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55|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终饮寒凉-碎墨春秋(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0 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来自网络)



碎墨春秋(九)


终饮寒凉


  灯光柔和的照在书页上,来自远古竹简上的一行文字,便清晰在眼前:“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轻轻啜读,这生动蓬勃的字句里,顿觉似一缕春风拂来,融暖甘甜。这缕春风曾吹彻秦朝辽阔的疆野,穿过雄魂万里的长城,而吕布韦书案上的烛光,却从冬摇闪到夏,从春摇闪到秋……

  《吕氏春秋》的光阴,长过大秦的江山,《吕氏春秋》的精深博厚,高过秦国的高楼威宇,可它越过历史的层层风云,让你触摸到的,却是一个人眼神里彻骨的寒凉。

  吕布韦商贾四方,贵胄一国,福禄几代,可以尽情逍遥,挥洒光阴。本是灵犀贯通、高韬大智的他曾写下“行不可不熟,不熟,如赴深渊,虽悔无及”,如此微语,不知在他弃商从政的那一刻,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坠入比深渊更深的情与政治深不可测的大渊呢?一个人在强烈的欲望之下,纵是身临威崖,下一脚迈出去就是万丈深渊,也浑然不知。

  慨叹一声,他真不该从政,不该陷入情爱的泥沼,他该本分的从商,安静的作学问,那时,中国的历史上,会有一部容天地,纳宇宙,纵横古今的《华夏春秋》出世。可是,历史并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愿来写,它酝酿的一段扑朔迷离又恢弘跌宕的历史风云,正需要吕布韦这个满腹经纶、雄心贯宇,且内心纠缠着万千矛盾的人来参与演绎。春荣,必得春雨来润,秋残,必经秋风相摧;茂草之中必有虫鸣,大树之上,必有鸟栖。因此,吕布韦的悲欣寒凉,以及围绕这个人物发生的一切,都是天意。

  端坐于公园二十一世纪的深夜,思绪被拉长,指尖似触摸到公园前一卷卷泛黄的竹简,光滑的质地中,浮动着奇迷的气息。遥想,悠悠千年,该有那么一个晴丽的日子,给赵都邯郸,为了邯郸城内一对男女的相会。那个日子里,邯郸武灵丛台内的弯桥、楼阁、亭榭,涂上了金灿灿的日辉,珠宝商吕布韦,弃金银玉翠于驿馆,落落白衫的走过长街深巷,去约一位娇美的女子,而舞妓夏莲也谢下华丽的霓裳,布衣葛裙、青鬓素颜的等待,等待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为她带来一把上好的檀木梳……最初的日子,邯郸城内这对相爱着的人,心是何等的鲜艳如花,就这样天长地久吧,就这样不问前生与来世,也无需为生活作宏远的策划,岁月该会是多么的安恬自若?可商人与舞女的内心,原本是不及平常百姓朴素的,秦质子异人的到来,让两个人都退回到本性的底色中。

  虽然作为秦国的质子异人,在赵国生活的困窘、失意,但他的背后是大秦,是皇权,吕布韦意识到,既使自己拥有万亩良田,屯金百万,也不及威坐金殿之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威风,既使日日美女环绕,也不及一呼百应、人人敬仰的自在。潜意识中的虚荣心,并不能完全促成吕布韦演绎大秦春秋这个角色,只是个因素罢了,他少壮雄心,深怀抱负,禀赋超绝,雄才大略,乱世中明睿的预见性,才是真正成全了他大秦风云人物的原因,看来,他的财富,他的韬略和智慧,都是为奠基一个一统天下的大秦国而准备的。有人说他是乱世英雄,总觉得不足以说明吕布韦这样一个心机细密幽深者的性格特点,他虽高韬雄略、奇才大智,清醒儒雅,却混合着商人的精明与局限性,虽有学者的风范,却脱不去柔弱、古板,不具备英雄壮士孤注一掷的决绝,不宜做骁勇善战的将帅,更不具备王者的威严霸绝,他最适合做的,就是高级的谋臣或良相。

  说他传奇,确实不假,他善察天文地理,通晓史事兵法,还有一点,就是他制造了千古之迷——始皇帝的出世。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与其纠缠于子楚和吕布韦之间,倒不如信其天地的玄机,信其赵国的上空缭绕着秦之先贤伯翳雄踞华夏的夙愿。七国纷争,天下割据,统一华夏,也是大势所趋,借吕布韦与异人这两座桥,通向华夏归一的大道,始皇帝的出世,该是天造地和。

