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7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板结效应”谈公司的四大活性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7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板结效应”谈公司的四大活性要素
  “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降雨后变硬。”,自然科学的常识,当它被纳入企业管理的经典定律、引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就有了全新的社会内涵。据此,从管理学角度,人们通常把团队缺乏特殊的“有机质”而产生冷漠、僵化、我行我素,最后致使团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而陷入困境,叫做“板结效应”。
  自然科学方面“板结效应”的发生,是由于土壤“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企业公司发生“板结效应”也是公司内部缺少一些必不可少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的不足,不仅造成公司的“板结效应”,甚至可以致公司于灾难。
  归纳起来,构成一个公司良好土质的要素主要有:员工的个性亮点、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友好界面的沟通氛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气四大要素。这些要素就像土壤里必不可少的“有机质”,一切植物的生长都不能缺少它。公司具备了这些要素就可以保持活力,避免发生板结效应而基业常青。
  如果没有员工的个性亮点,显然就没有公司团队的魅力。每个员工其特征各异、丰富多彩的个性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公司的整体实力。员工个性鲜明,且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公司就会充满朝气,具有巨大的潜力。板结效应的产生恰恰是公司团队失去员工那些鲜明的个性。如何在公司内部添加一些有利于员工个性舒展和表现的举措,如何给员工创造个性培养的环境?很多公司领导往往忽略了的员工个性解放和培养这项工作,未能充分认识到个性与集体之间的辨正关系。合适的岗位对员工的个性发展尤为重要,喜欢跑外勤、营销、采购、社交且有这方面一技之长的员工,老板就不应该把他关在房子里,要尽可能的放他出去走。对于喜欢安静、伏案的员工,且有相当办公室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员工,老板则要尽可能将他安排在室内做事。爱好和工作相结合,对员工的个性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公司老板应该能够正确判断自己手下员工的爱好、特长和工作适应性,做到在用人上的各尽所能,不压抑员工的才华施展,不阻碍员工的美好心愿,给英雄有用武之地。员工的个性亮点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有机质”,必然会使公司整体熠熠生辉。
  如果员工先缺少了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公司势必缺少竞争力。要让每个员工都有那么一点精神,那么一股劲。既要让员工在公司内部树立起赶超别人的信心,又要让员工在公司外部能够为公司的总体计划和集体利益而卖力,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协调统一到公司的愿景大局上来。员工应该具备一种敢于挑战和迎战的精神,有一种斗志和毅力。自信和自强,能够激发起个人的干劲和激情,能够激发起心底的自尊和潜在的美好愿望,能够激发起对各种竞争性活动的浓厚兴趣,把个人情绪提升到积极主动的状态。如果员工缺少了竞争意识这一“有机质”,也就缺少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公司团队就可能处于颓废不振和一团“和气”之中,死气沉沉而产生另一种“板结效应”。
  如果公司没有友好界面的沟通氛围,会多么的闭塞落后。现代管理学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沟通”。理所当然,沟通应该成为公司又一个重要的“有机质”。没有沟通的地方有如一片荒芜的沙漠,文明将被没埋入沙漠底下,人类将可能退回到千年之前的原始时期。试想,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任何事情,哪有不需要沟通就能解决的呢?哪怕你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也需要别人来配合你。上班走进公司,需要有看大门的,开始上班了,至少还需要有机房管电的电工。在食堂用餐,必须有炊事员厨师……等等,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独掌难鸣,需要他人配合才成,这都需要沟通。有效的沟通是平等沟通,是在员工之间搭起一座友好的平等沟通的桥梁,而不是硬性沟通或者形式上的沟通。平等沟通,一切交谈、交流都是那么的自然愉悦,去除了那种身份地位的阻碍和自上而下的“命令”成分。这种平等沟通使公司内部充满了活泼的气氛,没有人际间的紧张和压抑,也没有那种清高、冷漠、冻结带来的不适。每个人彼此坦诚,彼此意会和感应。平等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有机质”。一旦失去这种友好的平等沟通,显然也容易出现板结效应。
  如果缺乏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气,公司可能一团和气、死气。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较高的境界。一个公司不可能一点都没争论和冲突,而在于怎样通过沟通来解决争论和冲突。那些看似团结的背后,往往潜伏着板结效应危险。员工凡事唯唯诺诺,不是把不同见解坦诚说出,却企图掩盖不同意见和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想把冲突矛盾以回避的方式来平息,表面看暂时是风平浪静的,却暗里波涛汹涌,一旦爆发就会不可收拾。任何一个公司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气,只会埋下各种隐患。它会适时发作,最终导致更严重的板结效应。没有批评的团队,会滋生多少不良习气和错误思想呢?掩盖毛病和弊端,就是酿造事故和灾难,很大程度抑制了员工的创新锐气,阻碍了工作的改进。因此说,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彼此监督、批评和纠正,也是公司团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有机质”。
  “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降雨后变硬。”,这来自自然科学的定律被用到管理学中来,是人的聪明。虽然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与管理学对象不同,但却可以变通与借鉴。通过对板结效应的学习,把握其真理相通的共性,就会触类旁通,对企业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本帖最后由 许也 于 2008-11-11 15:35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1-7 17:44 | 只看该作者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较高的境界。一个公司不可能一点都没争论和冲突,而在于怎样通过沟通来解决争论和冲突。
这是非常实在和符合实际的。
“板结效应”耐人玩味!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8-11-7 17:44 发表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较高的境界。一个公司不可能一点都没争论和冲突,而在于怎样通过沟通来解决争论和冲突。
这是非常实在和符合实际的。
“板结效应”耐人玩味!



