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8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字里行间溢满沸滚的爱国激情——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25 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1-25 21:12 编辑




                字里行间溢满沸滚的爱国激情
               ——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每读文天祥的英雄事迹和诗文佳作,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就是,文天祥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力挽狂澜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元军大举南侵,兵临临安城下,南宋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无计可施。危难之际,文天祥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作为南宋的特使与元军谈判,文天祥慷慨陈词,力图说服元军统帅伯颜撤军。由于形势陡变,情况复杂,结果不仅事与愿违,而且文天祥被元军扣押,于二月九日押解北上。二月二十九日夜,文天祥一行在镇江逃脱,途中历经艰险,九死一生,经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等地到达通州(今南通市),然后航海南下,先到温州,再转福州。此后,文天祥在福建组织武装力量,顽强抗击元军,转战粤、赣,屡败屡战,始终不肯罢休。

         文天祥把历险逃脱当作挽救危局的难得机会,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再图重整河山、收复失地之大业。踏上这条荆棘丛生、险阻重重的道路,文天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舍生取义,决不苟且偷生。一次又一次陷入绝境,每当他做好死的打算,又一次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每当惊叹感慨之余,他借助文字描绘抒写一次次劫后余生的惊险经历,写下了一首首诗歌,一方面明志抒怀,寄托感悟,另一方面,期待把诗文留给子孙后代,让后世子孙了解自己当时的处境和情志。后来,文天祥把自己在患难之中所写的诗编成《指南录》,本文是为这部诗集所作的序,因为在此之前,文天祥曾作《自序》,所以本文又题作“后序”。这篇序文,文天祥生动地记述了生死经历,描绘了艰难处境,表现了抗争场面,夹叙夹议,明志抒怀,全篇足以跟他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相媲美,具有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序文首先陈述了作者以大局为重、临危不惧、毅然出使谈判的大义之举。序文开头先声夺人,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出使元军的时局背景、自身处境及严峻形势。就当时局势而言,元军大军挺进,犹如箭在弦上,情况十分危急;就南宋而言,受到元军威慑,是战是守是退,大小官员聚集在丞相府,全都无计可施,惊慌失措。就文天祥自身而言,身兼二职,身系国运,举足轻重。虽然战事吃紧,但双方车马使臣往来频繁,元军急邀南宋朝廷派使者谈判,而南宋朝廷许多官员也希望文天祥走一趟,以解除祸患。国家危难,“北邀”甚急,百官无力,在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文天祥多想,他只有把荣辱、得失、尊贵、生死等置之度外,打消思想上的顾虑,毅然决然,决定不接受丞相的官印,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营,与元军谈判。

        “予不得爱身,显示出临危受命的坚决果敢,排除杂念,挺身而出;“翌日”即行,表现出文天祥出使的快捷迅速,承命果断,动作迅疾。运用简约凝练,干净利落的语言,通过这次出使行动,文天祥勇于担当,敢作敢为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活生生地感受到了文天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体味到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

         序文接着叙述了文天祥同元军正面交锋,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维护了南宋尊严,情势突变,处境危险,遭到扣押脱逃后辗转到达永嘉的艰辛经历。按照文天祥最初对敌我情状的预判,他不辱使命,以满腔正气,能言善辩,以理服人,以自身尊严维护了民族尊严,在外交上初战告捷,谈判取得了预期效果,产生了强烈影响,不仅使南宋朝廷上下很振奋,而且使元军不敢轻举妄动,立即采取轻视南宋的举措,似乎看到了通过谈判促使元军退兵的希望。

          谁曾想,风云突变,形势陡变,处境极为危险,因为元营里南宋叛将吕文焕与其侄吕师孟对文天祥恨之入骨,积怨甚深,再加上临安知府贾余庆叛国投敌,奴颜婢膝,巴结讨好元军,所以文天祥遭到元军扣押,无法返回南宋朝廷,和谈退敌大计也变得很渺茫。如果说文天祥起初同元军交锋,在情绪和言词上掌控得很适度,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文天祥估计到自己很难脱险,他于是随机应变,调整策略,态度和言词随之变化,“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直前”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斥责时的神态,无所畏惧,挺身而立,当面痛骂,怒颜形于色,锋芒露于外。元军统帅伯颜不按规则出牌,无故软禁使者,文天祥依据事理痛骂,因而骂得有理。吕师孟叔侄叛国为逆,卖身求荣,狐假虎威,文天祥以正气痛骂,因而骂得痛快。

