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第七篇: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3 1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七篇: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


内容提要
  本篇为周瑜的人物传记。关于人物的评价,这里主要依据《三国志》及裴注,还有《资治通鉴》,而不依《三国演义》。周瑜在东吴是文官武将中最有人望的一个,也是江东四杰之首,无论是他的性格、人品,抑或是其功业、事迹,都在江东享有盛誉。因而他在东吴的声望完全可以比捋诸葛亮在蜀汉的声望。至于才智方面,他与诸葛亦各有千秋,他长于军事,诸葛亮长于政事。只是他享寿太短,比诸葛亮少活了十八年,因而论功业似乎稍有差距。

  然而《三国演义》为了颂扬诸葛亮而大肆贬低周瑜,不仅智慧上低于诸葛亮,人品上更成为心胸窄狭、气量短浅的代表人物,甚至嫉贤妨能,处心积虑地对诸葛亮进行谋害。这与史书中的周瑜实在相去太远。本人的《三国故事新编》是以单个人物为中心,形成长短不同的人物传记系列,因而更明显地涉及人物评价问题。这么一来,也就相对要求对史书更为尊重一些,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褒贬人物。因此,本人的《周瑜篇》对传主的评价与《三国演义》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对四十四到五十七回中事关周瑜与诸葛亮的对比描写中那些褒贬鲜明的东西,如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三气周瑜之类,均作了较大改动,以求更接近历史真实。

  《周瑜篇》是七个系列中最长的一个,分为六大部分,计约四万二千多字。对人物的基本评价是“辅吴二主,功盖四杰”。



                                                      三国故事新编
第七篇
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

  周瑜,字公瑾,安徽舒城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周异曾为洛阳令。周瑜长得身材高大,仪容俊美。自幼即喜欢读书,音乐方面尤有天赋,与朋友一起饮酒听乐时,只要喝上三杯酒,一旦奏乐者有误,周瑜即可听出,并指出错误所在。因此当时在吴地一带盛传“乐曲有误,周郎指顾”的说法。周瑜待人气量宽宏,很能容人纳物。孙坚旧将程普跟随孙坚、孙策、孙权南征北战,多立功勋,称得上是三朝元老。见周瑜年少得志,深得孙策、孙权信任,手握军事大权,难免心中不服,往往倚老卖老,有意与周瑜过不去,故意找岔子给周瑜难堪。周瑜也不予计较,而是尽量给予优容。到后来,连程普也深受感动,不由得感叹说:“与周瑜交往,就象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间就喝醉了。”俩人之间的隔阂也自然化解,成了忘年之交。

  初平元年,孙坚响应曹操、袁绍号召,参加讨伐董卓的义军。当时孙策只有十多岁,为安全起见,即将家移居舒城。在舒城孙策招贤纳士,广交朋友,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周瑜与孙策赤诚相交,结为异姓兄弟。孙策大周瑜两月,因而周瑜称孙策为兄。因孙策在舒城是客居,房舍狭小,周瑜一见,即把自家向南的一所大宅院送给孙策居住,又以子侄礼拜见孙策之母。俩人情同骨肉,两家互通有无。
后来,周瑜因为要去丹阳探视叔父周尚,才与孙策暂时分手。初平三年,孙坚被江夏黄祖射死,孙策在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将老母和全家迁往江都。

  兴平元年,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得士卒三千,战马五百匹,以报母舅吴景之仇为借口,渡江东下,征讨扬州剌史刘繇。孙策率军到达历阳后,即向周瑜去信,希望周瑜能率领人马与他一起行动。周瑜一见义兄相邀,二话不说,毅然而然率军赶到历阳,参与讨伐刘繇的军事行动。

  俩人相见,兴奋异常。周瑜表示:“仁兄要干大事,小弟愿效犬马之劳,但愿兄弟同心共创一番事业。”孙策也很激动,说:“有了公谨兄弟,何愁大事不成!”随即又介绍周瑜与朱治、吕范相见。

  周瑜又向孙策郑重推荐了江东二张。周瑜对孙策说:“仁兄要干大事,必须设法招揽人才,你是否知道江东二张呢?”孙策并不知道二张为谁,随口回答说:“二张是谁?”周瑜说:“所谓江东‘二张’,一个是彭城人张昭,一个是广陵人张。两人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才,因为躲避乱世才隐居在历阳,仁兄为什么不去聘请他们呢?”孙策一听大喜过望,立即亲自上门,赤诚相邀,张昭、张二人见孙策一片诚心,深受感动,也就答应出山相助。

  正是因为有了周瑜、张昭、张等人的鼎力相助,孙策的这次用兵江东,一路顺风顺水:败刘繇,拔扬州;破严白虎,占吴郡;最后又大败王朗,夺取会稽。短短几年间,就平定了江东,拥有了江南六郡。孙策的军队也由当初的三千人迅速发展到几万人。

  还在孙策夺取扬州、秣陵之时,他就满怀信心地对周瑜说:“我有了这几万军队,平定吴郡、会稽两地,已足够了,你可以回去镇守丹阳。”周瑜依令回到丹阳。

  过了一些时候,袁术派他的堂弟袁胤代替周瑜的叔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与周尚也就一起回到了寿春。

  袁术也看出周瑜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有意要重用他,想用他为将军,让他带兵作战。但周瑜早已看出袁术志大才疏,难有成就,因而并不愿意为袁术所用,于是向袁术请求去做居巢的地方长官,并借这个机会往东面发展,袁术也未多加思考,就答应下来。

  周瑜到居巢就任,途中经过东城,因手中粮食不足,借着拜会当地富户鲁肃的机会开口借粮。当时鲁肃家有两库粮食,每库有三千斛。鲁肃倒很大方,随手一指,就将一库粮食送给了周瑜。周瑜觉得鲁肃这人豪爽大方,值得结为生死之交,于是就歃血为盟,结为生死朋友。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连袁术也对鲁肃刮目相看,于是任命鲁肃为东城长。可鲁肃并不买帐,因为在鲁肃眼里,袁术是个不忠不孝,目无纲纪的人,难成大事,于是毅然而然带着族人离开东城,准备前往居巢,投奔周瑜。后来因周瑜有事,要渡江到江东去,两人于是同行,途经东城时,恰好鲁肃祖母去世,鲁肃只好留在东城处理祖母丧事。

  就在这个时候,鲁肃的朋友刘子扬写信来邀他去投奔巢湖邓宝,鲁肃似乎也动了心,正准备北上巢湖,去为邓宝效力,好在这时周瑜已将鲁肃之母迁到了吴郡,于是鲁肃也就跟着到了吴郡。鲁肃将自己准备前往巢湖投靠邓宝的事向周瑜作了说明。周瑜一听,立即表示反对。他说:“从前马援回答东汉光武帝刘秀说‘在当今世界上,不仅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其实臣子也在选择君主’。我现在的主人孙权亲近贤才,尊重读书人,到处招揽具有奇才异能的人士。我曾经听先世哲人私下里说过,能代替东汉刘氏拥有天下的,必定是从东南方起事的人。分析当今形势,再推算一下星历,我想这个即将崛起于东南方的人不是孙氏还能是谁呢?现在正是豪杰之士大展宏图之时,老朋友啊,希望你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至于刘子扬的话,望你不必放在心上。”正是周瑜的这番话改变了鲁肃的一生。不久,周瑜即带着鲁肃去拜见孙权,而鲁肃的一席话也让孙权看出他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对鲁肃特别亲近与信任。

  孙策在夺得江东六郡后,对周瑜更加倚重。当得知周瑜将自寿春返吴时,孙策就事先给他修建府第,又亲自出城迎接。见面以后格外亲切,俩人同榻而卧,彻夜长谈。孙策还在部属面前大力誉扬周瑜,说:“周公瑾是难得的英杰俊才,加上与我自幼相好,有着兄弟之情。当初我率军平定吴会,他任丹阳太守,多亏他源源不断地用船只输送兵员与粮食,我才得以成功。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我给他的这点东西还远远不足报答他呢。”孙策又封周瑜为建威中郎将,交给他士卒二千人、战马五十匹,让他镇守庐江。

  这时的周瑜年仅二十四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由于治理庐江有方,当地军民都对他感恩戴德,亲切地称他为“周郎”。后来,孙策又让他镇守战略要地牛渚,并兼职春谷长。

  就在这一年,孙策计划发兵攻取荆州,以报刘表、黄祖的杀父之仇。为扫除后顾之忧,孙策先率军攻打皖城。他加封周瑜为中护军、兼江夏太守,同他一起进军皖城。这一仗孙策取得了军事上的全胜,还得到了两位大美人,即名闻江东的桥公二女:大桥与小桥。此时孙策与周瑜都尚未娶妻,有了这两位国色天香,孙策自然喜不自胜。他对周瑜说:“你我兄弟都没有妻室,也算我们有艳福,这一仗我们获得了二桥两位大美女,我娶大桥,你娶小桥。美女配英雄,也算是男女双方的大幸了。哈哈!”周瑜既感谢孙策的深情厚意,也感到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建安四年,袁术败亡,他的老部下杨弘、张勋因为本就与孙策要好,于是带着部属准备投奔孙策,中途被庐江太守刘勋伏击,人马、财物全部被刘勋俘获。孙策怒不可遏,最终设计替杨弘、张勋报仇,还乘势征讨江夏,进攻豫章、庐陵二郡。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周瑜也为孙策出谋画策。占领巴丘后,孙策即留周瑜镇守。

  建安五年,孙策本准备趁着曹操与袁绍麈战官渡之机,与袁绍相互呼应,率领江东之兵袭击曹操后方许都,只因失于大意,被许贡的门客剌成重伤,最后伤重而死。孙策临死前向弟弟孙权郑重推荐周瑜,说:“如果内部事务难以决断,可以询问张昭;对外有大事决断不下,可以请教周瑜。”又带着深深遗憾说:“可惜周瑜不在眼前,我不能当面嘱托了!”

  孙策受伤时,周瑜远在巴丘,得知消息后立即动身回吴郡,等他快到吴郡时,已得知孙策不幸病亡的消息,周瑜于是星夜驰行,赶到吴郡奔丧。一见到孙策的灵柩,周瑜竟不住放声大哭,那种伤心欲绝的情形如同失去父母兄弟一样。

  吴太夫人看周瑜来了,感到一阵安慰,于是反过来劝周瑜节哀,又把孙策的临终遗言告诉周瑜。周瑜听了深受感动,向吴太夫人跪拜说:“太夫人请放心,我周瑜与主公情同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尽心尽力辅佐二主公,那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时孙权还只有十七岁,在此之前还从未统管过全局,如今哥哥一走,心里难免忐忑不安。看见周瑜来了,自是大喜过望,就象有了主心骨一般,于是赶忙来见周瑜。一边向周瑜表示谢意,一边则叮嘱周瑜:“兄长啊,您可千万不能忘记我大哥的嘱托啊!”周瑜见孙权对自己多少有点不放心,急忙以头磕地,发誓说:“我愿意粉身碎骨以报答先主公对我的知遇之恩!”

  听了周瑜的这一表态,孙权总算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可对于今后该怎么办,他心里实在没底,于是他又急着向周瑜讨教:“现在我继承了父亲和哥哥留下的这份事业,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守住啊?”周瑜虽也年青,只有二十六岁,一者智慧不凡,二者历练丰富,听孙权一问,立即就把自己深思熟虑的想法和盘托出:“古人说得好‘谁得到人才谁就昌盛发达,谁失去人才谁就要败亡’。您现在的迫切问题,是要寻求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作为有力的辅佐,有了人才,什么事情都好办,江东的局面也可稳定下来。”

  孙权又说:“哥哥临终之时曾说内部大事可托付张昭,对外大事可倚重周瑜,我年纪青青,什么经验也没有,就全靠你们二位了。”周瑜说:“张子布是个品德又好、见识又高的人才,一定能够担当大任。我的才能赶不上张子布,我也担心只怕辜负了先主公的重托,因此我希望推荐一人来辅佐将军。”于是就郑重地向孙权推荐了鲁肃。

  孙权为人本与孙策不同,处事极为谨慎,决不轻开战端。加上年纪青青,就执掌父兄留下的大业,也使他不得不谨慎从事。而张昭、周瑜二人也都认为新主人继立,首先是要稳定内部,因而也不急着对外扩张。于是孙权依照周瑜的既定思路,想方设法四处招揽人才。他让顾雍、张在吴会设立宾馆,延揽各方人才。几年之间,你推我荐,就形成了人才济济的局面:文有阚泽、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骆统、吾粲,武有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孙权都以礼相待,信任有加。

  建安七年,曹操于官渡大败袁绍之后,气势更盛,大有君临天下之意。于是派遣使者前往江东,命令孙权以儿子入朝为质。显然这是曹操要以挟持人质的办法来制约孙权。事关大局,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张昭、秦松等人也不敢决断。孙权只好入告吴太夫人,吴太夫人认为这样的大事最好征询张昭、周瑜的意见。于是就把张昭、周瑜喊进来商议。

  进来后,张昭首先发表看法。他说:“曹操这一手显然是牵制诸侯的损招,但如果不派人质入朝,曹操就将兴兵南征,那时江东就危险了。”很明显,张昭也看出了曹操的险恶用心,也不愿意派人质入朝,但出于对江东安危的担心,他又觉得还是入质为好。可周瑜却坚决反对入质于朝,他说:“从前,楚国最初封在荆山的南面,连方圆一百里的土地都不到,但楚国的国君并不甘心事人,而是任贤使能,发奋图强,不断地扩张土地,将国都立于郢地,最终拥有了荆州、扬州,国土直达南海,基业世代相传,前后延续了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创下的基业,拥有了江东六郡的民众,军队精锐,粮食充足,手下的将士都心甘情愿为您效命。这里山中有铜矿,海水可以煮盐,人民富足,人心思定。这里到处是河湖港汊,水上交通极为方便,可以朝发夕至。这里民风强悍,人民勇于作战,打起仗来所向无敌。外部的压力虽有,但并非大到非要入朝为质的地步。如果我们一旦入朝为质,就无法摆脱与曹操的关系,则只能与他搅在一起,一旦他下令要我们干什么,我们也不得不前往,实际上也就完全被他所控制。如果您将儿子送入许都作人质,您所能得到的不过是区区一个侯爵,仆从十多人,车子几辆,乘马几匹,这那里比得上您现在独自为主的地位呢。依我看,您还是不要送人质入朝,先看看形势再说。如果曹操真能忠于汉朝,履行做臣子的道义,那时您再去侍奉他。如果他到头来图谋篡逆,肯定会兴起一场战乱,弄不好就会玩火自焚。将军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势力来对抗曹操的淫威,并耐心等待时机。因此有什么必要给曹操送去人质呢?”吴太夫人边听边点头,周瑜一讲完,她马上表示说:“公谨说的是对的。他与你哥哥同年,只小一个月,我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你可要把他当亲哥哥看待,在这件事上也要听他的。”孙权本就不愿意送儿子入朝为质,如今听了周瑜的这番话,觉得在情在理,而且母亲也发了话,于是下定决心拒绝曹操的无理要求。

  建安十一年,周瑜率领孙瑜等人讨伐麻、宝两股地方武装势力,将两个头头杀掉,俘虏了一万多人丁,获胜后回军宫亭。也就在这一年,江夏的黄祖派部将邓龙率领几千人偷袭柴桑,周瑜率部反击,最终将邓龙活捉送到吴会。

