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77|回复: 1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集市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9 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集市上

[/杜永生]

  在我们这里的每个乡镇,每月都有九个逢集日。基本上是每隔三天就是逢集。逢集,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逢集而赶集,倒是他们最乐意也是最重视的事情。我的老家皖东重镇相官逢三、六、九为集日。据说,这是三十多年前就由县政府定下的,而周边的几个乡镇要么是一、四、七,要么是二、五、八。

  到了逢集这一天,不论你是在家的、偶尔回来探亲的;穷人、富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不会错过此机会,都需要赶集,看看、转转或凑凑热闹。他(她)们一定早早起床,三三俩俩,或骑车(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或地杠(步行),有的则开着自家的耕田机呼呼啦啦整个车斗里坐的是挨肩叠背,耕田机铿铿突突的响声还是抵御不住人们赶集逛市的激越所带来的欢声笑语。老街或新街,大街或小巷,绝对是人头攒动,一派喧闹、熙攘的景致。街道上、巷道里卖各种廉价物品的、搞产品促销活动的、新店开张宣传的、还有耍把势卖狗皮膏药的、闭着眼睛(装瞎)算命的、清仓大甩卖的等等。那些个小吃店里的生意更是忙碌着,打着饱嗝的、饿着肚子的鱼贯出入,煎锅贴韭菜盒子、炸油条糍粑的味道弥漫在整个街道上,高音喇叭里、扯着嗓子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

  410,周六(农历三月二十六)。一大早,我就赶回了老家。将摩托车放在大哥的小吃店,匆匆吃了大哥亲手煎制的十个锅贴,之后,就开始了多日没曾感受过的赶集异趣。我是先进入农贸市场。这是镇上最大、最集中的露天商贸场点,买菜的占多数,其他的都是买衣物鞋帽。市场里,人挤人、摊挨摊,我注意到手里提留着篮子买菜的男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嘴里叼着烟,穿着随意,趿拉着拖鞋,一派玩世不恭邋邋遢遢的样子,实际上,这些买菜的都是街上的居民,明显地,这是刚起床后就被老婆打发过来的。于他们,我都非常熟悉,碰面之间,递上一支烟,简单地打声招呼,你买你的,我逛我的。在市场里,我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水产品区,这里一溜地摊放着各种鱼虾,很多的乌鱼、黄鳝、鲢鱼大的让你咋舌,在一摊前忍不住要问,这都是养殖的鱼吧?买鱼的一脸的不屑还振振有辞:在乡下,没有养殖的,都是野生的。我心里清楚,他这么说,只有一半的真实。那些个不起眼的、没有固定摊点买鱼的都是临时性的,他们卖的几乎都是草鱼和一些小杂鱼(肉磙子、参条子),这些才是真正野生的。

  不由得就转悠到了老朋友刘四的肉案前。他忙得不亦乐乎,嘴里的烟已燃烧的就剩烟头还浑然不知,操着锋利的刀切割着肉、使劲剁着骨头。真忙哦!他一抬头,发现我就站在案前,一阵惊喜,赶忙就说,中午我安排你吃饭。本想着和他聊会,可是,生意实在太忙,我也是应和着等你忙完再说。那些挂着、摊放、堆积着的衣服款式比较新颖、价格低廉。三十元,就可以买上一条象样的裤子,至于袜子、鞋子更是便宜的难以想象。对于这些衣物的质量,你可能要怀疑,可是,人家说了,这都是直接从厂家进的货,属于“直销”呢。看中一款心仪夹克样式的上衣,问多少钱,摊主伸出食指,我问是100块吗?他嗯嗯呃呃。我也学会了砍价,60块!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60块?我进价就70块了。就60,不卖就算和拉倒。他还是那么坚决:不卖!我随即就走。这个时候,他跌软了,要么给62块卖给你。我对他笑笑,随口说了句,就这衣服,你进价顶多30块,你现在给我30块都不要了。抽身走人。可以清晰地听到他说的:你也是卖衣服的吧,是想探问价格吧。我莞尔。