         由于序文所写是文天祥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故而遣词用句十分精当,巧妙使用“直前”、“诟”、“数”这几个动词,使文天祥大义凛然的威武姿态栩栩如生,力透纸背。文天祥之所以敢于词锋犀利地斥责敌人,原因盖出于“但欲求死,不复利害”,以死报国,以死殉节。斥敌的言词以崇高的气节为前提,崇高的的气节又必然会泄之于斥敌的言词,言因节而生,节由言而发,二者互为表里又互成因果。

           文天祥被元军无理扣押,敌人尽管软禁了他的身躯,但却软禁不了他的意志和气节。元军虽然表面上对他表示尊敬,但实际上则很震怒。元军两位头目万户蒙古岱和宣抚索多,表面上称其为宾馆中的陪伴人员,实际上夜晚则派兵包围了文天祥的宿舍,使文天祥对能否脱险不抱任何希望。

          更令文天祥愤慨的是,元军与南宋叛国者沆瀣一气,竟然给文天祥连一个使者的名分都不给,押着他同那些叛徒一起前往元大都。面对这种情况,文天祥本来就想引刀自杀,以死殉节。但是他没有那样做,他以唐代名将南霁云为榜样,打算趁此机会,夹缝求生机,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文天祥之所以“隐忍以行”,是由于他心系国家民族安危,一刻也没有放弃伺机东山再起,重振河山的初衷和决心,故而保持克制,以屈为伸。一旦机会到来,他就机智地逃出虎口,直奔江苏真州同安抚使苗再成相见,通过苗再成联络淮东、淮西两个制置使,相约联合兵马共举复兴义旗。复兴大业,很有可能一举成功。由此可见文天祥的拳拳爱国之心,信念之笃定,意志之顽强,表现之忠贞,令人可敬可佩。

           就在文天祥看到复兴之举的希望之时,再次发生了难以预料的新情况,当时扬州统帅李庭芝误中敌人反间之计,不仅对文天祥下逐客令,而且图谋加害文天祥。文天祥处境非常危险,迫不得已改名换姓,隐蔽踪迹,行动秘密,在荒草间穿行,同元军骑兵周旋于淮水以南的水网地区。其间饥饿困窘交加,无依无靠,而元军又急迫地悬赏捕捉文天祥,天高地远,处境之险恶,心情之悲凉,确实无与伦比!后来幸亏得到一叶小舟,绕开水中的沙洲,渡过北海,再穿过扬子江,进入附近海域,辗转浙江宁波、天台等地,最终到达浙江永嘉。文天祥历经千辛万苦,冲破险隘难关,百折不回,万死不辞,这正是他民族气节的逼真写照,这是他顽强意志的集中表现,也是他坚韧毅力的有力见证。

           序文紧接着叙述了文天祥自赴敌营议和到辗转至福州,一路艰辛备尝、万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以述“死”为中心,二十几个述死句,一气贯通,似强弩连发,又像急管繁奏。“呜呼”二字起首,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望死兴叹的悲凉心境,更为奔放文章气势做了铺垫。文天祥感叹道,自己濒于死亡边缘,与死神擦肩而过,不知道有多少回了!辱骂元军首领伯颜当死;大骂逆贼吕师孟叔侄当死;与元军头目万户蒙古岱及宣抚索多在住所相处二十几天,一次次据理抗争,一次次受到死亡威胁。在京口脱逃时,身边藏着匕首,当时险象环生,极为惊恐,几欲自杀。从京口到真州所乘的船,有十多里路是从元兵的战船旁边经过,其危险处境可想而知,几次想投水而死,葬身鱼腹。在真州被安抚使苗再成拒之城门之外,遭到自己人误解陷害,大惑不解,几欲以死了之。赶往扬州,过瓜州杨子桥,假如意外地被敌人哨兵发现,必死无疑。

          在扬州城下,进退两难,不能自主,难以决断,拖延迟滞,等于坐等送死;在扬州附近的桂公塘土围子里隐蔽藏身,忽然元军数千骑兵从土围子后边经过,差点落入敌人之手,又一次侥幸躲过一劫。在扬州往高邮途中经过贾家庄,碰上扬州派出的五名官军咆哮而来,挥刀要加以杀害,略施金钱才免遭毒手。文天祥以简约凝炼的文字,历述近二十次死里逃生的冒险经过,一句联属一句,一层紧跟一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最后,一声“呜呼”,与段首呼应,总揽全段。一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文章的气势推向了悲痛的顶点。整段文字,词短句密,繁音促节,读之停顿不得,胸中荡然而生充畅之气,深为文天祥满腔报国热忱、九死一生、万死不辞的英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

