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奥运如何实现“乌托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运会,一度被冠以“乌托邦”的称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在定位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传播宗旨下以非商业化模式衍生并发展,在1984年之前一直秉持着创始人顾拜旦的理想“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即奥运会是一个由崇尚运动和古希腊精神的业余爱好者组成的非商业化的体育运动。
2008北京奥运期间,还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奥运村就是乌托邦式的小社会,里面的食堂24小时对外开放,运动员可以随时去吃喝,里面还有影院、台球、保龄球和迪斯科舞厅,还有高尔夫球场上使用的电动车,作为奥运村的公共汽车;奥运村里还设置了免费的网吧,运动员一入住,把电子邮件地址留给村里,村里会印刷一份大的名单,把这些信息公开,运动员可以随便给任何其他一名运动员写信联系……显然,奥运村缔造了一种美好的人类存在状态:同住一个地球村,尽管语种和肤色不同,但高举着“ONE WORLDONE DREAM”的理想大旗拥抱奥运,自由、平等、宽容俨然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乃至人类发展的普世价值。
如此看来,奥运果真是很好很和谐。但遗憾的是,乌托邦只是一个“理想国”,并不真实存在。奥运在全球体育精神及文化精神的弘扬,这种“乌托邦”的理念,也并不如其表面所显示的那样单纯地存在着,支撑这种非商业化理念持续发扬的还是其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究其本质,即是淋漓地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性而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在商业社会中,如果有任何组织违背了资本逐利的自然规律,则势必要遭受巨大的挫折。最近阅读的一本书《向奥运学经营》中就有这样的披露:现在的奥运会虽然风光无限,但萨马兰奇上台以前的奥林匹克组织,就曾因一度穿着“乌托邦”的外衣行走于商业社会,没有进行任何商业运作,每一届奥运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巨大亏损,而直接导致一直依赖于政府赞助、没有自己的商业收入的奥林匹克组织让各国政府都对奥运会敬而远之,在20世纪后期举步维艰, 甚至一度濒临破产。这样的事实证明,仅仅将“乌托邦”式的理念放之于商业社会之中,必将脆弱得不堪一击。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传统文明,在市场经济下,都需要商业化的思维与运作模式。对此,该书中指出:“一直以来,对很多地方或企业来说,文化似乎和商业永远是对立的两个极端,很多旅游的好地方被破坏,就是由于商业开发这一致命的破坏因素。但也有很多地方和企业成功地将文化与商业开发融合在一起,既传播了精神文明,又获得了商业收益,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共赢。丽江就是这样一个将商业开发转化成良性因素的成功案例,大规模的商业操作不但没有破坏古城的氛围,而且让这种氛围更具魅力——一个幽静与喧闹同在、一个文化与商业共荣的美丽地方。
可见,文化与商业其实是可以共存共荣的,只要操作得当,对文化的重视始终不放低,我们就完全可以通过商业操作使其生存的条件更好,使其文化魅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实现精神文化传承与商业收益的共赢。就像在萨马兰奇上台后经过改革而崛起的奥林匹克组织,与之水乳交融的“乌托邦”理念不但并未消亡,还得到了更好地传播与宣扬。时至今日,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商业体育赛事,巨大的商业收入和认同度极高的思想价值,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积极地参与其中。目前,奥运会在全球拥有40亿以上的观众,在奥运会期间,全球2/3的眼球都盯在它身上,它对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之大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与之媲美。
奥林匹克商业发展的现状无疑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如今的奥运不再只是乌托邦,而是乌托邦与现实的结合,是“义和团”的与时俱进。奥运的曾遭遇的困境,与现今的成长与发展,也为我们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并提供了智慧支持: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历经了生死磨难,在微利时代到来的残酷中更是无法重返乌托邦,只能更正视现实。就像《向奥运学经营》一书中所言:盈利永远是企业的根本运营目的,企业一旦在财务上陷入泥潭,将会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根本没有发展可言。企业盈利的实现,正是有赖于其财务上的独立。而这也是奥林匹克从亏损到盈利,实现“乌托邦”的又一个秘诀。
    如今的奥林匹克组织仅凭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了极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源调配能力,已成为全球第一品牌,远远超过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价值。我们不得不佩服奥运背后所蕴含的那些智慧,无论是于危机中崛起的勇气与魄力,将文化理念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盈利模式,还是品牌维护与危机处理等管理策略,奥林匹克组织和它的奥运会都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众多企业最佳的学习对象
2#
发表于 2009-4-2 12:3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第一篇文章就写得不错。还望常常来此发帖。

请注意,末尾的原创声明也要添上。

赞同这样的观点,“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传统文明,在市场经济下,都需要商业化的思维与运作模式。”奥运村的事实和奥运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例。

没有经济运作的任何事情都是飘渺的。
3#
发表于 2009-4-2 12:37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格式请参照别人的贴子进行美化处理。
4#
发表于 2009-4-2 12:41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finance.sina.com.cn/t ... bid=0&fid=97048

这是怎么回事,请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7:06 , Processed in 0.05012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