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2 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7-9-22 10:51 编辑

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吧!
——在一次诗歌培训上的发言

    我的诗歌写作启蒙,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顾城那首《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从此,埋下了一颗对诗歌痴爱的种子。诱发我对诗动心的,是张子选的《西北偏西至今,仍然“不忘初心”,坚持着自己的诗歌写作。下面,谈点写诗的粗浅感受

    1甘肃和陇南诗坛现状

    在中国当代诗坛,甘肃属于写作人数众多的“诗歌大省”,被誉为诗坛“重镇”,产生过林染等大批有影响的诗人,获过黄河文学奖的有老乡、娜夜、叶舟,获得过全国儿童文学奖的高凯,也有参加过素有诗歌黄埔军校之称的青春诗会的,大概有葛根图娅、张子选、第广龙、叶舟、高凯古马娜夜、阿信、牛庆国梁积林万小雪、扎西才让、王琰、离离、李满强、郭晓琦、武强华、段若兮、刘山等人,陇南参加过的有康县的樊樊、礼县的包苞、成县的郝伟等3人。陇南诗群应该位于兰州、天水诗群之后,主要是诗歌写作人数上占优势。

    陇南比较有影响的诗人,文县有毛树林、小米、尚建荣,西和波眠、杏黄天、杨天斌、陇上犁、魏旭等,礼县刘志青、王五星、南山牛,成县蝈蝈、苟天晓等,武都有过河卒等。刘志青是全国受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农民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山雾》,据说当时《甘肃日报》《陇苗》(《飞天》前身)留出版面等他的诗歌。毛树林九十年代以一千二百多行的长诗《铜之歌》奠定了在陇南诗坛的地位。波眠是一个初中生成长起来的诗人,其代表作有《黄雪地带》等。张晨、廖五洲和王若冰,据说在八十年代称为天水师专“三剑客”,其中陇南的张晨、廖五洲都有一定影响。新世纪以来,成长起来的诗人不少,当时以成县师范、礼县师范培养的诗人为主,推出了小米、樊樊、尚建荣等人,包苞也和廖五洲等的培养分不开。在女诗人中,最早以雨子为领袖,像庞彩芹、肖娴、李业兰等,都是随之成长起来的有生力量。

    2写作诗歌有什么好处

    从实际,写作诗歌的人基本走上了相对好的岗位,就同一个单位而言,有写作特长的比较受领导器重。我也是由于写诗被教育局领导发现,从一个农村小学调到局机关工作的。九十年代,四川有个杨然,据说学校不给安排课程,让专事写作,条件是挂上学校的名字就行。在甘肃诗坛传为佳话的是,天水诗人王若冰因为在《飞天》发表了一组诗歌,博得了一个四川姑娘的芳心而追随到天水嫁给一个诗人。虽然当前诗歌处于边缘化,没有了上世纪的那种影响力,但从完善自我、锤炼情操等方面来说,诗歌写作可以改变人生轨迹和生活状况。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摒弃打麻将、玩手机等不良习惯,把工作之余的时间用在写作方面。还有,写诗歌和散文、小说相比,不了多少事情。

    3,诗歌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现代诗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意境”。简单地说,意境就是画面和情感相结合营造出的一种情境。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的体式基本保持了稳固,但也有民歌体(贺敬之、李季等)、民谣体等,此外也有赵丽华的梨花体,车延高的羊羔体,乌青的乌青体等。从表现的手法等来分类,有抒情诗、哲理诗(卞之琳 《断章》)、叙事诗,这个排序也代表了从低到高的境界。古人把书写的境界概括为: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通常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按照题材等分类,有先锋诗、实验诗、乡土诗等,甘肃和陇南的诗人,大多受地域性影响写乡土诗的比较多。选择怎样的书写体式,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决定。我写的多数属于乡土诗,比较有特点的一首是发表在《岁月》上的《乌鸦的黑翅驮着雪》:一只乌鸦\翅膀上驮着黑夜\更重的黑压在大地的背上\蔓延进人们的恐惧\月光洗不白的黑\河水也冲不走\在夜的怀抱里\乌鸦的鸣叫是一把嗜血的刀\它黑溜溜的眼睛\写满了对白的渴望\雪适时赶到\在乌鸦的黑羽上涂抹\每落下一点白\鸦身上的黑就减少一分\整个凛冽的冬夜\乌鸦驮着雪花\它想找回黑色包裹下的\雪白的灵魂\和喜鹊一样白的好名声”,表达的是一种因为羽毛的黑而被误解的一种现象,其实乌鸦的聪明堪比人类。

    4,写出自己认为的好诗歌

    第一,成为诗人的条件有三个要素:有一双慧眼,观察世界,发现诗意;有一颗敏感的心,感受生活,体察社会;有善于表达的欲望,乐意写出见闻和感想。

    第二,要力争写出新意。由于写诗的人很多,在选择素材上、表现方式上不重复别人很难,目前多数人能做到的就是在语言上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难能可贵。