  在市场内遇见不少的熟人,不管是买的卖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份从容、闲适、散心、惬意、舒畅让我感到的是温润与谐契。倏地。街道上响起了动感锵的乐队鼓点声。很显然,这又是一家新店开张的志庆典礼。新店开张,邀请乐队演出、推销产品不失为一种时尚跟进的宣传手段。市场竞争越是激烈,商家就越得要挖空心思揣摩着如何提升商店的知名度和销售量。在乡镇上,不乏有装潢考究的店面、光鲜醒目的标牌、扎眼诱人的海报、摆放整齐的产品,但这些也只是店铺的门面,光靠门面的风采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宣传手段,造大声势。实际上,这些新开的店铺也称得上是某个产品的连锁店,你看那醒目耀眼的牌匾,都是斗大的某某产品广告,这也算是比较实际、实惠的经营方式。不仅如此,很多商店以及所经营的产品广告还延伸到了道路两边的建筑的墙体上,涂抹的鲜艳夺目粲然生辉,极意创新的广告词还真的有种文化墙的味道儿。

  “乐队”高亢嘹亮的音响声响起来了。还别说,这个“乐队”的设备蛮齐当的,看那穿着单薄衣服的、束着长长的头发、戴着大号墨镜的小伙子敲起架子鼓并扭动着的身体还真有那么种激情澎湃的气势,很快演出开始了。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那种台风、演出风格以及展示的歌喉真的不次于专业演唱者。

  乡下人大多还是喜欢看热闹、凑热闹的。只要场子一拉开,鼓点震动着,声腔吼起来,呼呼隆隆就围拢了许多人。不仅有年轻人中年人,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古稀耄耋老人。因为这个集日是在周末,还出现了许多的中小学生。人多,热闹,演者起劲,看者尽兴。

  实际上,这些“乐队”成员中的大多数都是农村人,但由于演出场次的频繁,历经数九寒天、酷暑溽热的考验,他(她)们俨然就算得上是半专业的一支“乐队”。但有一点就是,除了硬件设备的齐备是必须的,他们没有华丽的演出服装,没有浓妆艳抹的矫饰,穿着随意而简练,但不缺清丽婉娈、阳刚俊美。台上唱的、舞的婉妙动人舒展自如,台下看得入神入境如醉如痴,欢声如雷、喜气云腾。一歌一舞结束之后切入主题,无外乎就是大力宣讲推销着的产品功能、性质以及周至的售后服务等等。这个时候,场下的看者似乎漫不经心也有些烦躁不安,他(她)们大多是来看演出或看热闹的,那有耐心和闲心听你说那么多呢。甭说,有急不可奈的了,一个劲地鼓噪着:赶紧唱啊!更有一中年人竟然走到台上,随手拿过主持人的话筒操着当地口音毫不忌讳地大声说着:“你把产品说成是‘龙天鸟’,我还是把它当成‘死蛇干子!’”很多人笑得前仰后合,主持人满脸的窘态。这个中年人,我非常熟悉,是街道上有名的喜欢操事、叫板、抬杠的“蛤螂头”。不过,店主也是街道上的,赶紧上来递上一支烟喃喃喏喏,“蛤螂头”接过是嘻嘻哈哈。

  为了吸引观众,演出转成了有奖应答。其实,只要你大胆上台来,回答主持人准备好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后,就能得到一份所谓的精美礼品了(杯具或床单)。起初,有些上台者还忸忸怩怩憨态可掬或脸红脖子粗诚惶诚恐,但回答问题后得到了一份礼品,就鼓舞了很多人,及至回来应者跃跃踊踊,主办方却意料不及叫苦不迭。毕竟准备的只是抖抖场活跃气氛的有限的几份礼品。

