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星僧 于 2017-10-10 09:10 编辑
一直以来,就有写小说的冲动,但是,当写下去的时候,总有理由推诿,一耽误就到了现在,啥也写不了啦!
首先,写什么?又有什么可写的?身边事写起,不错;家族写起,好主意;或者就是从自己的村庄写起,还是挺不赖的。既然要写,那就开始吧。
前几天,因为亲戚家小外甥女十二岁周岁,回趟家,看到栀子花依然青绿,在细雨冷风中傲然挺立,忽然想起了奶奶……奶奶姓王,娘家就在我们黄营村的东边——岗头村,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米,以前的联姻,不知何原因,姑娘出嫁,都嫁的比较近,可能方便照顾家庭的缘故吧。姑娘顾家,这在我们这一代还是挺流行的,风俗就这样从奶奶那里传下来,然后到姑姑,姑姑则嫁到南边的黄营村,相距也就是1500米以内。然后,生活继续着平凡如昔的习惯,延续下去。到了我们这一辈,大妹妹嫁到了邻村,小妹妹嫁到了史营,一切都按照惯性流传,习俗慢慢保留着,成为传统……
啥东西就怕琢磨,一琢磨就能参透一切!
听我奶奶说,我们这个村很早很早的时候,我根据她老人家的话音得知,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的事,因为涉及到洪洞移民,山西洪洞老鸹窝,如果从那个时候算起,恐怕有500年左右的历史啦。听我奶奶说,最早移民到我们村的,是张龙、张虎两个兄弟,也就是说,那是我们张庄村所有人的祖先,所以,当有些年轻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张龙”、或者“张虎”的时候,那种不屑、那种态度、那种神情,足以使我想到奶奶的见识,不是一般农村老太太所能比拟的,这是我认同她老人家的一面。
祖先崇拜,是中国乡村永恒不变的信仰!从古至今,永远没变,也不可能改变!
故乡,从祖先的出生的那时候就决定了;家乡,则是自己的出生地;从此以后,故乡、家乡,就是中国人不变的乡愁!这是基因,中国的基因,祖先的基因,乃至家族的基因。
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带有鲜明的故乡、故土、家乡、家土的胎记和印记,甚至越过国门,乃至在美国落户两三代的美籍中国人,仍在寻找故乡,“不见故乡使人愁”,是唐诗的文化,还是汉文化,亦还是家族文化的影响?这我就不得而知啦。
故乡,故土,其实在乎的还是乡音、乡思,还有那留不住的年华和岁月。
前面说到,细雨清风中的栀子花。正是奶奶她老人家为我压的一条旁枝,记得,当时刚刚在歪子镇买了房子,还完房款,心理自然轻松一些,压力小了,想到新房子需要一些花花草草之类,又嫌弃买花太娇贵,养几天就死掉了,所以,回家看到奶奶家的栀子花,就对奶奶说,栀子花能移活吗?奶奶说,丫枝就能活。后来,奶奶就给我一丫枝,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就把把它带回去了,埋在花盆里,每日浇水、施肥,栀子花不经意间就长成很多枝丫,向向四面八方延伸开来,绿占满了整个房间……
张勇,男,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县,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文学评论者。多年教师经历、房地产开发企业、医院、媒体工作经验,现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宣传、企业内刊、自媒体矩阵布局,作品多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昌吉学院学报》、《科技创业月刊》、《商情》、《东莞日报》、《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宁夏大学校报》、《普州文学》、《安徽文学》、《躬耕》、《六盘山》、《山东商报》、《新消息报》、《香港文艺报》、《永平回族》、《新华书目报》、《中华读书报》、《半岛都市报》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