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打开历史,疼痛躲在月光后不停奔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2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历史,疼痛躲在月光后不停奔跑

——关于张掖镇远楼的一段历史


一轮疲顿的圆月
冷冷踽踽
月光里疼痛的梦想
穿越暗夜的天空
打开历史
在黑暗与光明对峙的瞬间里
忽隐忽现的光亮豁然开朗

我和我的历史
躲在月光之后不停奔跑
深入骨髓的疼痛
一些孤独的声音
在黑暗的天空里滚动
我伸手把天空撕破

翻阅一页页的历史
月光洒下忧伤
我一杯杯下咽
面对撕破的天空
面对打开的历史
更大的忧伤藏于内心
而我也无须剪下一段光明
淋湿那些忧伤和愁怅


362年前的
一把火令历史喘息
在四起的火光里
城楼熊熊燃烧、紧迫纷乱

丁国栋挥起刀剑
米喇印踏上城楼
占甘州而起义

揭反清复明大旗
而另外的一些人
在大火里绝望地燃烧
他们的名号站立在历史的偏僻处
要认识他们
也必须穿透那一页焦灼的历史

一把火烧过的历史沧桑厚重
我的愁绪在燃烧和重修中集结
在火光的余烬里
看历史的风帆垂落
落尽处,只有那口锈迹斑驳的唐钟
依然清醒地撞击城楼下那方
曾焦灼而血腥的大地
和重修后城楼上那块依旧为
玉关晓月和九重在望的匾额


    注释:丁国栋(?~1650) :中国清代顺治年间西北穆斯林起义领袖之一。原为明朝驻防甘州(今张掖)军官,清初朝廷在甘肃各地推行剃发令,严令军中剃发,激起了甘肃降清各族将士的不满。丁国栋与米喇印等人便于顺治五年(1648)三月设计杀死甘肃巡抚张文衡等,据甘州起义,废顺治年号,拥立明延长王朱识锛,以“反清复明”相号召。
    起义后丁国栋留守甘州,米喇印领兵东进,连克凉州(今武威)、兰州、狄道(今临洮)、渭源、河州(今临夏)、洮州(今临潭)、岷州(今岷县)等城镇,进围巩昌府城(今陇西县),“关陇大震”,起义军发展到10余万人,号称百万,与陕西总督孟乔芳所率清军战于巩昌等处,被迫西退。五月,米喇印阵亡。为保存力量,丁国栋率余部退守甘州,孟乔芳于八月间挖壕围困,丁国栋将城内汉民老幼妇女3000余人送出城外,免遭城破受戮。然后严阵固守。顺治六年(1649)二月,清军攻入城内。丁国栋于激战之后率余部突围,撤往肃州(今酒泉)。新疆哈密等地维吾尔族、回族数千人前来援应,同时大同总兵姜镶(汉族)举兵反清,占据山西10余州县,西北高原再次震动。丁国栋乘部分清军调往山西,分兵出没于甘州、凉州等地。十一月十八日,清军攻入肃州城内。丁国栋指挥义军拼死抵抗,后退据西南角楼,高垒墙垣,坚守10昼夜不下。二十八日,清总兵张勇援军至肃州。次日黎明,西南角楼失陷。丁国栋及义军主将黑承印(黑二)被清军参将刘国玉、游击赵良栋等俘虏。顺治七年(1650)正月十五日,多尔衮下谕:“丁国栋、黑二着就地立斩”。丁国栋等被清军凌迟处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2-22 16:35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2-22 15:58 | 只看该作者
乡亲的诗作,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欣赏学习!
3#
发表于 2010-2-22 16:05 | 只看该作者
打开历史,疼痛躲在月光后奔跑
——这个标题很不错,不过感觉内容有些“乱”,可能这就是叙事诗的特点吧,散文味浓郁
4#
发表于 2010-2-22 16:10 | 只看该作者
厚重感。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6:15 | 只看该作者

交流一下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0-2-22 16:05 发表
打开历史,疼痛躲在月光后奔跑
——这个标题很不错,不过感觉内容有些“乱”,可能这就是叙事诗的特点吧,散文味浓郁



朋友:
       但我听到你说“叙事诗”时,我本什么都不想说。因为你太“感觉”了,其实,你真的不懂什么是“叙事诗”,你至少可以查查“百度”的“叙事诗”再说,也许他的解释不准,但至少也不是“叙事诗”? :) 况且,诗中那么充满张力的语言和冷静的叙述你为什么没看到,还要说“散文味浓郁”?什么是散文味? :L :L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2-22 16:21 编辑 ]
6#
发表于 2010-2-22 16:27 | 只看该作者
一些孤独的声音
在黑暗的天空里滚动
我伸手把天空撕破

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0-2-22 1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2-22 16:15 发表



朋友:
       但我听到你说“叙事诗”时,我本什么都不想说。因为你太“感觉”了,其实,你真的不懂什么是“叙事诗”,你至少可以查查“百度”的“叙事诗”再说,也许他的解释不准,但至少也不是“叙事诗”? ...


1.首先,我向你学习。
2.不过每个人的阅读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没有标准。
3.还有,叙事诗是什么?懂与不懂,见仁见智吧。
4.我没有说你的诗歌没有张力的语言和冷静的叙述。不过,你确实最别人的看法过于不冷静。换个说法,就是你最自己的诗歌过于自信。
5.这不是跟你吵什么。只是说了我想说。如此而言。

止。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16:4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说

原帖由 东只艮 于 2010-2-22 16:30 发表


1.首先,我向你学习。
2.不过每个人的阅读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没有标准。
3.还有,叙事诗是什么?懂与不懂,见仁见智吧。
4.我没有说你的诗歌没有张力的语言和冷静的叙述。不过,你确实最别人 ...



1、阅读角度和见仁见智其实只是一种借口。
2、说话一定要体现自己的水平,要么不说。因为你说不合适别人提了意见,你又有了意见。
3、我天生讨厌叙事诗。如果是叙事诗我情愿永远不再写。
4、我对自己的诗歌过于自信没有什么错。
9#
发表于 2010-2-22 16: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王茂慭 于 2010-2-22 16:41 发表



1、阅读角度和见仁见智其实只是一种借口。
2、说话一定要体现自己的水平,要么不说。因为你说不合适别人提了意见,你又有了意见。
3、我天生讨厌叙事诗。如果是叙事诗我情愿永远不再写。
4、我对自己的诗歌 ...

嗯,你都对。
再次向你学习。
10#
发表于 2010-2-22 20:53 | 只看该作者
用生动的意象解读历史,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大气中透着细腻的情感,令人感怀和回味。
11#
发表于 2010-2-22 22: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在时间里漂浮,厚实的语言彰显出地域文化的绵甜!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08: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2-22 20:53 发表
用生动的意象解读历史,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大气中透着细腻的情感,令人感怀和回味。



谢谢高斑竹很高的评价,我将继续尝试,继续努力。

  

[ 本帖最后由 王茂慭 于 2010-2-25 09:58 编辑 ]
13#
发表于 2010-2-23 08:3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到一段历史,感受张掖的厚重底蕴。
14#
发表于 2010-2-23 11:04 | 只看该作者
意绪张扬,游走在历史的隧道,感怀思量,颇有悲郁之气。
15#
发表于 2010-2-23 11:1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沧桑和涵盖底蕴,在诗意中形象具体!欣赏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0 19:08 , Processed in 0.0504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