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9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了终是靠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9 1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野菜 于 2017-11-30 17:50 编辑

   一对夫妻,生了个独苗,像块宝贝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风吹走。到了能下地行走了,要啥给啥。只要他开口,没有办不到的。只差天上的星星没摘下。
  
  含辛茹苦终拉扯成了肩能扛手能提的成年人,像硬了翅膀的鸟儿一样飞了出去。也成了打工一族。
  
  “妈!这个厂虽是包吃包住,可伙食太差,早上两馒头配碗米汤,再加二条咸萝卜干。中午和晚上,也只有风都能吹走的一二片肉。一天上三个班,十二小时。我人都瘦了一圈。我想换个厂?”
  
  妻一听慌了神赶紧说“儿呀!生活这样差,干活时间又长对身子不利。就去另找过一个生活好点的厂吧!”
  
  儿子跳到另一厂后不久。
  
  “妈妈!这个厂生活虽好,一日三餐都有鱼有肉,可就是太累了。干一个班的活,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样,什么都不想吃,就想睡。”
  
  “儿呀!干活太累会伤害身体,换个轻松点的。”
  
  儿N次跳换工作后,终找到一份干活轻松又干净的工作。可是钱少工资就够自己生活费。
  
  “妈,我要买手机,好及时与你老通话。钱不够寄点过来。”
  
  夫说:“别人打工往家寄钱,可他没向家里寄过一分钱,反倒向家要钱……”
  
  妻道:“咍!我们将来的一切都是他的,老了总是要靠他……”
  
  家里卖了一头猪。
  
  “妈,我想买台电脑。”
  
  家里又是卖了二头大肥猪。
  
        ……

  儿也成了家,很快有了个女宝宝“妈!你过来帮下一日三餐的买办和洗刷好吗?”
  
  妻高兴的眉头上都是劲满口答应道:“好!好!好,我明天就过来。”
  
  “那爸一人在家能种地吗?”
  
  “怎不能?农忙的时候雇些人帮忙一下,不碍事。”
  
  “妈!我想买部车!回家也方便些,不用去挤火车了。”
  
  妻想了下说:“嗯!好是好。可哪来这么多钱呀?”
  
  “家里不是还有二万斤稻谷没卖么?爸现也上了半百的年纪,一个人种田也艰难。不如把牛也卖了,地可转让他人种,我们收点转让费。加起来不就有几万吗?不够再办几张信用卡先透支下。”
  
  “那你爸怎办?”
  
  “也来这找份事做。每个月一千元左右,比在家种地收入多。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日头也晒不到。”
  
  夫妻俩坐在儿子开的车里,心涛澎湃。儿子真是大了,懂事了,心里象吃蜜糖一样甜。
  
  孙女也能自己吃饭穿衣,不用大人侍候了。妻在离儿八十公里处,丈夫做门卫的附近医院里找了一份清洁工。两夫妻租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老房里。俩人每月也有二千多元工资。下班时间还可拾些垃圾废品,卖的钱也够一日的菜钱。除去房租和一切水电费日用开支,每月也可净落下一千多元。手头有了钱,心里也高兴。儿子逢双休日假期都开车带着女儿老婆前来看望二老。妻子更是买酒买肉的像过节日一样全家人团团圆圆的,陶醉在幸福美满之中。临走时每人还要塞上二百元。
  
  夫问妻:“你这样每月把钱花得一干二净的,将来……”
  
  “咍!你个死脑筋。将来就靠他了。生儿不就是防老吗!”
  ……


  夫妻俩终于被岁月的刀雕刻的满脸皱褶,时光的尘垢落在夫妻头上,生出记忆的白芽。
  
  腰终于挺不起光阴的重负,妻在病床上呻吟着期盼儿能快些带点钱来减缓一下病疼。
  
  “妈!我要接送女儿上下学,等星期天我过来看你……”
  
  不久妻筛查确诊为癌症,需立马做手术切除。可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有钱就开刀。夫急催儿快些拿钱来救命。
  
  儿说:“爸,妈有病在身咋早不治呢?非等到这时……好!好!我去筹些款来……”
  
  一个月过去了,无音讯。
  
  二个月过去了,不见钱来。
  
  到第三个月,丈夫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把家里十几亩地一次性租给他人五年,弄来一万二千元。连夜打的赶到省城大医院。这检查那拍片,折腾一星期后结果病灶转移。夫期盼着急问医生:“那还有办法救治吗?”


