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学古筝和其它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7 11:40
标题: [原创] 学古筝和其它
  “如果你是来欣赏音乐,下节课就不用来了。”虽然语气依然平缓,但感觉得到徐老师有些生气了。之前,她已提醒过那个女生:学古筝,一定要动手,不要光听不练。这是第一次见徐老师如此严厉,平时,她总是温和的。和其他家长聊天,大家都说:“真没想到徐老师年纪轻轻,耐心这么好。”

  下课后,我同昀阳说:“一个班多个学生,徐老师不用费多少事,就多笔收入,却不愿意让学生得过且过,可见责任心非常强。”

  昀阳学古筝已两年,每个周六一堂课,最初陪着来是作为母亲的责任:孩子喜欢,自然要满足她的正当要求。渐渐地,一周一小时的课不再是种责任,倘若哪一周因出差等原因不能陪昀阳去学古筝,会感觉到遗憾。

  最早的时候,我喜欢的是古筝幽静辽远的音色,好像浓缩了古老中国的美好情怀,又好像是那些美好情怀的完整传承。而昀阳去学古筝,为的也是这一点:爱上它的声音。

  刚把古筝买回家,昀阳坐在筝前,试着一根弦一根弦地拨响,我坐在一边,就是听着这样生涩的、不成曲调的声音也感觉到动听。终于去上课了,看着徐老师拨动琴弦,听着曲子在教室里萦绕,不觉有几份欢喜:以后昀阳也能弹出如此美妙的曲子。

  昀阳学会第一支曲子时,家人十分开心,站在一旁为她鼓掌。昀阳也欣喜,好像就此步入了一座圣殿,音乐的,能与中国泼墨山水画、古诗词、书法并驾齐驱的艺术圣殿,因而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弹古筝。

  徐老师表扬昀阳:“真厉害,老师还没有教到,你就能弹出来了,如果可能,下周你就可以跳班。在我们学校,能够跳班的同学是最受尊重的,因为是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又说别的同学:“如果能每天坚持练一个小时的话,就能像昀阳弹的那么好了。”

  昀阳十分开心,却误以为古筝不过如此,因而放松了要求。再去上课,就弹得咯咯噔噔。徐老师没有批评她,也没有再说跳班的事。出了教室,我逗昀阳:“别的同学都弹得那么好了,这下又要花一个小时才能弹得像你这样结结巴巴,多累人。”不说还好,一说昀阳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不能跳班了。”我笑:“不能跳班当然也有好处,让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

  但毕竟是孩子,受到表扬,练习就马马虎虎,发现自己落后了,又穷追猛赶。如此反反复复,也就两年过去了。

  这时,听徐老师的课已是种享受。每节课,徐老师除了指点、教授,还会弹几节作为示范。就是这么短短的几节,也会让人有清泉从心头流过之感。

  一次我出差,母亲带昀阳去上课,没有把徐老师示范的曲子录下来。母亲认为是自己的错,立即跑去新华书店买碟。挑挑选选,终于找到一张,演奏的那人获过什么金奖。结果昀阳一听就不愿意跟着练,我听后也觉得有些逊。母亲生气,认为我这样说,会让昀阳不好好学古筝。

  突然发现,过去就是昀阳把弦拨响,我都觉得好听,现在却连碟子上的曲子都不能听了。几周后又要出差,再请母亲带昀阳去上课。临行时,特别同母亲说:“徐老师弹时你注意听,注意看她的手和表情。”出差回来,问母亲:“怎么样?她的手是不是不会像花蝴蝶样翻来翻去,看着是不是就赏心悦目得多了?”我没有说曲子弹得好听还是不好听,但母亲自那天后不再逼昀阳看那张碟了。

  我和昀阳去上课,是比较有默契的。徐老师弹奏时,听着听着,我和昀阳会相对一笑,为这宛如天籁的声音。有时,像雨点落下般空灵,有时又像泉水在山间流淌的悠远。曲子的欢快或凝涩,都有一种韵味,把人带入它独有的意境中,在那个境地中畅游。每次徐老师示范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们都凝神静听,这不是表演,仅仅是示范,却在那样小的一个空间里,因为乐声而浮动着一种比震撼宁静,比感染入神的气氛。喜欢了这样的曲子,因而有的夜晚,无论窗外明月朗照,又或雨水点滴,我会任徐老师灌制的教学碟一遍又一遍地奏响,乐声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流动,淡然恬静,美好舒适。

