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空城计》中的真正赢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8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无不对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的空城计而津津乐道。 那么西城之战(空城计)中,究竟谁是赢家呢?真正的赢家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为何出此言,请看在下分析。

    首先,作为一军之统帅,首推用人要得当。作为领导,用人不当是最大失误。毛主席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所指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因为,无论路线多么正确,还是要由各级干部逐级落实的,再好的经,歪嘴和尚也会念坏。马谡也许是一个好的谋略家,是替诸葛亮出谋划策的高参,但绝不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前锋好将军,甚至连刘备临终时仍不忘此君不可重用。但是,诸葛亮力排众议仍然坚持要用马谡,结果兵败落荒而逃,丧失了战略进攻的可能性。为此,诸葛亮难辞其咎,只好自编自导了一出挥泪斩马谡的苦肉戏。不过,这些与本文主旨无关,问题是,为什么当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至,此时此刻,诸葛亮身边没有能战的大将,只有一帮文职,所带领的五千军队,大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不足半数老弱病残在城里。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大开四门,领着两个小书童,登城楼眺望悠闲悠哉,焚香抚琴,摆出空城来,就能吓退身经百战的司马懿? 否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


    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凡是英雄必须得生逢其时,才能做成轰轰烈烈的大业来。太平盛世是一个无可作为的年代,只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了,就像当今的高官大款包二奶、乡镇干部异性陪浴一样,“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引申开来,国人中才俊之士,宁可生于乱世,因为正如那位草包司令胡司令胡传魁所言“乱世英雄起四方”(《沙家浜》),只有草民百姓才“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如同国企改制买断工龄下岗分流,那些哭哭啼啼食嗟来之食吃低保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人一样。因为在乱世纷争的岁月,一切都处在未知状态,鹿死谁手不能未卜先知。具有更多的机会,在冒险中施展才华追求成功或者成仁,犹如投资或投机现今的楼市或股市,有可能大赚到盆满钵溢。一旦天下已定,在既定权力框架内,稳固的金字塔结构,不要说星星之火不可以燎原,就是民怨沸腾哀鸿遍野,也无济于事。即使腐烂透顶也会僵而不死——就像大明、大清一样,除非有外力干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权力结构在初级阶段的表现。


    然而对于司马懿来说,虽然生长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乱世纷争的“好”时代,但是等他初露头角的时候,却遇到了曹操这样的盖世枭雄,统一了中国北方,挟天子而令诸侯,于是乎,司马懿只好归附曹操,在其手下任职。 司马懿倒是很尽忠职守的。富于智谋,聪颖多智,有奇节。但是,仕途却充满了坎坷。回顾中国历史观之当今社会,凡是智商表现出与领导一样甚至比领导强的,有可能“取而代之”的下属,下场都很悲惨。曹操在世时,曾经想过要杀掉司马懿,曾对太尉华歆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在《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马谡献上小计,散布谣言说司马懿要兴师废君,结果是刚继位的曹睿果然疑心重重。后来,司马懿虽然没有人头落地,但却因此被削除了兵权。只是因为风云变幻,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战屡胜,曹魏全军上上下下,实在是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眼看曹魏的江山就危险了,司马懿戏剧性地时来运转了,被临危授命为“平西都督”,重新启用。那么此时,大家扪心自问,如果你的上司因为嫉妒你的才能而撤你的职甚至下你的岗,后来,纯粹是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再启用你,你会如何做呢?当然,模范共党党员会毫不顾忌,无怨无悔。“野鸡打得满天飞,家鸡打得团团转”,“娘打儿子不记仇”。但是可惜的是,司马懿不是党员。他也许本来可以做曹家忠臣而时刻准备着了却一生,但从此之后,却埋下了反骨。 司马懿重新掌握兵权之后,悟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有敌有我,无敌无我;敌在我在,敌亡我亡”。这个敌人是谁呢?就是诸葛亮!也只有诸葛亮能与其匹敌!! 走狗在什么时候会被烹呢?不是在走狗犯错误的时候(犯了错误可以改嘛,改了还是好同志),而是在走狗无用处的时候。在打天下的时候,走狗只要不是尾大不掉,即使是桀骜不驯居功自傲也是可以容忍的。有个“踢脚封王”的故事说的是汉朝初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上书刘邦要求代理齐王。此时,楚军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刘邦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一听,马上同时在桌子底下暗中踢刘邦的脚,刘邦马上醒悟,但骂已经骂出口了,怎么办呢?他又趁势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啦,只想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真是没出息!”刘邦就派遣张良带着印玺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并且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同样这个刘邦,当全国解放后,寻借口杀掉了这个韩信。司马懿饱读史书,当然很熟知这段历史。众所周知,君臣无猜只有“杯酒释兵权”,一旦你的上级对你有防范之心,你只有或者改朝换代取而代之,或者自废武功急流勇退,别无它择。


