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新华社推出“新华视点”——《“神话”的破灭》的报道,揭露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王细牛,利用假港商身份,在宁夏和呼和浩特骗了当地政府、企业和老百姓17.58亿元人民币。这报道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质问: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木匠,是如何制造西北“神话”忽悠政府的呢?他是怎样屡屡得手的?两地政府又何以被他哄得团团转?
案发后,王细牛有一个供述,让人不寒而栗。他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正是这个可怕的“骗子定律”,让王细牛肆无忌惮,大行其“道”,把呼和浩特市才建四年的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炸掉了,把原市政府大楼等相继拆除了,把市民的几亿元集资套走了,而他带给当地的“神话”——总投资53亿的“西北第一高楼”却成了烂摊子,等着政府去最后收拾。
王细牛是抓住了政府领导的哪些“弱点”,才使他一路绿灯地圆他的发财梦的呢?从他的实际“运作”来看,就是投其所好。高官喜欢“攀富结贵”,他就“对症下药”,在接触高官时大摆派头,坐豪车,带保镖,住天价宾馆。高官贪慕“大手笔”,他就信口开河,一张嘴就是几十亿元的“大投资”,就是“第一高”,而啥叫CBD项目,他自己也不知道。高官青睐“商界名人”,他就花钱买了“中国房地产领先企业”等70多道光环戴在头上。高官为搞大项目“不惜血本”,他就鼓动他们首先炸楼、拆迁等,用“大破坏”将他们绑上战船,死死套牢,使之欲罢不能。可见,一个小学文化的骗子得逞,主是还是他投合了某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脾”和“好大喜功脾”,他的“骗子定律”击中的,恰恰是当前一些地方官员浮躁政绩观的“要害”。
这些年,为了追求GDP,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也功不可没,但唯招商事大暴露的问题也日渐严重起来。不少地方领导出于相互攀比等考虑,普遍存在重外资、轻内资,重大项目、轻小项目,重服务增量资产、轻服务存量资产等现象。这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本地资源、挖掘内部潜力、盘活存量资产,却一味地对外招商引资,尤其是对港商、台商、外商等另眼相看,不惜打“擦边球”,甚至违法违规“特事特办”。这反映出的,是一些地方发展上的盲从和浮躁,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此免不了吃一些不良投资者的“闷亏”。而有的官员在过度的亲商媚商中中了圈套后只好“哑吧吃黄连”,自认倒霉,更助长了不良投资者的嚣张气焰。因此,如何处理好科学发展与招商引资的关系,让招商引资回归依法、制度、有序的轨道,值得地方政府认真思考。
王细牛“骗子定律”的核心,就是他供称的“抱大领导打大旗号发大财”,被他“诱奸”的,还是缺乏约束的公权力。如果决策民主一些、科学一些,监督多一些,王细牛编造的“神话”肯定会不攻自破。如今,骗子虽然被法办了,但他留下的烂摊子还在,如何收拾,老百姓还看着,得有个交待。如果地方政府再不从中吸取教训,改变唯“商”是论的惯常思维,那么,今天“王细牛”倒了,明天“李细牛”“张细牛”之类,恐怕还会再来的。(沈茂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