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6|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土国之旅(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9 2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8-4-6 20:40 编辑

  以弗所,这个名字出现在《圣经》中的古城,位于土耳其西部海岸线、爱琴海边的伊兹密尔市。罗马时代,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和罗马总督驻地,它在公元前10世纪已经存在,经历了四次地震三次大火后被废弃,十五世纪以后它几乎消失,十九世纪重新发现,现在,已进行了一百三十年挖掘工作的以弗所呈现给世人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许多人喜欢称以弗所为土耳其的庞贝,也有一些人反对。无论是如此称呼还是反对这样称呼它的人,都是喜欢它的。不过我还是不喜欢把某个独具特色的地方称为某地的某某。

  在国内,此类称呼最多的可能是小三峡、小桂林。好似如此可以借助三峡或桂林的名声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其实,如果这些景区的确风景宜人,也不过是让没有去过三峡的人更为向往三峡罢了。也就是说,这是用自己的实力来为三峡打广告。而去过三峡的人,不大可能再专程来看一看号之为小三峡的景区。

  庞贝当然声名遐迩,但以弗所也不逊色,完全不用借助它的名声来提升自己。甚至还有人认为,以弗所比庞贝更胜一筹。我没有去过庞贝,无从比较。不过我内心里不喜欢这样的比较。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它独一无二的美丽,我们只需静静欣赏便好。

  以弗所是莹漾向往已久的地方,我不知道它在莹漾那里,是个什么样的所在,只是,当她听到以弗所三个字时,两眼放光。而我所知道的,只不过是冷冰冰的一句话:它是“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虽然据说它是圣母玛丽亚终老的城池。很多的事物,在书本中看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终究还是会有隔了一层的感觉。如果能够亲临其景,所有的一切都不再一样。

  我们从以弗所的南门进去,迎面看到的是瓦里乌斯浴室。建于公元2世纪的它据说是典型的罗马浴室,虽然看着是毫不起眼的破砖烂墙,但它有更衣室、冷水池、蒸汽室等,地板下还有暖气,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时铺设的下水管道。由此可以想象那个年代的奢华。

  如果说瓦里乌斯浴室的排场让我们无语,那罗马柱就让我们惊讶了。见过许多罗马柱,我和莹漾都喜欢它的简约大气以及精美雕花,这却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残破的罗马柱。

  这时,气温40度。我们将在露天下行走数个小时,我有点担心莹漾会受不了这样的酷热。但我们看到几个巨大的带有凹槽的罗马柱,已不完整,不仅没有柱头,就是柱身都已残破不全,然而灰白的它们在阳光中,以一种带有沧桑的华丽之气让我们震惊。这一刹,全忘了灼热的阳光直直映射在肌肤上。

  除了罗马柱,还有爱奥立克式的柱头,有一个残破的柱头放在一个柱身上,这显然不是它过去的柱身,不过,我们可以近距离地仔细打量它,而不像过去,要仰起头来看。爱奥立克式的柱头十分精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丽:从侧面看过去,像两个圆涡,正看又像上下一致的傣族象皮鼓,略侧一点又像一册卷起来的书,十分优雅高贵,哪怕它已在风吹雨淋中留下了斑斑的伤痕。

  娜娜说,这些杵立在我们面前,现在高低不一的罗马柱中心有一个洞,把另一截柱子架上去,沿着事先在柱面凿出的一条小沟把一种热汤倒进去,热汤流进圆洞中,柱子就被固定住了,多少年过去,如果没有被地震等等破坏,它们依然这样杵立着。但这热汤的名字,娜娜也不知道怎么把它翻译成中文告诉我们。

  罗马柱的上方有一个大厅,一对新人正在那里拍婚纱照。

  这个大厅建于公元2世纪,可以容纳1400人,是市政府高级官员的会议场,兼做音乐厅。音乐厅当年十分雄伟壮观,虽然建造得有些像剧场,但它是有屋顶的,只是现在已成为露天的大厅,尽管如此,残破的它仍然是有气势的,形似虎爪的石阶侧栏看起来依旧生猛。