    我们再来看当时的整个态势:在进攻之前,司马懿就先派了次子司马昭前去打探街亭的守备情况。当得知蜀军没有当道扎寨,而是屯兵山上时,他在当天夜晚又亲自去打探,将“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回到大本营之后,他又派细作去打探对方将领,是谁领兵守卫街亭,做到知己知彼。司马懿命张郃引军去挡住王平的去路;令申耽、申仪引兵围山,去断蜀军取水的道路;然后,“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并且,“当夜调度已定。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 司马懿的部署周密,用兵神速,作战部署是非常慎重的!但是,当“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时,“司马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 问题是,这么缜密的安排部署,而且“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已经到了兵败如山倒的阶段了,应该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全歼马谡才对,为什么要“放条大路,让过马谡”呢? 这就是司马懿的过人之处了。放马谡生路与在空城门前而不入,是异曲同工,那就是保存敌方的有生力量,除草不除根。如果不打败敌人,这个走狗就无用;如果消灭了敌人,这个走狗也就没有了用处。因此,把握住整个态势,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做下属的最高境界。虽然,在西城的诸葛亮虚张声势,可以骗过罗贯中同志,但是绝对骗不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只不过,在空城门前,他要考虑许许多多战场以外的事情。 诸葛亮是蜀汉的核心人物,“一身系天下安危”。诸葛亮在,蜀汉就在,诸葛亮亡,阿斗也只能乐不思蜀了。只不过,一旦消灭了诸葛亮,曹魏面临的大敌也就不复存在了;既然魏国不再有致命的死敌,司马懿也便失去了独特的价值。何去何从,精明老道熟谙人事的司马懿选择了丢面子保里子,就是退兵。因为,此时,他刚复出,根基不稳,关系网路线图还没有编织完成,还需要时间,还需要空间。绝对不能步韩信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良臣亡”悲剧的后尘。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司马懿仍是宦途险恶,几起几落,只是由于“国家尚未统一,司马仍需作战”才得以幸免。为了保持自己在朝廷的威望,司马懿只得多次率军出征以威慑群臣众将。就在曹芳小皇帝继位的正始初年,司马懿被明升暗降,京城的禁军,除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所掌握的一只以外,都在曹魏宗室手中。即使如此,对司马懿仍不放心,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中,我们看到,李胜奉命去试探,而司马懿不得不“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装疯卖傻,以消除曹魏宗室对其怀疑。但是结果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谦虚恭谨和心狠手辣并存,忍耐、敬慎,一旦权柄在手,绝不迟疑,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有点“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意思。不过司马懿露的可是“狰狞”。立足稳定后,司马家先后废黜并杀害了曹家三个皇帝,杀掉了一大批反对派,直杀到“天下名士减半”的哀叹。到了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手中,终于完成了改朝换代。


    “空城计”实际上是司马懿的“养敌自保”的政策的具体体现,其高明之处在于,外人看来是一个败笔,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伏笔。在现世时代,“养敌自保”往往是聪明下属的最佳选择。具体的说,就是“要留有余地”,既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使得领导认为自己可用;又不能把问题一下子解决掉,使得领导觉得自己再没有可用之处;能把握住这个“度”者,乃是人杰也。举个例子,前苏联时期,有个撑杆跳运动员,叫谢尔盖-布勃卡,曾先后35次打破男子撑杆跳的世界纪录,并在此领域进行长期的垄断。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每次都只将世界纪录提高1厘米最,为什么?就是为了赢取破记录后那不菲的奖金。后来,当然是苏联解体后的后来了,自己也坦承那是因为:“当时我很穷,而且没有地位。只有不断打破纪录才能得到苏联政府的荣誉和功勋,这意味着我可以不再贫困下去。”这位仁兄可能没看过《三国》,但却是典型的司马懿的翻版,面对空门和面对横杆,考虑的是相同的问题。



    热血三国,英雄辈出,司马懿没有辜负自己的时代,而这一切,都是缘于他面对空城而不入!! 读《三国演义》,论英雄,司马懿乃真豪杰也。
2#
发表于 2017-6-18 12:12 | 只看该作者
读过三国,知道“空城计”,但详细情况忘得老远了,今天读你的文章又重拾记忆。
3#
发表于 2017-6-18 13: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将军没仗可打的时候,他的存在也就没有价值可言了。
4#
发表于 2017-6-18 13:5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主体观点奇特,论据有说服力,读史不唯史,结论令人脑洞大开。好文!
有些旁支观点或文字有待商榷,如“太平盛世是一个无可作为的年代,只有……”,稍偏激,如“只有草民百姓才“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如同国企改制买断工龄下岗分流,那些哭哭啼啼食嗟来之食吃低保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人一样。”打击一大片,恐黎民百姓不服呀!这些不影响文章主旨,但这种说辞对主体观点的表达很不利,适得其反。作者不妨稍作处理,以免妨碍主体观点的说服力,因为它们并不是主体观点的佐证,修改有益无害。
5#
发表于 2017-6-18 19:32 | 只看该作者
观点独特,值得学习。以前,人们讨论华容道,也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如曹操亡,吴国独大,必先灭刘备。所以送关羽个人情,叫他放曹操一马。但分析司马放孔明一马的,此文当为天下先。
6#
发表于 2017-6-19 22:1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6-18 19:32
观点独特,值得学习。以前,人们讨论华容道,也有人提出类似的观点:如曹操亡,吴国独大,必先灭刘备。所以 ...

你这种说法也太绝对了嘛,至少我一看到这个题,就已猜想到了嘛。当然我脑瓜没那么灵的,如果之前没看到类似的揣想那是思考不出来的。
7#
发表于 2017-6-20 15:58 | 只看该作者
  “空城计”实际上是司马懿的“养敌自保”的政策的具体体现,其高明之处在于,外人看来是一个败笔,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伏笔。

文章观点独到,但司马懿和诸葛亮当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也许就和今年高考的那条鱼眼里的诡异的光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9:23 , Processed in 0.0534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