影响力很大。其实黄梅戏也是根据传统黄梅调改良之后的成品,体系更为成熟,倒是可以让孩子们唱唱。学校里传唱最多的就是黄梅戏。毕竟京剧难度太大,老师都唱不出来学生如何学得会,至于越剧,吴侬软语听着的确舒坦,可对于学生来讲,通体方言,学生一句都听不明白,又能接受几分?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黄梅戏和越剧的剧本总是绕不开一个“情”字,黄梅戏的《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不是神仙拦路抢女婿,就是小两口玩游戏,还有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等直白的唱词给小孩留下了大量的思维空间,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在校园里经常转悠,锣鼓喧天提醒着开唱的时间。我从走廊东头走到西头,传播面最广的就是三句话,依次是来自于黄梅戏和越剧的唱词。这边是“郎对花姐对话,一对对到塘埂下”;另一边是“你挑水来我浇园,夫妻双双把家还,比翼双飞在人间”;然后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不否认这些唱词朴实优美,是劳动人民的语言,歌颂了爱情的美好和人性的自然美等等,可这玩意成天挂在十一二岁的孩子嘴上,当真就合适吗?


    我不大清楚东北的二人转是不是全部进了东北的课堂,按这节奏估计也是有可能的,学校里一大群大人孩子,在那儿唱《小拜年》之类的也挺逗,当然,和我们的地方戏一样,如果不予整理改良就照搬的话,是否合理也是存疑的,


    戏剧也好,才艺也罢,的确属于个人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的确有不少孩子在这方面有些天分,有些家长也抱着走捷径的心里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很多,但是那时至少还没有出现在校园里。校园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只能安排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每个孩子必须要掌握的东西才好走进课堂。小学虽然没有选学的制度,学校也可以通过什么兴趣小组活动课之类满足少量孩子的愿望。你爱唱戏你就几个到这边唱唱戏——“双双把家还”之类最好等长大一些再安排,你要是喜欢捏泥人就到那边捏泥人去,权当游戏,出现在课堂上的只能是部颁的全体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素养。


    还有领导和老师说,这样的举措是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是减轻学生负担。那就更扯了,姑且不论作业一点不会少,考试一次不会落,任何以比赛形式的活动都只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因为抢去了他们的时间。


    书法也是一例,书法也进校园了,性质是一样的。书法是好,鄙人是铁杆的发烧友,但我依然认为这只能是兴趣而不应该走进课堂,很显然的事实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使得它必将走入小众的范围,但绝不会绝种。因为注定会有人痴心不悔地守护着它,这样的传承方式也是一个特色,你偏偏把他拉向大众多少会有些作用,但如果事实上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你强行推广是不是又有点违背天性,与揠苗助长何异?


     中国足球就更是,踢输了就觉得要从娃娃抓起,娃娃长大了,继续从下一代娃娃抓起,终于也全面进入课堂了。还发明了一套什么足球操,我看整个就是一个四不像,既像技巧又像舞蹈,反正看不出来操做好了足球就能踢好(眼保健操几十年了,近视眼越来越多,愣是没人推翻),也可以预见将来还是得从娃娃抓起。足球的问题显然不完全是足球本身的问题,像电视剧当中放的,小孩子上场比赛都得送钱,足球能踢好?扯吧!

    再说,输球不丢人,输人才丢人。我们的课堂最需要的是留点时间教小孩怎样做人,恰恰没有!当年李慎之等几位著名的学者奔走呼吁并动手制作,想在中小学推广公民教育课,没有人响应,胎死腹中,倒是据说性教育读本有可能进入课堂,审核的难度小了许多。


    也是,性教育读本都能进课堂了,我小学生唱几句“夫妻双双把家还”有什么不对的——脑洞大开。


    就在我稍微有点整明白之后,我又看到了一则信息,说中考又要取消体育和艺术特长加分,迷糊了,啥意思?艺术整不明白就算了,身体素质又不要了?明天的校园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的幸运在于我们时不时就能看到免费的大戏,当然,不仅仅是校园里地方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5-21 13:47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了,简说我是沙发专业户。这还真是如此。
3#
发表于 2017-5-21 14: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课堂最需要的是留点时间教小孩怎样做人,恰恰没有!  一孔这话真是说道点子上了。做人是主,其它真是次要。可惜培养了一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不罢休。也真是晕了。这些制定政策的人,简直了。

看你这阐述庐剧好像跟西北的|“花儿”有点相似,随歌者自己发挥,黄梅戏都是知道,也挺好听的。
4#
发表于 2017-5-21 14:38 | 只看该作者
目不暇接的教育乱象。有点儿不知所从。
5#
发表于 2017-5-21 15:1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1 13:47
刚才看了,简说我是沙发专业户。这还真是如此。

我想上来和草儿 姐姐挤沙发。
6#
发表于 2017-5-21 15:49 | 只看该作者
我二年级的时候,还唱过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呢。
7#
发表于 2017-5-21 16:12 | 只看该作者
足球戏剧进校园是可以的,但是应该以增加素质教育的平常心对待。还要看孩子们的兴趣,毕竟足球篮球乒乓球有很多,戏剧和其他音乐也是,因材施教比较好。

什么东西变成一种运动就有点过了。
8#
发表于 2017-5-21 16:2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1 13:47
刚才看了,简说我是沙发专业户。这还真是如此。

草儿往前挪挪,让我也坐坐好吗

点评

来吧,这样热和。可热得受不了了,千万不可赖人。  发表于 2017-5-21 16:53
9#
发表于 2017-5-21 16:29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所有的艺术门类都能提炼出高大上的,也没有谁要求文学艺术必须得高大上,像庐剧这样的地方戏既然能长期地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真要是铁板一块,不食人间烟火,那也许涅槃升天了。

我这里很少能看到唱戏的,也就不存在学校会有唱戏的情况。个人认为,无论怎样的艺术学校,孩子们还是以增强素质教育为主,之后才可以借用各戏种都孩子们唱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现代戏,而不是盲目地去学那些情感戏了。
10#
发表于 2017-5-21 21:0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你们那形势跟得紧啊,我们二人转没进课堂;P根本就是无动于衷的,传统文化多的是,为什么要一刀切呢,有些好事弄得过了,也是坏事了
11#
发表于 2017-5-21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国粹靠强性的灌输并救不了命。我是赞成办一些兴趣班的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1 13:47
刚才看了,简说我是沙发专业户。这还真是如此。

谢谢小草的捧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21 14:06
我们的课堂最需要的是留点时间教小孩怎样做人,恰恰没有!  一孔这话真是说道点子上了。做人是主,其它真是 ...

公民教育有段时间很强烈的,但还是不大受欢迎,是个有意思的事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7-5-21 14:38
目不暇接的教育乱象。有点儿不知所从。

莫非你们那儿也是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7-5-21 15:10
我想上来和草儿 姐姐挤沙发。

夏天到了,挤着就更暖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9 18:42 , Processed in 0.07164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