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0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  老街很老了!
  老街很老了,就像一个老人孤独地居于城市的一隅。

  老街上住的人家大多是世代的居民。那时租房住的一般都是些做生意的外地人。他们是城市的过客,今天来了,明天又走了。流动得很快。像我们家这种稳定的房客并不多。

  我们家租住的小院是一个静谧得让流浪的人想停下来休息一下的处所。院子分为前后两院,干净、整齐而又雅致。前院有一口井,冬暖夏凉。临街的巷道有一扇大门,大门一关,把一街的喧嚣都关在了门外。剩下的便是静,和着那些默默开了又谢了的花儿,还有偶尔闯进来的一两只蝴蝶和蜻蜓。

  前后两院有一条长长的过道,相连处有一小阁楼,门上上了锁。我们小孩子偶尔会从门缝里向内偷看,总幻想着这屋子里有着童话般神秘的故事。

  有一天,那尘封已久的小阁楼终于被打开了。住进来的是一位弓腰驼背的女老人,从她的身板来看,想必年轻时很健壮。老人的脸庞很大,刻满皱纹,看起来不像一般的老人那样慈祥,以至于刚开始时我都不敢喊她。时间长了才知道她其实是一个很慈善的老人。

    老人姓崔,我们叫她崔奶奶。听母亲说崔奶奶是房东家的远房亲戚,结过三次婚,丈夫都去世了,无儿无女。先前在一军官家做保姆,现在老了就回来住了。

    人们都说她命硬!

    崔奶奶以卖咸菜为生。她做的咸菜味道很好,不久就闻名于整条街市。甚至在她去世很久以后还有人寻到院里来买。

    崔奶奶虽然人很老了,做咸菜却一点也不马虎。常见她将大捆大捆的青菜买来在井台边一叶一叶的洗得发绿才凉在院里的铁丝绳上。有时我去井台边打水,碰到她洗菜就帮帮她。她便常在母亲面前夸我,还常送我们一些咸菜。后来我住校每次回来临走时她都要给我带上一瓶她做的茄子榨。多年后我的舍友们都还记得我的茄子榨。

    虽然住在一个院里,但我从来没到崔奶奶的屋里去过。有一次帮她提一桶水送上去放在门口就走了。匆匆的一瞥,恍惚看到烛光掩映的供桌,一片昏然,很神秘。

     我真正到崔奶奶的小阁楼上去是她搬来几年后的一个冬天。那个冬天,崔奶奶病了,除了她的侄儿侄女偶尔来看看她就没有人来。有一天中午我到她的小阁楼上去看她。一走进门就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阁楼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是她打坐念佛的地方,正中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上供着一尊观音菩萨塑像,案上放着两个白底青花的瓷瓶,瓶里插着松柏。一掌长眠灯发着幽幽的光。里间是起居室,吃睡在一间。向里一张床,床头一张小方桌,桌上零乱的放着一些糕点。屋里没有生火,外面是灿烂的阳光,隔着冷冷的一堵墙,那阳光的温暖便离人远远的。

    我不知所措的问她有没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她让我把酒精炉点燃烧点水。我没有用过酒精炉,她躺在床上喘着气指点着我,我半天才抖抖索索的把炉子点燃。后来我让爸爸每天生炉子的时候连带把她的炉子也生着。

  崔奶奶的病越来越重了,母亲和哥哥天天去给她挂大针。有一天,哥哥回来时神色凝重的说老人营养跟不上,血管都瘪了,打针都打不进去了。终于,她的侄儿把她接走了。

    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听说崔奶奶已经在春暖花开的四月间去世了。死在她侄儿家的牛圈棚上的。因为她有克夫的命,又没有子嗣,所以不能进正屋,也不能进祖坟。

   再后来,我们家也搬到爸爸的单位去住了。听说老街要拆了。新的街市将重新取代往日的繁荣。谁还会在意这片土地下埋藏的曾经的故事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1-10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没排版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20:49 | 只看该作者

正在排,谢谢!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正在重排,谢谢!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可是原创声明怎么排上去?要自己打吗?请帮助,谢谢!

5#
发表于 2009-11-11 0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欣赏作者感性的文笔并欢迎光临散文版!

6#
发表于 2009-11-11 0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风情特色

7#
发表于 2009-11-11 0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先记号。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这是我十多年前上高中时写的,一直觉得没能表达出我的意思,一直想改,可是,隔着十年的光阴,我仍然改不出来。所以急切的想要得到指点。

9#
发表于 2009-11-11 1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已拜读!问好!

10#
发表于 2009-11-11 1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追抚中,老街就像是手心滑过时的突起物;感叹中,它又是我们眼中没有着色的风景,老街,见证了这里曾经的喧腾与落寞,兴旺与颓废。小建议:对老街的旧景致应多些笔墨,人物的回溯尽量减缩。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杜永生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28 编辑 <br /><br />谢谢老师点评!是的,文章重点本来是写老人,但用了老街的名字,本意是用老街的颓废与落寞映衬老人晚景的凄凉,可是没表达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7 04:39 , Processed in 0.12727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