  往前走,就到了当年的街道。很难表述看遗址的心情,也很难描述看到的以弗所。纵然是遗址,它也是壮观的。这种感觉是奇异的,走在大理石的街道上,知道两旁曾经是商铺,那些残存的雕塑依旧精美,人流仍然喧嚷,但曾经的繁华已一去不返。纵是如此,走着走着,娜娜总会停下来,为我们讲解路边石头上的雕塑,这里的每一个石雕都有故事可讲。

  有块残破的石雕,雕刻着希腊胜利女神耐克。这就是耐克体育用品名称的来源,至于耐克那个像小钩子的商标,有人说是女神的翅膀,娜娜则指着女神手挽着的V形树叶说,这就是那个小钩子。

  以弗所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厕所,它不但让人参观,还让人津津乐道:那是露天厕所,冬天,贵族上厕所时,奴隶会先去把石板坐热,然后贵族才去。大家一面上厕所,一面高谈阔论。

  正对着街道的是当年世界第三大图书馆之一的塞尔瑟斯图书馆,它是三座图书馆中唯一能看到遗址的。当时的以弗所总督为了纪念父亲,建造了这个图书馆,并以父亲的名字为它命名。曾收藏于此的1.2万卷图书如今已消失,荷马和亚里士多德讲学或学习过的场所也不复见,所能看到的门楼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复,依然精美得让人沉醉。有新人到这里拍婚纱照,在40度的烈阳下,图书馆前的新娘显得特别娇美。

  不过,或许从此以后,我不会再说自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娜娜指着地上一块刻有脚掌、美女头像、钱币、心的形状的路标告诉我们,只要脚大于这只脚印,就可以去妓院:带上钱,有美女在等你。这可能是妓院最早的广告。而且,从图书馆有地道可以进入妓院。所以,沙翁以以弗所为背景的小说里就写到了妓院。娜娜说,如果说“我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就是我在妓院之意。真是让人好笑又无奈。

  以弗所除了塞尔瑟斯图书馆,还有扇形的大剧场也足以傲视古今,它可容纳2.4万人。

  一位团友在大剧场里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往上走时,单反相机没有拿稳,伴随着她的尖叫声从数米高的台阶跳跃着一直摔到地上。她匆匆跑下石阶,捡起相机,与女儿走出去,剧场便又平静了下来。就是这小小的一个插曲,忍不住想到当年,这个剧场有过多少的人来人往,有过多少的故事上演,现已一一泯灭在时光的尘埃中,只有这些石阶坐席还完好,它们又会于何时风化为沙,扬扬飞到天边?

  走出以弗所,再回望剧场,它的壮观一览无遗,可是,在天地间,它就像一只碟子。虽然当年的血肉之躯已不复见,它也会消失的吧?一路走来,谁不是插曲?谁不是过客?电影《超体》里那位女子解释道:只要时间快到一定程度,就看不到时间中的过客了。是不是正因如此,我们才总抱怨时光太匆匆?

  这一刻,烈阳下的我,的确在抱怨匆匆的时光。每一次我都知道,如果我来,必然会错过一些,如果不来,仍然会有错过,在来与不来间,如果我选择的是不来,错过就是注定,如果我选择的是来,错过便成了命定。我不来,我不会错过整个以弗所,我会在别人的文字里了解它,触摸它。我来,我看到了它,但必然有些什么是我没有看过没有了解到的,我不知道自己错过的是什么,也许是一块有着精美雕花的石块,也许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的那令石柱一根一根直立起来的热汤。但我知道,纵然时光慷慨得任我可以点滴在意,也必然有错过,就发生在点滴之外。但我庆幸,因为知道,就算错过,也是因为有一份明白。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3-29 21:04 | 只看该作者
走过的路,留下了美丽的景致,问好
3#
发表于 2018-3-29 22:09 | 只看该作者
正好上来瞅见昙花发帖子。先占个位子,空时间来读。
4#
发表于 2018-3-29 22:15 | 只看该作者
异域风光在昙昙笔下鲜活生动,招惹得我等也蠢蠢欲动,有机会也去这土国看看吧