  建安十二年,孙权率军平定了境内的水贼与山贼,江东局势进一步稳定,军队的规模也迅速扩大,特别是水军发展更快,已拥有了七千艘战船,几万名士兵。

  经过几年的历练,周瑜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人也变得更加成熟,于是孙权授于他大都督之职,让他统领江东的水陆两军。这一年周瑜才三十二岁,也算得是年少得志了。

  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吴太夫人病危,因为对身后的江东局势不大放心,她特意把孙权、周瑜、张昭一起喊到病榻前。先是对周、张二人说:“我本是吴会人,因父母早亡,只好与弟弟吴景一起迁居到越地。后来有幸嫁给了孙坚,生下了四个儿子。当长子孙策降生时,我梦见一团圆月坠入我的怀中;后来次子孙权降生,我又梦见一轮太阳滚入怀中。卜师认为女人生孩子如果梦见日月入怀,那孩子肯定是大富大贵。可惜长子孙策早早病逝。我现在将江东基业托付给孙权,请求二位同心协力辅佐他,我死后地下有知,也会感谢两位的。”接着又嘱托孙权说:“你要以师傅之礼对待子布、公谨,千万不可怠慢。我与妹妹一同嫁给你父亲,因而我妹妹也就是你的母亲。我死了之后,你要象对我一样好好侍奉她。你妹妹虽不是我所生,但你也要象同胞妹妹一样对待她,一旦她长大成人,你要为她选择一位好女婿。”周瑜见吴太夫人如此看重、信任自己,自有一种感恩戴德之心,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心辅佐孙权。

  第二年的春天,孙权想起父亲当年被黄祖射杀之事,心中的仇恨就难以抑制,于是召集部下商议讨伐黄祖之事。就在这时,平北都尉吕蒙带着黄祖部将甘宁来投靠,孙权一听大喜过望,立即接见甘宁。甘宁见孙权这样看重他,也就毫无顾忌地陈述了自己对讨伐黄祖和刘表的看法,认为时机完全成熟,只要一出兵,肯定能打赢。孙权听了后,更坚定了讨伐黄祖的决心。于是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水陆两军。这一仗由于周瑜指挥得当,也由于甘宁的奋勇争先,江东军队获得大胜,攻占江夏,斩杀黄祖及其手下将领陈就,活捉苏飞,杀死江夏兵不计其数。只是考虑到孤城难守,才主动放弃江夏。

  周瑜作为大都督,深知江东灭了黄祖,刘表决不会善罢甘休,而刘表的军队优势在于水军,于是他一方面请求孙权抓紧时间赶造战船,一方面则亲自率领水军在鄱阳湖展开训练,准备即将到来的与刘表之间的恶战。



              第七篇: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二)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率军南征,兵锋直逼荆襄。在这期间,刘表病死,荆州大权落于妻子蔡氏及妻舅蔡瑁之手,表面上则是刘表少子刘琮做了荆州之主,实则刘琮年幼,凡事都 由母亲蔡氏和舅舅蔡瑁作主。刘表死前虽有托孤于刘备之意,但因刘备不愿乘人之危夺取荆州,所驻扎的新野县地僻城小,刘备手下又兵微将寡,尽管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的军队曾两败曹操的先头部队,可终究抵挡不住曹操几十万大军的强大攻势。景山一战,刘备的军队溃败,连甘、糜两位夫人也死于战乱之中。刘备被曹操大军所逼,只好一路南撤,退到夏口方才站住脚跟。
  

   刘琮在母亲和舅舅的挟持这下,不得已而投降曹操。曹军水陆并进,直逼江夏。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也担心刘备与江东的孙权连成一气,那样的话,不仅刘备可以恢复元气,还可能出现孙、刘联手共同对抗北军的局面。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谋主荀攸献计说:“现在我方军威正盛,正可乘着这一时机派遣使者带着檄书前往江东,给孙权施压。表面上说要与孙权在江夏会合,一起打猎,共同对付刘备,并答应将荆州之地分给孙权,双方建立永久性的同盟关系,实际上是要逼迫孙权投降。孙权面对我方的百万大军,必然惊恐不安,也许就会乖乖投降。这样的话,我们就可平定江南了。”曹操接纳了荀攸的建议,于是一面派使者前往江东,一面指挥水陆大军八十三万齐头并进,直逼江南。
   

  好在鲁肃颇有先见之明,一见局势大变,立即向孙权建议,由他到江北去会见刘备与诸葛亮,一方面凭吊刚刚去世的刘表,一方面则与刘备、诸葛亮商量如何共同对付曹操的问题。得到孙权首肯后,鲁肃立即动身前往江夏。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这时正在江夏的诸葛亮与刘备也想到了这一层。听说江东派鲁肃过江,诸葛亮大喜过望,知道天赐良机,正好有了孙、刘两方共商大计一起对抗曹操的机会。双方见面以后,商定由诸葛亮代表刘备前往柴桑与孙权会谈,当面商谈共同抗曹的大事。
   

  当时江东人士对曹操大军进逼江南以及曹操使者带来的威逼令可谓是一片恐慌,多数人都主张投降,文官尤其一边倒,连孙权自己也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而作为江东军事统帅的周瑜又正好不在柴桑,孙权身边只有一个鲁肃力主武力抗曹,而以鲁肃当时的地位又不足以左右大局。因此,当诸葛亮来到柴桑之后,整个气氛都对他的游说很不利。虽然凭着诸葛亮滔滔不绝的辩才把江东那些能言善辩之士驳了个灰头土脸,但并不能改变江东文官们力主投降的立场。后来与孙权见面时,诸葛亮又采取激将之法,企图激发孙权的斗志,但结果也只招来孙权的一脸怒气。虽然后来诸葛亮坦言相告,陈述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必胜信心,使孙权的情绪有所变化,似乎云开日出,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性有了转机,孙权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变得热情起来,可一旦面对张昭、顾雍等主降派的陈辞,孙权一下子又变得犹豫起来。
   

  孙权面对属下武将多主张抗曹,文官都主张投降,议论、争吵不休的局面,自己心里也象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想武力抗曹,又担心寡不敌众;要投降曹操,又心有不甘。他只好回到内宅,可还是难以平静,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老是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满脸焦虑之色。母亲吴老夫人看见孙权这个样子,就问他:“儿子呀,有什么事放不下,弄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孙权只好直言相告:“现在曹操的大军已进逼江汉沿线,显然有南侵的意思。我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是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对抗。面对这一局面,我也一时拿不定主意:想武力对抗曹操,又担心寡不敌众;要投降曹操,又担心曹操难以相容,实在是左右犯难。”
   

  吴老夫人听了孙权的话,就提醒说:“你难道忘了我姐姐临终前对你讲的话吗?”孙权一听恍然大悟,母亲临终前的话语一下子萦回耳际。妈妈不是转述大哥临终前的嘱咐说“内部大事决断不了可询问张昭,对外大事决断不了可询问周瑜”吗?对呀,我干吗不向周瑜呢?想到这里,孙权满心的烦恼一下子烟消云散。他立即派人前往鄱阳湖请周瑜回来商议大事。
   

  这时的周瑜虽然正在紧张地训练水军,但他却在时时关注着局势,一听到曹操屯兵江汉,他就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立即动身回柴桑。因此孙权派出的使者尚未出发,他已先到了柴桑。
   

  鲁肃这几天也是寝食难安,一听说周瑜回来了,他立马就骑上快马,飞快地来到周瑜家里。一见面就急切地将柴桑的情况向周瑜叙说了一遍。周瑜看见鲁肃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就安慰说:“子敬兄,用不着太紧张,我自有主张,你快去把孔明先生请来相见。”周瑜一听,立即转身上马,请孔明去了。
   

  周瑜刚刚躺下,就听家人报告说张昭、顾雍、张、步骘四位文官前来探视,周瑜赶忙起床,将四位请进厅堂相见。坐下后,相互问候了一番,张昭最先开口说:“都督是否知道江东目前的局势呢?”周瑜故意装聋作哑,说:“我不知道呀!”张昭接着说:“眼下曹操的百万大军就驻扎在江汉一带,昨天又派使者送来檄文,想请主公一起去江夏打猎。虽然暗中包含着吞并江东的意思,但毕竟还没有直接表露出来。我们都劝主公先暂时投降曹操,免得给江东带来大祸。但没想到的是鲁子敬竟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来游说主公。刘备方面因急于雪愤报仇,于是就让诸葛亮用激将法来给主公下套子,而鲁子敬却偏偏听信诸葛亮的说辞,鼓动主公武力抗曹。现在我们都等着都督拿主意呢!”
   

  周瑜也不急着表态,而是回过头来询问与张昭同来的几位:“各位大人的意思如何呢?”顾雍说:“我们的意思与张大人完全一致。”此时的周瑜并不想与这批文官先起冲突,于是先附和着说:“我也早就想投降了。各位先回去吧,明天早晨去见主公时,我自然会有主张的。”张昭等人一听,以为周瑜跟他们的意见一致,也就放心地走了。

  过了一阵,家人又报告说程普、黄盖、韩当等一批武将求见,周瑜赶忙将客人迎进来,相互间各致问候。接着便是老将程普开口问道:“都督是否知道江东很快就将属于他人?”周瑜如同先前一样,还是装糊涂,说:“我不知道啊。”程普接下来的口气就不同了,明显地带有怒气和怨气。他说:“我们这批人跟随孙老将军开创江东基业,经历了大小数百战,好不容易取得江东六郡。可现在主公却听信那班谋士的话,想投降曹操。这种事既让人感到可耻,又让人感到可惜。我们这些武将是宁肯战死在疆场,也决不愿意受此侮辱。希望都督力劝主公早点定下抗曹大计,我们都愿意拼死作战。”周瑜听了也不表态,而是转过头询问其他的将领:“各位是否也同意程老将军的看法呢?”黄盖听了忿然起身,用手拍打着额头说:“我宁可断头,也决不投降!”其他将领也众口一词,说:“我们都不愿意投降!”听了众人的表态,周瑜也顺着大家的意思说:“我正想跟曹操大战一场,又怎么甘心向他投降呢?将军们先回去,等我明天见了主公,事情一定会有结果的。”
   
  又过了一阵,诸葛瑾、吕范等一批文官也来问候周瑜。周瑜非常热情地迎接他们,双方先讲了一番客套,然后诸葛瑾开口说道:“我弟弟诸葛亮从江汉那边过来,说是刘备想联合我们,共同对付曹操。为着这件事,这几天江东的文武官员都在紧急商议,只是一时还未拿定主意。因为我弟弟是使者,我不便多说话,因此专门来听取都督的意见。”周瑜笑了笑,说:“那您的意见如何呢?”诸葛瑾说:“如果投降的话,江东自可保全;如果开战的话,那江东就可能保不住了。”周瑜听了还是笑了笑,有点诡秘的说:“这事我心里有数,明天一起到公府中商量定夺吧。”诸葛瑾等人听了虽有点不得要领,但也只好先回去。
   
  再过了一阵,又见吕蒙、甘宁等一批年青将领来拜见周瑜。周瑜刚把他们请进来,大家就急着谈论和战之事,有的主张坚决抵抗,有的则主张投降,双方争执不下。周瑜见他们吵成一片,心里难免有点烦,就说:“别吵,别吵!明天到公府中再一起商议吧!”大家见周瑜脸色不大好看,只好离开。周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由得冷笑了几声。
   
  到了晚上,家人报告说鲁肃带着孔明来相见。因孔明是外来客人,因此周瑜格外客气,吩咐打开中门迎接客人。双方行完礼节后,分宾主坐下。鲁肃先问周瑜:“现在曹操挥军南下,到底是和是战,主公拿不定主意,最后的结果决定于你,不知你的意见怎样?”因有诸葛亮这一外人在场,因此周瑜并不愿意讲实话,于是故意说:“曹操这次的南征借的是天子名义,可以说是师出有名,我们不可抗拒啊!何况曹操兵力强大,来势汹汹,我们实在不是对手啊。如果硬要打的话,那是必败无疑;只有投降,江东才能安稳。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明天去见主公,就请主公立即派人向曹操纳贡投降。”

  鲁肃一听,大吃一惊,急着说:“您说的实在是大错特错!江东的基业从孙老将军开创,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怎么能够一下子就送给他人呢?当年孙伯符曾经临终遗言,说对外大事听凭将军主张,现在江东人正要倚仗您来保全国家,把您看成是一座泰山,谁知道您竟然象懦夫一样讲出这样的软蛋话呢!”

  虽然鲁肃是自己的老朋友,但碍着诸葛亮在一旁,周瑜还是假戏真做,仍旧说:“江东六郡,那么多的百姓,一旦遭受战争祸害的话,到时都会把怨气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因此我只能下决心投降。”

  鲁肃并不明白老朋友的心理,还是一味地找理由反驳周瑜的投降主张,说:“您说的不对!凭借您的英雄气慨和杰出才能,又有江东的险要地势,一旦打起来,曹操未必能赢。”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肯相让,到最后差不多已是吵架的口气。诸葛亮则在一旁一边看热闹,一边冷笑。

  周瑜看见诸葛亮在一旁冷笑,心里也不自在,就问:“先生为什么发笑啊?”

  诸葛亮也不客气,说:“我不笑别人,我只笑鲁子敬不识时务!”

  鲁肃一听也觉得诸葛亮莫名其妙,于是反问道:“您为什么嘲笑我不识时务?”

  诸葛亮也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周公瑾主张投降曹操,这很合理麻!”

  周瑜听了孔明的话,也就来个将错就错,说:“孔明是个通达时务的有识之士,因此必然与我的想法相同。”

  周瑜与诸葛亮俩人在一旁打哑谜,只有鲁肃心里着急,免不了埋怨诸葛亮说:“孔明啊,孔明,你为什么也说出这种没志气的话来!”诸葛亮也不管鲁肃埋怨,还是顺着周瑜的话说:“曹操很会用兵,天下没有哪个是他的对手。从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较量。现在这几个人都已经被曹操消灭,天下更没有曹操的对手了!只有我的主人刘备不识时务,硬要与曹操去争高下。现在势单力孤退居江夏,只怕连命也保不住呢!周将军下决心投降曹操,可以保全妻子,保住富贵。至于国家的存亡,只好交给上天去决定了,这对于他个人又有什么可惜呢!”

  鲁肃听了这话更是火上烧油,心里的火气竟不住往上涌,怒喝道:“你这个不识相的东西,竟然教唆我的主人向国贼屈膝投降!”

  看见鲁肃发火,诸葛亮仍是不急不慢,接着又往下说:“我倒是有个办法,既不用牵着羊、担着酒,献上国土和印信,也不用你们的主人亲自过江,只需派遣一位使者,驾着一只小船,把两个人送到曹操那里。曹操一旦得到这两个人,那么他所率领的百万大军肯定会卷起旗帜,卸下盔甲,立即退兵。”

  周瑜一听,很是惊讶,就问:“送哪两个人就可使曹操退兵?”

  诸葛亮却不急于说破,而是闪烁其辞地说:“江东去了这两个人,就象一棵大树飘了一片叶子,太仓中少了一粒粟米,而曹操得了这两个人,却会因为高兴而下令退兵。”

  诸葛亮越是漫不经心,周瑜就越是着急,于是再次急着问:“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啊?”

