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红楼梦大观园三兄弟对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3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封建上层贵族,他们三个都身份显赫,地位尊贵。可是,他们三兄弟的人生观却迥然有别。
一、贾敬:愚昧避世
作为长房子孙的贾敬 ,虽进士出身 , 但无心功名 ,“一心想作神仙” ,“别事一概不管” ,让胡闹的儿子贾珍袭了官爵 ,将宁国府的事务也丢给了儿子去管 ,整日“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胡羼”,想逍遥自在修炼成真 。贾敬这样不管世事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看起来可真有点像是一位“隐士” 。可他真的是看破了红尘 , 想当一位“隐士”吗 ? 答案是否定的 。他不是想当隐士 ,而是不敢也不愿面对家国世事 ,故寻求心灵的解脱 ,借“看破红尘”之名 , 将茫然无奈、恐惧失望的心态化为“避世”、“求仙”的行为 。第 63 回中 ,这位道教的信徒“守庚申 , 服灵砂”, 以致“腹中坚硬似铁 , 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 悄悄地“升仙去了”。其结局说明 ,他实质上是一个谋虚逐妄的愚昧之徒 。
贾敬要做神仙 , 为什么不散些家财 , 以济困扶贫 , 为什么不去捐资修桥铺路 ,以积善行德 ?为什么倒要把官让给不肖之子 ,让他肆无忌惮 ,苛求灾农租金 ,乱伦荒淫 , 甚至强占良民之妻 ,凌逼致死 ? 倒是“近报在自己 ,远报在子孙”说的一点没错 ,报在贾敬本人身上的就是他的横死 , 报在子孙身上的就是贾家的败亡 。
二、贾赦:好色之徒、残忍下作、尸位素餐
荣国公的长孙贾赦 , 父亲死后 ,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世禄 ,被封为“一等将军”。他相信自己的权威是上天的赋予 ,成天饮酒荒淫 、巧取豪夺 , 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权势作威作福 、为所欲为的纨绔子弟 。用贾母的话来讲 ,“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 ……官儿也不好生作去 , 成天和小老婆饮酒”。 就连袭人 、晴雯都看不过眼 , “这个大老爷 ,真真太下作了 ! 略平头正脸的 , 他就不能放手了”。
他与亲朋的交往也是饮酒作乐 , 不涉及任何军政事务 。他荒淫无度 ,胡子花白了还房中小妾众多 ,并看上贾母的丫环鸳鸯 ,威逼她做小妾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竟然叫自己的妻子向母亲要 ! 还叫儿子贾琏去威逼利诱鸳鸯的父母和哥嫂 。最终直至贾母大发雷霆方才收敛 , 终又破费五百两银子买了 17 岁的嫣红收在屋里才作罢 。他看上了穷书生石呆子的 20把古扇 , 先叫自己的儿子去强取 , 接着不惜唆使贾雨村制造冤案来夺得古扇 。他贪得无厌 , 为了得到 5000 两银子 ,竟置自己亲生骨肉的终身幸福于不顾 ,自作主张将女儿“准折卖给”“中山狼”孙绍祖 。
三、贾政:端方孝子、正经读书人
贾政是作者花笔墨较多的人物 。他是贾赦的同胞兄弟 ,虽然不能继承爵位 ,但由于出生在一个百年望族 , 自然也不必走一般读书人的科举荣身之路 , 他的官职靠的是皇上赏赐 ,得来毫不费力 。作者将他定位为一个正派的读书人 。虽然有许多人认为 , “贾政 , 庸人也 , 盖为言假正”,甚至指责他是“典型的伪君子”。对于这种看法 ,笔者认为是欠妥的 。因为在贾政所处的时代看来 ,他还算是一个正派的人 。他“自幼酷爱读书” ,“勤俭谨慎”,“人品端方 , 风声清肃” ,“最喜读书人 , 礼贤下士 ,济弱扶危 ,大有祖风” , 是作者在文字辈中惟一基本肯定的角色 。
他既不荒淫贪婪 ,又有积极的处世态度 , 与其他兄长是不一样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道貌岸然” 、“兴趣索然” , 其实他外冷内热 ,也渴望天伦之乐 。这从他“备了彩礼酒席”, 特来参加贾母的灯会可见一斑 。被撵时赔笑说的话 :“何疼孙子孙女之心 ,便不略赐予儿子半点 ?”听来颇觉孤独 、凄凉 。
至于他在女儿元妃面前十分滑稽地隔帘跪启 :“臣草莽寒门 , 鸠群鸦属之中”云云 , 在当时社会里作为一个做官的家长必须如此说 ,因为他女儿此时已是皇帝的代表 ,要不他怎么会自称“臣”。若说这是虚伪 , 那只能说是整个封建制度的虚伪使然 。
其实贾政的问题不在于虚伪或者顽固 、冷酷 ,而是他的无能无为 。才能平庸的他 , 却生长在一个不平常的家族 ,又被推上了一个不平凡的地位 ,自然处处显示出他的笨拙来 。然而作者又说他像砚台一样“端方”、“坚硬”, 春灯谜寓他“虽不能言 ,有言必应” 。可见其平庸中又有不平庸处 。他虽是贾府中最无能的人之一 , 同时他又是贾府上层中最有眼力 、头脑最为清醒的人 。譬如 , 他劝贾珍不要给秦可卿殓用樯木棺材 ,他能够看懂春灯谜的寓意 ,他劝贾赦不要将迎春嫁给野蛮粗俗的孙绍祖 。
在《红楼梦》经典情节贾政打贾宝玉中,我们可以发现贾政的赤诚孝子之心。贾母知道了赶来斥责他时 , 他也是苦苦哀求 , 又下跪又含泪又赔笑 , 终是怕母亲在大暑热天气出病来 。在贾母“只是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的厉声斥责中 , 贾政似乎倒成了不孝之子了。在害怕母亲气出病来,贾政就此罢手,且又赔罪。
贾政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胜于贾敬;有着一片孝子之心,更加胜于贾赦。



2#
发表于 2018-5-3 11:48 | 只看该作者
在红楼梦中,贾赦、贾政与贾母的关系复杂而别扭,关于这一点,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一书有所探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11:00 , Processed in 0.05076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