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屑一辩“一水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9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屑一辩“一水间”

  
  前两天,我和一位同事进行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辩论,而且另有数人参与,其结果则是不了了之。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这位同事提起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将诗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读成了去声(jiàn),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首诗实在太熟悉了,读了二十几年的平声“间”(jiān),难道竟是我错了吗?当我提出这个疑问时,立即引起几位同事的响应,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字也是读平声的。而那位同事也有些疑惑,因为这首诗她教了几年,都是这么读下来的,难道自己会一直错了这么多年?那岂不是要误人子弟吗?当然,也有几位同事支持她的观点,因为他们也都是这么教过来的;而且有人还记得很清楚,说是参考书中注的就是去声,是“间隔”的意思。
  
  我颇有些不以为然,为此,还专门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这是一首七绝,属于格律诗,而格律诗是一定要讲究格律的,如果尾字读去声,则其组合就成了“平仄平平仄仄仄”,末尾连续三个仄音字,是绝对不合格律的。可是如果读平声,其组合则为“平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格律的要求。而以王安石这样的大家,诗的首句就不合律是不可思议的。我有理有据,他们终于败下阵来,一致同意了我的观点。为此,我颇有些自鸣得意。
  
  然而没过多久,又一节课刚刚结束,那位同事又迫不及待地找我来了,在她手中,拿着印有这首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而就在参考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读音jiàn,是间隔的意思。
  
  我无以为答,看来,这回我还是有些自以为是了。这位同事又说,格律诗要讲究格律没错,但却不一定会一成不变。因为林黛玉都说过,要“不以词害意”,甚至“若果有了奇句,连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她证据确凿,叫我颇有些惭愧,怎么可以凭自己的这点粗浅格律知识胡言乱语呢?

  
  然而毕竟心里还有些不平,后来又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问题在网上提问的倒真不少,光是“百度”的问答里就有数十条之多。在这些答案里,绝大部分都是支持读去声(jiàn),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其主要的证据仍是格律问题。
  
  再进一步搜索,终于发现,尽管认为读平声的不占主流,但不同的声音仍然存在。同意读去声者的依据大多都是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权威”,几乎没有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而认为读平声(jiān)的则无一例外的,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如下几点:
  
  其一,仍是格律问题。尽管古人写诗不一定都要丝毫不差的合律,但那是唐朝的事儿,到了宋朝之后,诗的内容贫乏了,同时,形式则更为讲究,其中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对格律的严格遵守。整个宋朝,除苏轼这样不拘一格的“坡仙”之外,几乎没有哪个人敢于不守格律,连王安石这样的大家也不例外。试看在同一首诗中著名的炼字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他就是先用的“到”,后来又改为“过”、“入”、“满”等,凡十余次方才定稿,而这几个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合律的仄音字。在同一首诗中,一个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律,而另一个字(而且还是首句中的尾字)则可以马马虎虎,这种情况是难以想像的。
  
  其二,就是诗意问题。“间”字如果读成去声,自然是“间隔”的意思,那么,这句诗就可以译为“京口和瓜洲之间有一条江水间隔开”了。可是如果读成平声,我们总不能说“京口和瓜洲在一条水的中间”吧?可是支持读平声者认为,这不过是古诗中常见的成分移位现象罢了,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京口瓜洲间一水”,意思则是“京口和瓜洲中间仅仅有一水之隔”。这样,诗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三,可以看整首诗的感情色彩。如果读去声,释为“间隔”,那么,王安石回不去家(有人认为是回不去朝)则无疑是因为路途遥远、山水相隔了。可是第二句却分明写的是“钟山只隔数重山”,一个“只”字,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里离家(或离朝)并不遥远,他之所以无法回去,绝对不是路途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自然要与政治有关了。
  
  其四,可以看看诗人的艺术水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文并皆出色,都是传世佳作,甚至连苏轼也认为“此老乃野狐精也”,大有自愧不如之叹。试看此诗,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中,已经用了一个“隔”字,而在第一句中再用一个同意词,这样犯忌讳的事,会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大家身上,这是无论怎样也说不过去的。
  
  综上所述,我终于庆幸自己的坚持,于是第二天,又去找那位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她十分奇怪,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告诉我,编写教材和参考书的可都是全国语文界顶级的专家,难道这么一个问题还会弄错了不成?而当我还要进一步摆出自己的观点时,她则轻轻一摆手,满脸全是无可奈何的苦笑:“行了行了,我可不和你争。算你说的对,你比参考书还厉害!”我刚到嘴边的话被硬生生噎回去,再没有话说。
  
  我“比参考书还厉害”吗?这倒没敢想过。因为教了这么多年学,自己也是离不开参考书的。况且,如果我真有这本事,恐怕语文参考书上“编者”一栏中早就要数上我的大名了,所有的老师都要以我的注释为金科玉律,何至以要在这里和同事辩得脸红脖子粗呢?
  
  然而,即使参考书比我“厉害”,就一定会百分之百的正确吗?就不允许我提出自己的见解吗?当年华罗庚写了一本著作,尚是一名普通教师的陈景润就给他指出了错误,并将其称为“明珠上的灰尘”,华罗庚则欣然承认错误,并在再版时予以改正。难道这些参考书的编者竟比华罗庚还“厉害”,他们的著作真的就白璧无瑕吗?
  