             序文最后叙述了《指南录》的内容和辑为专集的良苦用心。在一次次同强大的元军斗智斗勇、一次次面临生死考验、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文天祥靠着坚贞不摧的信念和意志,从来没有畏葸不前,而是乐观向上、以苦为乐,以笔为武器,用诗歌把一次次历险经过记录下来,这正是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战斗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光彩照人之处。面对一篇篇用生命和心血写成的诗歌,文天祥在那样艰险重重的环境里依然亲手抄录,整理成一本诗集,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家人流传下来,能够使子孙后代从中了解那一段悲壮历程,以便同情、认同与理解他自己当时的境况、志向与心声。经过七百四十多年岁月的磨洗,《指南录》里一篇篇诗歌依然对我们发挥着鞭策与鼓舞作用,依然焕发出思想艺术光彩,是文天祥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精神财富。

           这篇序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在行文造势、抒发感情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首先全篇运笔峻削、圆活奇纵,写出使元营,先谈客观形势,继说自己估摸,再写出使赴命,层次分明,顺理成章。叙述自己担当出使重任,先交代自己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论身份地位,非自己不可;百官既无胆且无识,要出使,非自己不行;接着写自己的内心打算,落实下来;最后写到正式付诸实施,文天祥出使犹如利箭在弦,必有此举,行文不平不直,步步推进,严谨缜密。叙述乘机逃脱也颇有跌宕起伏的特点,先写通过据理力争,形势有利于和谈退兵。“不幸”二字,形势骤然逆转,文势因之顿挫,顿挫后则步步深化。“不得还”“不得归”连续出现,见出形势艰危。短短几节文字,作者不断提挈笔势,开合有致,顺承递转,遵循事态的复杂进程,极尽变化之能事,写得曲折精妙。

            其次序文尽管以叙事为主,但融合着强烈的抒情性,基调慷慨悲壮。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表现为运用抒情性极强的句式,比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远,号呼靡及。”又往往借助于抒情味很浓的语气词和感叹词,比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及矣!”这类句式再不一一列举。作者仰面长叹,声声催泪,是悲愤情绪最深沉而又最强烈的倾泄!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叙事中寄寓感情,饱蘸感情叙事,让读者从叙述中领略作者起伏的感情波涛。比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表现出对叛徒的憎恶之情;“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流露出处境的窘迫之情;“不得已,变姓名,跪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充满了走投无路的悲怆之情。情因事勃发,各有不同,生动地表现出这位民族英雄内心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唯其如此,才使这篇序文能打动人们的心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序文文词精约而又变化多姿,灵活自如,毫无板滞之陋。遣词造句,极见功力。动词连用,而无一重复。“避”、“出”、“渡”、“入”、“脱”、“趋”等等等,各有妙用。同述“死”,二十几字,蝉联而下,但无一相类,显出变化而又统一的特征。全篇语言精炼,用词精准,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气势感和壮烈感。(4600字。)