  这时我已知道,弹得好或不好,古筝的音色有一定的关系,更大的关系则在于弹奏的那个人,技术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她对这首乐曲的领悟力,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

  每次放学,昀阳都会说:“我不可能弹得那么好。”我也说:“要弹那么好得有天分,不过没关系,你只要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就行。”徐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世上没有天才,只有勤奋。只要多练习,你们都能弹好。”她说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只要一直练一直练,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这样的进步也是惊人的。

  好像这样的论点慢慢在课堂上证实,有学生一直弹得非常好,有一天却弹错了许多,一问之下就知,她这周在家里没有好好练习。有学生把小指都弹出茧花,弹奏起来果然就不同。但我还是坚持:要弹得像徐老师那么好,得有天分。徐老师学古筝的时候,有一节怎么也弹不好,就反反复复练习,弹足四个小时。昀阳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办法在遇到困难时让自己平心静气,坚韧恒定。有时候她坚持下来,就能够达到要求,这时她又因满足和自信而感觉到喜悦。但再遇到难题,她依然又想逃避。这就是天分的缺失。不过我并不担心,至少她明白了什么是天分。

  虽然我已从徐老师的弹奏和讲课中窥见了古筝的博大和精深,也知道昀阳可能永远无法在古筝的弹奏上达到某一个高度,尽管她可以上台表演,也可以获得掌声,但这两年,懂得了古筝,也就知道了每进一步的艰难。很多学生学着学着就放弃了,一方面是看到了学习古筝的难度,一方面是学业太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学习的繁重,昀阳的时间、精力和毅力都将交付给学业,而放弃继续学习古筝。在学业和爱好间,只能选择前者,这是现实,尽管无奈,但可以接受,因而,古筝将永远像盛开在雪山的莲花,可以向往,无法攀折。

  昀阳也深知这一点,但她不会后悔为了古筝而付出的努力,虽然明知自己不可能攀到最高峰——不是以通过的级数来衡量,是指是否毕一生的努力来达到。她知道通过了十级的考核之后,就不再可能继续学下去,甚至要维持在那个水准都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想到以后可以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把古筝拨响,曲声像小溪,清亮明泽地流淌在自己的岁月中,就认为曾经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何况,昀阳从学古筝这件事上得到的,远比会弹几首曲子多得多。

  初上古筝课时,徐老师说,初级的曲子并不难,只是培养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昀阳的班主任也这样说:一、二年级的课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两年里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就是徐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不再把古筝课仅仅当成学古筝。而且,有了昀阳的这么些年,我的确发现,教育是全方位的,无论学业、性情、态度还是习惯。在弹奏一支曲子时,左手右手的配合、表情的体现、身体的起伏、呼吸的吸和呼,以及对这支曲子的所有体会,都要溶和其中,也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一支曲子的弹奏中,仅是这一点所要求的专心,就让昀阳一生受用不尽。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9-17 11:44
先记号。下午来欣赏!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9-17 11:51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为了孩子学古筝,竟风雨无阻的陪伴了两年,其苦心其毅力令人敬佩。孩子学习古筝有所得有所悟,也可喜可贺!精华支持。
作者: 山野闲人    时间: 2008-9-17 12:49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西晋·葛洪似乎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看了昙花版主《学古筝和其它 》,信也。
 问好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8-9-17 13:25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

一次学习古筝的经历,得到深刻的生命启示。
语言简练,叙事紧凑!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08-9-17 15:22
我外甥女正学古筝,回家后不断有故事,你的大作情景叙述中流露出人生的诸多的感悟,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和帮助,拜读。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9-17 15:28
感动于母爱的伟大,学习通过你带孩子学古筝所悟到的箴言。

