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8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件风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0 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相子 于 2019-2-24 07:43 编辑

一件风衣

  明月高悬,星斗满天。我在报社写完稿件,开车回到家,想洗个热水澡。刚放水,手机响,妻子玉如手一指,“你的。”我拿起手机,手湿没看号码,按了接听,“小刘还没睡?”听声音是总编打来的,立马严阵以待,“没呢,刚要洗澡。”“呵,是这样,宣传部才来了紧急通知,明儿八点让咱们到县民政局,跟踪采访一位从江城来扶贫的老人,我看还是你去,这是个热点,要选好角度,要采访好,要上头版头条。”我一听这么重要,高兴高跳,展示才华的重要时刻,“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清晨寂寥,漫一片秋景罩住田野。饭后我开车来到县民政局,民政局和政府在一个大楼办公,先找到局长室。局长室里坐着一个胖子,小个子,样子脑满肠肥,在看报纸。我拿出证件,“报社来跟踪采访的,姓刘。”脑满肠肥没往起站,“听说了,我姓房,坐。”我心说,这位房局长的肥样,肯定不爱运动,是个吃货。“房局长,不知来扶贫的老人何时到?”我问。房局长没抬眼皮,“昨晚到了,就是来查看一年前捐赠的一件风衣,到没到贫困户手中。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从省城到这儿,不怕远,谁还能贪污一件旧风衣不成?”我笑道:“这到是位有心的老人,同时能检验我们扶贫工作到没到位。”房局长一脸不高兴,“昨晚连夜查了一下,江城捐赠来的衣物全都配发到了大白旗乡,一件风衣落入谁家难说,一会儿咱们拉着人,去大白旗乡。”

  跟着房局长的车,来到县直机关招待所。招待所门前站着两个人。一个年轻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满头银发,远看像一面白旗迎风飘舞;高个,精瘦,穿一件红色风衣,很有气质。我下了车,年轻人跑向房局长的车,“局长,这位就是江城来扶贫的黄奶奶。”房局长没下车,哼了一声。穿红色风衣的黄奶奶说了话,声音沙哑,“小伙子没说对,我可不是来扶贫的,是来看看捐赠的衣物到没到贫困人家,到了谁家?”小伙子忙给介绍,“这是我们局房局长。”房局长又哼了一声,点了一下头。黄奶奶看着房局长冰冰的眼神,也没吱声,回头看我的车,紧盯着车上的几个大字:新闻采访。年轻人来扶黄奶奶上房局长的车,黄奶奶用手一指,声音沙哑地说:“我坐这个。”房局长向年轻人递了眼色,年轻人扶黄奶奶上了我的车,向大白旗乡进发。

     大白旗乡是个满族乡,离县城五十里。秋日,无边的丘陵,山连着山,山叠着山,线条柔和,像绿色的海浪,起伏,推涌,连向高远的天际。我一边开车一边和黄奶奶聊天,“黄奶奶是江城人?从省城跑这么远,来查看一件捐赠的风衣到没到位,让人佩服。”黄奶奶用沙哑的声音回道:“我就是个有今天没明天的老太太,不用年轻人佩服,别说我心眼小就行。有歌没?放个小苹果听听。”我忙说:“有有,有小苹果。”小苹果音乐响起。

  转瞬来到大白旗乡,乡长姓王,迎了出来。房局长的嘴趴在王乡长耳朵上说话,没一会儿,王乡长笑着跟我说:“我们先开个小会,你先陪黄奶奶喝茶。”黄奶奶一听要开会,让人陪着喝茶,猛地站了起来,响着沙哑的话音,“这点小事开什么会?查一下发到哪个村,就去哪个村。”王乡长出去没一会子,找来乡民政办一位女同志,“黄奶奶,有什么要问的你问她。”黄奶奶不高兴地摆手,“不是问,就是来看一下我捐的风衣,到了哪个村?谁的家?”民政办女同志取来一个大本子,“说一下,你是江城哪个区哪个社区的?”黄奶奶用沙哑话音回道:“江城南大区,爱民社区。”民政办女同志在大本子上查了半天,最后说:“查到了,是白梨树村,村长刘东拉走的。”

  风衣有了着落,王乡长领队,车子向白梨树村进发。白梨树村是这个山区的主要水稻产区,我想起半年前采访过村长刘东,据刘东介绍,全村已全部脱贫,没一户贫困户,咋又接受了扶贫?哪个是真的?莫非刘东胆大妄为……

  几辆车停在了村部。我看见刘东从村部走了出来,穿一身西服,脖子还是那么硬,方脸显着精神,挂着笑,“欢迎欢迎,快进屋子。”房局长拉住王乡长和刘东村长在耳语。刘东村长脖子一硬,大着嗓门儿,“这个好查,有账。”便喊来会计,衣物共分十小包,有一件黑色风衣分给了三驴子家。我回头问黄奶奶:“风衣是不是黑色?”黄奶奶点了头儿。随后跟着村长刘东往三驴子家走。

