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隔着三百年的诱惑(修改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9 1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隔着三百年的诱惑
  明朝苏州人卫泳在《谈美人》一文中说到服饰着装,很对我的心思。“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读完不禁感叹,古代的老夫子居然也深得穿衣的奥妙。

  其实,寻着古语猜度古代读书人的审美观,不得不承认古代老夫子们虽然深处书斋中,意识深处绝不是麻木守旧,自有一番别致的风流。

  想想“红袖添香”这个成语,色彩、意境,包括故事情节都有了,这是具有飘逸姿态的舞动的生动,这是一种节制含蓄的张扬,这是一个朦胧醉人的气场。“红袖添香”,这是才子和佳人共同营造的一个梦境吧。古人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是现代人的浪漫所不及的。想象一下佳人的红袖,一定是唐诗宋词般的典雅、繁丽、铺张,宽衣长袖,襟带飘舞。在袅袅的轻烟中佳人添香,才子吟诗,真是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红袖添香,这一个词就令我们对古代女子的服饰充满了幻想。如果我们再看古代仕女图上的服饰,线条流畅柔美,华丽之极,飘逸之极,隔着几百年的诱惑依然让我们砰然心动。

  我想,古典服饰最夺人眼目的就是女人着装时袅娜的姿态,那是含蓄内敛的,也是魅人的。女人拖曳的长裙,在一抬手一投足之间,随形舞动,别有一番风致。

  曹植在《洛神赋》中细致描述自己心中的洛水女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轻盈绰约的姿态,明丽、妖冶的容貌再附之以奇美的装束,简直妙不可言。这女神何尝不是作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令他心动的女性形象呢?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笔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难不成,这些书画家都被美神迷住了吧?

  服饰之惑,对女性来讲,是对自身的一种认可和寻找。对社会来说,是一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的演绎。女人的服饰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依恋,对爱的依恋。女性身体引发的神秘,通过服饰流露出来。半露半昧,有一点风骚,有一点娇柔,眼神与服饰的风情融为一体。如果再轻轻抛下一两句温言软语,那声响在衣襟间化为一缕馨香,幽幽的在耳边缠绕三日。这样的境界是现代服装难以表现的。所谓“长袖善舞”,想象中一定飘逸如轻云,姿态如飞燕吧?我们看电视剧,小龙女一袭白衣,如惊鸿翩然飞行于山间林梢,美得叫人嫉妒。现在,我们只能从古代绘画中,现代古装片中体会汉服的飘逸感柔媚感。

  极羡慕少数民族服饰的秀美和别致,尤其那样的服饰多是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更显做衣人的个性与风韵。想象那些女孩子慧心秀手,以自己的眼光和灵巧亲自设计自己的服饰,通过一针一线的精心缝制,把一颗温的心和一份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织进居家衣服中,让梦想穿行在自己的生命中;把自己甜甜的初绽的爱情缝进嫁衣里,让一份念念不忘的爱根植在心底,长在每一个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服饰简直不是衣装,而是一个姑娘灵秀之心的结晶,是她们对生活和梦想的艺术设计,那份质朴的感情融进其中,哪一个工艺大师能与之相比呢?

  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服饰有自己的选择。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那种选择固然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所处的环境,但却少了一份自己的特质,少了一种生命的流动,自然比不上哪些自己缝制的充满个性化的服饰。

  如今汉族人的服饰已经完全趋向西化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而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服饰,让人有种说不清的滋味。

  服饰的流行,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演绎象征,盛装出场的古典美人,真如唐诗宋词一样的婉约可人。然而,这种典雅的美已远远离开了现实的土壤,成为三百年前的诱惑。



2#
发表于 2009-2-9 15:31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正忙。后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9-2-9 15:3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申明?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2-9 15:31 发表
没有申明?

是的杜版,没有声明。初稿以前在别处贴过。修改了拿来跟大家交流请教的。
5#
发表于 2009-2-9 15:4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现在是透明的诱惑,穿得越少越好。极富底蕴的文字,欣赏,元宵节快乐!
6#
发表于 2009-2-9 17:13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典雅,描述婉约,古朴之中不乏清新的气息,欣赏。
7#
发表于 2009-2-9 20:27 | 只看该作者
红袖添香亦碧鬟红袖。从服饰的变化,看人们穿着思想的变化。这是潮流不可逆转。当然,一些传统的服饰只能留存在记忆的深处,而民族服装为什么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这就说明了如何去保留民族的特色性。文章理性的笔触是在挖掘,也在探讨,更在置疑:服饰的流行,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演绎象征,盛装出场的古典美人,真如唐诗宋词一样的婉约可人。然而,这种典雅的美已远远离开了现实的土壤,成为三百年前的诱惑。
问好!
8#
发表于 2009-2-9 23:16 | 只看该作者
楼兰的文字总是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问好。节日快乐!
9#
发表于 2009-2-12 07:29 | 只看该作者
感受楼兰深厚的古文功底。问好。
10#
发表于 2009-2-12 08:3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
11#
发表于 2009-2-12 08:4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很精致了,为你鼓掌!
12#
发表于 2009-2-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很深厚的文,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00:23 , Processed in 0.0630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