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让企业在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企业在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
对甘肃丝路春食品工业公司构建企业文化的几点构想

      


  文化对于企业相当于思想对于人,思想可以指挥行动。有了好的思想,才能有正确的行动;而没有思想的人,再强壮也只是四肢发达而已。企业也一样,看到企业的形象、产品、员工,或与企业打交道中,也能品出一个企业文化底蕴的深浅。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甘肃丝路春食品工业公司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深厚的企业文化,但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上,仍有诸多内容需要加强。
 
  一、准确定位企业文化形态

  丝路春食品工业公司作为一个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在“酒文化”的熏陶下,应该很容易催生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在30年的市场竞争中,“丝路春”曾一度春风得意,尽管后来有点秋意阑珊,但已经树起的地或品牌,已经在省内外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天,重新定位企业文化,重塑企业形象,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需要。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自发形成阶段,其次是塑造阶段、培育阶段、巩固阶段和创新阶段,最后又回到培育和巩固阶段。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一般又形成五种企业文化形态:自发形态、操作形态、经验形态、理论形态、学科形态。自发形成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为这段时间一般是企业的创业时期,大部分企业家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如果企业一开始就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企业文化,那文化自发形成的阶段就会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成为
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的最好理由。

  从丝路春发展看,企业改制完成后,虽然过去的文化的延续,但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目前仍旧回归到了新一轮的培育阶段。在文化形态上,需要尽快完成经验形态向理论形态的过渡。要明确企业的理念核心、界面意象、传播口号和市场定位,确立起员工共同的信念。这是丝路春企业文化体系生成的重点。

  二、形成竞争的核心价值观。

  北大张维迎教授曾经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作了界定,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后来又有人多加一项:变不了。许多成功企业案例胜过任何雄辩,事实确实如此。技术、人才、管理都是可以转移或变动的,只可能成为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创造一种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并始终不移地信奉它,则是一个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法则,是使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正如一个人的精神和信念,你可以抢走一个人所有的一切,使他一贫如洗,但抢不走他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一样。

  企业文化需要诉诸于媒介的宣传,但进入到媒介的东西已经是成熟的理念,而培育理念的过程是一件相当细致而费功夫的事。这个过程寄寓在丝路春的产品生产、品牌树立、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紧紧相扭,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企业员工没人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无法形成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企业文化仍旧是一盘散沙。在这方面,丝路春在生产和营销上曾经有过许多成功的做法,值得细细梳理,雕琢成形。

  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是企业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考察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可以洞察文化的系统概貌和整体水平,也可以评估它在市场竞争中的真正实力。企业文化虽然是以观念的形态出现,但却蕴含着极大的潜力,它通过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指引、调整、约束和控制企业及员工的行为,对外打造企业的形象、信誉,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无形的,但是这种无形却是最能转化为有形、并且能让人看得最真切,因为它能附着在每一件产品上、渗透于每一个人内心里、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可以极大地提升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彻底摧毁一个企业。


  三、造就独特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是企业现状的客观反映,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再现出来,给员工以理想、信念、鼓励、荣誉、约束,使员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思想境界不断升华,在工作中牢记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遵守价值准则和管理信条,始终保持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名牌,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丝路春作为地方品牌的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一般不要盲目学习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重要的是要从现实出发,提炼自己的精神信条,培养和激发员工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员工与企业同生存、共忧患,为企业发展竭尽全力。树立具有特色的经营观念,不断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力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章,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培育企业知名品牌

  品牌是眼球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的商誉。驰名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其背后是文化的积淀。它虽然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价值符号,但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提示着产品在消费者偏好中所处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在心目中的重要标志。而企业品牌要靠企业伦理,企业信用来维护,企业只有把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灌输给每个员工,并成为支配其言行的自觉意识,使员工恪守诚信、遵守诺言、不欺不诈,增强对自己行为之后果负责的责任感、道德感,才能维护企业商誉,维护品牌形象,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强大的生存、发展动力。一个企业从求生存起步,从弱小到壮大,走出县走出州走出省,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是一个不断炼内功强素质树形象的过程。可以说,“丝路春”这一品牌的分量相当重,有千年的历史做背景,有今天的酒文化做沉淀,也有现实打拼中形成的企业精神,怎样挖掘这一品牌后面的内含,并进行整体包装,是提升品牌、宣传品牌的当务之急。