  诸葛亮这才煞有介事地说:“我还在隆中隐居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边建造了一个台子,称之为铜雀台。台子建得又高大又华丽,在全国范围内选了不少美女居住在这里。曹操本来就是个好色之徒,他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大乔,小的叫小乔。据说都是天姿国色,人见人爱。曹操曾经发誓说:‘我一生有两大愿望:一个愿望是扫平四海,统一天下,成就帝王之业;另一个愿望是得到江东二乔,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上,陪伴我渡过晚年,就算是死了,我也没有遗憾了。’这次他率领百万大军进逼江南,目的无非是要得到二乔。将军何不派人去寻找乔公,用千金买下他的两个女儿,再差人送给曹操。曹操得了二乔,肯定是心满意足,一定会班师回许都。这就是当年范蠡向吴国献上西施的办法,干麻不快点去做这件事呢?”

  周瑜听了表面上不动声色,装着很平静地问:“你说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根据呢?”

  见周瑜发问,诸葛亮便从容不迫地说:“曹操有个儿子叫曹植,字子建,文才特别好,称得上是下笔成文。曹操曾让他作一篇赋,赋名就叫做《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非常明显,集中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曹操一旦做了天子,就一定要迎取二乔。”说完就声调抑扬地诵起了赋文。

  听完诸葛亮所诵的《铜雀台赋》,周瑜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站起来指着北边大骂道:“曹操这个老家伙欺人太甚!”

  诸葛亮看到周瑜发怒,仍旧装糊涂,急忙站起来安慰周瑜,说:“从前匈奴常常侵扰汉朝的边界,汉朝的天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好采用和亲的办法,将宗室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现在江东又何必吝惜两个民间女子呢?”

  周瑜也不知诸葛亮是故意装糊涂,只好解释说:“先生您不知道,大乔是孙伯符将军的妻子,小乔就是我周瑜的妻子。”

  诸葛亮听了周瑜的解释,连忙做出惶恐不安的样子,说:“原来是这样,我实在不知道,开口乱说话,该死,该死!”

  周瑜也无心去听诸葛亮的解释,只是恨恨地说:“我与曹操这个老家伙誓不两立!”。

  诸葛亮这时又故作冷静,劝告周瑜说:“事情还要三思而后行,免得事后来后悔。”

  周瑜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再与诸葛亮和鲁肃捉迷蒇,而是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盘托出:“我承蒙孙伯符的信任托以大事,哪有委屈自己投降曹操的道理!我刚才说的那些话,不过是试探二位。我自从离开鄱阳湖,就下定决心北伐曹操,即算是刀斧加在头上,我也决不会改变这一志向!还希望孔明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两家联起手来打败曹操。”

  诸葛亮到了这个时候也就坦诚相告,说:“如果您瞧得起的话,我愿意奉献微薄的力量,随时听从您的调遣。”

  听了诸葛亮的表态,周瑜也爽快地说:“明天我们一起去见主公,一起商量起兵抗曹之事。”

  诸葛亮与鲁肃听周瑜这样说,也就放心了,于是辞别周瑜,各自回去。

  第二天上午,孙权升堂议事,文武官员分列两班站立。过了一阵,周瑜进来,同孙权相互问候,然后周瑜开口说话:“最近听说曹操的百万大军驻扎在江汉一带,又派人送来威胁信,不知道主公有什么打算?”

  孙权也不急于回答,而是拿过曹操送来的檄文给周瑜看。周瑜看过以后,笑了笑说:“曹操这个老家伙认为我们江东没有人才,竟敢这样侮辱我们!”

  孙权接着问周瑜:“您的意见如何呢?”

  周瑜也不急着回答,而是回过头来问孙权:“主公是否与文武官员们商议过这件事情呢?”

  孙权只好实话实说,回答说:“这几日天天都在商议这件事,有的劝我投降,有的劝我武力抗曹,一时间我也拿不定主意,还是请您来做个决断。”

  周瑜又问:“是谁劝主公投降?”

  孙权也不瞒周瑜,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张子布等一批人都主张投降。”

  既然主人明说是张昭等人主张投降,周瑜也就毫不客气地直接问张昭:“请您说一说主张投降的道理。”

  见周瑜直接问自己,张昭也只好直言相告:“曹操挟持天子,以朝廷名义征讨四方。近来又取得荆州,声势更加浩大。我们江东可以用来作为凭借以对抗曹操的,无非是长江。现在曹操拥有了各种战船上千只,水陆并进,我们拿什么来抵抗呢?因此,我们认为不如先暂时投降,以后再找机会另想办法。”

  周瑜一听,当即毫不客气驳斥说:“这不过是迂腐无能的儒生的见解!江东自创立基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代,怎么忍心一下子就丢掉呢!”

  孙权一听,知道周瑜已有办法,于是问周瑜:“如果按照您的说法,哪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周瑜见主人询问自己的主张,于是胸有成竹地说:“曹操表面上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却是朝廷的奸贼!将军您本人雄才大略,又有父兄留下的大好基业,占据着江东的广大地区,军队精锐,粮草丰富,正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横行天下,为国家铲除象曹操这样的奸贼,为什么要向奸贼投降呢!况且曹操这次南征,触犯了许多兵家大忌:中原地区尚未平定,马腾、韩遂随时都在危胁他的后方,如果曹操长时间的用兵南方,韩、马就会在后方给他添乱。这是他的第一个大忌;北方的军队不熟悉水上作战,曹操舍弃骑马作战的长处,而要倚仗舟船来与东吴一争高下,这是第二大忌讳;现在是隆冬时节,到处天寒地冻,战马没有吃的。这是第三大忌讳;让中原地区的士卒远行千里,来到南方这种河湖交汇的地方,士卒们肯定会不习水土,时间一长就会生出疾病。这是第四大忌讳。曹操有那么多的忌讳,即使兵力占优也一定会失败。将军您想活捉曹操,现在就是好机会。请您调给我几万精兵,让我驻扎在夏口,我一定替您打败曹操!”

  孙权一听周瑜这番话,就象打了兴奋剂一般,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突然站起来说:“曹操这个老东西早就想废掉汉朝皇帝自立为天子,他所惧怕的不过是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而已。如今那几位已被他消灭,只有我还存在。我与这个老家伙誓不两立!您说应当武力抗曹,这与我的想法完全一致。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

  孙权的话虽然讲得很坚决,但周瑜还是担心孙权的心思却仍在犹豫,于是又用话来激他:“我周瑜已经下定决心替将军决一死战,即使九死一生,我也在所不辞,我只担心将军的心里还在狐疑不定呢。”

  见周瑜还在怀疑自己,孙权立即拔出佩剑砍掉桌子的一角,并发誓说:“各位官员、将领,如果谁再敢说投降的,就跟这桌子一样!”说完就把佩剑赐给周瑜,又马上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还再次声明,如果哪位文官武将敢不听从号令的,周瑜即可用这把剑将他斩了。

  周瑜接受令剑后,立即对在场的各位说:“如今我奉了主公的将令,率领大家共同破曹,诸位将官明天一大早就来江边大营听候命令,如果有谁迟到或不到的,我就要按照七条禁令、五十四条斩首令执行!”说完,他就辞别孙权,走出议事大厅。其他文武官员也不敢再说什么,都纷纷散去。

  周瑜回到住处后,又立即请来诸葛亮一起议事。诸葛亮提醒周瑜,只怕孙权心里还在犹疑不定呢。周瑜一听,觉得诸葛亮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于是又回头去见孙权。

  孙权一见周瑜到来,难免有点诧异,就问周瑜:“公瑾连夜来见我,必定有什么事情。”

  周瑜说:“我明天就要正式调动兵马了,不知道主公心里是否还有疑点?”

  孙权也不想瞒周瑜,就直截了当地说:“我只是担心曹操的兵力太强大,我们寡不敌众,别的倒没有什么怀疑了。”

  周瑜一听,笑笑说:“今晚我特地来为您作开解。主公大概是看见曹操檄文中说什么他有水陆大军百万,故此有些怀疑害怕,不再去考虑其中的虚实。现在我把实际情形替您作一番分析:曹操原有的兵马只有十五六万,况且早就疲惫不堪;他从袁绍手里得到的兵马也只不过七八万,而且还不见得是真心投靠。曹操率领一支疲惫不堪的军队,去驾御一些狐疑不定的士卒,数量虽然多,但用不着害怕。我只要有五万人马,就足够打败他了。希望主公再不要有什么忧虑了。”

  孙权听到这里,终于从心底里佩服周瑜,于是用手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的这番话,足以解开我心中的疑团了。张昭这些人毫无谋略,实在让我失望得很。只有您和鲁子敬与我同一条心。您明天就可与程普、鲁肃一起挑选军队先行出发。我会继续调拔兵马,运载军需物质,作为您的后援。如果您所带领的前锋部队作战不如意的话,可以先退一步,让我来亲自与曹操决战。您放心,我不会再有什么疑虑了。”

  周瑜从孙权府中出来,一边走,一边想,看来诸葛亮这个人很不简单啊,他一眼就能看穿主公的心思,他的识见比我们还高呢。这个人只怕今后对东吴会有危胁呢。

                 第七篇: 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三)

  第二天天刚亮,周瑜早早就到了军营之中,他坐在中军帐上,两边站立着刀斧手,召集所有的文官武将听令。所有人都到了,只有副都督程普没到。原因是程普自以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资格比周瑜老,如今却要当周瑜的副手,觉得脸皮上过不去,心里实在不高兴,就推托说自己有病来不了,让长子程咨代替自己。周瑜一时也顾不上这件事,而是先对众将下令说:“王法无亲,请各位恪尽职守。现在曹操专权朝政,比当初董卓还厉害。他把汉朝天子把持在手里,又在江汉一带耀武扬威。我现在奉主公的命令讨伐曹操,希望大家努力向前,奋勇作战。军队所到之处,不准骚扰百姓。我一定论功行赏,论罪处罚,决不徇私放纵。”宣读完命令后,立即分派人马:先差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带领本部战船当天开拔,前出到三江口建立水寨,然后等待命令。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甘宁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督促江东所有官军,水陆并进,在指定之日都必须到齐。调拔完毕后,各位将领都立即回去整理船只、兵器准备出发。

  程咨回到家里,将周瑜调兵遣将井井有条的情况叙述给父亲听,程普一听,大为惊讶,说:“我总以为周瑜生性懦弱,做不了将军,听你这么一说,他还真是个将才呢,你叫我怎能不佩服!”于是立即到行营中
向周瑜请罪,周瑜见程普有这种气量,自然也就不再计较。

  第二天,周瑜又专门拜访诸葛瑾。他对诸葛瑾说:“您弟弟有王佐的才能,为什么委屈自己去侍奉刘备呢?现在他正好来到江东,请先生您费点口舌向您弟弟游说一番,让他放弃刘备改投东吴。如果那样的话,主公可以得到一位优秀人才,你们兄弟又可朝夕相见,这难道不好吗?就请先生辛苦走一趟。”诸葛瑾一听,也正中下怀,当即说:“我诸葛瑾自从投靠江东,至今还未建立尺寸之功。既然都督有这番好意,我一定尽力去做。”说完即刻上马,径直前往驿站去见孔明。可结果诸葛瑾不仅未能说服诸葛亮,反而被诸葛亮游说了一番。

  周瑜得知诸葛瑾未能说服诸葛亮,更觉得诸葛亮是个难得的人才,心想该如何才能逼他就范才好呢。
第二天,把人马点齐之后,周瑜去向孙权辞行,然后即与程普、鲁肃一起带领兵马开拔,并邀孔明一起出发,孔明也爽快地答应了。

  孔明同周瑜等一起登上大船,扯起船帆,摇动大桨,一路顺风向夏口进发。估计离三江口还有五六十里,周瑜命令船只依次停泊下来。周瑜在水军中央立下营寨,岸上则环绕着西山扎下营盘。孔明只要了一只小船安身。

  周瑜想再试试诸葛亮的识见、智慧,在水陆营寨都扎好之后,就派人将诸葛亮请来议事。周瑜说曹操的粮草都屯积于聚铁山,要打败曹操的百万大军,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截断他的粮道,使曹军不战自乱,因此他请诸葛亮回江北,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去完成截断曹军粮道的任务。诸葛亮考虑到战事还未开始,不想让自己一方过早犯险;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这个时候他还不能离开江东,于是就以激将之法将周瑜的要求挡了回去。周瑜认为诸葛亮是因胆怯而推脱,也就一笑置之。

  刘备自诸葛亮使吴之后,见曹操大军越逼越近,心里难免有点恐惧,于是日夜派人在水上等候孙权的水军。过了些日子,终于见到了周瑜所率的东吴水军,刘备赶忙派人前去慰问。周瑜见了刘备派来的慰问使者,一方面感谢刘备的好意,一方面则以军务在身,不能前来拜望为由,要刘备前来东吴水军当面商议协同作战之事。

  刘备在得知周瑜的用意后对关羽、张飞说:“周瑜想要我到东吴水军走一趟,现在我们与东吴结成同盟,如果我不去,只怕有负于同盟之意。”于是只驾了一只小船前去见周瑜。见面后刘备问周瑜:“现在你我联合共同抗曹,当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不知都督手下有多少人?”周瑜说:“有三万人。”刘备听了难免有点失望,就说:“太少了点。”周瑜则满怀信心地说:“三万人足够了。刘将军,您就看我如何破敌吧!”刘备又向周瑜提出要求,想见见鲁肃,但周瑜没有答应,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也不能随便开口,您要见鲁子敬,以后再说吧。何况诸葛亮已经在我们这里,过不了两三天就可以到了。”

  刘备虽然是第一次见周瑜,但也觉得周瑜是个了不起的军事人才,不过他并不大相信周瑜能打败曹操的百万大军,所以在调兵遣将时故意拖在后面,另外他又把两千人交给关羽、张飞,而不肯全部交给周瑜,目的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过了几天,曹操派人送来书信。周瑜一看封面上写着“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怒火“腾”的就起来了,也不打开看,而是立即将信撕得粉碎,丢在地下,又下令将送信者杀掉。鲁肃劝他说:“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周瑜回答说:“我就要杀掉来使,以此来显示我军的声威!”于是下令杀死使者,砍下脑袋,交给随从带回。

  处理完这件事,周瑜立即命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自己率领中军随后接应。又下令第二天四更做饭,五更开船,进军时要拼命擂鼓、高声呐喊。

  曹操得知周瑜竟然撕毁书信、斩杀使者,也不禁火冒三丈,立即喊来蔡瑁、张允等一批荆州降将为前部先锋,曹操带领众将为后军,催促战船前往三江口。

  蔡瑁、张允率领的北军水军刚到三江口,东吴的水军战船早就排满了江面。最前面的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高声大喊道:“我是东吴的先锋甘宁,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命令他的弟弟蔡熏前去迎战。两边的船只相距不远了,甘宁张弓搭箭看准蔡熏一箭射去,箭响处蔡熏应声倒地。甘宁一见蔡熏倒了,立即命令战船全速前进,又将弓箭象雨点一般向曹军齐射过去。曹军抵挡不住对方突然发起的猛攻,纷纷向后败退。这时,韩当在左,蒋钦在右,一起冲入北军之中。

  曹军大部分都是青州、徐州的士卒,以前根本没有打过水战,一来到大江上,战船一摇摆,连人都站不稳了,那里还能作战。甘宁、韩当、蒋钦三路水军在江面上任意驰聘,把曹操的水军杀得毫无招架之功。这时,周瑜率领的后队也赶到了,一齐杀入战团。曹军有的被箭射倒,有的被火炮炸死,船上满是死尸。这场水面交战从上午一直杀到下午。

  周瑜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一看对方人数实在太多,担心寡不敌众,于是下令鸣金收军,迅速往回撤。

  蔡瑁带着伤痕累累的水军回到大寨。曹操喊过蔡瑁、张允来,责备说:“东吴的水军那样少,我方反而被对方打败,都是因为你们作战不用心、不用力!”