问好。:)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9-17 15:28
文是“学古筝和其它”,但意少在“古筝”,多在“其它”,这正是文章着色之处,也就是作者所言——“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
问好昙花!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9-17 15:30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感受到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不同寻常和认真刻苦!学习了,能够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并且挖掘题材,工力不凡呀!学习,欣赏美文!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7 16:20
古筝是一种极高雅的艺术,学习古筝对陶冶情操是极有益处的。真羡慕大城市里孩子,在我们这种地方,想学古筝是没有学处的!问好雨夜坛花版主!
作者: 杨木华    时间: 2008-9-17 16:43
欣赏精华文章,问好雨夜昙花!
杨木华
作者: 快乐阳光    时间: 2008-9-17 16:49
标题: 快乐阳光来了
作什么都要专心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9-17 17:06
古筝,对于孩子来说,能引起她的兴趣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学习古筝居然一直陪伴着两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博大的母爱。孩子是努力的、争气的,相信今后的她在古筝演奏上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是因素,勤奋是关键。文字很有质感,也随着叙述的深入愈显润泽。很喜欢这段文字:有时,像雨点落下般空灵,有时又像泉水在山间流淌的悠远。曲子的欢快或凝涩,都有一种韵味,把人带入它独有的意境中,在那个境地中畅游。每次徐老师示范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们都凝神静听,这不是表演,仅仅是示范,却在那样小的一个空间里,因为乐声而浮动着一种比震撼宁静,比感染入神的气氛。支持精华!
作者: 飞飞儿    时间: 2008-9-17 17:40
标题: 孩子学音乐
家长也受益颇多呢,孩子学钢琴时,我有一点体会。
问好昙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9-17 18:03
文笔细腻,描述真切,好文欣赏,支持精华!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9-17 19:35
我家也有古筝,会弹一点!呵呵!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9-17 20:52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从送孩子学古筝,得到了关于艺术和人生的真切感悟,欣赏昙花姐好文字!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8-9-17 21:50
朴实而又生活化的好文字,你真是好母亲,能坚持下来不容易,最近我也带孩子学琴。问好!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8-9-18 09:18
标题: 回复: [原创] 学古筝和其它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如果你是来欣赏音乐,下节课就不用来了。”虽然语气依然平缓,但感觉得到徐老师有些生气了。之前,她已提醒过那个女生:学古筝,一定要动手,不要光听不练。这是第一次见徐老师如此严厉,平时,她总是温和的。...


视野开阔.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9-18 10:49
读到了一种爱:对音乐,对孩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9-18 10:55
通过陪读学习古筝,体会出“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很欣赏昙花斑斑的这个心得和境界。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1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先记号。下午来欣赏!问好!


谢谢!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1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


谢谢高版的鼓励!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2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西晋·葛洪似乎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看了昙花版主《学古筝和其它 》,信也。
 问好


山野闲人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2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

一次学习古筝的经历,得到深刻的生命启示。
语言简练,叙事紧凑!


谢谢零落如雨!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3
最初由 茌山石 发表
我外甥女正学古筝,回家后不断有故事,你的大作情景叙述中流露出人生的诸多的感悟,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和帮助,拜读。


谢谢,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8 15:43
最初由 海怡 发表
感动于母爱的伟大,学习通过你带孩子学古筝所悟到的箴言。

问好。:)


谢谢:)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9-18 15:55
从文中能看出昙花版主对女儿的一片深情。祝你女儿学琴有成!问好!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9-18 20:47
古筝将永远像盛开在雪山的莲花,可以向往,无法攀折。
叹,好句子!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8-9-18 21:15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细腻的文笔中,透射着人生的哲理。好文。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9-18 21:33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娓娓的叙述中饱含人生的这里,体会学习斑斑的写法,问好!
作者: 毛地黄99    时间: 2008-9-19 07:31
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极限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27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文是“学古筝和其它”,但意少在“古筝”,多在“其它”,这正是文章着色之处,也就是作者所言——“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


多谢暖玉:)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28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


谢谢于文华,要学习你的勤奋:)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29
最初由 杨纯柱 发表
古筝是一种极高雅的艺术,学习古筝对陶冶情操是极有益处的。真羡慕大城市里孩子,在我们这种地方,想学古筝是没有学处的!问好雨夜坛花版主!


不会吧,应有老师教的呀。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29
最初由 杨木华 发表
欣赏精华文章,问好雨夜昙花!
杨木华


杨木华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2
标题: 回复: 快乐阳光来了
最初由 快乐阳光 发表
作什么都要专心


确实如此。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5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古筝,对于孩子来说,能引起她的兴趣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学习古筝居然一直陪伴着两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博大的母爱。孩子是努力的、争气的,相信今后的她在古筝演奏上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


谢谢杜版的鼓励!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5
标题: 回复: 孩子学音乐
最初由 飞飞儿 发表
家长也受益颇多呢,孩子学钢琴时,我有一点体会。
问好昙花!


呵呵,确实如此。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8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文笔细腻,描述真切,好文欣赏,支持精华!



谢谢敬版!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9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我家也有古筝,会弹一点!呵呵!


呵呵,我陪读了两年,还是一点也不会。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39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


问好春山!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44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朴实而又生活化的好文字,你真是好母亲,能坚持下来不容易,最近我也带孩子学琴。问好!


