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制服》:灰暗和潜流中的小人物的生存截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 2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制服》:灰暗和潜流中的小人物的生存截取


  《制服》是一部反映小人物的电影。制服一说只是男主角阴差阳错穿上警察的衣服来定义的一个故事。情节简单近乎寻常。仿佛就是身边可以或者可能发生的故事。西安的方言话语,服装平常可见,几乎没有了演出的痕迹。演员梁宏理、曾雪琼我不知道还演过什么片子。可能就是普通的群众演员吧。男主角王小建和女主角音像店售货员郑莎莎表演朴素,毫不夸张,有着自然的特性。仿佛就是身边可以看到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的男男女女中的两个。

  王小建是一个处在生存边缘几近捉襟见肘的一家经营不善的小厂职工,开了一家在旧铁皮做成的小店铺,做裁缝生意挣点小钱维持生计。母亲没有工作。父亲一身褥疮躺在没有阳光照晒的小屋子里的床上,需要小建和小建母亲的照顾,连有病都不愿去医治。到厂里去询问有无可能上班的消息,还被误打误抓受了不少委屈,小建是一个不多说话的青年,显而易见也是一个懂事的青年。他单薄落寞的身影常呈现出疲惫的神态,在光影里让人看着有点疼痛。他生存在社会和电影里的遭遇,其实没有一点点的光亮和喜悦的东西。尽管阳光灿烂,却很难看到他的开朗。生存的无形压力,社会方方面面的冷酷都可以在他身上得到体验。

  直到他无意中看到了郑莎莎。作为电影的片名《制服》,其实是小建的一次没有人来取的一个生意,一件需要熨烫的并且已经熨好的交通警察的制服。小建去送衣服的过程中,因为听说那个要他烫熨衣服的警察出了车祸,而没办法找到,回来的路上遭遇大雨,躲在地下通道避雨的时候换上了警察的衣服,遇到了同样也是避雨的女青年郑莎莎,莎莎还主动向小建借火抽了一枝烟。故事因此得以展开。

  对于女孩子的好感和追求,在小建身上,没有任何浪漫的东西,甚至看不出来,只能默默地感受出来。小建开始了冒充警察的生活,一种身份可以改变他的生活状态,可以冒着风险和鼓足气力,去收取一些违法车辆的费用,来弥补生活和父亲医治所需。小建开始接近一个外省的单身女孩子莎莎的生活。他们一起去看录像,去卡拉ok,还偷偷地租房住在了一起。小建按照别的女孩子要求做的一个比较时新的连衣裙,也给莎莎做了一件,莎莎穿上,美滋滋地走起了台步,问小建在哪儿买的,小建说是自己做的。莎莎开心地笑了起来,小建也在影片中露出了少有的一次的笑容。

  影片没有对小建冒充警察做出更多的交待,人们可以去慢慢猜测中做出理解。小建笨拙地练习警察的动作,多少在不自然中收取别人的费用。以至于人们看到了巡警对他的注意和对莎莎的提醒。莎莎知道了小建的身份可疑的时候,也是颇有意味的事情。按理说,莎莎应该有所警惕,但是莎莎也是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即使是身份可疑的小建的温情,也是她不愿意放弃的吧。影片对细节多有隐约之处,不作更多的交待,小人物的苦衷和善良,偶尔也会有着含糊的模糊的地方。

  小建交付了父亲医治需要的大量的费用,得到母亲和父亲的表扬。还闲说着谁谁被抓进去的消息,小建的脸上表情颇为复杂。作为一个孝顺的孩子,一个普通的青年,他能做到的,和天性里愿意做的事情,能让他在多大范伟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呢?当他给父亲照太阳的镜子被邻居家女人砸烂,当支付了可能所有的医疗费用之后,当所有的压力需要他承受和面对,小建做到的好像就是骑着自行车对那个厂子里的门卫进行了一次报复,对低收入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冒充警察收取了几次费用,对喜欢的女子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追求和接近。

  小建的故事,就是如此平凡而实在,没有一点点夸张和拔高或者渲染。作为小建的女友,因为没有更好的保护,莎莎被迫做了伴游女郎。小建无意中想约见一次伴游女子。却无意中见到了莎莎,俩人在郊区游玩。影片中再一次流露出两个人的愉快和些许的笑脸。但是故事已接近尾声。莎莎想和小建一起去卡拉ok去唱歌玩,想抽烟。偏巧小建身上也没有了, 就让莎莎等一会,自己去买烟。买烟的时候,被便衣警察盯上,要检查证件。小建终于被认出假冒。影片结尾中小建趁两个人不备,乘机骑车逃跑。上演了一幕假群众追假警察的游戏。而在山坡上,莎莎还在黄昏中苦苦等待买烟未归的小建。

  《制服》就是如此没有多少隔阂的进入了内心。这是一个细节细腻的影片,尽管并没有多少费解的内容。甚至没有强烈的期待和意外。但是它可以慢慢深入和沉静在人的内心里,展开了解和波澜。

  导演刁亦男,以他独特的视角表现了中国城市生活的现状和年轻一代迷茫的生活,用敏感的触角碰触到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无奈和情感的起伏和潜流。这部电影因此获得了第2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获得龙虎大奖的中国“独立电影”,显示了电影作品对于表现和探索所做出了真诚努力和收获。

                                                                             2008122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08-12-3 00:07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2-3 07:00 |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这部片子,抽空看看。先学习版主的影评。
3#
发表于 2008-12-3 10:1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通过对电影的情节的并非简单性的重述,实际上是再现了一种视觉背景,以便我们能够凭借情景交融的描述,客观而质感地认识作者对本部影片的拍摄手法、艺术风格、意境走向以及对电影的诸多其他方面的感触和体验,我认为这样的构思安排是妥帖恰当的,是凸显了客观性和不把自己的观感强加给别人的内敛性。我很欣赏如是有感有悟的文笔,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8-12-3 1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3 10:15 发表
作者通过对电影的情节的并非简单性的重述,实际上是再现了一种视觉背景,以便我们能够凭借情景交融的描述,客观而质感地认识作者对本部影片的拍摄手法、艺术风格、意境走向以及对电影的诸多其他方面的感触和体验,我 ...


支持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8-12-3 07:00 发表
没看过这部片子,抽空看看。先学习版主的影评。


高清画面的影片,值得一看。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3 10:15 发表
作者通过对电影的情节的并非简单性的重述,实际上是再现了一种视觉背景,以便我们能够凭借情景交融的描述,客观而质感地认识作者对本部影片的拍摄手法、艺术风格、意境走向以及对电影的诸多其他方面的感触和体验,我 ...


非常珍惜老师的鼓励和指点。会继续努力和锻炼。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8-12-3 10:22 发表


支持精华!


谢谢鼓励。问好娴情斑竹:)
8#
发表于 2008-12-4 09:06 | 只看该作者
独立电影《制服》对于小人物生存和命运的截取恰到好处,楼主的评论流畅而内敛,欣赏并问好~:)
9#
发表于 2008-12-4 1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08-12-3 21:47 发表


非常珍惜老师的鼓励和指点。会继续努力和锻炼。问好:)

希望你常来这里发帖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08:58 , Processed in 0.0757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