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8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接地气的通知何以这么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3 1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8-8-25 09:17 编辑

  我先给大家将两件今年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一件说的是什么事情呢?某县城新建了一所小学,需要招聘大量的教师。县教育局的意思是要从全县各学校(主要是乡下)抽调精干力量来补这个缺。其中有一项是招信息技术教师,条件是必须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看了这一则条件,有人就提了意见,说这很不科学。为什么呢?前面说的统考科目,如语文、数学,都是不限专业的。怎么,信息技术这样一门非统考学科反而要限专业呢?这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还有一个原因,乡下教师和县城不一样,一般都是以教统考科目为主的,信息技术这样的科目通常都是兼带着教。也就是说,乡下一般是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更何况,计算机技术很好的年轻人,一般都会选择在外面工作甚至自主创业,很少有人会去乡下教书,因为他们在外面工作一般比教书工资要高得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矛盾的情况。一方面,在乡下很难找到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另一方面,一个乡下教师,即使他信息技术再熟练,只要他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他也不能应聘。给人的感觉是,制定这条政策的人太不了解基层的教育实际了。

  我再给大家讲第二件事情。这件事同样也很荒唐,大家听我讲了就知道。某某市文联为了宣传本地区,准备编一本《××(本市的名字)诗集》。很多诗词爱好者一看,顿时热情高涨,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应该积极参与。因为本市和下面的各县的诗词学会很多年都没搞活动了,很多诗人的作品没有发表的渠道。可是,当大家看了通知以后,三条黄瓜蔫了两条半。原来,这个征文不是让大家投自己的作品,是搜集整理民国以前的诗人的作品。这不是胡扯吗?这个市还有下面的县在历史上不是非常有名,过去的资讯也不是很发达,即使有一些诗人留下过作品,很难流传下来,今天从哪里得知呢?对于大多数诗人而言,们的祖先多半都是文盲,家里怎么会收藏古代诗人写这个地方的作品呢?于是,有人抱怨:“这不是胡扯吗?你搞征文,却不准我们投自己的作品。你要古人的作品,我从哪里去给你找呢?”

  听我讲了这两件事,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两个通知太荒唐了呢?用我们今天时髦的话,就是太不接地气了。领导者本身想法是好的,结果吃力不讨好,反而惹得大家一肚子怨言。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多不接地气的通知呢?我想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很多领导者可能没有也不想深入基层,因此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却没有想到在现实中行不通。

  我们先分析第一个案例。领导者的想法不能说没有合理性。现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也很重要,学生不能光学语文、数学等统考科目。他们想招一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这个想法当然很好。问题是,乡下的学校哪里有那么多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呢?真正的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干其他工作不比当农村教师工资更高吗?他们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去当农村教师呢?更何况,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知识都很浅显,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也可以教啊!如果领导者了解实际情况,那就没必要去限专业,这样就能给更多的教师一个机会。

  我们再分析第二个案例。领导者同样没有深入基层。他们想宣传本地区,想通过古人留下的诗歌来证明,这个想法我们也不能说错了。可是,他们忘了一点,绝大多数诗人是无法参与这个征文的。普通人祖宗很多代都是文盲,周围的邻居一般也没受什么教育,怎么会留有古人的诗歌呢?这样的资料从哪里去收集?你有这个时间去搜集古人的诗歌,为什么不发动当下的诗人创作呢?那样意义不是更大吗?不是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吗?