        医生思虑了一下说:“办法倒是有。你若再弄六万元来,可多延长三个月的生存期。”夫想:这一万二都是热锅上烤出来的。只好听天由命地提着一大袋昂贵的抗癌药品回家调理。
  
  不久妻在老家病逝。儿子空着两手赶来跪在地上像只死猪一样,尽让乡亲邻里慢骂的开水泼烫。掩埋了妻子,父子俩一对帐。亲戚朋友攒助的钱,扣除一切开支还剩下3000多元。儿子抽走3000元整数,老父怒吼道:“你一生从没给过我一分钱,这点钱你也拿得?”
  
  儿子也愤了,理直气壮地说:“怎拿不得!我小时候,每次要钱花你都象爷爷要。而且,你在外打牌的欠帐,烟酒肉的赊账都是爷爷带着我去帮你一一清还。不任大事小事都叫姑夫一家人来帮忙。自己就一身在麻将扑克牌上。逢年过节我们一家都蹭在爷爷家里,吃完后连碗筷都不用收拾,抹嘴走人。爷爷在县城住院,你没掏一分钱的医药费,去县城看望还向爷爷报销回来车票和餐费。爷爷过世时,用完爷爷的存款还落下3000多元上了你的帐户。”
  
  父惊恐问:“你咋知道?”
  
  儿振振有词地:“爷爷过世那年,我正十八岁,这些都是我亲自到银行办理的……”
  
  外面瀑雨中。突然一个道闪电,传来一声炸雷,震出一句经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评分

19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4#
发表于 2017-11-29 1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得荣 于 2017-11-29 18:21 编辑

细细读来,心情沉重,父行子效,因果轮回,中华孝道,何以沦丧?父母与儿子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了许多心碎的故事,本文所展示的,仅是千千万万实例中之一例。“养儿防老“在今天许多家庭看来似乎已经变味,多一个儿子,无非多了一个”讨债公司“而已,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新的一族:啃老族。目前,真的是该用我们的笔,为呼唤人性与道德鼓与呼的时候了。小说角度新颖,叙事条理,语言顺畅,颇有惊世之功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1-29 16:3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欧也,买菜完毕回来读野菜的好文。分得瑟完了,明天加上
3#
发表于 2017-11-29 17:02 | 只看该作者
令人伤心的故事,正是应了那句话,谁兜里有也不如自己兜里有,养儿防老在这个家庭就是坑老。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加分支持!
5#
发表于 2017-11-29 18:04 | 只看该作者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真的是养子防老吗?不见得啊!
小说充满警示作用。让人深思!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0:16 | 只看该作者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11-29 16:32
沙发,欧也,买菜完毕回来读野菜的好文。分得瑟完了,明天加上

谢谢你妹子第一时间关注我的拙作!上茶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0:18 | 只看该作者
武如 发表于 2017-11-29 17:02
令人伤心的故事,正是应了那句话,谁兜里有也不如自己兜里有,养儿防老在这个家庭就是坑老。很有现实意义的 ...

方感武只弟加分支持并留香墨!敬茶问安!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0:20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7-11-29 17:16
细细读来,心情沉重,父行子效,因果轮回,中华孝道,何以沦丧?父母与儿子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

多谢老兄精彩述评!敬茶问安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20:23 | 只看该作者
芒乡化十龙 发表于 2017-11-29 18:04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真的是养子防老吗?不见得啊!

多谢贤弟赏读留评!上茶问安!
10#
发表于 2017-11-29 20:55 | 只看该作者
假如这个不孝的宠儿,多挣他三倍的工资,比众多农家挣钱多多了,面多医院,面对现实,就能靠他养老吗?是的,国家富强了,可是面对现实,多少农民,多少打工之族,唉,社会与现实的悲哀啊。赞。
11#
发表于 2017-11-29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是佛家语,也是现实中的事
12#
发表于 2017-11-30 00:04 | 只看该作者
自古养儿防老,又有多少人晚年被孝心儿女送走?关注民生体恤民情,作为一个作者,用良知和责任心去书写大爱人间的文章,难能可贵。
13#
发表于 2017-11-30 04:1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种让人悲哀的下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真实版。再则溺爱的后果,该警醒了。加分。
14#
发表于 2017-11-30 07:01 | 只看该作者
孝顺,孝子、孝子是孝顺父母叫孝子。现在呢?现在是父母孝顺儿子、孝顺女儿,把他们照顾得服服贴贴的,现在的父母不懂这些道理,「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物质丰富年代长大的,且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从贫困匮乏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对我们是百般的呵护着,使我们不说半点苦头。所以,要让孩子孝顺就适当给点苦他吃吧!

警醒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07:13 | 只看该作者
美红云 发表于 2017-11-29 20:55
假如这个不孝的宠儿,多挣他三倍的工资,比众多农家挣钱多多了,面多医院,面对现实,就能靠他养老吗?是的 ...

多谢赏读留评!敬茶问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13:42 , Processed in 0.22295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