  尽管吕布韦初涉政治滩涂,凭着自己丰厚的财富,于乱世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依旧不能使自己的命运两全,他舍了夏莲,做了未来始皇帝赢政的仲父,做了一扫六国的大秦执掌朝政的相邦。大权在握,众臣趋之,秦朝的一段春秋,真的是属于他吕布韦的,只是想不出,他当初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恭送异人时,内心该是怎样一番搅动肝肠的思量?也许,对于身怀绝才的他,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在权欲与勃勃疯长的抱负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弹一弹袖尘,浅笑如风,潇洒的走开,一切都好像从没发生过。其实,他与夏莲从不曾掐断情缘,既使夏莲当了秦国的母后,明里暗里也常有私会,只是,吕布韦不再是邯郸城内白衫飘逸、朗朗清俊、心中只装着明眸皓齿的夏莲的吕布韦,夏莲也再不是纯情无邪、期待一把檀木梳传情的夏莲,他们都各有各的图谋,且愈加强烈,直至忘乎所以。吕布韦需要的是想尽一切办法,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实现他的宏愿,而没心没肺的夏莲却坠落到以瓦解大秦的朝权,填补她内心的寂寞和贪心。

  北雁南飞,长殿寂寥霜沉月。咸阳的秋,雨冷风寒,总有那么一刻,吕布韦与夏莲会蓦然想起多年前邯郸的明媚,想到邯郸的温暖,可内心却愈加虚白,坐拥咸阳,纵是锦裘细貂,也裹不住他们的寒冷,秦国,唯一能够让他们觉暖的,就是未来的始皇帝赢政,从他的身上,他们能看到邯郸的明媚日月,看到以往爱的温香。赢政日渐长成,敏慧绝傲,显现出王者风范。十年苦心的培育,沥血的教导,一棵幼弱的小树,就要长成参天大树,吕布韦喜悦中却杂揉着难以消除的空虚,无论他与赢政是否属父子亲缘,这样寄托着终生大愿的岁月,沉淀了累累绸缪,也积厚了吕布韦与赢政之间父子般的深情。赢政毫微的生长变化,都牵扯着他的心,他盼望赢政早一点成为真正统一六国、威震山河的霸主,又恐这棵参天大树遮住自己的光亮。在日益强大起来的大秦,吕布韦已经不是很满足仅仅做个起辅佐作用的相邦,想像得出,他与秦王平分秋色的想法,会在深长的夜晚,让自己兴奋不安,但奇树异木,总高不过参天大树,他在与赢政心里与权利的较量中,是一步一退的退守至《吕氏春秋》这个窝巢中去的,倘或当年他会这样想:不能继续操控大秦的春秋,还不能运作我吕氏的春秋吗?然而,他错了!在秦王赢政睥睨天下的目光严逼下,秦朝的浩荡风云里,容不下他这个从商家气脉里运生出的春秋气候,尽管始皇帝是他吕布韦费尽心血一手辅佐登上皇位,一手托举成为七国霸主,殚心竭虑的助赢政扫六国,统一天下,但他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才略,是不能超越了千古一帝始皇的。

  吕不韦奇才大略,智慧超卓,但他还不够清醒啊!假若他懂得于繁华到极盛时翻然转身,且能保全他晚年的安稳,持功隐遁,获得一份世人的赞誉,守住自己的尊严,就如当年他将《吕氏春秋》悬挂于咸阳城门时,明士潦子所说的,《吕氏春秋》,唯独应改掉的是一个“吕”字。可惜的是,吕不韦驾着一辆欲望的车子,狂奔而去,再也刹不住……
  
  奇货可居,可叹,吕布韦囤积了三十多年的‘奇货’赢政,给他带来更多财富、显赫,也给他带来绝命的毒酒,而他不知道,这毒酒是自己亲手为自己酿的,只是多年寄存在赢政那里,单等这一日启开死亡的木塞;夏莲美艳,倾国倾城,与他情投意合,可他当年也将她当做可居的奇货了,到终了,最是这杯参情的酒令他难以饮下,他方知,邯郸城内清朗无尘的爱是多么的珍贵暖心,自己却将这美好的爱,酿出了苦涩辛辣,酿出了难言的酸楚。大势已去,惨然而泣,缘绝,爱绝,天地绝,这无以缓和的绝冷,逼入吕布韦疏松的骨髓;《吕氏春秋》字字珠玑,一字千金,确实让吕布韦名闻天下,名垂千古,可谁会知,演绎秦国风云的奇人,死后身葬荒郊,变身‘吕母’,成为一个不为人知的女人,撩落了一地的萧瑟。可悲,吕布韦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可谓读懂了天地人世,可怎么就是没有读懂自己?

