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38【投稿】苦中作乐苏东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4 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19 16:09 编辑

苦中作乐苏东坡


时下一概有两种人,前者类苏东坡,能够接纳世俗并且可以苦中作乐;后者和苏东坡相反,致力于“慎独”,正在痛苦中拼命嚎哭。


中国历史真的很长,可是如果要找出一个人格模板,用来适应今天的生活,恐怕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这种格式这不仅仅停留在嘴上,也不只在特殊环境中才能生效,更不是只对于某些人才能凸显的。


或许陶渊明安于贫困,勾践卧薪尝胆,伯牙毁琴祭友,都是可以尊重、崇拜,甚至值得追慕和稽首的。


可是如果把他们的人格填充进今天的躯壳会怎样呢?陶渊明的淡泊会显出颓废和不负责任,勾践的仇恨会引发战火和杀戮,伯牙子期的友谊显得拖延而又偶然。


今天的世界在物质文明的路上一日千里,万人高举火把争先鼓勇,希求照亮大大小小的未来。每个人都痛苦不堪,承受着失败与成功的合谋袭击,忍受着孤独和嘈杂的狼狈为奸。


然而左支右绌顾此失彼,不苦又能怎样?


苏东坡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参考,让我们不用抛弃所有的理想抱负归园田居,不用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对待自我,不用牵系遥遥无期的友谊,就可以在无法逃避的苦里自得其乐。


让我们去看看他吧!


苏东坡的一生由乌台诗案划分,乌台诗案之前的苏东坡,只是另一个李白,虽有奇才,却无深刻的哲思。乌台诗案之后的苏东坡,才是一个真正的苏东坡,才具有那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宽容世俗的胸怀。


准确的说,划分他的一生的应该是黄州,而要寻找更精细的分割线,那所有的线索都将指向同一封信——《答李端叔书》。


或许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各种典籍之中,甚至在苏轼所有的作品之间,这都是一封排不上名的信,无论是从今天所谓的艺术性,还是流行千年的思想性来说,这一封信都注定籍籍无名。但是苏东坡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就由这一封短短的信划分。


这封信具有一种难以置信的坦诚和从容,无法可想的具体和明朗。没有沉醉于未来,不纠缠于过去,微微的自嘲就形成一条晨昏线,划分出黑夜与白昼。


正在写这封信的苏东坡,对于过去惊惶而不敢提,对于未来迷茫又不敢想。这种惊惶和迷茫遏止住他的才气,让他可以在对现在的极度专注中,完成由幼稚向成熟的转变。


从此超凡而拟庸常,入世而又出空(汪洁语,如佛者知生者苦,而不弃生而从死)。


而苏东坡所留给后世的财富,不仅仅是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更在于他给中国留下了一个乐呵呵的人格形象。这种人格区别于其他的所有名人。或许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少勇敢无畏的壮士;从来不缺少忠肝义胆孤臣;从来不缺少一诺千金的君子;却从来就没有一个亲民和众,有人间烟火气息的伟大人格。而到了苏东坡这里,总算是给弥补了。


可能视力的不足可以用眼镜弥补,听力的不足可以用助听器弥补,脚力的不足可以用汽车弥补。但如果是那种不可捉摸不易判断不能分辨的胸怀不足,却往往不能得到弥补。


苏东坡就弥补了中华文化,这样也弥补了我们。我们就可以模仿他的人格,循着他的足迹,让他住进我们的胸腔内,让我们的内脏产生并不孤傲冷漠的淡泊,能在今天的各种压力和撕扯中柔软如云。


有人说对待人生的态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某一些人眼里当然是这样。但是在所有人公认的幸福感之下,这些态度也就有了高低。


而那种苏东坡对待人生的态度,一定是最高贵的,尽管它是那样的质朴;也一定是最伟大的,尽管它显得那样普通;更一定是最勇敢的,尽管它处处委曲求全。



2#
发表于 2018-11-14 14:47 | 只看该作者
此篇将东坡的人生境遇介绍详尽,真是别样的人生观。拜读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8-11-14 15:25 | 只看该作者
来关注。建议重新编辑,首行留出空格吧。
4#
发表于 2018-11-14 16:28 | 只看该作者
委屈求全也是一种态度,这一点作为文人亦是难得。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16:4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11-14 16:28
委屈求全也是一种态度,这一点作为文人亦是难得。

这里的委曲求全其实有类庄子游世思想,一是“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一是“曳尾于涂中。”如之前所说的,苏轼在大庾岭外时,“所与游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使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
6#
发表于 2018-11-14 22:05 |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格参考,让我们不用抛弃所有的理想抱负归园田居,不用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对待自我,不用牵系遥遥无期的友谊,就可以在无法逃避的苦里自得其乐。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好,让人豁然开朗。
7#
发表于 2018-11-15 21:26 | 只看该作者
世间如苏轼者也只有苏轼一人了,所以他博得了许多人的喜欢,更有达官贵人落魄文人们以他为生活模板,效仿之,崇仰之,但我不知道苏轼愿意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喜欢,或许,在他的心里具有独特个性的文人才是最值得赞赏的人吧。
8#
发表于 2018-11-22 11:24 | 只看该作者
苦中作乐可称为居士。。。
9#
发表于 2018-11-25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木鱼 于 2018-11-25 20:41 编辑

说到“胸怀不足”的弥补,想起了另一个人。和范仲淹比,谁的胸怀更宽广?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1:14 | 只看该作者
清木鱼 发表于 2018-11-25 20:40
说到“胸怀不足”的弥补,想起了另一个人。和范仲淹比,谁的胸怀更宽广?

苏轼的《范文正公文集序》《书石曼卿诗笔后》主要称赞范仲淹有预见和见识,前者拿“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来说明范仲淹胸怀天下。苏轼在这方面也有发挥,集中体现在嘉祐六年和元祐初年,分散体现在熙宁三年,熙宁七年……元丰八年等。如果拿宇宙做筛选依据,那筛下去的就是范仲淹了。
11#
发表于 2018-12-22 11:49 | 只看该作者
一篇铿锵有力的杂文,先破而后立。言之有物,自圆其说。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9 15:43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8-12-22 11:49
一篇铿锵有力的杂文,先破而后立。言之有物,自圆其说。

https://m.weibo.cn/6392249532/4326576742556740
13#
发表于 2019-1-9 2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1-9 22:50 编辑

哈哈,难道中天君有话要说?不妨直言。
殊不知,世间有多少人是不能圆自己说的。

点评

这个图是用来补上次“道德”和“富强”的讨论的,图是王水照苏轼评传  发表于 2019-12-3 10: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9:54 , Processed in 0.0597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