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71|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 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7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9 编辑 <br /><br />
   

李灿南

    读书与读妻,是不能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我来说读书不易,读妻就更难。

    那天,几个文友相聚,侃及生活中的轶闻趣事与感受,不言而喻,那是在找点灵感,互递几分信息。天南地北地侃到正浓处,小王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我说,你老兄写了那么多的爱情诗,感受一定很深,且把大嫂一定读透了,就谈谈你读妻之事,不必自谦。

    这有什么保密的呢?说来也不好意思,那年为逃避城里的“战争”,我回到山里,经人介绍认识了妻。没有花前月下相伴,你爱我亲的浪漫,半年后就结婚。那时虽然学校停课,教授挨批,但我一心要去考大学,因为我认为即便臭老九无用写写算算的事总要有人去做不读书怎么办?因此,对于妻就没细细地品读。

    从此,她在乡下,我在城里,过起了一工一农的两地生活。虽说她能准时收到我寄回的钱物,但却很少见面。那时我一门心思要考大学,每年就那么有限的几天假期都来没有返回山里与她团聚,妻来城里我也没有很好地陪她逛过一次公园,一次百货商店,加上我除上班做事外,就老是把自己锁起来偷偷地啃那些偷偷找来的书,她一年来一次也是来去匆匆。现在想起来心里也是不是不是的,除自责外,没有办法来弥补。而我那去考大学生的美梦,也在无休止的一个接一个的斗争中成了梦。况且自己也已过了做学生的年岁,只有面对实际,用生不逢时来自我嘲讽。一次,领导得知我已三年内没有请过一回探亲假,便格外开恩给了我30天假让我省亲。回到家,时值秋天,正是农活繁忙劳累时节,也就农人常说的抢收抢种的日子。我想,这几年自己一门心思只想去考大学,没有认真帮妻做过一次农活,这回得好好相助才是。谁知,我虽长在农家,但从小没接触过农活,常年又缺乏体力劳动锻炼,干起农活不仅力不从心,而且还显得十分狼狈不堪。谷子没割几把,便累得腰酸腿痛,浑身冒汗,老是不自觉地走到田埂上歇息,喝水,抽烟。还不时地邀约在上下丘田里干活的人们小憩,影响了人家干革命活。妻见我不懂得农事,又没力气。说,你就不要陪我了,干脆坐在田埂上看我割,用你们的话说也算是锻炼,几天后就会好。这下我不是在帮她干活,反倒成了一个十足的“监工”。

    而最让我狼狈的是几天后,要把割倒的谷子运回家,凭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是根本无法把驮子抬上马背。妻只好请人来抬,让我牵马。而那马也有意欺我,正当驮子贴近它背上时,它突然挣脱我手中缰绳,头一昂跑了。害得驮子散了不说,还伤了人家的腰,叫我连赔不是,又忙着出钱买药,向人家道歉不说还落下了连马也不会牵的笑谈。

    一到晚上,妻不仅给泡上一杯浓茶的同时总是把灯芯捻得粗粗的,好让我一边品茗一边在油灯下静静地读书。然而,我却无法入读。在想:妻身单力薄,既要盘好庄稼,还要带好孩子,孝敬你父母,又要操劳做好家务。而我却一味只追求读书,竟把苦楚与折磨全丢给她,叫她一个人承担,这些年来没有很好地读妻这本书,她真是一个难得的农妇,一个好妻子。想到此,不禁为之一震,提笔写下了几句心里话。谁知这一写,使我一句接一句地停不下来,几天里便一口气写了三百多句。回到城里花了几天功夫,便整理成《农妇,我的妻》系列组诗,算是我读妻的心得。组诗发表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应。圈内人士说那是我写诗的一个突破,同我一样是一工一农的人说,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写出了他们心里话,让他们对当农妇的妻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受,也有了新的爱。

    后来,妻随我进了城。但以我的地位和本事那是无法替她谋一份职业,而我那点微薄的薪水是根本养活不了她和儿女们。无奈,我只好上街去看那些五花八门的招工启示企图从中找点希望。但几天过去,收获毫无。妻说以我这个山里没有读过书,又有了点年纪的女人谁还要你做事,不如我去菜场上卖菜多少会有些收入,也好补贴家用。

