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拧吧!拧吧!
刀口漫步
我是怀着一种犹疑不定的暧昧情愫看完《南京!南京!》的。因为之前伊沙、徐江等诗人朋友“严正声明”抵制这部“商业大片”,理由非常简单:透过日本鬼子——侵略者——的视角,再现或还原南京大屠杀这场灭绝人寰的惨剧,压根儿就是一个“拧吧人”执导的“拧吧电影”。
但尽管《寻枪》带给人的焦虑,也曾让我为中国电影焦虑得不行,可《可可西里》的朴素和悲凉,依然深深地收束着我对陆川关注的目光,所以还是克制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平心静气地走进那个和奥斯维辛一样充满罪恶的人间地狱,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南京!南京!》里的世界也只有黑白两色,但前者是一个美国导演在讲述德国纳粹如何屠杀波兰犹太人,辛德勒先生和一众无辜者的视角连缀成该片的整体框架,而后者竟是一个中国导演站在侵华日军的立场上,从容不迫地表现这群刽子手怎样蹂躏自己的国民——真是要多拧吧有多拧吧,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举凡中外影史,我们的陆川同学也是敢为人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谁借给他的胆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吗?可人家也只是在举着太阳旗反太阳旗,更是两支军队之间的生死较量,尽管对日本军民寄予了无私的同情,但旨在渲染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巨大摧残。而我们倒好,俨然“世界公民”,对日本鬼子给予了充分理解,并透过他们的瞳孔来观照吾国惨遭屠戮中的无辜的吾民!
试问一下,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和广大文艺青年们,这就是“大师情怀”,就是“史诗大片”吗?可以让爱国青年的门户之见退避三舍,也可以将狭隘的民族自豪感束之高阁,但你应该具备最起码的民族自尊心!艺术操守可以凌驾于政治立场之上,但从没见过这样颠倒错乱的意识形态——陆川的做派俨然片中出卖中国军民的唐先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可怜的私利——“大师”和“史诗”的光环——就处处为日本鬼子着想啊,怎么就不能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客观地保持中立或者去捍卫无辜者的生命尊严呢?影片叙事视角的技术性失误,在无形之中让陆川从一开始就站错了队——本着善良的愿望,我不认为他的心态也是如此扭曲的。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民族大义、大是大非上,肤浅的玩笑开不得,甩掉无辜受害者的立场,甚至直接站到了其对立面上去,无疑就是反人性的——又怎能对得起几十万无端惨死的同胞?平心而论,这太像是一部日本人拍的电影了,我坚信韩国人绝对不会这样拍——如果你觉得此番上纲上线的言论有点儿“戏过”,那以后就不必再煞有介事地抗议日本政界和国民去参拜靖国神社,你宽容着人家,反省着自个儿,人家什么时候忍让、同情过你?一个鬼子良心发现后的自杀,就能抚慰南京大屠杀中所有遇难者的英灵吗?《南京!南京!》彻底失之于骨子里的扭曲和腐败……
[ 本帖最后由 刀口漫步 于 2009-4-28 02: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