  蔡瑁赶忙解释说:“荆州的水军已经很久没有操练了,而青州、徐州的军士又没有打过水战,这怎能不失败呢?报告丞相,依我的想法,最好先建立水寨,让青州、徐州的军士在里面,荆州的军士在外面,每天请专人进行操练,等他们熟悉了水性,适应了水上作战的特点,才可以让他们参加战斗。”曹操一听,觉得蔡瑁说的有道理,也就改了口气,说:“你既然做了水军都督,就可以全权行事,又何必要报告我呢!”
听曹操这样说,蔡瑁也就放心了,于是同张允一起回去训练水军。蔡瑁不愧为是江南人士,对水军的组织和训练确有一套办法。他在沿江一带建立起水寨,又在水寨中建立二十四座水门,让大船居于外面,象城廓一样把水寨保护起来,让小船居于里面,并留出水道,这样船只就可自由往来。到了晚上,在水寨中点起灯火,把江面照得如同白天一般。水寨又与旱寨相互联结,远远看去,一片灯火,就如城市一般。

  周瑜取得初战胜利,非常高兴,回到寨中后犒赏三军,又派人向孙权处报捷。

  当天晚上周瑜登上高处观察曹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身边的人告诉他说这是北军的灯火发出的光芒,周瑜听了也暗暗心惊。

  第二天,周瑜想亲自靠近曹军水寨进行观察,于是让部下挑选大船一艘,带着锣鼓号头,随同几员战将,各自带上强弓硬弩,一齐上船,一路小心行驶。当快要靠近曹营水寨时,周瑜吩咐抛下锚石,让手下敲起锣鼓,吹起喇叭。乘着对方不备,暗中探视曹军水寨情形。一看,周瑜还真吓了一跳,说:“这种水寨的确深得水军的奥秘。”于是问身边的人:“曹营的水军都督是谁?”身边的人回答说:“是蔡瑁、张允。”周瑜心想:“这两个人长期居住在江南,熟飞水上作战,我一定要想办法除掉这两个人,然后才可能打败曹军。”

  就在这时,早有士兵报告曹操说周瑜偷看我方水寨,曹操当即下令派出快船追赶敌船,一定要活捉对方。周瑜一看曹营水寨中旗帜挥动,知道对方要派船追赶,于是急忙让手下收起锚石,以最快速度手摇船桨、脚踏水轮,朝着来的方向飞驰而去。等到曹营的船只出动时,周瑜的大船早就驰出了十多里远,眼看着追不上了,只好回报曹操。

  曹操心里实在有点窝火,对手下众将说:“昨天吃了小亏,使部队的士气受到影响;今天又被他深入到水寨边让他偷看阵势。我们得想个什么办法来取胜对方?”话刚说完,就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从幼就是周瑜的同窗好友,我愿意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前去游说,一定让周瑜乖乖地来投降。”曹操听了非常高兴,一看,说话的人叫蒋干,是九江人,现在是自己帐下的幕宾。曹操问蒋干:“你与周瑜是否有很深的交情?”蒋干说:“丞相放心,我这次到江东去,一定能获得成功。”曹操又问:“要不要带点东西去作见面礼?”蒋干回答说:“礼物之类都不要,只需派一个书童,两个驾船的人。”曹操自是很高兴,于是亲自摆下酒席为蒋干送行。

  蒋干围着一条葛麻织的围巾,穿着一身布袍,驾着一只小船,径直来到周瑜的水寨,让人向周瑜报告就说有老朋友蒋干来拜访。周瑜当时正在帐中与将领们议事,一听说蒋干来了,会心地笑了笑,对身边的将领说:“说客来了!”于是对众将附着耳朵低声嘱咐了一番,众将接受命令后离开了。

  周瑜收拾了一番衣服、帽子,带着几百个随从,一个个都是锦衣花帽,将周瑜簇拥着出来。蒋干带着一位青衣小童,高抬着头颅进来。周瑜张开双手迎接蒋干。蒋干先开口说话:“公瑾,别后一切都好吧?”周瑜却不作正面回答,而是说:“子翼兄的确辛苦了,坐着船从江北老远赶来,是给曹氏作说客来了吧?”蒋干听了显得一脸错愕,说:“我与你相别那么久了,特地来叙叙旧情,为什么怀疑我来作说客呢?”周瑜仍是笑着说:“我的耳朵虽赶不上师旷的那么精,可一听弦歌声也知道奏的是什么曲子。”蒋干听周瑜说话总是语中带剌,实在有点沉不住气了,就悻悻地说:“既然老兄待故人这样无礼,那我只好告辞了。”周瑜见蒋干着实来气了,于是一边笑,一边用手挽着蒋干的胳膊,说:“我只是担心老朋友替曹操作说客。既然老兄没有这个意思,那又何必急着要走呢?”然后俩人就手牵着手进入大帐。双方叙完主宾之礼,接着便分宾主坐下,周瑜还赶忙吩咐江东众多的文武人才都来与蒋干相见。

  过了一阵,江东的文官武将,一个个都穿着锦衣,级别低一点的偏将也都披着银铠,分两行进入大帐。周瑜要他们一个个同蒋干相见,然后分两旁坐着。接着便大摆宴席,又奏起得胜之乐,江东人士又一个个给蒋干敬酒。周瑜又对众人说:“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虽然是从江北来到这里,可并不是为曹操做说客的,请各位不要生疑。”说完又解下身上的佩剑交给太史慈说:“您可拿着我的佩剑来监酒。今天的宴会,只谈朋友交情;如果有哪一位提起两军交战之事,您就把他给杀了!”太史慈答应下来,然后手握剑柄坐在席上。蒋干一看这个场面有点吃惊,也就不敢多说话了。

  看到大家都安静下来了,周瑜才开口说话:“我自从作为大都督带兵以来,可谓滴酒不沾。今天见了老朋友,心里特别高兴,相互也没有什么疑虑,机会难得,就让我大醉一场吧!”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席上之人见周瑜这样高兴,也就开怀畅饮起来。过了好一阵,大家都喝得半醉了,只见周瑜起身拉着蒋干的手,一起走出帐外。只见帐外的军士,都一个个全副武装,手持武器站着。周瑜问蒋干:“老朋友,你看我的军士是否雄壮?”蒋干只好说:“不错,一个个就象熊和虎一样!”周瑜又把蒋干带到营帐后面,指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对蒋干说:“您看我的粮草足够用么?”蒋干只好说:“江东兵精粮足,可谓名不虚传!”

  周瑜听了,假装喝醉了的样子,大笑着说:“回想我当初与你同窗学业时,根本不敢奢望会有今天的成就!”蒋干见周瑜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只好附和着说:“凭借兄长的高才,获得这样的成就那是理所当然。”

  周瑜一听,更是高兴,不由得位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话在世上,遇到了了解、信任自己的主人,对外是君臣关系的名份,对内则有骨肉兄弟的感情,说出来的话能照准执行,提出来的计策一定听从,相互同甘苦、共患难。即使是让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再世,那怕是他们口若悬河,舌如利刀,来游说我,要我另投新主,也是不能动摇我半点心思的!”说罢即哈哈大笑。蒋干一见,连脸色都变了。

  周瑜似乎没有看见蒋干尴尬的样子,还是那么热情地拉着蒋干的手,回到大帐之中,仍旧与将领们谈笑喝酒。过了一阵,又指着在座的将领说:“在座的都是江东的英雄豪杰。因此今天的酒会就称之为‘群英会’。”

  酒席仍在继续,眼看天色就要黑了,周瑜又吩咐点上蜡烛,继续喝酒。

  周瑜看到大家兴致正高,禁不住拔出剑来,一边起舞,一边作歌。歌辞说:

  大丈夫话在世上就要建功立业,只有建功立业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大慰平生啊我就要醉去,醉态之中的我啊将要发出虎啸龙吟!

  看着周瑜又是舞剑,又是唱歌,大家都笑成了一片。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蒋干实在有点支持不下去了,只好推辞说:“我就要喝醉了,不能再喝了。”周瑜这才吩咐散席,将领们也纷纷告辞。

  等大家都走了,周瑜又对蒋干说:“我们老同学自分别还未一起同榻而卧,今天机会难得,就让我俩抵足而眠吧。”说完即牵着蒋干的手进入卧室,俩人一起躺下。

  周瑜装出一副大醉的样子,衣服也不脱,很快就倒在床上睡了。刚睡了一阵,就见周瑜“哇”的一声,接着便连连呕吐,吐的满地都是。一吐完,又呼呼大睡,发出如雷的鼾声。蒋干被周瑜搅得烦燥不安,睡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听听外面,已经是鼓响二更。房子里点的蜡烛忽明忽暗,蒋干隐隐看去,桌子上堆着一些文书,于是轻手轻脚起来,走到桌子前面,一看都是些往来书信,其中有一封封面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一见大为吃惊,便轻轻地拆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我们投降曹操,并不是贪图高官厚禄,只是迫于当时的情势。现在我们已获得曹操的信任,并诱骗曹军困在水寨之中,只是还未找到下手的机会。一旦有了机会,我们就会杀了曹操,将他的首级献给您。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到您这儿来,向您报告情况。请不要怀疑我们的诚心,在此先向您致敬。

  蒋干心想:“原来蔡瑁、张允与东吴早有勾结!”他如获至宝,赶紧将书信藏在内衣里面,他还想再翻看其他的书信,正在这时,周瑜翻动身子,蒋干难免有点做贼心虚,只好赶忙将蜡烛吹灭,躺回到床上。
过了一阵,只听见周瑜口里含含糊糊地说:“子翼啊,过不了几天,我就会让你看到曹贼的首级。”蒋干只好勉强答应。再过一阵,周瑜又喃喃呐呐地说:“子翼,……你别急……我会让你看到曹贼……首级的……”等到蒋干要问他时,他又呼呼地睡过去了。

  有了这样意外的收获,蒋干那里还睡得着,只不过勉强伏在枕头上罢了。

  将近四更的时候,听见有人轻手轻脚走进帐来,低声问:“都督醒过来没有?”周瑜听到呼唤之声,好象一下子从梦中醒过来了,于是问进来的人说:“床上还躺着哪一个?”那人回答说:“都督您忘了,是您让蒋子翼同您一起睡的呀。”周瑜似乎有点懊悔,说:“我平常从来不喝醉酒。昨天也不知怎么搞的,竟喝得酩酊大醉,只怕误了事情。也不知道我酒醉中都说了些什么?”那人又说:“江北有人到了这里。”周瑜连忙低声说:“轻点说话!”还担心被蒋干听见,于是轻轻地喊了一声:“子翼。”蒋干只装做睡着了,也不答应。

  周瑜似乎怕蒋干听见,就轻轻地走出帐篷。蒋干唯恐错过,就把耳朵贴着帐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对周瑜说:“蔡、张二位都督说一时间还找不到机会下手。”后面的话越说越低,蒋干实在听不清楚。

  大概过了一刻钟,周瑜又回到了帐中,口里还喊了声“子翼”。蒋干只是蒙头假睡,就是不答应。周瑜见蒋干睡着了,也就脱了衣服上床睡觉。

  蒋干心想:“周瑜是个很精细的人,天亮后找不到书信,少不了会对我下手,我还是早走为妙。”于是勉强睡到五更,然后起床准备离开,临行前还连喊了几声周瑜,周瑜也照样假装睡熟了。

  蒋干一看周瑜睡得正香,心想真是天助我啊,于是轻轻地戴上头巾,穿上袍子,蹑手蹑脚地出了帐篷,又喊上跟随的小童,然后直接走出军营大门。守门的军士见蒋干要走,就问:“先生到哪里去?”蒋干说:“我在这里时间长了怕耽误都督的事情,我还是先告辞吧。”军士也不阻拦。

  蒋干顺利地来到江边,然后上船回江北。他自以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高兴得嘴上哼起了小调。
一到曹军大营,他立即去见曹操。曹操问他:“子翼,你游说周瑜有没有结果啊?”蒋干故意不愠不火地回答说:“周瑜这人对主人孙权忠心得很呢,单凭言辞是说不动他的。”曹操听了很不高兴,冷冷地说:“事情没办成,反而会成为江东的笑料。”蒋干听了也不丧气,而是不紧不慢地说:“我虽然未能说动周瑜,但却替丞相打听到一件绝密的事情。请您让其他人暂时避一避。”

  听蒋干这么神秘兮兮的讲话,曹操自然知道肯定是大事,于是把手一挥,让其他人都出去。蒋干这才取出那封书信交给曹操,并把事情的经过叙说了一遍。曹操看完书信,听完蒋干的叙述,那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气得将案头一拍,怒喝道:“这两个家伙竟敢如此歹毒!”立即让人把蔡瑁、张允喊来。曹操故意不露声色地说:“我想让你们二位早点率水军进攻。”蔡瑁则如实回答说:“丞相,水军还没训练好呢,这个时候还不能进攻啊。”曹操这才发怒说:“等到二位把水军训练好了,只怕我的脑袋也到了周瑜那里!”蔡瑁、张允一听,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曹操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即传令推出去斩了。

  过了一阵,武士将蔡瑁、张允的头献上。看到两颗血淋淋的脑袋,曹操猛然醒悟过来,他用手拍了一下前额,连连叹气说:“我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了!”

  周瑜派出的侦探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告了周瑜。周瑜听了不禁连连大笑,说:“我所耽心的就是这两个人。现在去掉了心头之患,我再也不用忧虑了。”

  鲁肃见周瑜这样高兴,免不了奉承两句,说:“都督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际就去掉了我军的大患,自然用不着担心打败曹操了。”

                                     第七篇: 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四)


  过了些日子,周瑜会集文官武将,又将诸葛亮一并请来,一起商议与曹操作战之事。周瑜、诸葛亮都一致认为水上作战兵器以弓箭为先。周瑜有意要给孔明出难题,做出很谦谨的样子,对孔明说:“现在军中急需大量弓箭,我江东人手又不够,麻烦先生在十天内给我造十万支弓箭,不知先生能否答应?”想不到孔明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孔明之所以敢于答应周瑜,是因他精于天文、气象,根据他的观察、推算,长江中游三天后当是大晴天,可因为冬日的晴天冷暖气流的作用,往往大雾迷漫,江面上尤其如此。他早就想好了,十万支箭要请工匠造是来不及的,只有向敌方“借”。

  他知道鲁肃是个诚实君子,完全信得过。于是他要鲁肃借给他二十条船,六百个士兵,准备些干草、布幔和锣鼓。到了第三天的五更天气,他与鲁肃带着六百人和二十条船出发了,一直向对岸的曹军水寨驶去。快到曹营水寨时,他才吩咐船只停下来。江面上果然大雾迷漫,几丈开外即看不到任何东西。孔明算准了曹军在这种气象条件下是不敢冒然出击的,于是他命令船上的士兵将锣鼓敲起来,一时间锣鼓喧天,对岸的曹军被惊动,曹操命令调集弓箭手向鼓响的方向放箭,还担心水军的弓箭不够,又从陆寨中调来三千弓箭手一齐放箭,足足放了一个多时辰。

  孔明眼看着船上的草人满身是箭,估计十万支只多不少;又看见江面的雾就要消散,太阳即将出来,于是向对岸高喊:“谢谢曹丞相的弓箭!”然后驾起船只向下游驶去。

  因孔明与周瑜有约在先,要他三天后的己时派五百士兵来江边搬取弓箭,因此周瑜派来的人也已等候在江边。就这样,孔明不费工、不费料,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

  周瑜自然非常惊讶,就问鲁肃孔明是如何得到这十万多支箭的,鲁肃将过程一说,周瑜也不禁连连点头,赞叹说:“孔明真是神机妙算,我自愧不如啊!”