  问题不在这里,相信如果这些书的编者真是具有崇高学术地位的学者、专家,他们也是一定会虚心接受一个一线教师、甚至是普通学生的批评意见的。只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却少有人有敢于提出意见的勇气。学生们向来都是唯教材是从、唯老师是从,从来不会对书包里的教材和讲台上的老师持一点儿怀疑的态度。而对于老师来说,则会把教参做为教书育人的圣经宝典,绝少有人会对某一个问题深入思索,或拿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因为教参里已经给出了“唯一”正确的解释,他们只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并逐步“探究”出这一结果,根本不需要都自己去做“探究”的工作。关于这个“一水间”的读音问题,在我查找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就发现有许多老师的经验文章及课堂实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老师都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间”字的读音,是在引导他们“独立”理解诗意,并证明出读一声(jiān)的不合理,并最终总结出其“正确”读音四声(jiàn)的。就我所知的范围而言,在新课改开始时,由于与新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姗姗来迟(不知道管这事儿的是哪个级别的哪个部门,这种事儿经常在我们这里发生。),教师们竟然一时无从下手,最后有人终于想出来一个绝妙的“高着儿”,先挑出新教材中与旧教材相同的篇目,借着旧教材的参考书上课,等到后来有了新的参考书再补学其他新增的篇目。
  
  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教了半生语文的语文老师,竟然没有几个人能弄清楚“参考书”中的“参考”二字,他们竟然只会“参考”这一本书,而绝不“参考”其他的“参考”意见。我和同事争论的“间”字问题也许是个特例,但事实是,原来支持我的那些同事们一见了她拿出的“铁证”,便再都哑口无言了。而就在我要再次陈述自己的意见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有意听听我的理由,在他们脸上表现的都是清一色的不屑。
  
  当然,我并不敢肯定我的意见就绝对正确,我也希望有更“权威”的专家或是一个普通的同行能够驳倒我的论断,我会高兴地接受我的失败。但至少有一点,是要他们与我“争辩”,要他们拿出我错误的证据,而不是用权威的大帽子将我压住,叫我哑言。
  
  我期待着……(水如空)
  
  (补记: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在期末考试中,就有为“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选择正确读音的题。所幸的是,我的那位同事没有相信我的观点,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学生因为这道题的错误而丢分,全班同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整个年组也是如此……)

[copyright]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08-12-19 20:02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2-19 21:59 | 只看该作者
吓一跳。最近怎么都写“水‘文啦, ——先暖个脚印,学习了。
3#
发表于 2008-12-20 1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8-12-19 21:59 发表
吓一跳。最近怎么都写“水‘文啦, ——先暖个脚印,学习了。

水为至柔之物,却能克刚。用水好。
4#
发表于 2008-12-20 22:35 | 只看该作者
花时间仔细拜读了,跟在课堂听如空老师讲课一样,听的津津有味,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也读错了这些年,当年我对这首诗最糗的事情是,背诵的嘎嘎地,就是老师问我“京口瓜洲”在哪里,它跟王安石的政治命运有什么关系?我因为读书粗糙,就没有回答上来。现在如空的文章里又学到了一些未知的东西,真是收获不小。如空老师教学这么负责,真是值得鼓励!
5#
发表于 2008-12-21 08: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字的读音有如此深的含义,佩服朋友的功底。
6#
发表于 2008-12-21 10:0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念平声合适。念平声很符合平仄格律。水先生的理由很充足。当然,这样争一争也好,起码大家会加深对诗词格律的认识。但是,作为一个教师,还得考虑学生的应试情况。
7#
发表于 2008-12-22 13:2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学养的深厚,在这里得到自然阐释。
  至于辩论,还是要看清对手。
  不然的话,永远也整不清。
  许多时候,不屑是最好的鞭挞。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20: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8-12-20 22:35 发表
花时间仔细拜读了,跟在课堂听如空老师讲课一样,听的津津有味,也受到很大的启发。我也读错了这些年,当年我对这首诗最糗的事情是,背诵的嘎嘎地,就是老师问我“京口瓜洲”在哪里,它跟王安石的政治命运有什么关系 ...

谢一水第一时间关注!
惭愧!我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老师,其中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我教的学生作文分都比较低,原因就不说了,或者说,不为自己辩解了……
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犯了一版的“讳”,罪莫大焉。不过,如果要保护名誉权,还请暂时保留的好,待到日后,等你名声大了、红了,不妨把这事想起来,顺便告我一状,也能借光出个名不是?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山野闲人 的帖子

谢兄回复!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2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2-21 08:52 发表
一个字的读音有如此深的含义,佩服朋友的功底。

微风兄过誉了!其实,许多观点不是我自己发现的,只是把别人的综合起来而已。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8-12-21 10:01 发表
  我也认为念平声合适。念平声很符合平仄格律。水先生的理由很充足。当然,这样争一争也好,起码大家会加深对诗词格律的认识。但是,作为一个教师,还得考虑学生的应试情况。

谢4版支持!
说得是啊,如果人家信我的,考试岂不是要全军覆没了吗?可悲可怕!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2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8-12-22 13:27 发表
  作者学养的深厚,在这里得到自然阐释。
  至于辩论,还是要看清对手。
  不然的话,永远也整不清。
  许多时候,不屑是最好的鞭挞。

谢兄支持!
其实我题目中说的“不屑一辩”是指我的同事和我不屑一辩,其中原因就不必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04:39 , Processed in 0.0778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