    不久,妻便在卖菜行当中找到了她的工作。从此,妻这本书上有了新的一章。每天,她要赶在第一缕霞光升起之前把菜背到菜市,在自己的摊位上摆好,到晚霞洒满西边天时才回家。这其中经受风风雨雨,世俗目光的挑剔自不必说,还要操劳家务,教育儿女替乡人办委托的事,是够辛苦劳累啊。而我除上班做事外业余时间又爱“爬格子”,加上不会做家务,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她的负担,让她承担起不该承受的责任,容易吗?而每当我在灯下那丘“格子”田里苦苦耕种,累得有几分疲惫时,她又给泡上一杯热茶。虽然不是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感觉,但随着那升起的缕缕清香中,脑海里冒出几行苦涩而又清新的字句,让我收割起新的庄稼。而当我在外面碰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中,她又细声细语地说,在外面做事同人家有什么样过不去,大家在一起也不容易,要好好地对待人家才是。几句话,像一束阳光,刹时让我心头上的阴天云消雾散。
    然而,对于钱,妻和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加上我不善于理财也就由她当家。由于她在菜市找了点零钱加上我那有限的几文薪水,一家人收入不多,糊口外还略余有两文。用她的话说,那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攒点小钱没有坏处。而有一次出手大方得让我又惊又喜。那年, 一家出版社看好我的一本诗集,他们不收任何费用,但要我包销1000册,我一算除应得的稿酬外,还要再付给出版社6000多元。对于我来说哪有这么一笔闲钱支付呢?不出吗又感到可惜,急得直骂自己无能,真没有用。如果说上世纪80年初,不少人做着文学的美梦,并为她追求不懈;那么现在谁还把文学当回事啊?而我写了书没有稿费不说,反而要举债出书,继续延续着文学美丽的童话,是不是自己有病啊?。面对现实思来想去只好忍痛割爱提笔给出版社写信,与他们终止出版合同。当妻从孩子们口中知道我为无钱出书发愁时,一脸自信地说,为什么不出,就是把吃进牙齿缝隙中的那点掏出来,也要把你的书面印出来。当即拿出家中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3000元钱交给我。第二天又向几个菜友借了3000元,最终让我的书得到出版,了却了一桩心事。后来从孩子们话语中得知,妻对他们的说这书是我的命,不印出来我会难过,伤心一辈子,再说即使往后有钱,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那就可惜了。当然妻的想法和做法不会让我感动不已,但她让我想了很久,很久。妻就是这么一个实在的人,她不仅顶起了我的天,让我在清贫中获得几分幸福,几分甜美的自慰,而我那被看好的爱情诗,都有她的影子,她的灵魂,她的生命。

    妻,虽不是一本名著。然而,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一本名著,一本特殊的名著。以前没有细细品读,也就是没有读出味。不过,现在细品读也不迟,好在人生的路还长……




2#
发表于 2009-9-7 1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9 编辑 <br /><br />先记号。下午来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9-9-7 1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说实话,你最近发上的几篇文章都很好,只是非首发。这篇也是。

4#
发表于 2009-9-7 1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应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个女人"的说法,你是文人中的幸福之人,有这样一个理解和支持写作的妻子,作文当知足矣!这样一位女人,值得让人羡慕。此文真情实感,支持并问好!

5#
发表于 2009-9-7 1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语言质朴,写出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好妻子。论坛要求原创首发,切记!

6#
发表于 2009-9-7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读后很感动.成其是对于出书的理解.
人说女人是一所学校,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而你的妻就是珍藏在学校里图书馆里的一本名著.好好研读吧.
问好

7#
发表于 2009-9-7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妻子是一本书,需要一生的时间来阅读。欣赏并问好

8#
发表于 2009-9-7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  极有个性而真情的文章。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语言质朴,写出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好妻子。论坛要求原创首发,切记! [/quote]
谢谢提读.记住了.再次谢谢!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  极有个性而真情的文章。问好! [/quote]
谢谢提读.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0 编辑 <br /><br />应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站着一个女人"的说法,你是文人中的幸福之人,有这样一个理解和支持写作的妻子,作文当知足矣!这样一位女人,值得让人羡慕。此文真情实感,支持并问好! [/quote]
谢谢提读.谢谢点评!