  又过了一阵,孔明来见周瑜。周瑜格外热情,亲自迎接孔明入帐,并用敬佩的口吻赞叹说:“先生真是神算,让人佩服!”周瑜本来看孔明年青,有点不把他放在眼里,经过这件事后,才真正感到孔明是个厉害角色。从这以后,周瑜对孔明也就完全以礼相待了。

  这次周瑜请孔明来的确有要事商议,那就是用什么方法打败曹操的问题。一来周瑜已有了想法,二来也想看看孔明有什么妙计。周瑜说:“我前些日子亲自观察了曹军水寨,觉得对方还是有能人,把水军治理得井井和条,水寨也建得严谨有法,要破它还真不容易呢。我虽是想了一条计策,但不知管不管用,还想请教先生。”孔明说:“都督先不用急着说出来,我俩都把想到的计策写在手掌上,看是否相同。”

  周瑜一听,觉得很有趣,就同意了。于是俩人各自在手掌上写上字,写完后再靠近坐榻边,然后把手掌一伸,相互低头一看,手掌上都是一个“火”字,俩人禁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周瑜郑重地对孔明说:“你我想的完全一样,也就用不着怀疑了。只是千万不能泄漏出去。”孔明也很严肃地说:“都督请放心,这是军国大事,岂能泄露!虽然在这之前曹操曾吃过我两次大亏,但他决不会想到我们在大江之上还会用这条计,所以都督只管放心去准备。

  俩人又喝了几杯酒,谈了点别的事情,然后各自回营。

  曹操的这次南征,从建安十三年的七月开始,到这时已经五个月了。刚南下时,暑气还未退尽,气温还有点炎热,而这时已是严冬腊月,江面上早已滴水成冰。曹操的大军,除了刚投降、归顺的荆州之兵外,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虽然北方比长江中游更冷,但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这是北方人很不适应的。何况江面上北风凛冽,水气又重,北方人就更难受了。加上曹操当初把战况的发展估计得过于乐观,没想到战事会拖得那么长,因而御寒之物,如冬衣、棉被等都严重不足。水土不服加上物质的不足,给曹军带来严重的危胁,将士们开始生病,而且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成了疫病,死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军队的战斗力也被严重削弱。

  曹操面对这些不利情况,忧心越来越重,心情也越来越烦躁,一心想早点解决这场战事。于是召集谋士们商议,要大家出谋画策。谋主荀攸献计说:“江东方面有周瑜、诸葛亮两位智谋之士,要想短时间就打败他们谈何容易!我想可以派人去江南假投降,骗取对方的信任,及时得到情报。那样或许能找到好机会打败孙、刘联军。”

  曹操一听,说:“你说的正合我的意思,只是你想想我们军中谁合适去实施这条计策呢?”

  荀攸说:“蔡瑁被错杀,但蔡氏家人都还在军中,他的堂弟蔡中、蔡和现任职副将,丞相可以用恩情去感动他们,派遣他们去东吴行诈降之计,我估计东吴人一定不会怀疑。”

  曹操接纳了荀攸的建议,当晚即让人秘密把蔡中、蔡和请入大帐,对他们说:“你们兄弟可带不多的人马到东吴去诈降。如果东吴方面有什么动静,就派人回来报告。事成之后,我一定重重奖赏你们。请千万不要有别的想法。”

  蔡中、蔡和听了,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说:“丞相请放心,我们的妻子、小孩都在荆州,决不至于有异心。您就等待我们的好消息吧,到时我们一定取下周瑜、诸葛亮的首级献给丞相。”

  曹操见蔡氏兄弟信誓旦旦,自是非常高兴,于是给了他们优厚的赏赐。

  第二天,蔡中、蔡和带着五百军士,驾着几十条快船,一路顺风朝江南驶去。

  当时周瑜正与文武官员商量进兵的事情,突然听手下报告说江北有船只来到,据称是蔡中、蔡和兄弟俩个,特地带着少量人马来投降。周瑜吩咐请二人进来。

  蔡中、蔡和一走进大帐,便跪倒在地上放声大哭,说:“我们的兄长蔡瑁并无任何过失,莫名其妙地就被曹操杀了。我俩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下决心要为哥哥报仇。请求都督收下我们,我俩愿意做前部先锋。”

  周瑜听了表面上很是高兴,立即给予二人优厚的奖赏,又命令甘宁带着二人到前锋部队去。蔡氏兄弟向周瑜表示了谢意,心里则暗暗高兴,以为周瑜真的中计了。

  周瑜见蔡氏兄弟并未带家小过来,早就起疑心了,于是他暗中喊过甘宁,吩咐说:“这俩个人未带家属,肯定不是真投降,完全是为曹操做奸细来的。我们现在就来个将计就计,让他们去通报消息。你可以表面上热情相待,但却暗中仔细提防。等到我出兵的那一天,先杀他俩个祭旗。你千万小心,不能出岔子。”甘宁点头称“是”,然后转身离去。

  鲁肃见周瑜对二蔡投诚之事毫不防范,心里不免着急,就进去对周瑜说:“蔡中、蔡和的投降多半是假的,都督千万不能任用他们。”周瑜为了把假戏做到底,连对鲁肃也不说破,于是板着脸训斥说:“蔡氏兄弟因为曹操杀了他们的兄长,想报仇才来投降的,这有什么假!你如果这样多疑,又怎能容得下天下的人才呢!”鲁肃本想申辩几句,见了周瑜那一副威严的样子,也就把话收回去了,于是转身默默走开。

  一天,周瑜正一个人坐在帐中,就见黄盖偷偷地进入帐中来见周瑜。周瑜一见,好生奇怪,就问:“老将军连夜来见我,一定有什么好计策要教给我。”黄盖说:“我军与曹军相比,敌众我寡,难以长久相持,我们何不用火攻来对付曹军呢?”周瑜听黄盖这样说颇有点惊讶,不由得问道:“是谁让您献上这条好计的呢?”黄盖说:“这完全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并没有哪个教我。”周瑜说:“我也正想火烧曹军呢,所以留下蔡中、蔡和两个让他们去通消息。只是眼下还未找到能替我行诈降之计的人呢。”黄盖说:“我愿意做这个诈降的人。”但周瑜却摇摇头说:“老将军,要让曹操相信这个诈降的人,这个人可要受些痛苦啊!”黄盖毅然说:“孙氏一家三代都对我有大恩,我即使是粉身碎骨,也无怨无悔。”周瑜一听,大为感动,一跪到地向黄盖表示谢意,说:“老将军愿意实施这条苦肉计,这是江东军民的大幸啊!”黄盖则斩钉截铁地回答说:“都督请放心,就算我死了,也毫无怨言。”然后辞别周瑜回去了。
   
  第二天,周瑜召集全军将士开会,也把孔明请来了。周瑜说:“曹操的百万大军就驻扎在江北,他们的营寨连在一起足有三百多里,要想一时半刻打败他们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命令各位将领领取三个月的粮草,准备长期作战。”
   
  周瑜话刚说完,就见黄盖站起来说:“不要说三个月,就是准备三十个月的粮草也不管事!如果这个月可以打败曹操,那就赶快出兵打吧;如果这个月打败不了曹军,我看那就只有按照张子布说的丢弃铠甲、倒转枪口,乖乖地向曹操投降吧!”
   
  周瑜一听,脸色顿时大变,大声呵斥说:“我奉主公的命令率领水陆大军准备打败曹军,谁敢再说投降的我就要砍了他的脑袋!现在正是两军相持之际,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公开散布投降言论,扰乱我方军心,不杀你,难以服众!”说完,即命令刀斧手把黄盖拖下去斩了。
   
  黄盖毫不惧怕,也大怒着说:“周瑜,你算老几!我当年就跟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到现在已经三代了,那时可没看见你啊!”

  周瑜一听,更是怒不可遏,连声喊着快点将黄盖斩了。

  甘宁一看情势不对,连忙上前对周瑜说:“黄盖是江东的三朝元老,希望都督饶恕他。”

  可周瑜并不给甘宁半点面子,而是大声喝道:“你有什么资格多说话,扰乱我实施军法!”一边说,一边又下令用棍子将甘宁打出去。

  黄盖平日人缘甚好,众人见周瑜要杀黄盖,都替他着急,于是一齐下跪,说:“黄盖之罪虽然该杀,可两军尚未开战,就先杀大将,对军队的士气不利。请都督暂且宽恕他,先把他的罪名记下,等到仗打完之后,那时再杀他不迟。”周瑜还是怒气冲冲,众人为保住黄盖的命,也都苦苦哀求。

  周瑜看到这一场面,只好转弯,说:“要不是看到众人的面子上,今天一定要杀你。既然这样,那就死罪饶过,但活罪难免!”于是命令行刑者将黄盖拖翻,喝令打一百脊杖。众人一看,若打一百脊杖,那还不把黄盖这条老命送了,于是众人又一次苦苦哀求。但周瑜似乎铁了心,他把案桌一推,将众人喝退,命令执法官开始行刑。行刑者先将黄盖的衣服脱了,再将黄盖掀翻在地,脸朝下,背朝上,然后开始行刑。只见一木杖下去,黄盖的背部、部就是一条深深的血印。等打到五十杖,黄盖已是气息奄奄,背部、部则是一片血肉模糊,那情状实在有点惨不忍睹。帐下将领一看,再打下去就要出人命了,于是又一齐下跪,请求周瑜将后面五十棍免了。

  周瑜见众情难却,只好临时转弯,不过口里还是很硬。他指着黄盖狠狠地说:“你这老东西,竟敢小看我!我先寄下这五十棍,如果再有过失,到时二罪俱罚!”说完仍是带着一腔怒气进去了。

  众人将黄盖扶起,一看早已打得皮开肉绽,背部、部鲜血直流,行走已是非常困难,大家只好半扶半拉把黄盖送回本寨。回寨后几次昏倒,凡是来看的人见了这副惨状都禁不住流下泪来。

  过了一阵,参谋阚泽前来慰问。黄盖让亲信将他请入卧室之内,又让其他人先退出去。

  阚泽开口问道:“黄老将军是不是与都督有仇?”黄盖说:“那倒不是。”阚泽接着说:“既然你与他之间没有个人仇怨,那你今天的受责打,只怕是一出苦肉计吧?”黄盖问道:“你凭什么这样说呢?”阚泽说:“我看周公瑾今天的样子,已料到八九分了。”

  黄盖见瞒不过了,只好实话实说。他诚恳地对阚泽说:“我受了吴侯家三代的恩情,想不到用什么方式来报答,所以向周公瑾献上这条计策,目的是要诈降曹操,骗取他的信任,到头来才能打败曹操的百万大军。我虽然受了责打的痛苦,可心中并无半点怨恨。江东文武官员虽多,但我信得过的人却很少。我知道参谋大人对江东忠心耿耿,所以我才把内心的话告诉你。”

  阚泽为人特别机敏,一听这话,就知道黄盖有求于自己,于是说:“您把这样绝密的话告诉我,大概是要我替您去送诈降书吧。”

  黄盖一听,连连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替我到江北去走一趟?”

  黄盖其所以看中阚泽,一者两人关系非同一般,黄盖对他信得过;二者阚泽虽是一介书生,却胆识过人,口才又好。因为黄盖知道献诈降书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看破。

  阚泽见黄盖如此相信自己,也很激动,立即站起来,神情庄重地说:“大丈夫话在世上,如果不能建功立业,那与草木又有何区别!您能不惜身体报答主人,我又怎能吝惜自己的生命!”

  黄盖听了更是激动不已,也顾不了身上的伤情,立即滚下床来,跪在地上,向阚泽表示感谢。阚泽也毫不含糊,马上对黄盖说:“这件事千万不能拖,越快越好,最好今天就开始行动。”黄盖说:“信我早已写好,现在就交给您。”

  正是因为有了黄盖的诈降,又有了阚泽亲到曹营献诈降书,再加上蔡中、蔡和的通风报信,曹操才完全相信了黄盖的假投降,这才有了后来黄盖的逼近曹营放火,才有火烧赤壁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因为蔡中、蔡和策动甘宁反叛东吴,并把消息秘密地送到了曹操那里。曹操面对黄盖、甘宁两起投诚事件,心里实在没有把握,于是又一次派那位自以为是的蒋干过江来打探消息。

  当时号称凤雏先生的庞统正在江东,鲁肃本准备把他推荐给周瑜,只是一时还来不及相见。周瑜正为一件事情发愁,那就是江面如此开阔,船只可以任意行动,即使采用火攻,但只要一条船着火,其他的船只就可迅速避开,那么火烧战船之计就要大打折扣。他也知道庞统智谋出众,满肚子都是主意,于是就让鲁肃去请教庞统。果然,这个难题到了庞统那里立即就解决了,这就是他所献的“连环计”,即促使对方把战船用铁练联结起来,那样一旦火起,战船就无法立即分开,火攻的效果就将大大加强。而且周瑜还想到,给曹操献“连环计”只有庞统合适,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庞统送过江去。

  就在这个时候,正好蒋干又一次到来,周瑜一听,那心中的高兴劲就别提了。接着他便与鲁肃、庞统一起设下圈套,故意让蒋干有机会接触庞统,而庞统则装出一副在江东不得志的样子,从而为蒋干将庞统引见曹操做铺垫。蒋干果然上当,立即与庞统一起过江。一到曹营,则马上去见曹操。正是庞统的过江,给曹操献上“连环计”才使得周瑜的火烧曹军变成现实。

  蔡瑁、张允被冤杀之后,曹操用毛、于禁为水军都督。一天,因曹操言语之中说到北方人不善乘舟,两位出身幽燕之地的将领一位叫焦触、一位叫张南,心中不服,自请出战。曹操认为他们的胆气可用,就让带着二十只小船、五百名士兵,前去与东吴兵交战,结果被周瑜派出的韩当、周泰杀败,俩人也丢了性命。
就在这次两军小规模交战之时,周瑜也亲自率领众将来到山顶。举目远望,只见北军的战船排得密密麻麻,但又显得整齐有序,旗帜号带也井井有条。周瑜见了这番情景,心里不免有点发愁。他对众将说:“曹军的战船象芦苇一般稠密,加上曹操又是个用兵老手,智谋出众,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打败他呢?”周瑜话刚说完,就见江面刮起一阵大风,风过处就见曹军水寨中央的一杆黄旗被拦腰折断,旗帜也飘入水中。看见这副情景,周瑜禁不住哈哈大笑,还说:“这对曹军可是个不祥之兆啊!”

