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七律.阳明洞 ——题博友tigerzyz《黔北阳明洞、娄山关-2017贵州游(15)》 [打印本页]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24 18:29
标题: 七律.阳明洞 ——题博友tigerzyz《黔北阳明洞、娄山关-2017贵州游(15)》
(中华新韵)
立地牌坊谕世崇,驿丞跋涉此中行。
群峰拱脊明德馆,一洞修心累代情。
大道知行曾励志,尊容眺望更思功。
游人摄镜吟今古,络绎追怀凭吊声。
作者: 荣西安    时间: 2018-6-24 22:22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光耀千古。
问好诗友,握手。
作者: 壹飞    时间: 2018-6-25 11:57
阳明先生的心学名气颇大,但真正领悟的不知有几人。欣赏。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25 18:02
荣西安 发表于 2018-6-24 22:22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光耀千古。
问好诗友,握手。

谢谢光临,谢谢版主支持;是的,王的哲学思想很有影响力。但在过去我们的教科书里,把它归之于主观唯心主义,其实是另册!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25 18:03
壹飞 发表于 2018-6-25 11:57
阳明先生的心学名气颇大,但真正领悟的不知有几人。欣赏。

谢谢光临支持,问好版主;过去教科书对王的学问介绍得少,我其实也是改革开放后,在网络上重新认识了先生,过去一直认为他是唯心主义者,和我们的唯物主义是对头!
作者: 荣西安    时间: 2018-6-26 22:50
言泊远 发表于 2018-6-25 18:02
谢谢光临,谢谢版主支持;是的,王的哲学思想很有影响力。但在过去我们的教科书里,把它归之于主观唯心主 ...

说知行合一是主观唯心主义,那么,所谓理论与实践结合又该怎么解释?不就是知行合一吗?呵呵。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27 17:49
荣西安 发表于 2018-6-26 22:50
说知行合一是主观唯心主义,那么,所谓理论与实践结合又该怎么解释?不就是知行合一吗?呵呵。

是啊;但弄不明白哲学这深奥的学问是怎么回事,王老先生在改革开放后,才抬起了头!
作者: 荣西安    时间: 2018-6-27 23:32
言泊远 发表于 2018-6-27 17:49
是啊;但弄不明白哲学这深奥的学问是怎么回事,王老先生在改革开放后,才抬起了头!

所谓哲学,就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人们如何认识与掌握自然规律的基本科学。在这里,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各自的立场角度侧重面不同,因此对世界的认识千差万别,甚至互相矛盾。但越不能厚此薄彼,因为,伟大的哲学家里,既包括唯心主义者也包括唯物主义者。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28 19:29
荣西安 发表于 2018-6-27 23:32
所谓哲学,就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 ...

是啊,但愿我们的学术研究和讨论能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但在极左时期,这却办不到。象王老夫子这样的人的学问,那个年代在我国,是难以立足和被广泛宣传的;其实我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读他的。哲学虽讲辩证法,但辩证来辩证去,就权力化了!
作者: 荣西安    时间: 2018-6-28 20:26
言泊远 发表于 2018-6-28 19:29
是啊,但愿我们的学术研究和讨论能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但在极左时期,这却办不到。象王老夫子这样的人的 ...

这是官方的东东。在我们来说,我们的学习目的是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世界,而不受外界影响。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6-30 17:52
荣西安 发表于 2018-6-28 20:26
这是官方的东东。在我们来说,我们的学习目的是用我们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世界,而不受 ...

版主说得对,但在特定的时代,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利器。但愿那样的日子不要再有了,学术可以放开了!
作者: 荣西安    时间: 2018-6-30 21:39
言泊远 发表于 2018-6-30 17:52
版主说得对,但在特定的时代,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利器。但愿那样的日子不要再有了,学术可以放开了!

当年毛泽东曾极力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跟风的人谁又能体会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呢?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18-7-9 17:35
荣西安 发表于 2018-6-30 21:39
当年毛泽东曾极力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跟风的人谁又能体会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呢?

但真争鸣、不跟风的,真危险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