12#
发表于 2009-9-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妻,虽不是一本名著。然而,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一本名著,一本特殊的名著。以前没有细细品读,也就是没有读出味。不过,现在细品读也不迟,好在人生的路还长……
能读懂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发上我的旧作,交流一下:

                      妻      子
                                      范廷伟
  我的妻子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妇女,与我的结合是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按部就班地走完了规定的程序,先见面、后订亲,既没有经过过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体验过初恋时的羞涩和美好,最后自然而然地结婚和生儿育女。我的婚姻故事像一碗寡淡平白的凉开水,虽然没有美酒的淳香,却也似焦渴时品尝过的甘醴。

  那时候,乡村的父母为了孝顺长辈,尤其是爷爷奶奶为了在生前能见到自己的孙子媳妇,条件好些的家庭,会事先目测选定人品、条件相仿的女孩子,托上在说媒成功率较高的媒人前去说媒。我的婚事是由妻子的一家亲戚托上我父亲的一个朋友说成的。记得是村放露天电影的一个晚上,我们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在媒人的暗号联络下,终于在媒人家接上了头见上了面,没有少男少女的紧张与窘迫,我们当成了童年时代的一次过家家。所说的简单话语像导演安排好的台词,匆匆忙忙的十多分钟,敷衍了事的十多分钟,便决定了我们相濡以沫的终生。

  妻子憨厚而实在,待人真诚又热情。结婚十多年来,她从没有跟我的父母、姐姐妹妹吵过架红过脸,是她将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协调得和睦兴旺,在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中有着很好的口碑。妻子除了通情达理之外,还有着过硬的女红手艺。婚前她耗费了很多时间给我纳制的两双棉布鞋垫,针脚密密实实,图案精美异常,不但穿着舒适,而且吸汗养脚,近二十年的时间了,至今照常穿着,因为它寄托着妻子的柔情蜜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给我做的土布单鞋、棉鞋压满了箱底,挂满了大橱,有朋友羡慕地说:娶了个这样的媳妇真是你的福分。

  妻子跟随我常年工作在外,从农村里带出来的“土里土气“的习惯却没有丝毫的改变,她爱做小米饭、南瓜汤,她爱亲自下厨炒菜、蒸“手工”馒头,从乡下带来的野菜她当成宝贝。楼前楼后的空闲地被她利用早晨晚上的时间,费心劳力地开垦了出来,栽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浇水、施肥、除草、喷药,招招式式都是她在农村时的特长,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各种蔬菜长势很好,旺鲜鲜的着实让人喜爱,人们从菜地边路过,妻子经常是送你几个茄子,送她一把辣椒……整天忙忙活活其乐无穷。老家或者是乡下的亲戚朋友来人,她抢着担任“招待办主任”的职务,总是倾其所有地忙前忙后,热情得像是一团燃烧的火,他们说我妻子朴实,待见乡下人,没有城里人的傲气,到我家作客心里熨贴、自然,没有拘束感。

  妻子尊老爱幼,脾气随和,贤惠朴实,她做不成令人景仰的高山大川,却能做大山脚下的一棵无名小草。平时我爱读书看报,在这方面的开支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妻子从无怨言,具备了传统妇女“温良谦恭让”的优良品质,有时便能想起妻子对我的种种深切挂念和无私的疼爱。妻子对我这么好,我给了妻子什么呢?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老爷”作风;是对妻子唠唠叨叨的反感;是在家中颐指气使的“大男子汉”派头;是整天当“甩手掌柜”的自在清闲……仔细想想,也真的该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了。

  应该说,幸福的标准就是缘定终生的两人,能够彼此地牵挂,执手走完人生的旅途。爱不是整天挂在嘴上的炫耀展览。试想,当你深夜孤身归来,蓦然而见伫立在风中等你的身影,或望见院中默默为你而亮的灯光,你的心中涌起的肯定是幸福的暖流。拥有这身影、这灯光、人之一生,福莫大焉,爱莫深焉!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09-9-7 20:16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09-9-7 20:15 发表
妻,虽不是一本名著。然而,对于我来说,她就是一本名著,一本特殊的名著。以前没有细细品读,也就是没有读出味。不过,现在细品读也不迟,好在人生的路还长……
能读懂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发上 ...


谢谢,谢谢,
祝福你有个好妻
有一本好书1
14#
发表于 2009-9-8 08:20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一位贤妻,你是幸福的。
15#
发表于 2009-9-8 09:2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比喻妥帖形象,充满了真挚的情愫,欣赏并感谢朋友发帖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0:23 , Processed in 0.0802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