问好沙洲!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48
标题: 回复: 回复: [原创] 学古筝和其它
最初由 木祥 发表
[QUOTE]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如果你是来欣赏音乐,下节课就不用来了。”虽然语气依然平缓,但感觉得到徐老师有些生气了。之前,她已提醒过那个女生:学古筝,一定要动手,不要光听不练。这是第一?..


木祥老师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3:53
最初由 何也 发表
读到了一种爱:对音乐,对孩子。


谢谢何也!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9-19 14:03
昙花是个认真生活的人,很欣赏您的写法,平静的诉说中体会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08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通过陪读学习古筝,体会出“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很欣赏昙花斑斑的这个心得和境界。


谢谢房版!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12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从文中能看出昙花版主对女儿的一片深情。祝你女儿学琴有成!问好!


多谢,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17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古筝将永远像盛开在雪山的莲花,可以向往,无法攀折。
叹,好句子!


问好若荷,还要向你学习!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17
最初由 邓荣河 发表
 昀阳学古筝两年,作为陪读者的我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鉴赏,也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


问好!
谢谢!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18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


问好汤如浩,谢谢!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9-19 14:19
古筝非常美,是中国乐器的骄傲和精华。我弟弟家的孩子也在学习,看着她小小的手在弦上跳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34
最初由 毛地黄99 发表
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极限


是,我也这么想。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9-19 14:51
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原来确是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我也很喜欢听古筝,总是陶醉其中,欣赏昙花版主的文字和你对古筝的内在的感悟.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4:52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昙花是个认真生活的人,很欣赏您的写法,平静的诉说中体会对生活的感悟。


问好小龙女:)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8-9-19 14:57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古筝,对于孩子来说,能引起她的兴趣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学习古筝居然一直陪伴着两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博大的母爱。孩子是努力的、争气的,相信今后的她在古筝演奏上会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


问候!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5:00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古筝非常美,是中国乐器的骄傲和精华。我弟弟家的孩子也在学习,看着她小小的手在弦上跳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呵,我也这样觉得。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5:02
引用:
--------------------------------------------------------------------------------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
--------------------------------------------------------------------------------



谢谢琴若雨!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5:07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由古筝,看到了一个更为辽远广阔的天地——世间万事万物,初窥其貌时,以为一步就可抵达,但真正了解了它的一鳞半甲后,就发现,穷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把它了然于心。这一点,在我学习诗词,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


谢谢琴若雨!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9 15:16
引用:
--------------------------------------------------------------------------------
最初由 刘梅花 发表
[QUOTE]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古筝,对于孩子来说,能引起她的兴趣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作为母亲,为了孩子学习古筝居然一直陪伴着两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博大的母爱。孩子是努力的、争气的,相信今?..
--------------------------------------------------------------------------------



问好刘梅花!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8-9-19 15:32
"但只要想到以后可以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把古筝拨响,曲声像小溪,清亮明泽地流淌在自己的岁月中,就认为曾经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付出中也收获着,问好昙花版主.
作者: 非儿陈    时间: 2008-9-24 16:27
我也学过弹琴,(脚踏风琴)深知其中甘苦。入门易,深谙难!可弹奏者的风韵、陶醉于音乐的雅致,一直令人神往。任何技艺都能让人深悟许多。艺术提高素养,绝对没错!问好!
作者: 开心张娅    时间: 2008-9-24 17:43
要想到以后可以在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把古筝拨响,曲声像小溪,清亮明泽地流淌在自己的岁月中,就认为曾经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何况,昀阳从学古筝这件事上得到的,远比会弹几首曲子多得多。我儿子也学了一样乐器,个中滋味一言难尽,但有这种心态就好。
    我的确发现,教育是全方位的,无论学业、性情、态度还是习惯。在弹奏一支曲子时,左手右手的配合、表情的体现、身体的起伏、呼吸的吸和呼,以及对这支曲子的所有体会,都要溶和其中,也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一支曲子的弹奏中,仅是这一点所要求的专心,就让昀阳一生受用不尽。现在许多人都说学习乐器没什么用,与你太有同感了,也曾音乐老师之约写一下,但一直没动笔,学习的过程很艰辛,但也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殊途同归,万物同宗,这让我感叹又让我安心。
作者: 上关花    时间: 2008-9-24 18:09
  古筝,一脉天簌之音,幽雅得如天边的云朵。电视上听过,电影中看过,在高原,那是一种凤鸣般遥远的声音。虽然没有触摸过古筝的肤体,但一定很难学,真难为大城市里的父母和孩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