  就在这时,江面上突然狂风大起,卷起巨大的波澜,冲击着两岸。紧接着又是一阵风吹向南岸,风刮起的旗帜一角正好从周瑜脸上佛过。周瑜突然想起什么,于是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中流血不止。众人连忙将他救起,但早已昏过去了,只好将他抬回寨中。

  江东的将领们都感到疑惑不解,纷纷猜测说:“这可怎么办呀!江北现有曹兵百万,随时都在对江东虎视眈眈,而我们的大都督却突然间病倒,如果曹军突然发动进攻,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一时间大家都没了主意,只好一方面派人向孙权报告紧急情况,一方面请医生治疗。

  鲁肃见周瑜病倒,一时没了主意,就去向孔明讨教。孔明这次倒是显得大方自信,说:“周公瑾的病,我能治好。”鲁肃见他口气如此肯定,就把他带去见周瑜。孔明心里明白,周瑜其所以急得吐血,关键在于冬天的风向不对。因为按照一般规律,冬天多刮西北风,很少有东南风,而江东军队要火烧曹军,必须借助东南风。于是他在周瑜的病榻前写下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见诸葛亮竟能看穿他的心思,也只好向他请教如何解决东南风的问题。

  诸葛亮当然知道冬天一般只刮西北风,但天文气象并非一成不变,在气温变化、大气环流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有时也会刮东南风的,冬至前后阳气发动,气温上升,这种时候就会有东南风产生。这期间正是冬至时候,经过他连续几天的观察、分析,他推断从十一月二十日起将有连续三天的东南风。只是他欺周瑜、鲁肃不懂天文气象,才故弄虚玄,说什么他曾受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又煞有介事地要周瑜在南屏山建一座七星坛,由他在坛上作法,要向上天借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周瑜一听,自然是大喜过望,他从病榻上一跃而起,立即传令派遣五百精干士兵、征调工匠前往南屏山修筑七星坛。

  周瑜既然坚信孔明能够给他借来三天三夜的东南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火烧曹军了。于是他与副都督程普一起召集所有将领听令:最为重要的是,叮咛诈降曹操的黄盖作好一切准备,装饰好二十只预备放火的船只:船头上密布大钉,船内装好芦苇干柴,洒上鱼油,铺上硫磺,带上硝石等引火之物,再用黑色油布将船面遮盖起来,船头上插上青龙牙旗,船尾拴上小型舢板,以作离开火船之用。又让甘宁、阚泽设法拖往蔡中、蔡和,既不让他俩离开水寨一步,也不让其他人上岸。这样,蔡中、蔡和也就无法把消息传出去。与此同时,周瑜又派人给孙权报告情况,请求孙权增派后续部队予以接应。

  过了些时候,探子送来消息,孙权率领的水军在距离大寨八十五里的地方停泊下来,一旦周瑜的部队发起攻击,即马上参加战斗。周瑜一听,立即传令各部:“所有参战队伍都必须收拾好船只、兵器、划船用具,攻击的命令一下,就必须立即出发,不得延误一时半刻;否则,就要按军法惩处。”
参战的人员,从将军到士兵,接到命令后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上阵厮杀。

                                 第七篇: 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五)


  到了这天的傍晚,天气晴朗,江面上一点风也没有。眼看着就要到发起攻击的时间了,可东南风并未刮起来。周瑜心里着急,口里却对鲁肃说:“孔明完全是吹牛,隆冬季节怎么会有东南风呢?”鲁肃则坚信孔明不会说假话,说:“我相信孔明在事关战争成败的问题上决不会开玩笑的。”

  俩人正说着,将近三更时候,忽然听见风声,旗帜也在飘动。周瑜走出大帐一看,大旗的下边竟然飘向北面,刹那间东南风就刮起来了。一见这番情景,周瑜不由得心下骇然,说:“诸葛亮这个人真能驾驭天地造化,具有连鬼神也难以想到的本事,了不起啊!”

  看着进攻的时机已到,周瑜召集所有将领听令。先是命令甘宁:“你带领蔡中与五百降卒沿着长江南岸往上走,一路上打着曹军的旗号,直接进逼乌林。那里正是曹军的屯粮之处,你一直杀入敌军之中,然后举火为号。你把蔡和留下,我自有用处。”接着便吩咐太史慈:“你带领三千人马,直逼黄州,目的是消灭驻守黄州的曹军,并截断曹军可能从合肥派来的增援部队,再烧起火堆作为信号。如果看见红旗到了,那就是吴侯率领的接应部队。”这两队因为距离最远,因此最先出发。

  接下来又命令吕蒙率领三千人马去乌林接应甘宁,并协助甘宁把曹军的营寨全部烧掉。

  第四队是凌统,命令他也率领三千人马,直奔彝陵,一旦看见乌林火起,就立即出去接应甘宁。第五队是董袭,也命令他率领三千人马,直接进攻汉阳,沿着汉水往曹军营寨杀去,如果看见白旗,则要派兵接应。第六队是潘璋,也让他率领三千人马,打着白色旗号,往汉阳方向接应董袭。这六队人马或是接应部队,或是外围作战,因行军路线较远,都先行出发了。

  接着便吩咐黄盖,让他先把引火船准备好,再派一名士卒向曹操报告,约定黄盖今晚来投降。又调拨四只大船跟在黄盖的队伍之后,以便随时接应。紧接着便分派四支正面作战部队:第一支为韩当,第二支为周泰,第三支为蒋钦,第四支为陈武。四支队伍都各带战船三百只,前面各摆二十只引火之船。一旦黄盖的诈降队伍得手,就立即发起进攻。

  周瑜与副都督程普作为中军指挥,就位于一艘楼船之上,徐盛、丁奉作为护卫随侍左右,只留下鲁肃和阚泽与一班谋士守住大寨。程普见周瑜调度得宜,指挥有法,一切都井然有序,心中也不免暗暗佩服。

  这时,孙权也派人手持兵符来到周瑜处,告诉周瑜已派遣陆逊为先锋,率队直抵蕲地、黄州一带,孙权自己则作为后应随时接应。

  周瑜又派人到西山去燃放火炮,往南屏山去升信号旗。各个参战部队都一切准备停当,只等黄昏一到,就要发起进攻。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也在大寨中与诸位将领一边商议,一边等待黄盖投降的消息。忽然外面的军士报告说东南风刮起来了,谋士程昱一听,立即对曹操说:“丞相啊,今天突然刮起了东南风,这可不是好兆头啊,我们必须小心提防。”可曹操却不以意,而是笑着说:“冬至正是一阳发生的时候,热气一来一往,自然会有东南风,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就在他们说话时,手下报告说从江东来了一只小船,说是有黄盖的密信。曹操急忙将送信人喊进来,送信人把密信呈给曹操。信中告诉曹操,因为周瑜防备很严,他一时脱不了身。正好今天晚上有一支从鄱阳湖来的运粮队伍,周瑜派我到江面巡视,一定能找机会下手。不管怎么样,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斩杀一位江东名将,将首级献给丞相。今晚三更时候,插有青龙牙旗的就是运粮船队。曹操看了黄盖的密信,心中高兴不已,于是就与手下的将领、谋士聚集在大船上,等候着黄盖船只来到。

  这时天色已经靠近傍晚。周瑜喊过蔡和,命令军士将他捆起来。蔡和大声喊叫道:“我没有罪过,干嘛捆我!”周瑜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敢来我这里诈降!我今天正好缺少祭旗的东西,就借你的脑袋一用吧!”到了这个时候,蔡和后悔也来不及了。周瑜紧接着命令将蔡和拖到江边的大旗下,先烧纸斟酒祭告天地,然后将蔡和一刀斩了,将鲜血洒在大旗上,随即命令开船。

  就在这时,黄盖的队伍出发了。黄盖站在第三只引火船上,胸前披着护心甲,手提着利刃,旗帜上写着“先锋黄盖”四字。黄盖顺着风向朝赤壁驶去。这时,东南风越刮越大,江上波涛汹涌,浪花四溅。

  这时,曹操正站在高高的楼船上,透过黄昏的雾色遥望对岸,一轮明月渐渐升起,月光洒落在江面上放射出道道金光,显得波光粼粼。曹操的心情似乎特别好,忍不住放声大笑,自以为胜利在望。忽然一位军士指着远处说:“对岸隐隐约约有一片船帆顺着风向驶过来。”曹操一听,连忙登上高处观察。紧接着手下又报告说:“对岸来的船队都插着绘有青龙的牙旗,其中有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先锋黄盖’四字。”曹操一听,更是得意地笑着说:“黄公覆来投降,这是老天爷助我!”来船越来越近。

  程昱不愧为是杰出的智谋之士。他仔细地观察对方行船的情况,越看越觉得不对,于是对曹操说:“来船肯定有假,不能让他靠近我们的水寨。”曹操还有点似信非信,就问程昱:“你凭什么知道对方有假呢?”程昱说:“如果船上装有粮食,那船只行驶起来一定显得很重。而现在的来船却是又轻又漂。何况今天晚上东南风又刮的那样大,一旦对方诈降的话,我们再防备就来不及了。”到了这个时候,曹操才似乎醒悟过来,急忙说:“谁去阻止来船?”文聘说:“我比较熟悉水性,还是让我去吧。”说完就跳上小船,然后用手一指,就看见有十几只巡逻船紧跟着文聘出来。文聘高高地站在船头,大声喊叫说:“丞相下了命令,对岸的来船不能靠近水寨,就在江心抛锚停泊!”手下的军士也一齐大喊:“快把风篷放下!”话还未说完,箭就响了,文聘的左肩中了一箭,立即倒在了船上。整个巡逻船一下子都乱套了,赶忙掉转船头往回驶。

  这时,来船距离曹操的水寨只有两里水面了,只见黄盖用手中的刀一招,前面的船只一齐点火,大火哄的一声就起来了。这时东南风正猛,就见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火越烧越旺,二十多艘引火船象箭一般驶向曹操水寨,火焰和烟雾完全笼罩了江面。曹营中的船只眨眼间就被大火点着了,军士们急着想逃离,可船与船之间又被铁链紧紧锁住,急切之间无法分开。正在这时,又听得对岸一声炮响,韩当、周泰、蒋钦、陈武四队东吴水军的八十只火船也同时赶到,一齐撞向曹营水寨。只见三江水面上大风卷着火焰就象千万条火龙在飞舞,到处是烈焰腾腾,大火把江面也照得通红。

  曹操再回头看,就看见山上的营寨也有几处冒出了烟火。曹操这时才感到上了黄盖的大当,口里喊着“完了”“完了”。正在着急的时候,就见黄盖驾着一只小船飞驰而来,目的就是寻找曹操。曹操见势头不好,正准备跳上岸逃走,恰好张辽驾着一艘小小的脚踏船赶到。张辽赶紧把曹操扶上小船。就在那一瞬间,曹操早先乘坐的大船也着火了。张辽与身边的十几个人紧紧保护着曹操,驾着小船朝岸上驶去,不一会就到达了岸边,曹操总算顺利地上了岸。

  黄盖远远地看见有一个人穿着绛红色的袍子下了船,他估计是曹操,就催动船只快速前进。他手里提着大刀,口里大声喊叫着:“曹贼别走,黄盖在此!”曹操正在发慌,就见张辽张弓拾箭,瞄准了黄盖,“嗖”的一箭,就射了过去。当时风势刮得正猛,黄盖又一门心思都在追赶曹操,那里听得见弓箭的响声,张辽的来箭正好射在黄盖的肩窝上,只听黄盖“唉哟”一声,翻身落入水中。乘着黄盖被射倒的机会,吴军一时追赶不上,张辽等人早把曹操救上岸去。

  好在黄盖谙习水性,虽然身穿铠甲没入水中,一时间闭住气,也还不至于丢了性命。后面韩当赶到,及时救起黄盖,替他剜出箭头,再撕下旗帜的一角,将伤口包扎好,送回大寨医治。

  当时的赤壁江面上火光冲天,喊声动地。韩当、蒋钦从赤壁西面杀来,周泰、陈武从赤壁东面杀来,中央是周瑜、程普率领东吴水军主力杀来,三路人马一齐杀到。

  曹营水军遭遇这种突然而又猛烈的进攻,又是从未见过的火烧战船,本已乱成一团。加上曹操与指挥人员乘乱离去,更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跑乱窜,有的满身是火急着往水里跳,有的被箭射中大喊救命,有的则被刀枪砍成重伤躺在地上。水寨中的船只因被铁链锁定,无法挪动,只有等着被烧,到后来简直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通红的火焰窜入半空,烟雾则罩住了整个江面,人体烧焦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整个曹营水寨成了一个惨不忍睹的世界。

  就在赤壁水上战斗展开之时,甘宁遵照将令领着人马,穿着曹军衣服,带着蔡中,一直进入到曹营旱寨深处,又乘着蔡中不备,将他一刀砍于马下,然后就在草堆上放起火来。吕蒙远远看见曹营旱寨起火,也点起十几堆大火接应甘宁。潘璋、董袭也各自率领三千人马,一边放火,一边擂鼓呐喊。

  张辽虽救得曹操,但却与主力失去联系,手下仅有一百多人,眼看着到处都是火光,只好慌不择路地往前走。正走之间,水军都督毛玠带着受伤的文聘和十几匹人马赶到,双方汇合在一起。曹操心里似乎稍稍安定了一些,于是命令部下寻找逃走的道路。张辽指着前面说:“只有乌林方向比较空阔,也未发现火焰,大概可以走。”曹操只好带着这几十匹人马往乌林方向逃走。未曾想刚走出几里路,就听见背后吴将吕蒙高声大喊:“曹贼往哪里走!”曹操心里禁不住发虚,只好吩咐张辽断后,抵敌吕蒙,自己则带着人马继续往前赶。

  刚走了一程,又从前面山谷中拥出一队东吴人马,跑在前面的吴将高声大叫:“凌统在这里,曹贼你往哪里走!”曹操一听,心胆俱裂,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好在这时徐晃赶到,对曹操高声说:“丞相不要慌,有我徐晃在这里!”曹操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稍后,又有马延、张凯带着三千人马在前面安营扎寨,正好接着曹操。几路人马合在一处,队伍中才稍稍有了一点生气。可刚走了不到十里,又碰上吴将甘宁拦住,结果马延、张凯被杀,曹操刚刚放下的心又再次悬了起来。他原指望合肥方向有自己的部队接应,哪知道又被孙权抢了先着,派陆逊举火为号,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将曹军大杀了一阵。曹操见合肥方向走不通,只好改变主意,往彝陵方向撤退。路上碰到张,曹操便命令他断后。

  紧接着,曹操又在宜都的北面遭遇刘备的将领赵云、往南郡方向的葫芦口遭遇张飞,被大杀了两阵,还多亏徐晃、张郃、许褚、张辽四将拼命死战,才得以脱身。

  再后来又在华容道上遭遇关羽,还好在关羽念在曹操当年对他的好处,网开一面,放他过去了,曹操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

  曹操与他带领的残兵败将一路悽悽惶惶,狼狈不堪,可谓九死一生,终于来到南郡,由镇守南郡的曹仁接着,进城安息。直到这时,曹操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仗,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先是被周瑜在赤壁一带火烧战船,死伤无数;后又在陆路被孙、刘联军或被伏兵伏击,或被追兵追杀,死伤惨重。等他回到南郡时,已所剩无几。曹操用兵一生,还曾未遭遇过这样的惨败。由此,自视甚高的曹操也不得不佩服周瑜的用兵才能。虽然他对赤壁之败并不诚心服输,说:“赤壁之战,正好碰上我军发生疫病,我见战事不利,只好自己烧了战船撤退,才使周瑜获得了虚名。”但他也确从对部下感叹过:“有周瑜这样的奇才,在赤壁之战中我被迫撤退,也并不感到害羞。”

  当时刘备对周瑜也极为叹服,并企图在孙权面前中伤周瑜,使孙权对周瑜有所疑虑。当刘备离开京口,准备回荆州时,孙权、张昭等曾热情相送。宴席中,刘备曾有意对孙权说:“周公瑾文武兼备,称得上是人杰。看他的气量也是恢宏宽广,也许时间一长,他不一定会甘居人臣呢。”好在孙权对周瑜信任有加,不然早该生疑了。