  很快接近了晌午,赶集的人流渐渐稀疏,集市的热闹也逐渐消退,从清晨到晌午,近八个小时,集市热闹非凡的场景让人意兴盎然,赶集的热情却又在三天的等待中念想着、增强着甚至是急切中。(全文2710个字,于2010411日晚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0-4-29 15:23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4-29 08:0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永生,写的很好,越是乡村的东西越有味,写的场面很生动。欣赏。
3#
发表于 2010-4-29 08:10 | 只看该作者
我读着能感到集市上那种热热的气氛。很在场啊。
4#
发表于 2010-4-29 08:32 | 只看该作者
独特的地域风情,令人沉醉。
5#
发表于 2010-4-29 08:37 | 只看该作者
细腻、形象,使得一个彰显着异域风情的集市阵容跃然纸上。
极强的场景感和画面感,总是把人的思绪曼妙到一个其乐融融的恬淡乡村。而,能够一份从容、优雅的心态娓娓道出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足以显现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一份真挚和淳朴情感的深深眷恋和渴望。
愿意,读这样淳朴风情的文字,心情很惬意。
问候杜版主!!
6#
发表于 2010-4-29 08:40 | 只看该作者
多么亲切熟悉的乡镇集市!
7#
发表于 2010-4-29 08:42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杜老师,再读佳作回味无穷!
8#
发表于 2010-4-29 08:44 | 只看该作者
先提起,一直陷在文件里,才看到永生兄的新作。
9#
发表于 2010-4-29 08:5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永生兄!得空来细品。
10#
发表于 2010-4-29 08:54 | 只看该作者
深入浅出,以感性描述铺垫意境的写作构思和布局,让这篇散文,具有了与自然和人文相近似的基调、旋律、色彩和效果。大量感性的、缜密的、写实性的轮廓勾勒和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而表现出来的片段式的直觉形式的描述,从不同的侧面,栩栩如生地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与景象。体现自然的本来面目,揭示人文风情和地域习俗,再现历史和突出意味深长,是不需要任何平庸的技巧,只要把它真实地呈现出来,已经足够。这样的写作,是杜版的风格,我很喜欢。精华无愧!
11#
发表于 2010-4-29 08:5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是三、六、九逢集。杜版的这篇文字,写活的集市上的景致,人物众生相,生活众生相。一幕幕的场景,一个个熟悉的人,自然穿插过渡。尤其是宣传演出的那一节,特别鲜活。这种活动,我们这里几乎天天在上演,从文字中体悟到,这种活动就在自己眼前。这是驾驭文字的功力和谋篇布局的有机结合。所以,成就了一篇活色生香的生活况味浓郁的美文。学习并问好杜版
12#
发表于 2010-4-29 09:01 | 只看该作者
集市上—— 好一幅集市的油画,阐释民俗、民风以及民间场景的盛世状态,所谓人文精神和民俗文化相融一体,莫过于本篇综合的风采了。集市也是民间民从的风俗文化一种,特指一个民族,一个地域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其中罗列出来的各种细节,无一不透散出生活原味、本真的姿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从细节的角度叙述细节,就显得更为生切和精端了,且不说集市上的琳琅满目丰足薄厚色彩明艳,也不说人物灵活灵动语言赋实赋意赋真赋情,单说这统一的感观和呈展方式,简直可以说是集市的油画,集市的声音,确切说,是生活的画面的一角,是生命之声音中的一段,却已是如此浓烈,热切相叠,感叹生活这般美好,又岂能不感恩生活和给予我们这一切的源头?作者的笔触,始终保持在写实、写意、写情的工笔和白描手法之上,而这种生活原初的呈展细节,更为如上手法徒增了趣意和文学的场景性,亲临感,这种以创作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相融所滋生的生活习惯带着强烈的民俗文化精神,它可以体现在更多门类,比如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手工艺等等中去,而融入文学中去,就会诞出如上的感观和场景效果,在传承其文化内核的基础之上,更成为一种文学上的重要资料,民俗其中,写意叙述的精神其外,在这种创作主体上,往往比任何虚构场景主体要实在,贴切生活,视角广,可创空间有着较为优越的宽高。精华支持!
13#
发表于 2010-4-29 09:05 | 只看该作者

集市的一角。

14#
发表于 2010-4-29 09: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0-4-29 08:54 发表
深入浅出,以感性描述铺垫意境的写作构思和布局,让这篇散文,具有了与自然和人文相近似的基调、旋律、色彩和效果。大量感性的、缜密的、写实性的轮廓勾勒和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而表现出来的片段式的直觉形式的描述, ...
好文好评一并欣赏。
15#
发表于 2010-4-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杜版!先留个印!远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5:43 , Processed in 0.0663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