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的石头也开花
———刘永宗散文集《漂泊是条青春的河》序
□罗西 2009年11月4日《湄洲日报》“书香”版头条
必须承认,认识刘永宗才刚刚开始。虽然,他谦称我老师,我则一直坚持,写作没有老师,只有同学。
无意里看到他一些散落各报刊的短文,最初是对其署名“刘永宗”兴趣,亲切、乡土,且断定他是我老乡,在我老家,这样的名字俯拾即是;之后,是感动他的真实,如此原生态的,不打激素,也不包装的名字就如此赤条条甚至傻气地呈现出来,有勇气,也诚恳自信。
然后,再看他的文章,就很有感觉了。甚至,我隐约看见我年轻或小时候的一些熟悉的影子,对文字的热爱,对生活的艰难打拼,对芸芸众生抱有一颗易动、悲悯的心……
很羡慕他的年轻与才情,虽然他现在还有彷徨、困惑,以及不得不为现实生活而到处奔走、妥协。他的文字,有生活,诚实,带着体温,虽然平实,线条单调,但是,仍然可以感动读者,因为没有矫情与造作。一个懵懂、老实、身无分文的的孩子,从农村直接走到城市,如同一棵挂泥的乡野枇杷树苗,活生生被带到城市里去栽种,那种突变带来的诸多不适应,他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体力到心力,才可以渐渐开出自己应该有的枝叶、花朵,或许也蒙尘,甚至灰头灰脸的狼狈,但是内心越发坚定、清澈,保存祖辈以及那块土地赋予他的那些本色本分与本真。
他去城里流浪,背的行囊,却是乡村的月亮;最底层的打工生活,眷念的还是“故乡的灶底土”和地瓜花;即使写励志感悟文章,仍然带着石头的气息,粗砺,但有力量。从老家莆田到厦门、北京、昆明等,一路跑来,我听到是风的声音,而很少有他的叹息,甚至喘息,我感受到他温和敦厚背后的内心能量,不怨天尤人,做了再说,这样的不屈青春,难得可敬,也接近壮丽。
他这样写到:在公园里捡易拉罐、矿泉水瓶去卖。经过连续几天的“蹲点”,我收集整理的废品卖了十几元钱,终于买回了一把气筒和一些补胎的工具及材料……我骑上一辆旧单车,载上用蛇皮袋装着的这些东西,找了个车辆来往比较多的地方支起了小摊。第一天下来赚了7.5元,虽然不多,却也知足……
一个年轻、心气颇高的文青,放下内心所有的自尊、骄傲,去捡废品卖钱,再用它买来修车用具,在路边摆摊,风吹雨打,挣辛苦血汗钱……贫寒子弟,要坚持自己理想,很难,甚至是不幸,但是他折中、坚韧地走了一条半妥协的路线,白天为生存而努力,夜晚为梦想而发光……而且,他走得无怨无悔,甚至可以春风得意;文人多自怜,但我看到的是谨慎、理性与连贯的乐观。艰苦不如意的文青,很容易沦为“愤青”,但是他却因此锤炼为一名“奋青”。
“激扬文字摆渡漂泊人生,典藏真情收割流浪岁月”,这是阿宗执着的追求。现在仍然在漂泊途中,这个集子,应是青春漂泊里记录的活页卡,点点滴滴,都闪耀着生命的质感和劳动的热度,真实力量与朴素的感染力,让我感同身受。生存、亲情、友情、回忆、追求、清苦、劳碌、一点点感慨和挣扎……都是他文章里常常出现的关键词汇,明白而真挚的文字叙述里透出那淡淡的笑,我看见其内心的充实与自在。他是用脚丈量青春,文字只不过是劳作后一些奢侈抒情的呼吸。“上帝会眷顾经过苦难洗礼的心灵”的,我相信他说的这句话。
当然,内容的丰富、思想的深厚、文字的经营、想象力的飘逸等,阿宗还有很多很大空间可以拓展、进步。诚然,有坚持、有激情、有真诚,有“初心”,就可以走得更远。再说,那些东西是可以学来的秀来的加强来的,所以不怕;另外,纯朴、简明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甚至可以发育为一种风格,石头里开出的花朵,不是奇葩,却也惊喜。保存草根的质朴、清澈,泥土的芬芳,以及生来就具备的传统文人的敏感、多情、正义和悲天悯人情怀,我相信,阿宗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罗西,祖籍仙游,现居福州。福建青年杂志社副编审。专栏作家,博客名流,在《希望》、《新青年》、《好主妇》、《婚姻与家庭》、《新民晚报》等50多家报刊杂志上开设过专栏。著作有《赶紧幸福》、《不是美人也可以用美人计》、《情感心理拉链》、《心灵鸡汤———青春密码》、《左脑爱自己右脑爱他人》等20部。
刘永宗,笔名踏浪。曾用名:新大陆、刘荣宗。中学时代开始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曾当过建筑工人、业余记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福建日报》2008年“七月新人”。作品散见于《黄河文学》、《写作》、《作文天地》、《湄洲日报》、《湄洲日报海外版》、《校园文化报》、《野草》青年文学报、《青年诗人》双月刊、《大方文艺》、《现代青年》、《向阳湖》、《莆田文学》、《莆田通讯》、《莆田晚报》、《华夏贤达》、《莆田侨乡时报》、《东南早报》、《牛城晚报》、《文化人报》、《营口日报》、《福建日报》、《桂林日报》、《南阳广播电视报》、《华夏美文》杂志、《四川工人日报》、《云南广播电视报》、《大兴报》、《青春潮》杂志、《第十五届云里风文学奖作品集》《中学语文报》、《星光》杂志、《渤海早报》《厦门晚报》等报刊、文集。
[ 本帖最后由 刘永宗 于 2009-11-7 22:5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