  还有一个原因,某些通知就是给某些人的量身定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萝卜招聘”。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分析第一个案例。我们前面说领导者可能没有深入基层,不了解实际。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就算他们深入了基层,了解了基层教育的实际,还是有可能会制定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绝大多数信息技术骨干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限定专业就可以把这批人排斥在外,免得这些人和少数人内定的人竞争。专业限定后,符号条件的人就少多了。再形式上打个分,从少数人中选自己内定的人,这样不是更简单吗?外人就很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了,也不好意思说不公平了。

  我们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个案例,道理也是一样。即使领导者知道这个规定不合理,可能也会这样发布。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手里没有这样的资料,不知道某某古人在当地留下了什么诗歌作品。然而,不能排除特殊情况。例如某某人在某个县档案馆工作,知道这个地方的县志,能查到古代某诗人在当地留下了作品。或者还有人在某某旅游景点工作,知道古代某些诗人在这个地方旅游写了什么作品。资料被这些人掌握,他们当然可以参与征文。其他的人没机会接触这些资料,自然就参与不了。我们这么推测不是不可能啊!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见怪不怪了。我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通知会有这么多不接地气的地方。


2#
发表于 2018-8-23 15: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经常以为领导的脑袋被驴踢了,其实被驴踢了的是我们自己。领导聪明到了极点,以至于别人还以为他们傻。
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6:0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8-23 15:48
我们经常以为领导的脑袋被驴踢了,其实被驴踢了的是我们自己。领导聪明到了极点,以至于别人还以为他们傻。

确实是这样,有的事情是他们故意而为之,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4#
发表于 2018-8-23 17:44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三次,写法很新颖,做到精炼很难。
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7:49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8-8-23 17:44
两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三次,写法很新颖,做到精炼很难。

我的亲身经历,看到这样的通知我感觉很气愤。
6#
发表于 2018-8-23 21:25 | 只看该作者
这就跟某宝一样一样的,看着卖家秀漂漂亮亮的,自己觉得穿上也能达到那效果,结果笑果了。
7#
发表于 2018-8-24 07:11 | 只看该作者
人情社会,萝卜招聘永远无法杜绝,看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暗藏玄机令人愤慨。
领导永远比别人聪明,喜欢拍屁股决定脑袋,彰显其与众不同,有些更是喜欢搞大手笔,随口一说,耗巨资拔地而起的城市地标、城市名片随处可见,在位时属于政绩,下台了属于垃圾,苦憋的只是百姓。能奈何之?
8#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18-8-24 07:11
人情社会,萝卜招聘永远无法杜绝,看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暗藏玄机令人愤慨。
领导永远比别人聪明,喜欢拍 ...

是的,有的活动就是给某些人准备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11:21 | 只看该作者
槐安. 发表于 2018-8-23 21:25
这就跟某宝一样一样的,看着卖家秀漂漂亮亮的,自己觉得穿上也能达到那效果,结果笑果了。

很多活动表面上看是公平公正,其实里面有猫腻。
10#
发表于 2018-8-24 1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8-8-24 13:20 编辑

极赞18兄2楼的回帖。
看看那些网络官场小说,官员们都成了弱智。作者们可能太接地气而不接官气,以己度人,觉得皇上、娘娘天天三顿饭都吃包饺子捞面,或者煎饼卷大葱,哈哈。这不是我瞎说,有段山东琴书是这么唱的:听说老包要出京,忙坏了娘娘东西宫,东宫娘娘烙煎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李灿老师的这篇分析得相当精彩,看得出是饱受官样文章折磨的基层。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15:3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24 13:15
极赞18兄2楼的回帖。
看看那些网络官场小说,官员们都成了弱智。作者们可能太接地气而不接官气,以己度人 ...

有的机会就是给某些人的量身定做,因为你看了条件就知道没有你的戏,即使你再优秀。
12#
发表于 2018-8-24 20:0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扯犊子的事,没有人真正的想办好一件事,所以什么样的奇葩事情都可能发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20:2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8-24 20:01
都是扯犊子的事,没有人真正的想办好一件事,所以什么样的奇葩事情都可能发生。

是的,我也怀疑这两件事情中的领导者压根就没想考虑底层人们的利益。
14#
发表于 2018-8-25 21: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是合理性存在,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09:55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18-8-25 21:31
很多时候是合理性存在,问好

是的,有的是领导有意而为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03:53 , Processed in 0.1624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