    对于什么样的诗歌,可以博得编辑的亲睐,《诗刊》的三位编辑是这样说的:

    聂权说,好诗的特征之一是具备使人难忘记的情感,使人长久回味。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和形式只是载体,是必要的表达手段,更重要的是可意会难言传的内涵和意味,好的诗歌要有情感的温度。写作者不仅要探求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还要关注广大群体甚至是全人类的命运,有根、有来源、有支撑的创作才会有价值。

    张二棍围绕诗意的来源,语言如何表达诗意,他说诗歌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感染别人,诗意无处不在,写诗就要运用自己的语言系统,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来表达日常。写作要承担起拯救自己、唤醒别人、感染读者的责任,它是一个给读者捐献的过程。

    王单单说,好诗的基本要素是真诚、朴素、陌生化、创造性等,写诗之前,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写诗。他强调阅读和行走能增强诗人的造血功能,有意义的行走即包括现实的跋涉,也包括精神上的旅行,阅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书本知识的摄取,行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阅读,当我们亲临某种生活的场景时,那种体验甚至比单纯的阅读会来得更加深刻。

    那么,我们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激发感情的意思。(《诗经》):对待事物的角度、深度等。:心胸的开阔豁达。:抒发悲怨,心中有不平。也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抒情一类的,比较常见,像席慕容、汪国真等人,但我不建议大家学习他们,一是太小资、矫情,二是缺乏时代感。可以多写一些“怨”类的诗歌,下面举例来说。

    管一的《离婚室48》节选:“办证员王小花……出来的时候也变得满脸忧伤/张了张嘴 连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了/对于一个男人常年在外打工的女人 对于一个/一年中只见到自己的男人一次的女人/对于一个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是女人的女人 对于一个一年/才做了一次爱的女人 对于一个一年中/才做了一次爱就得了性病的女人/她除了委曲 还能说些什么”,表现的是一种人性扭曲下的社会现象,揭示的是隐藏在生活表象背后的社会深层问题,给人强烈的疼痛感和冲击力。

    针砭时弊一类的,如波眠的《写给一位乡长》:交给你的一片庄稼中\要看清恶草背后的势力\正确使用你手中的锄\\待谷禾以土的温暖\待秧苗以水的潮湿\关注百姓门外的泥沙\关注牛羊干渴的嘴唇\让池塘的蝌蚪安闲褪掉尾巴\让多嘴的麻雀享有吵闹的自由\\像一块秤砣\敢把一车草说轻”。诗人向农民的父母官乡长直陈肺腑,尤其是“像一杆秤砣/敢于把一车麦草说轻”,这一结尾非常有力。既是对基层干部实事求是作风的祈望,也是对乡村流弊清醒的针砭,表明诗人具有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责任感。

    著名诗人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也属于揭示人性“恶”的一面。传播很火的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表现的还是“怨”和“愤怒”。以上例子,是为了说明诗歌的选材无处不在,就连闻一多笔下的《死水》,尽管是“恶之花”,但丑到了极致都有了美的特质,如此来说,什么都可以入诗。

    其次,语言上注重“炼字”,善用动词,少用形容词,注意虚实的变化,不要按常规的路子出牌,写出的诗歌就不会太差。

      1、 “炼字”,如贾岛的“僧(seng)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炼字”的典范。我发表在《甘肃农民报》的处女作《奶奶》,其中有一句 “奶奶常在每个黎明\生一盆柴火\在烟和茶的泪里\复习往日的苦涩”,其中“复习”被编辑改为“温习”,就更有诗意。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两行诗,第一句是“一滴水滴进了大海”,第二句是:“大海说:”。如果用一个词来补充,在坐的各位会用什么词呢?这位小作者的答案令人意想不到,是个“痒”字。真是妙不可言啊!

    2、善用动词,可以增强动态感,特别是对静止的事物可以表达出动态的意蕴,小米的《草原》:平静地摊开\\一只小鸟摇头晃脑地\在花与草之间  踱步\一只小鸟用它尖而生硬的嘴\啄了啄\草叶上的露珠\\露珠里的大草原  就这么\摇晃起来\\天空低到每一棵草\都能抚摸它的\高度”。尤其是“一只小鸟用它尖而生硬的嘴\啄了啄\草叶上的露珠\\ 露珠里的大草原  就这么\摇晃起来”,以动态来表现小视角,却营造出了大境界。