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1:17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表现在他临危不惧,敢于担当,把个人安危与荣辱置之度外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和无私无畏的大义之举上。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1:25 | 只看该作者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元军大举南侵,兵临临安城下,南宋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无计可施。危难之际,文天祥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作为南宋的特使与元军谈判,文天祥慷慨陈词,力图说服元军统帅伯颜撤军。由于形势陡变,情况复杂,结果不仅事与愿违,而且文天祥被元军扣押,于二月九日押解北上。二月二十九日夜,文天祥一行在镇江逃脱,途中历经艰险,九死一生,经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等地到达通州(今南通市),然后航海南下,先到温州,再转福州。此后,文天祥在福建组织武装力量,顽强抗击元军,转战粤、赣,屡败屡战,始终不肯罢休。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1:26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把历险逃脱当作挽救危局的难得机会,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再图重整河山、收复失地之大业。踏上这条荆棘丛生、险阻重重的道路,文天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舍生取义,决不苟且偷生。一次又一次陷入绝境,每当他做好死的打算,又一次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每当惊叹感慨之余,他借助文字描绘抒写一次次劫后余生的惊险经历,写下了一首首诗歌,一方面明志抒怀,寄托感悟,另一方面,期待把诗文留给子孙后代,让后世子孙了解自己当时的处境和情志。后来,文天祥把自己在患难之中所写的诗编成《指南录》,本文是为这部诗集所作的序,因为在此之前,文天祥曾作《自序》,所以本文又题作“后序”。这篇序文,文天祥生动地记述了生死经历,描绘了艰难处境,表现了抗争场面,夹叙夹议,明志抒怀,全篇足以跟他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相媲美,具有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2:37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的崇高民族气节表现在充满着对国家民族的坚定信念,为难之际挺身而出,对卖国求荣的叛徒深恶痛绝,祈望国家民族不受外敌侵略,长治久安,南宋的老百姓永远不当亡国奴!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4:50 | 只看该作者
想想文天祥出生入死,一次次把生死置之度外,一次次面临生死考验,他所经受的艰险与困难,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20:44 | 只看该作者
序文接着叙述了文天祥同元军正面交锋,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维护了南宋尊严,情势突变,处境危险,遭到扣押脱逃后辗转到达永嘉的艰辛经历。按照文天祥最初对敌我情状的预判,他不辱使命,以满腔正气,能言善辩,以理服人,以自身尊严维护了民族尊严,在外交上初战告捷,谈判取得了预期效果,产生了强烈影响,不仅使南宋朝廷上下很振奋,而且使元军不敢轻举妄动,立即采取轻视南宋的举措,似乎看到了通过谈判促使元军退兵的希望。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20:45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把历险逃脱当作挽救危局的难得机会,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再图重整河山、收复失地之大业。踏上这条荆棘丛生、险阻重重的道路,文天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舍生取义,决不苟且偷生。一次又一次陷入绝境,每当他做好死的打算,又一次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每当惊叹感慨之余,他借助文字描绘抒写一次次劫后余生的惊险经历,写下了一首首诗歌,一方面明志抒怀,寄托感悟,另一方面,期待把诗文留给子孙后代,让后世子孙了解自己当时的处境和情志。后来,文天祥把自己在患难之中所写的诗编成《指南录》,本文是为这部诗集所作的序,因为在此之前,文天祥曾作《自序》,所以本文又题作“后序”。这篇序文,文天祥生动地记述了生死经历,描绘了艰难处境,表现了抗争场面,夹叙夹议,明志抒怀,全篇足以跟他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相媲美,具有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20:45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序文所写是文天祥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故而遣词用句十分精当,巧妙使用“直前”、“诟”、“数”这几个动词,使文天祥大义凛然的威武姿态栩栩如生,力透纸背。文天祥之所以敢于词锋犀利地斥责敌人,原因盖出于“但欲求死,不复利害”,以死报国,以死殉节。斥敌的言词以崇高的气节为前提,崇高的的气节又必然会泄之于斥敌的言词,言因节而生,节由言而发,二者互为表里又互成因果。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5:32 | 只看该作者
序文首先陈述了作者以大局为重、临危不惧、毅然出使谈判的大义之举。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5:32 | 只看该作者
序文叙述了文天祥同元军正面交锋,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维护了南宋尊严,情势突变,处境危险,遭到扣押脱逃后辗转到达永嘉的艰辛经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序文叙述了文天祥自赴敌营议和到辗转至福州,一路艰辛备尝、万死一生的传奇经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序文叙述了《指南录》的内容和辑为专集的良苦用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6:2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序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是在行文造势、抒发感情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首先全篇运笔峻削、圆活奇纵,写出使元营,先谈客观形势,继说自己估摸,再写出使赴命,层次分明,顺理成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5:11 | 只看该作者
序文开头先声夺人,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出使元军的时局背景、自身处境及严峻形势。就当时局势而言,元军大军挺进,犹如箭在弦上,情况十分危急;就南宋而言,受到元军威慑,是战是守是退,大小官员聚集在丞相府,全都无计可施,惊慌失措。就文天祥自身而言,身兼二职,身系国运,举足轻重。虽然战事吃紧,但双方车马使臣往来频繁,元军急邀南宋朝廷派使者谈判,而南宋朝廷许多官员也希望文天祥走一趟,以解除祸患。国家危难,“北邀”甚急,百官无力,在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文天祥多想,他只有把荣辱、得失、尊贵、生死等置之度外,打消思想上的顾虑,毅然决然,决定不接受丞相的官印,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使元营,与元军谈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5:14 , Processed in 0.0500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