  孟春也,“天地和同,草木繁动”,仲春也,“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在长冬的静夜,默读《吕氏春秋》中这生动的句子,竟有淡淡的清鲜之气缕缕飘来,春意萌萌中,似乎正有一个同样生动的男子,白衫清朗的穿越千年,走至我的面前,我问春之蓬勃,他言,欲心迢迢,终饮寒凉……

                 2010.1.8日西溪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西溪 于 2010-1-21 18:1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20 15:56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后欣赏。没有“申明”?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6: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1-20 15:56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没有“申明”?


谢谢杜版!编辑好啦.问候你......
4#
发表于 2010-1-20 16:28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历史上,不韦是需要大写特写的。作为一个商人,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商人从政的先河。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作为有史以来的最大投机家,他的一生经历对后人的影响还是很大很广的。以深邃,深彻的语言,重现历史人物,探究人物身世与轨迹,钩深索隐,字字珠玑。好文。精华支持!

总觉的(觉得)不足以说明吕布韦这样一。。。
字字矶珠(玑珠),一字千金。。。
5#
发表于 2010-1-20 16:51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历史上,不韦是需要大写特写的。作为一个商人,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商人从政的先河。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作为有史以来的最大投机家,他的一生经历对后人的影响还是很大很广的。以深邃,深彻的语言,重现历史人物,探究人物身世与轨迹,钩深索隐,字字珠玑。好文。精华支持!

总觉的(觉得)不足以说明吕布韦这样一。。。
字字矶珠(玑珠),一字千金。。。好文好评一起欣赏
6#
发表于 2010-1-20 16:56 | 只看该作者
沿着历史的轨迹,触摸故人的脉搏,有时情爱终抵不过政治的吞噬。
问好溪,文越发和美了。
7#
发表于 2010-1-20 1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1-20 16:28 发表
在中国历史上,不韦是需要大写特写的。作为一个商人,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商人从政的先河。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作为有史以来的最大投机家,他的一生经历对后人的影响还是很大很广的。以深邃,深彻的语言,重现历史人 ...


确实是华章美文、字字珠玑,道出了历史云烟中的无奈和寒凉。慢慢体味和欣赏、学习。问好西子。
8#
发表于 2010-1-20 17:36 | 只看该作者
碎墨春秋——沿着历史的足迹盘点生命和灵魂,客观与理智,有张力的解析,以及洞察的思辩力,凝聚在思想中,贯穿了时光——这是暖在这一章字里学习到的精神。欣赏,认真学习,并问好。
9#
发表于 2010-1-20 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顾历史烟云,透视历史人物,感觉宏阔,大气,给人以清澈的透明感,给人以思辨性的考量,确实精彩!为你鼓掌。
10#
发表于 2010-1-20 18:5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磅礴气势,风云人物的浮沉,文字里透出层层思考····
欣赏学习西溪美文!
11#
发表于 2010-1-20 19:36 | 只看该作者
读溪的字,像是在浩瀚的历史河畔聆听一段段凄婉幽怨的故事,讲述这娓娓动听故事的便是溪,这样的字清新雅致,这样的字穿越时空,溪,很喜欢你的这个系列!
问好,来抱一个!
12#
发表于 2010-1-20 20:2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优美典雅。学习你的好学精神
13#
发表于 2010-1-20 21:54 | 只看该作者
所谓历史,所谓那些具有焦点的历史人物,必然蕴涵着历史发展的矛盾焦点。这些历史事件反映在一个人的身上,正如古老名言所说“福兮获所依,祸兮福所依。”一如吕布韦,这个历史人物。他身上集合了历史问题在一个人身上的尖锐对立。西溪朋友犀利的目光拨开历史的烟云,提供了这种了解、认识历史的深刻视角。文本睿智、明晰、透彻。
14#
发表于 2010-1-20 22:10 | 只看该作者
    《终饮寒凉》,是说的吕布韦这个历史人物,是说的他一生的结局。作者从《吕氏春秋》进入秦朝的历史光阴,从各个侧面体察细述秦朝的关键人物吕布韦,从这个人物身上透视出那个时代的荣辱变迁给人物带来的命运结局。文中蕴涵了深刻的历史变数以及人物命运随历史变化的戏剧性结局。语言大气,透析明确,令人信服。欣赏,支持精华,问好西溪!
15#
发表于 2010-1-20 23:2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西溪这一系列的文字,穿越历史,明鉴后事。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2:03 , Processed in 0.20955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