板结的概念用到企业管理上,是值得深思的。活力,就是年轻的生命力象征,这需要有机质来来支持。
4#
发表于 2008-11-8 10:01 | 只看该作者
用人性和科学的态度,充分挖掘人的积极因素,发挥人的优点长处,应该是避免“板结效应”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诠释和佐证了“板结效应”的基本概念,理性的气息浓郁,欣赏!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4:0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把事情做活,有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这是克服板结效应的意义所在。谢谢敬版的大力支持:)
6#
发表于 2008-11-9 18:51 | 只看该作者
许版此文用土壤比喻企业的生机,很有独创视角。

企业缺乏新陈代谢的生机,将死水一潭。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1-9 18:51 发表
许版此文用土壤比喻企业的生机,很有独创视角。

企业缺乏新陈代谢的生机,将死水一潭。


自然科学有不少与社会科学的共点,借鉴着点,即通俗易懂,又触类旁通,很有意义。谢过微凤。
8#
发表于 2008-11-11 16: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许版主的“板结效应”

[ 本帖最后由 许也 于 2008-11-11 22:03 编辑 ]
一走就赢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8-11-11 18: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08-11-11 20:32 | 只看该作者
  “板结效应”,第一次听到,很新颖.通过许版点面的精彩论证,对这个理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很实用,启发我在医院管理上可构思一篇文章.学习了,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yn 于 2008-11-11 16:58 发表
学习许版主的“板结效应”


不是我的,这是科学家的研究结晶。我只是发表一点个人感悟。欢迎朋友光临!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走就赢 于 2008-11-11 18:51 发表
员工的个性亮点、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友好界面的沟通氛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气四大要素若能一一具备到位,一个企业已经相当优秀相当有活力了。这是比硬件更好的东西。


企业公司虽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有机质”,但有这四大要素,已经很好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2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1-11 20:32 发表
  “板结效应”,第一次听到,很新颖.通过许版点面的精彩论证,对这个理论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很实用,启发我在医院管理上可构思一篇文章.学习了,问好!



管理者的聪明在于汲取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智慧。
14#
发表于 2008-11-13 18: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斑斑!
15#
发表于 2008-11-13 20:1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批评的团队,会滋生多少不良习气和错误思想呢?掩盖毛病和弊端,就是酿造事故和灾难,很大程度抑制了员工的创新锐气,阻碍了工作的改进。因此说,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彼此监督、批评和纠正,也是公司团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有机质”。



学习。很有创意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0:18 , Processed in 0.04955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