  五、彰显企业家的人格魅力  
  一个成熟的企业,一定会造就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对员工和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为科学决策,更体现为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的人格魅力,体现为他对社会的丰厚回报,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对民众的关注与关切。企业家的风范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成熟的企业文化的标准之一。
  
  从成功企业的企业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1. 有强烈的精神动力并充满激情地追求目标。海尔是从亏损147万元起步的,联想是20万元起家的,TCL是5000元起家的,能够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把传统的大企业和外企甩在身后,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没有远大的志向和精神动力是难以达到这种结果的。他们不断的为自己和企业提出新的目标和方向,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经营,从国内名牌到国际名牌,从一个落后的国有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他们自我超越的脚步没有丝毫的迟疑。
  
  2. 自信及坚忍不拔。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尤其在困难的时候坚定信心。在1989年,在几乎全部的冰箱厂家都降价的时候,张瑞敏不降价反而提价12%;柳传志在国际品牌大军压境时不甘心只做代理,建立自有PC品牌,最终成为市场第一,将当时的老师惠普甩在身后;李东生总是后发制人,在一个竞争已经很激烈的市场上异军突起,彩电、PC、手机都是如此。
  
  3..重视学习。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这和他后天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成功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学习、实践和总结,张瑞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了如指掌,还委托在海外工作的同事帮助收集最新的管理书籍,使他能掌握世界最新的管理动向,李东生和TCL的高层养成了互相赠送管理书籍的习惯,有时同一本书会收到两三本。柳传志特别喜欢读企业家传记,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细细捉摸,常常要读几遍,每周六都要拿出半天时间整理个人思路。
  
  4. 以身作则。张瑞敏要求员工打卡上班,自己也打卡上班,没有专车,没有专用食堂。李东生要求员工上班穿西装,自己在上班和公众场合永远西服革履,出差轻车简从。柳传志至今还像个中科院的学者,坐车看到当年的同事骑车而过心中感到不安。


  “财富不能创造文化,文化却能创造财富, 这是国外企业流行的一句名言。它说明的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日趋激烈的前提下,文化力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市场的饱和,产品日趋的同质化,服务的可攀比性,已经迫使竞争升华到更高的层面,已从传统的产品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走向文化竞争。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任何企业,每一次市场拓展的成功,归根结蒂实质上就是一次文化延伸的成功。
最后祝愿丝路春食品工业公司的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0-2-2 08:5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2-2 08: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课题
学习、欣赏
3#
发表于 2010-2-2 09:06 | 只看该作者
思绪缜密,有理有据,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0-2-2 08:54 发表
很好的课题
学习、欣赏


谢谢关注!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9: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2-2 09:06 发表
思绪缜密,有理有据,欣赏!

问好敬版!是为本地一个企业做的一个策划,请多指导了。
6#
发表于 2010-2-2 10:37 | 只看该作者
也算年终的总结性论述吧。
7#
发表于 2010-2-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年底工作很忙,身体也不大好,上网时间少,怠慢了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清风在此说声抱歉!预祝楼上春节愉快,阖家幸福安康!
谢谢柯英老师!
8#
发表于 2010-2-2 22:20 | 只看该作者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主宰,它包含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品质活动,各阶层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及企业信息共享渠道等等。空洞的口号、漂亮的版报、华丽的说辞、优美的标语,并不就是企业文化,而它是要通过企业文明发展演化过程而逐步形成的“滋润能量”。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没有文化基础的企业便犹如大厦结构难以坚固,不抗震阻;没有文化滋润的企业便犹如树木不能茁壮成长,永远也不会成为参天大树。
欣赏柯英老师好文!加精。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08:48 | 只看该作者
来客串一下,呵呵。谢清风版主支持!
10#
发表于 2010-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大侠企业文化!
11#
发表于 2010-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对甘州品牌的很好研究与宣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21:20 , Processed in 0.0573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