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庙的印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7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说过去小城的每一条巷道都有庙。或大或小,模样不一。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回望茫茫人海,庙却始终没有淡出过我的俗世生活。


    村头土堡子中的龙王庙,是远近十八庄人的庙。庙院很大,松柏森然。龙王像前的香案上常年摆放着一口铁磬,上面刻有如意祥云。记忆中大殿阴晦,龙像暗淡。逢年过节,大家都是要去烧香磕头许愿还愿的。有风的时候,若有若无的松香,一缕接一缕附和着悠扬的磬声,一直能渗到心里去。那种深沉,慰藉,甚至聚合,仿佛都是被冥冥之中的命运托举着,给人一种完全的真实感,安静感。


    庄上最早的学校就设在龙王庙里。王老师和张老师两人,一瘦一胖,轮流值守,且兼庙祝和解签。我没见过。父亲的算盘打的很溜,当了大半辈子生产队的会计。他的双手算盘就是跟王老师学的。他经常说,庙里树林间穿行的雾霭,全是死人的游魂。他禀性愚顽,生而怯弱,就是这幽溟之气习染太多的缘故。我不相信。但有一点,庙里的铁拨、鼓磬和诵经声,那是乡村最纯最静的音乐启蒙。从这里出发,能给人重生般的惊奇。后来,村学拆走了,庙墙盖起了,堡子腾空了,专门当作龙王庙。到我上小学的时候,校舍已经建在庄里了。只是初一十五,年头节下,我们还会跟着父亲照例去庙里磕头。


    印象中庙门顶的砖额和龙王的髹潦已经很灰暗了,看不出一点神的端庄,威严。站在两边的牛头无常,淹没在斑驳不堪的彩饰中,完全没有了凶煞恶样。护法天神也是赤手空拳,兵器不知去向。但庙院里的柏树林却更加茂密了,香味更浓了。草丛中有灯芯草,枸杞花,秋天里可以结很多红果子。我们叫它狗奶子。堡门边的小亭子旁有一棵不知名的小树,能结形状不同的小果子。甜甜的,涩涩的。多数时间里,大人是禁止小孩去庙里玩的。其实,我们不知道该小心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加以小心。只知道庙是一部不朽的童话。那种迷离,迷惑,就像是墙上鲜艳的壁画,着实让人着迷。可惜,父亲一直没能理解这点。那些时日里,他拨拉着算珠,忙着给生产队的每一块土地每一笔收成记账,算账。


    大约是小学四年级,四五月的天气业已烈日炎炎。村上来了两个缁衣和尚,一老一少,就像飘然而至的热风。他们面酣微笑,低声细语,见人合掌作揖。颦笑之间朗朗乾坤变得空阔甚至是虚拟了。他们悄然而去,带走了一身尘土,却给人一种刹那间的失落,茫然。之后的一天,庙里的杂草丛中突然就落下了许多的蝗虫。遮天蔽日,遍地皆是。人们顾不了禁忌,见虫就踩,就踏,就捉。小孩子用砖头、石块当磨盘,把蝗虫磨的稀烂。庙门庙墙庙像上一坨一坨的全是蝗虫的污秽。庙是保住了,但庙外的庄稼却损失了大半。那一年,干旱一直延续到秋天。求雨的人群跪满了堡子一院。我一直以为,庙宇的理性或冷峻,能够将百姓从焦虑中拯救出来。但是,蝗灾之后,我就不再期望什么了。就像一个打败的囚犯,等待他的只会是流放,摒弃。这是古老的世界留下的苦涩的记忆,和最终的现实。我穷尽一切也无法摆脱的现实。我开始诅咒。诅咒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消逝,连同那可以缓歇的另一个瞬间。


    没有庙的时代里,人们都在一条无休无止的物质化的路上行走。我的初中,我的半个高中,就像春天里的犁沟,转瞬就被时光抹平。我睁着眼睛,穿过河流,穿过山峦。我的目光不再恐惧。我希望,让垂直的太阳蒸发掉那些汗的白色和虚无。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俗世的庙宇永远都无法让俗世真正融入和亲近。灰烬的天幕下,跪在尘埃中的人那么渺小,陌生。他们内心深处的晴朗和阳光,早已蛹化成蚕。他们仅仅是一个个活着的逃难者。


    多年后的某一个月夜,也许是为了找回童年的记忆,我依然会独自一人想起村头的龙王庙。想起庙堂的屋檐,门廊,砖额以及庙院的幽静与荒芜。还有久违的柏香。然后破碎成空。也会记起庙的大小,建制,形式。飘逸的鼓乐。令人安静的音乐。炊烟一样。好在这样的回想没有悲伤,仿佛什么也不会发生。但却能让人真正安静下来,忘掉尘世的一切牵挂。这一刻,世界小成了一座清疏简朴的庙,小成了一缕微弱的柏香。即使每日粗茶淡饭,也会与世无争。