  多年以后,孙权在回忆起周瑜时还感叹不已,说:“周公瑾有着一腔英雄豪气,胆略胜过常人。他于赤壁一战打败曹操,夺取荆襄九郡,这个功劳是谁也赶不上的。”

  赤壁大战一结束,周瑜下令清点战果,又为参战人员登记功劳,然后申报孙权。对于曹营投降过来的人则一律打发过江。在犒赏三军后立即发兵攻打南郡。

  周瑜将大军分为五营,自己居中。当时镇守南郡的曹将是曹仁。周瑜在汉水南岸扎下大寨,与曹仁隔江相对。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即派遣甘宁前往夷陵。曹仁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分兵围攻甘宁。甘宁因敌众我寡,不得不向周瑜告急求救。周瑜决定亲自率部驰援甘宁,可又担心大营守不住。正在为难之际,吕蒙向他献计说:“您可以留下凌统镇守大营,我与都督率领大军前往救援夷陵。我为前部,都督断后,用不了十天就可凯旋而归。”周瑜问凌统:“不知将军是否愿意代我暂时坚守大营?”凌统回答说:“十天之内,我可以代都督坚守;过了十天,只怕就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胜任的了。”周瑜一听,非常高兴,于是留下一万兵马给凌统,自己当即率领主力直扑夷陵。

  吕蒙对周瑜说:“夷陵的南面有一条山僻小路,往南郡方向极为方便。估计曹军一旦打了败仗,一定会走这条路。因此我方可以预先派出五百士兵到这条路上去,先把树木砍断,横放在路上。到时曹军骑兵往这条路上撤退时,战马不能行走,曹军就会不得不丢弃马匹,只身逃走,我们就可得到不少战马。”周瑜听从了吕蒙的建议,立即派兵前往这条小路。

  大军来到夷陵后,周瑜问:“哪位将军愿意匹马单枪突破重围,先进入城中?”周泰一口答应。于是周泰立即提枪上马,冲向曹军的围城部队,曹军一时没有防备,竟被周泰杀开一条血路,一直冲到城下。甘宁见周泰勇闯敌阵,立即开城迎接。

  周泰进城之后告诉甘宁,周瑜亲自率部前来救援。甘宁一听非常兴奋,传令下去叫所有将士准备行装,吃足喝够,准备与救援部队里应外合,打败曹军。

  围困夷陵的曹洪、曹纯和牛金听说周瑜率部前来救援,也立即派人向南郡的曹仁报告,同时也准备迎敌。

  过了一个时辰,周瑜率领部队向曹洪等展开攻击,曹洪也毫不含糊,立即率兵迎战。可两军刚刚交战,甘宁、周泰就兵分两路从城内杀出。曹洪等一时没有防备,被内外夹攻的吴军冲得大乱,再也立脚不住,只好往山间小路而逃。原想着山僻小路无人防守,没想到路上尽是横亘的大树,骑马没法走动。眼看着追兵已近,曹洪、曹纯、牛金等只好丢弃马匹,徒步逃走。这样东吴军队轻易地得到五百匹战马。

  周瑜虽说旗开得胜,但并不满足,而是马不停蹄,连夜赶到南郡。路上正碰上曹仁率领大军来救夷陵,两军不期而遇,打了一场遭遇战。因为天色将黑,黑夜作战实有不便,两军才鸣金收兵。

  曹仁收军回城,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曹洪说:“眼看着丢了夷陵,形势越来越危险,何不拆开当初丞相留下的计策,看看能否解除眼下的危难?”曹仁说:“你说的正合我的意思。”于是俩人一齐打开密封的信柬,一看,都齐声说:“妙啊!”曹仁也不对部众说明,只是传下命令吩咐五更做饭,天一亮所有人都要弃城而走,只是在城头虚建旗号,部队分三路出城。

  周瑜将部队列阵于南郡城外,准备随时与曹军交战。第二天一大早,就看见曹军纷纷从三座城门拥出。周瑜有点奇怪,于是登上点将台观看,就见内城墙上插满了各类旗帜,却无人看守,又看见曹营士兵都在腰间系着包裹。周瑜心想,或许是曹仁眼看着南郡守不住,干脆放弃算了。于是他走下点将台,传下号令,将部队分成前后两军,前军往前攻击,一旦得胜,则继续追赶,不鸣金就不准收兵。

  周瑜命令程普督率后军,自己则率军攻城。刚刚布下阵势,对方的鼓声就响了,就在这时,曹洪出马挑战,周瑜让韩当首先出马应战。俩人战到三十回合,曹洪装出气力不加的样子,掉转马头就走。曹洪刚走,曹仁又出来交战,周瑜让周泰前往迎战。可曹仁也只斗了十几个回合,就一个劲地往后退,而且阵脚也似乎乱了。周瑜一看,曹军的确是抵挡不住了,于是命令部队分两翼杀出,曹军更是纷纷败逃,周瑜率领大军一直追到南郡城下。奇怪的是,曹军都不入城,而是绕城而走。韩当、周泰紧追不舍。周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防守,就下令前锋部队突入城中,周瑜也紧跟着前锋部队进入城中,一直进到内城。

  其实,曹仁早就依照曹操留下的计策中在城内埋伏下了人马,这人就是陈矫。陈矫早就隐藏在敌楼上静静地观察着吴军入城的情况,一见周瑜亲自入城,陷入己方的包围圈中,陈矫又是高兴,又是佩服,暗暗说:“丞相妙策真如神灵一般。”他把手一挥,就听梆子响了一声,两边的弓弩齐发,就如急风暴雨一般,纷纷射向进城的吴军。吴军毫无防备,被突如其来的密如雨点的弓箭射得无处躲藏,急切之中只得四处乱跑。谁知城内早就挖好了陷坑,吴军拥挤之下,纷纷掉入陷坑。周瑜这才发现中计,急忙转身向城外走。就在这时,一支弩箭正射中他的左肋,周瑜在马上坐立不住,随即翻身落马。埋伏在城中的牛金一见周瑜落马,立即杀了出来,要来活捉周瑜,好在徐盛、丁奉就在周瑜身旁,先将周瑜救起,又拼命抵挡牛金的伏兵,才将周瑜救了出去。

  原先悄无声息的南郡城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突出的曹兵,喊叫声、厮杀声响成一片。吴军慌不择路,到处乱闯,人马相互践踏,更多的人则掉入陷坑之中。程普一看情势不对,赶忙下令撤军。就在这时,曹仁、曹洪又从城外两路杀回,内外夹攻,眼看着吴军已是走投无路。就在这万分危急之际,所幸留守吴军大营的凌统率军杀到,挡住曹兵。

  这一仗曹军大胜,吴军大败,主帅周瑜还差点丧命。



第七篇: 周瑜:辅吴二主,功盖四杰(六)


  徐盛、丁奉保着周瑜回到大营,急忙让随军医生用铁钳将箭头拔出,敷上金枪药,但因箭头上有毒,一时三刻还好不了,痛得周瑜嗷嗷直叫,既不能吃饭,也不能睡觉。医生反复叮嘱说:“箭头上有毒,虽已上了药,但短时间内好不了,必须静心调养,千万不能发怒;否则,疮口就将复发。”

  副都督程普见主帅受伤,挫动军心,只好命令各个营寨紧守寨门,未得允许不许出寨。

  三天后,曹将牛金率军出来挑战,程普也不予理会。牛金为了激怒吴军,就让士卒们拼命叫骂,东吴的将领们被骂得七窍生烟,纷纷要求出战,可程普却下了严令,胆敢擅自出战者立斩不赦。曹军无奈,直骂到傍晚才回营。

  第二天,牛金又率领部队出来骂战,程普仍是严令不准出战。到了第三天,牛金所率挑战的队伍越发嚣张,一直逼近到吴军大寨前,并口口声声要捉拿周瑜。程普只好与众将商议,先瞒住周瑜再说,又觉得相持无益,还不如先禀告孙权,准许撤兵回秣陵。

  此时的周瑜虽为箭伤所折磨,可心里却明白得很。他也知道曹兵天天来叫骂,只是众人不告诉他而已。
一天,曹军主将曹仁也耐不住了,竟亲自率军出城,擂鼓呐喊,要引吴军开门交战。程普照样不予理睬。周瑜虽卧病在床,但却分明听到寨外的锣鼓声、呐喊声,就问身边的将领:“这是哪里来的鼓噪之声?”将军们只好骗他说:“这是我军操演士兵的声音。”周瑜竟不住来了气,发火说:“为什么要欺骗我呢?曹军都已逼到寨门前来叫骂了,你们也不向我报告。程将军与我同掌兵权,干吗对敌人的挑战置之不理呢?”于是让人把程普喊进来。
  
   程普进来后主动开口说:“我见您的伤口痛得厉害,医生又一再告诫不能动怒,所以不管曹军如何叫骂,我也不敢告诉您。”周瑜问:“你们不与敌人交战,到底作何打算?”程普说:“大家的意思是既然相持无益,还不如暂且收兵回江东,等到您的箭伤康复了,再作打算。”周瑜一听,立即从床上跳下来,激动地说:“大丈夫吃了主人的傣禄,就应当死在战场,以马皮裹着尸体回家,这是做人的大幸!怎么能因为我一个人而荒废了国家大事呢?”说完立即披挂上马。众人一见,都吓了一跳。
   
  周瑜也不顾部下的阻拦,就带着手下将领走出营门。一看,曹军早就摆成阵势,等待着吴军来交战。就见曹仁骑马站在门旗之下,挥动马鞭大骂说:“周瑜小子,是不是已经夭亡,怎么就不敢出来瞧瞧我军的声威呢!”曹仁还未骂完,就见周瑜从众多骑将中突然跑出来,大骂曹仁说:“曹仁,你这个老匹夫!你想看看周郎吗?”曹军一见,一下子都愕然了。曹仁可不管那么多,回头对众将说:“你们可使劲骂他!”见主将有令,曹军将士都格外来劲,纷纷高声大骂。周瑜似乎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立即就让潘璋出去交战。可还未等潘璋与敌将交锋,忽然间就听得周瑜大叫一声,口中喷血,跌落马下。曹军见周瑜跌倒,立即就挥兵进攻,吴营将士急忙抵敌,双方混战了一场。吴军急忙把周瑜救回大帐之中。
  
   回到帐中后,程普询问周瑜:“都督贵体怎样?”周瑜小声对程普说:“这是我想的一招计策。”程普问道:“这是一条什么计策啊?”周瑜说:“我的身体本就没有太多痛楚了,我其所以装出这幅样子,是要让曹军误以为我病得很厉害。这样的话,他们必然会轻视我们。我们就可利用敌人的这种心理,派靠得住的士兵进城去诈降,就说我已经死了,好让曹仁来劫寨。而我们却在四周设下埋伏,等到敌人一来,我们的伏兵从四处杀出,也许就可活捉曹仁呢。”程普一听,连声说:“好啊!这确是一条妙计。”于是立即让帐下一齐痛哭,帐外的将士们也真以为周瑜因箭伤大发而死,都竟不住放声大哭,各寨也挂起白布以吊孝。
   
  曹仁回到城中以后,召集部下商议军情,将佐们都纷纷猜测说周瑜为怒气所激,箭疮复发,导致口中吐血,坠落马下,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去。正在议论,就听人报告说:“吴军中有十几个士兵来投降,其中还有两位是从曹营中俘虏过去的。”曹仁一听,自是喜出望外,急忙把这些降卒喊进来询问。降卒们说:“今天周瑜在阵上箭伤绷裂,回到寨中就死了。现在全军都在为他挂孝举哀。我们这些人因为受不了程普的侮辱,所以来投降,顺便向将军报告这件事情。”曹仁听了喜从天降,随即商议今晚要去劫寨,抢夺周瑜的尸体,砍下首级后送去许都报捷。陈矫更是急不可耐,对曹仁说:“快快实施这一计策,一时半刻也不能延误!”
   
  曹仁于是下令让牛金为先锋,自己为中军,让曹洪、曹纯为后应,只留下陈矫带领少数人马守城,其余的都去劫寨。

  曹仁乘着夜色,刚过头更,就带着部队出城,前去偷袭吴军的大寨。当部队来到吴军大营时,却看不到一个人,寨内只是虚插着旗帜、刀枪而已。曹仁一看,知道自己中计,急忙下令退兵。可就在这时,四处炮声响起,东边韩当、蒋钦杀来,西边周泰、潘璋杀来,南边徐盛、丁奉杀来,北边陈武、吕蒙杀来,到处都是“活捉曹仁”的喊叫声。曹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四面埋伏吓得惊恐不安,待反应过来时,部队已被冲得七零八落,前、中、后三路人马都被冲散,相互间失去联络。曹仁只好带着十数骑杀出重围,往外逃去,正好遇到曹洪,两军合在一起,拼命往外奔走。杀到五更时分,看看离南郡不远,正想进城,就听得一声鼓响,凌统又带着一支吴军拦住去路,双方大杀了一阵。曹仁只好带着部队从小路逃走,不巧又遇上甘宁,双方又厮杀了一番。曹仁眼看着手下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想打回南郡已不可能,只得往襄阳大道而行。留守南郡的陈矫见自己势单力薄,挡不住吴军的进攻,也只好弃城而去。从此,东吴方面取得了南郡。

  见周瑜打败曹仁,取得南郡,孙权极为高兴,于是封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因刘备曾派张飞参战,周瑜为感谢刘备,将汉水以南之地给刘备。但刘备嫌所辖地面太小,于是恳请孙权将荆州数郡借给他。不过,周瑜的这次受箭伤对他的身体影响甚大,似乎直到去世也未完全康复。
刘备既从孙权手里借得荆州,又南征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庐江太守雷绪又率领部众、百姓数万人投靠刘备。恰好原来驻守荆州的刘表长子刘琦又病逝,于是刘备就以左将军的身份兼任荆州牧,治所在公安。
  孙权见刘备势力渐渐壮大,就有意加强与刘备的同盟关系。正好景山一战,刘备的家小尽失,两位夫人也亡于战乱之中。而孙权正好有一个妹妹,年方十八岁,还未嫁人。周瑜见机会难得,便对孙权说:“主公,我们虽与刘备联手打败了曹操,现在他又借了我们的荆州,还攻取了长沙等四郡,势力是越来越大了。何况他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还有诸葛亮这样杰出的人才忠心辅佐。依我看来,刘备可不是一个甘居人下之人,一旦他形成气候,只怕就会对我们不利呀。与其由他在外发展,还不如把他掌握在我们手里。主公正好有一妹妹尚未字人,我想能否派鲁肃为使,到荆州去向刘备示好,说明两家欲结秦晋之好,请刘备到秣陵来,将他招赘为婿。到时给他多建宫室,多给他狗马玩好,让他乐不思蜀,从而将他与关、张分开。那样刘备也就无所作为了。”孙权一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秉明吴老夫人。吴老夫人认为刘备年纪虽大一些,但却是英雄人物,又是当今皇上之叔,也不亏了自己的女儿,也就高兴地答应下来。

  刘备应邀来到秣陵,与孙权、吴老夫人相见。没想到吴老夫人一看刘备相貌非比寻常,颇有龙凤之姿,竟欢喜无限,指令孙权要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并警告孙权不得谋害刘备。孙权原是个孝子,自不敢违背母亲之意,只得假戏真做,认真办理妹妹的亲事。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洞房之夜见了刘备之后,觉得刘备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自己能嫁给他,也不枉为人一世,竟死心塌地跟定了刘备。