    3、虚实相生。就是把直观的事物进行虚化,或者把没有形体的东西写的可感可触,以此来增强意蕴。比如“风”,它没有形体,无色无味,但又无处不在。古人的写法很值得借鉴,唐代的李峤采取侧锋用笔的手法来表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受到启发后,写了一首《风在寻找什么》:“风跟在风的身后\不停地追赶踩踏着路的红尘\于竹枝的叶尖上找到了月光的泪痕\在黄昏穿过平静的湖心激起一圈圈的思念……”,第一句“风跟在风的身后”把“风”表现为众多的个体组成的有生命的事物。市文联主席毛树林把他和小米(刘长江)做过比较,说如果是一个茶杯,他的风格来表现杯子瓷胎的分子、离子的活动状态,而小米则是透过杯子写到里面的“茶”,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方式更有诗意,事实上小米的诗歌写作走得更远。那么,如何把实的事物虚化呢?我记得有人写过一个姑娘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蔬菜、鲜花等,如果直观去写那就成了散文,而这位诗人的写的是:“她提着一篮子的春天”,这里的“春天”把鲜花、蔬菜等普通事物虚化了,反过来说,原本很宽泛的“春天”,被诗人表现为可以用篮子来撞在也可以提在手上,那它就有了形体和重量,这样进行虚实处理,诗意顿时彰显了出来。是诗歌,还是句子的分行排列,从语言上就能鉴别出来。

    第三,修辞运用。诗歌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通感等,也有把古诗中的“意动”融入进去的,还有,现代诗也可以用典故,但要用的巧妙。比喻,在诗歌中多用隐喻,就是不出现比喻词,更忌讳使用表达不确切的好像、仿佛等词汇,但比喻要用的生动、形象和传神,别人用的太多的尽量不用。拟人也比较常用。举一个波眠的诗歌《花瓣船》“小溪中\一粒小水珠坐着一片\花瓣船在行驶\忽然\又来了几只花瓣船\只她一个人\小溪里的水珠都很忙\根本顾不上来花瓣船上玩一会儿”,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把通感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诗歌的层次也有质的飞跃。再举波眠的《看星星》中的第二节:“房檐顶上的\一颗是最亮最亮的\像一颗刚刚剥开的果冻”。把“星星”比“果冻”意象很美,给人的感觉是色彩的相近,触感上的温软,更有味觉上的“甜”,凭依的就是通感的修辞手法,让简单的诗行具有了多元的美学意蕴。还有一种常用的修辞“含混”,目的是造成一种难以说清却很奇妙的境界。像山东雨兰写花的一首诗的结尾是:“美的不由分说”,让人不能确切知道美到了怎样的情态,但留给读者的联想和再次创造的空间很较大,也给人有回味无穷的感受。诗歌的“留白”,也是检验诗歌书写水平的试金石,切记给一首诗不要塞太多的东西,写的太饱满了反而就失去了诗歌的“空灵”之美。

    第四,几点建议:如果是为了考试,那就在写法上按照老师讲的那一套去做,一定能得高分,但写诗歌最好把老师讲的理论统统抛开,写自己感悟到的,那样的诗歌才会与众不同;政治性的抒情诗不要写,紧跟时令的诗歌不要写,命题类的诗歌最好不要写,否则诗歌的质量会越来越差;要写就写能打动自己的,有感而发的诗歌,且把创新视为生命,一定能写得越来越好。而且,提倡大家写短诗,容易控制和把握。天水汪渺的《土地疼出了泡》就很短,但很有震撼力,节选部分:土生土长的爷爷\土里爬了一生\滴滴汗\都跟土地有关\我的小名噎死爷爷后\土地  比我还疼\\我们把土地疼出的泡叫\坟”林染认为1991年最好的一首诗是匡国泰的《辰时:早餐》:“堂屋神台下\桌子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田土\乡土风流排开座次\上席的爷爷是一尊历史的余粮\两侧的父母如秋后草垛\儿女们在下席挑剔年成\女儿是一缕未婚的炊烟\在板凳上坐也坐不稳”,不足十行,所用比喻和描写却很传神。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论坛:中财论坛,是为数不多发稿费的论坛之一,我已经坚守了快八年。再送大家一句话: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0: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给我县一个企业职工文学创作培训会准备的讲稿,层次有点不高,请各位老师多指点!:):)
3#
发表于 2017-9-22 13:44 | 只看该作者
“成为诗人的条件有三个要素:有一双慧眼,观察世界,发现诗意;有一颗敏感的心,感受生活,体察社会;有善于表达的欲望,乐意写出见闻和感想。”刘老师说的极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4 19:23 | 只看该作者
幽谷幽兰 发表于 2017-9-22 13:44
“成为诗人的条件有三个要素:有一双慧眼,观察世界,发现诗意;有一颗敏感的心,感受生活,体察社会;有善 ...

感谢老师的鼓励,祝你快乐!
5#
发表于 2017-9-29 13:12 | 只看该作者
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14:57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7-9-29 13:12
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谢谢版主评阅,只能算是一点心得吧!
顺祝双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17:46 , Processed in 0.1817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