    不久,新的集资建庙的时代就来了。远近大大小小的庙相继开始修葺。画匠轮番上阵。龙王的香火重新旺盛了。整簇整簇的香被投到香炉中,火光冲天,烟气薰腾。人们祈福纳祥,消灾免祸,升官发财。庙,在消逝多年后,又回到了世俗的生活当中。没有犹豫,甚至有点急不可待。在尘土与碎石夯实的原野上,庙,又将被香火、鼓乐围绕着。


    老了的父亲佝偻着腰,他不再劝我们去庙里磕头了。他的眼神,已经开始迷离,落寞。不久,他就完全融入到黄土之中。他的墓脚,正好遥对着龙王庙。这也暗合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我知道,那是一种无声的宣示,坦然,踏实,而又纯真。在他入土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是做了一个梦。一个凄苦的梦:父亲并没有死,他只是出门找了一个荫凉之地歇缓了。那个地方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信仰是真实的,不容怀疑的。我希望,他的黑夜从此会有真正的皈依。  





[ 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09-3-17 11: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3-17 11:0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9-3-17 11:51 | 只看该作者
情真一切,令人感动。

老了的父亲佝偻着腰,他不再劝我们去庙里磕头了。他的眼神,已经开始迷离,落寞。不久,他就完全融入到黄土之中。他的墓脚,正好遥对着龙王庙。这也暗合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我知道,那是一种无声的宣示,坦然,踏实,而又纯真。在他入土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是做了一个梦。一个凄苦的梦:父亲并没有死,他只是出门找了一个荫凉之地歇缓了。那个地方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信仰是真实的,不容怀疑的。我希望,他的黑夜从此会有真正的皈依。
4#
发表于 2009-3-17 12:57 | 只看该作者
下午来细读。
5#
发表于 2009-3-17 12:59 | 只看该作者
缓缓的叙述里,透着人生的真谛
6#
发表于 2009-3-17 14:55 | 只看该作者
庙的印记里几多沉浮,几多感喟。当然,就目前来说,许多的乡村还有有一到二个或大或小的龙庙的,尽管,这是乡村生活里的印记,但人们的虔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所需,尤其是伤感了年纪的人,内心的诚笃你是无法感受得到的。我最欣赏文章里语言(艺术)的运转承合,总是那么地精细更深邃。以这样的笔触不仅营造了场景的鲜活性,同时,艺术手法的嵌当,更表现了龙王庙的丰赡质地和作者以及众人的精神依恋,当然,只有让这种“精神依恋”成为美学的尺度,文章才有着打动人心的魅力。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09-3-17 15:03 | 只看该作者
一篇优秀的散文,除了自我元素的释放,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寻找那个在心灵上回应它所召唤的人,以便将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情愫,贯通连接。本文应该说具备了这样的要素,张力强劲的文字,质感缜密的描述,还有饱满的情愫,以及对父辈的感念,不是将我们的识知与情感引向喧嚣,而是导向了一座庙宇的僻静深处,像荒野上的草芥,散发出最为质朴的气息。读这篇文章,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释迦牟尼说的那句话,世间每一处优美的地方,就是一座天堂。欣赏这篇意韵厚实的文章,精华支持!
8#
发表于 2009-3-17 17:34 | 只看该作者
神秘而忧伤的文字,有着古朴、沉静、婉约阴柔的美,对父亲的眷眷之情,溢于言表,情愫与韵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欣赏!

9#
发表于 2009-3-17 20:11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岁月如何改变,也无法改变我们对故乡的记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随身携带着我们的原乡。
10#
发表于 2009-3-17 20:58 | 只看该作者
厚重,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欣赏何也先生的文章。
11#
发表于 2009-3-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庙的时代里,人们都在一条无休无止的物质化的路上行走。我的初中,我的半个高中,就像春天里的犁沟,转瞬就被时光抹平。我睁着眼睛,穿过河流,穿过山峦。我的目光不再恐惧。我希望,让垂直的太阳蒸发掉那些汗的白色和虚无。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俗世的庙宇永远都无法让俗世真正融入和亲近。灰烬的天幕下,跪在尘埃中的人那么渺小,陌生。他们内心深处的晴朗和阳光,早已蛹化成蚕。他们仅仅是一个个活着的逃难者。

   接触庙宇的兴衰兴旺的历史,描拟出心中的感受,感觉深沉而颇有哲理意味。拜读,学习,感悟出非同寻常的感觉!问好朋友!
12#
发表于 2009-3-17 22: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精华文章,问好作者和斑竹。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17 11:05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问好永生斑斑!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叶柄 于 2009-3-17 11:51 发表
情真一切,令人感动。

老了的父亲佝偻着腰,他不再劝我们去庙里磕头了。他的眼神,已经开始迷离,落寞。不久,他就完全融入到黄土之中。他的墓脚,正好遥对着龙王庙。这也暗合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我知道,那 ...



谢过叶柄兄!

最近不见。可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3-17 12:57 发表
下午来细读。


问好敬斑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5:38 , Processed in 0.14958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