  刘备自到东吴之后,因有吴老夫人一力作主,又有乔国老的一力担承,既无人敢加害他,生活上更是优越、闲逸,因而感到从未有过的舒适。与孙尚香结亲后,面对如花似玉的豆蔻少女,更有一种甜密漫馨,如梦如痴的感觉。如果不是随侍的赵云提醒他,他几乎堕入温柔乡里,快要乐不思蜀了。

  当时在柴桑的周瑜得知孙权不仅真的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而且刘备还赢得了吴老夫人的喜爱,不禁后悔不迭。于是写信给孙权,要他设法将刘备留在东吴,孙权也觉得只好这样办了。可孙尚香却与孙权、周瑜的心思不同,她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想法,丈夫去那里她就去那里。当刘备向她表露要回荆州的想法时,她不仅不阻拦,反而极力支持,并不惜瞒着孙权,假说刘备要去江边祭祖,以此瞒过孙权,夫妻俩顺利地回到荆州。

  周瑜见刘备既向东吴借得了荆州,又攻取了湖南境内四郡,如今又弄假成真,与孙权成了郎舅,觉得照此下去,不久就将羽翼丰满,与江东难分上下了,于是就给孙权上书,促孙权收回荆州。孙权虽说与刘备结亲,但骨子里也不想刘备坐大,便接受周瑜建议,派鲁肃为使前往荆州,催促刘备归还荆州,可连续两次都被刘备软磨硬泡而未成。鲁肃回江东复命,还被孙权申斥。

  孙权见刘备借荆州而不还,如今还成了自己的妹婿,心里实在气不过,就想以程普为都督起兵攻打荆州,但张昭、顾雍都不同意,认为孙、刘一旦翻脸,曹操就会乘虚而入,那样江东就危险了。顾雍还给孙权献计说:“为了稳住曹操,使他不敢虎视东南,不如派人前往许都,向朝气廷上表,请求朝廷正式封刘备为荆州牧,借此向曹操表明孙、刘关系密切。这样既使曹操不敢用兵江南,又可使刘备对主公感恩戴德。一旦有了机会,再派人到许都去行反间计,让曹、刘反目,相互攻伐,那时我们就可兵发荆州,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孙权一听,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于是就派华歆前往许都。

  曹操自赤壁败后,时时想着要报仇雪恨,只是一时没有机会。就在这时听手下人报告说,孙权派华歆来到许都,并上表于朝廷,请求实授刘备为荆州剌史。曹操心里一惊,连手中的笔也掉在地下。因为他一则怕刘备实得荆州,二则怕孙、刘再次结成同盟。后来谋士程昱给他出了个主意,要曹操以朝廷名义封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让华歆留京做大理少卿,这样就可转嫁矛盾,使周瑜转恨刘备,促使孙、得双方兵戈相向。曹操听了连连点头,一一照办。

  果不其然,周瑜在封为南郡太守后,心想荆襄九郡都是江东费了许多兵马钱粮打下来的,如今却被刘备白白地捡了个大便宜,不由得越想越气,于是就上书孙权,让他催促鲁肃去讨还荆州,理由是当初刘备借荆州时曾说过如果取得西川,就将荆州还给东吴。

  孙权本就急于要回荆州,现在周瑜正好来信要他派鲁肃为使前往江北向刘备索还荆州,可说是正中下怀,于是立即命令鲁肃前去讨要荆州。鲁肃到荆州后即以借据为由,请刘备归还荆州。可刘备、诸葛亮仍旧采取拖延战术,就是不还。理由是:当初虽然说过一旦取得西川,就将荆州还给东吴,可后来一想西川刘璋是我的同宗兄弟,如果派兵去打西川,那不是让人耻笑兄弟相残吗?因此西川是取不得的。西川取不得,荆州又要还,那我刘备不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吗?说到伤心处,刘备禁不住放声大哭。

  鲁肃本是个厚道君子,不愿逼人太甚,见刘备哭得如此伤心,心一软,于是又一次松口,荆州暂时不还。

  鲁肃知道未能完成使命,回去难以向孙权交差,只得先到柴桑,向老朋友周瑜讨主意。周瑜听鲁肃叙述了经过,不禁顿足叹息说:“老兄啊,你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什么取西川怕人耻笑,这完全是推脱之辞!,我有一条计策,诸葛亮再聪明也难以看出我的真实意图。不过要辛苦老兄再走一趟。”鲁肃问:“老朋友,是什么好计策?说给我听一听。”周瑜解释说:“你也不必到南徐去见主公,而是直接再去荆州。你对刘备说:孙、刘两家已经结为亲家,那就是一家人了。既然你们不忍心去取西川,那我东吴代你们起兵去取,一旦取得西川,就把西川当作嫁妆送给你们,你们则把荆州还给我们。”鲁肃听了有点疑惑不解,于是问道:“西川路途遥远,夺取它并不容易呀。老兄这条计策只怕行不通啊。”周瑜一听,忍不住笑了,说:“老兄真是位忠厚长者。你以为我真的是替刘备取西川吗?我不过以此为借口,真实目的是借这个机会假虞灭虢,趁他们没有防备,顺道把荆州拿下。我们的部队路经荆州时,向刘备要钱要粮,刘备肯定要出城劳军,那时我们就乘他不备把刘备杀了,顺势夺了荆州,既为我雪了恨,也为你解了祸难。”

  鲁肃听了很是高兴,立即动身前往荆州。刘备得知消息后,马上与诸葛亮商量对策。诸葛亮说:“鲁肃来得那么快,肯定没有回到南徐,而是直接到柴桑向周瑜讨主意,而周瑜肯定不怀好意,向鲁肃出了什么歪点子。等一会鲁肃来相见,他说什么话,您只看我的神态。只要我点头,您就满口答应。”

  过了一阵,鲁肃来了,刘备给予热情接待。双方行过主宾之礼后,鲁肃开口说:“吴侯对皇叔的德行备加称赞,又召集文官武将商议,说既然皇叔不便取西川,那我们东吴就起兵代你们把西川取了,到时就以西川作为嫁妆,来换取荆州。只是我军取川时要耗费大量钱财,希望我军路过荆州时,皇叔能出城慰劳慰劳,送点钱粮给我们。”

  诸葛亮听了赶忙点头,说:“啊呀,多谢吴侯的一片好心!”刘备也连忙表示感谢,说:“这都是子敬兄替我们说好话的缘故。”诸葛亮还说:“一旦贵军路过荆州,我们一定远道迎接、犒劳。”
鲁肃见刘备、诸葛亮都蒙在鼓里,禁不住暗暗高兴,告别刘备就回柴桑去了。

  鲁肃一走,刘备就急着问孔明:“东吴方面到底是什么意思?”孔明大笑着说:“哈哈,周瑜也未免太自信了,这点小把戏也想瞒过我!”刘备又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孔明说:“这不过是古人用过的‘假虞灭虢’之计。表面上是取西川,实际上是要夺取荆州。等到主公出城劳军,吴军就趁势把您拿下,然后杀进城中。无非是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刘备免不了有点耽心地问:“这该怎么办呢?”孔明说:“主公请放心,到时我会把周瑜气个半死的。”

  鲁肃急急地回到柴桑,向周瑜叙说刘备、孔明热情接待,并答应出城劳军的情况。周瑜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说:“诸葛亮呀,诸葛亮,你也有中计的时候!”于是立即派鲁肃向孙权报告,并请求孙权派程普率军来接应。

  这时,周瑜的箭伤已接近痊愈,身体已无大碍。于是满怀信心地调兵遗将,决心要袭取荆州。他派甘宁为先锋,自己则与徐盛、丁奉为二队,吕蒙为后队,共五万兵马,分水陆两路向荆州进发。周瑜自以为得计,心中高兴无比,竟哼起了自己作的曲子。

  当前军到达夏口时,周瑜询问荆州方面是否有人前来迎接,回答说:“刘备派糜竺前来拜见都督。”周瑜请糜竺进来,询问荆州方面是如何安排劳军的。糜竺回答说:“都督请放心,我方已经安排好了。”周瑜又问:“刘皇叔在那里?”糜竺回答说:“刘皇叔已在荆州城外安排好酒席,正等待向您敬酒问候呢!”周瑜又叮嘱说:“我们这次是为你们打仗,要长途行军作战,辛苦得很呢,希望贵方劳军时不能太随便,要尽量隆重些。”糜竺点头答应。

  这时,东吴的水军正行驶在江面上,只见战船排成行列,依次前进。眼看着就要到公安了,可是既没有看见一只船,也未看见一个人。周瑜一时也未放在心上,还是催促船只快速前进。

  又过了好久,水军行驶到离荆州只有十几里的地方了,江面上还是空荡荡的。探子回来向周瑜报告说:“荆州城上仅仅插着两面白旗,却看不见一个人影。周瑜心里难免生疑,就命令水军船只靠岸,自己也亲自离船上岸,骑上战马,带着甘宁、丁奉、徐盛等一班将官,还有亲随精锐之兵三千人,直接往荆州进发。已经到了荆州城下了,却仍不见一个人影。

  周瑜隐隐感到不对劲,忙勒住战马,指令一位军士前去叫门。城上的人问:“来人是谁?”回答说:“是东吴的都督周瑜亲自来到这里。”话还未说完,就听见城头上一声绑子响,响声刚落,城头上齐唰唰地树起了刀枪。城头上赵云高声询问:“都督这次出兵到底是何目的?”周瑜回答说:“不是早就向你们说明了嘛,我们这次路过荆州是要代你们的主人去取西川嘛,难道你不知道?”

  赵云听了哈哈一笑,说:“周都督,你别骗人了!我们的军师孔明早就看穿了你的‘假虞灭虢’之计,所以留我赵云在这里。我们的主公早就发了话,说:‘我与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怎么忍心背叛道义去夺取西川?假如你们东吴真的要去取西川的话,那我就披下头发到山里去做个道士,决不失信于天下。’”

  周瑜一听,知道事情坏了,赶忙勒转马头准备回军。就在这时,一个吴军士兵打着令字旗向周瑜报告说:“我们已探明消息,有四路人马一齐杀来:关羽从江陵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公安杀来,魏延从孱陵杀来,也不知有多少人马。各路人马都一齐高喊:‘活捉周瑜。’那喊叫声震动百多里。”

  周瑜一听,再也经受不了这一强烈的剌激,“哇”的一声大叫,接近痊愈的箭疮一下子崩裂开来,眼前一黑,一个倒栽葱跌下马来。身边的人赶忙把他救醒,送到船上。

  手下士兵还向他报告说:“刘备、孔明正在山顶上饮酒取乐呢。”周瑜气得咬牙切齿,恨恨地说:“你以为我取不了西川,我偏要夺取西川给你看看。”

  就在周瑜发怒之时,下面报告说孙权派他弟弟孙瑜来到,周瑜把孙瑜请进去,并将情况大致作了说明。孙瑜说:“我是奉哥哥的命令来支援都督的。”

  周瑜觉得既有孙瑜的相助,就一定能夺取西川,于是仍旧催促部队加快行军。刚刚行驶到巴丘,探子就来报告说河的上流有刘封、关平二人率领水军截住去路。周瑜听了更是怒不可遏,就在这时,手下人又送来孔明的书信。周瑜拆开一看,信上写道:

  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阁下:我自柴桑与先生一别,至今仍旧念念不忘。听说阁下想兵取西川,我私下认为这很难办到。益州这个地方民风强悍,地势险要,刘璋虽然昏暗、懦弱,但守住西川还是不成问题。现在您劳乏军队长途征战,物质转运数千里,想取得成功,即使是吴起再生也难有把握,孙武重现也难以处理善后。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只怕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报仇雪恨。现在您起兵远征西川,倘若曹操趁着这个机会兴兵南下,江南一带就会变成粉末!我不忍心坐视不管,因此特地写信告诉您。请都督好好考虑。

  周瑜看完来信,长叹了一声,要身边的人拿过纸笔来,他准备给吴侯写信。又召集众将说:“我不是不想尽忠报国,可天老爷不给我寿命。请各位好好地尽忠吴侯,共同成就一番大事业。”说完,人就昏死过去,过了一阵,才慢慢醒过来,然后仰头向天,长叹说:“既然天降周瑜,又何必再降生诸葛亮呢!”说完即连叫数声,随即气绝而亡。这一年周瑜才三十六岁。

  周瑜的灵柩暂时停在巴丘。程普将遗书封好后派人以最快速度送给孙权。孙权一听周瑜病逝,放声大哭。边哭边拆开周瑜的遗书。信中说:我周瑜是个平凡人才,却得到您的特殊礼遇,把我当作心腹看待,让我统帅东吴兵马。我怎能不竭尽所有的力量,来报告您呢!可惜人生在世难测死生,长短都有天命。我的志向尚未实现,可生命却将要走到尽头,真是万分遗憾啊!现在北方有曹操,随时都在对江南虎视眈眈,东吴的边境还难以安宁;刘备借居在荆州,好比养了一只猛虎。天下大事还不知结局如何。这正是东吴的文官武将们寝食难安之时,也是您须冷静思考之时。鲁肃这个人,忠贞刚烈,遇到大事有胆略,可以代替我的责任。人快要死的时候,讲的话总是发自内心的。倘若您能体察我的心思,我死了也能瞑目了。孙权看完周瑜的遗书,哭着说:“公瑾有古代王佐的才能,可惜寿命太短,忽然之间就死了,叫我去依赖谁呢?既然遗书中推荐鲁肃来担当大任,我怎能不听从呢?”于是当天就任命鲁肃为都督,总领江东兵马;同时又吩咐隆重办理周瑜的丧事。

  孙权以师傅之礼办理周瑜的丧事,亲自为周瑜带孝,使身边的人大为感动。孙权命令将周瑜的灵柩先运回柴桑,再运到周瑜的家乡蕪湖,一切费用都由公家承担。又下令说:“已故将军周瑜、程普,他们两家不管有什么客人来往,任何人都不许过问!”

  孙权回想当初他刚刚接替大哥孙策为江东之主的时候,因为自己年纪太轻,手下的文武官员对他都很随意。虽然母亲要他以师傅之礼待周瑜,可周瑜不仅不端架子,反而最先向他表示敬意,对他行臣子之礼。对于这一点,孙权是感激不尽的。

  瑜死时,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孙权也特别关照和器重。待周瑜的子女长大成人后,孙权让他的女儿做了太子孙登的妃子。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周瑜长子周循,封他为骑都尉。对周瑜的次子周胤也不错,最初封他为兴业都尉,将宗室之女嫁给他,又给了他千多人马,让他驻扎在公安。就是周胤后来犯了罪,被贬为庶民,孙权还接受诸葛瑾、步骘等人的意见,准备赦免他,只是周胤正好死了,才没有实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09-1-3 22:34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3 14:44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
沙发拜读!
3#
发表于 2009-1-3 16:56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心血之作令人叹服!本篇对周瑜作了客观真实的描写,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对读者认识历史人物有很大帮助。先生公正地重新解读历史,这一工程何等艰巨!敬佩之至!春节将至,问候新春好!
(建议将此作发在连载版)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1:15 | 只看该作者
田瞳先生:
      谢谢您的美言。也不知我的主观想法能否达成客观效果?我想有田版主的大力支持,我的努力总会有一定成效的。
  我这个《三国故事新编》作为一个超大系列,不仅规模将超长,时间也会拉得很长。今天已完成第八篇,联同前面的七篇,共约十七万字,估计所占总篇幅不超过六分之一,可谓是前路漫漫,还得有一种九死未悔的精神。还望田版主继续给予支持。
                     潇湘渔父   2009年1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16:49 , Processed in 0.1426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