谢谢昙昙这旅游分享,春安!
5#
发表于 2018-3-29 23: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都相隔几年了,才出来三,以为两章已经完毕了!问好!
6#
发表于 2018-3-30 09:2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系列,跟着昙花版主赏览,也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旅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皆娓娓道来。叙述稳妥,文笔凝练,节奏把控有条不紊,且有对比、列举等手法的运用,使得“以弗所”让人向往和喜爱。欣赏学习,问好。
7#
发表于 2018-3-30 09: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世界的结构很完美,人对世界的了解绝对残缺。但这不能影响人对世界继续了解下去——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连续性的无限延展。昙花此篇大有思想深度,大赞一个!
8#
发表于 2018-3-30 11:42 | 只看该作者
以佛所,好熟悉的地名,只在《圣经》中无数次地读到,在牧师和传道人口中无数遍地听到的名字,竟然被昙花给踏过了,游遍了,看到了本尊,真是令人羡慕,而又感到惊奇。原来人的脚步真的是可以丈量到任何地方的。随着昙花的脚步和文字游以佛所,感到怦然心动,仿佛自己的脚步也走到了那里,看到了那里的现在和过去,感谢昙花的分享。文字很吸引人,后面的思索很深刻
9#
发表于 2018-3-30 15:35 | 只看该作者
读你文字,遍觉得你做了精心准备。对以弗所这个地方的描述,由点到面,由现场到内涵,再到自我的思考,整个文本具有了一种见识和引领的效果。此文,写得深入,具有审视、发掘和旁观的意味,非常欣赏。问好昙花。
10#
发表于 2018-3-30 19:14 | 只看该作者
房子老师已经点评得很高妙,我说什么也相形出拙。我只能说,昙花做功课的精神的确值得赞扬与羡慕。若是换做我去看,断断记不住那么多的。对罗马柱的描写,尤其令人神往。让奴先坐热马桶石板的贵族,让人哑然失笑。换做是今人,只恐怕嫌奴隶们传染疾病都来不及。
11#
发表于 2018-3-30 21:29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我都知道,如果我来,必然会错过一些,如果不来,仍然会有错过,在来与不来间,如果我选择的是不来,错过就是注定,如果我选择的是来,错过便成了命定。我不来,我不会错过整个以弗所,我会在别人的文字里了解它,触摸它。
好!赞一个!
12#
发表于 2018-3-30 2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18-3-30 21:39 编辑

问好!昙花的游记,写得真好!
昙花,总是以一种欣赏、鉴赏、审视的目光去游览。有文化,有内容!有自己的思想、观点、视角!
想不到,以弗所这么厉害,开眼界了~!
大厅建于公元2世纪,可以容纳1400人,——厉害!那个年代,有这么大的大厅。
扇形的大剧场也足以傲视古今,它可容纳2.4万人。——厉害!那个年代,有这么大的剧场。

简直是太厉害了!简直是称得上——伟大、辉煌、灿烂!简直不亚于四大文明古国了!是不是?
写的很好!赞一个~!





13#
发表于 2018-3-31 08:24 | 只看该作者
先找个地方坐下,有时间再欣赏
14#
发表于 2018-3-31 19:0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错过,就好!每一处风景或历史遗址,总得自己亲身体验方知其间的或恢弘气势或沧桑残破。亲眼看过,亲手触摸过,所以文字里的记录才有了真实的冰冷或温热。昙昙的文章写得很用心,感谢精彩的呈现!
15#
发表于 2018-4-4 08:58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关注,欣赏。阅读也是一种旅行,阅读记游类文章也是一种享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20:42 , Processed in 0.0674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