  村里的大街全是水泥路,成回字形。刘东在一个两层小楼前停下脚步,用手拍打铁门,“三驴子别装死,开门。”门开了,闪出一个头上没几根毛的瓦刀脸,手上全是机油,“村长,咋来了这么多人?”刘东方脸一笑,一拍三驴子肩膀,“拖拉机还没修好?领人上你家喝一顿。”三驴子忙洗手,“别吓我,说吧,上哪都行,咱不差钱。”村长刘东又一拍三驴子肩膀,“去年扶贫给你家那包衣服呢?”三驴子手拍头喊来媳妇,“去年村上给咱家送来那包衣服呢?”三驴子媳妇嘴一撇,“全是旧货,没人穿,包没打,在下屋躺着呢。”三驴子问:“取来不?”房局长冰冰的脸忙接话,“取来,眼见为实,说明我们的扶贫全到了位。”三驴子媳妇出去没一会子取来一个包,上面全是灰尘,拍打几下后打开了。

  黄奶奶看见了自己捐的风衣,扑上前来,扯出,眼睛开始湿红,随后流落泪水。黄奶奶手摸着风衣,拍打,声音更沙哑,“你们家不贫困,枉费一片苦心,连看都没看,别说穿。”黄奶奶抽泣,将风衣里边缝的一个口袋撕开,拿出了一个信封,信封里抽出一打钱,有一封信掉在地上。我忙弯腰拾起信,打开来读:

  您是一位没有见过面的贫困户:

  我是快要离开人世的老太太,能为世上的贫困人家帮点小忙,是我一生最后的心愿。人老了,活干不动了,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将这一万元钱缝进风衣,如果有缘,您这户人家就是我一生最后的亲人!我就有一个心愿,别忘了给我回封信,信封上有地址……


  我读不下去,心哆嗦,眼睛湿,屋子一下变得很静。刘东坐不住了,方脸没了笑容,脖子一硬,上来扶着黄奶奶,“这扯不,对不起黄奶奶,这全是我们当干部的错。实际上我们村我们乡我们县不贫困,为戴上贫困的帽子,得到国家贫困县的补助,完成这个任务,才层层报困。”房局长脸上挂不住,眼神冰冰,站起摆手,“不用说东道西,话有些过,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对抗。感谢黄奶奶对我们扶贫工作检查指导,风衣找到,任务完成,咱们回村部开饭,一饭一菜。”

  傍晚,一片夕阳,装璜了天空。送走了黄奶奶。黄奶奶拿走了风衣,那封信留在了我手上。我真不知道这个采访报导如何写,急死人。要上头版头条,只能实事求是。稿子连信上交了,两个月过去,采访报导没能见报。妻子玉如为我不平,“不刊就不刊,凭老公的文学水平,写成小说,肯定好看。”


  (2700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2-20 10:10 | 只看该作者
能吸引人,故事好,叙事节凑好,语言也简洁。前面洗澡上床一节显得多余!
3#
发表于 2019-2-20 10:14 | 只看该作者
扶贫题材不好写,要写出新意,难。此篇小说以一件风衣为线索,写得现实又入骨,揭示有力到位,让人会心。
4#
发表于 2019-2-20 10:41 | 只看该作者
题材好,容量大,学习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7:19 | 只看该作者
李炳君 发表于 2019-2-20 10:10
能吸引人,故事好,叙事节凑好,语言也简洁。前面洗澡上床一节显得多余!

谢炳君的阅读点评。祝好问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7:22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9-2-20 10:14
扶贫题材不好写,要写出新意,难。此篇小说以一件风衣为线索,写得现实又入骨,揭示有力到位,让人会心。

谢夏冰版版的细读品评,祝安远握!
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7:23 | 只看该作者
罗忠继 发表于 2019-2-20 10:41
题材好,容量大,学习了!

谢忠继兄弟的支持阅读,祝好问安!
8#
发表于 2019-2-20 1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2-20 17:32 编辑

老人的执着表现得好,假贫困村的见闻还需加笔重。官场丑闻通过局长的几次“哼”,尽在不言中,好。最后“我”揭谜底那段话最好用故事来表现,而不是直接说出。
另外,同意1楼的回帖。
9#
发表于 2019-2-20 17:31 | 只看该作者
扶贫工作是与块试金石,谁是珍宝,谁是败絮,一看便知。小说篇幅有限,但作者却容纳了多重意义,比如,基层干部不作为,失职渎职。比如,社会热心人士关怀贫困阶层。比如,为了套国家钱而不贫困却要造假等。我们可以窥视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谢谢五相子兄弟为民鼓与呼。
10#
发表于 2019-2-20 18: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扶贫题材的小说,的确是不好写。
老师这篇文还不错,赞!
11#
发表于 2019-2-20 19:21 | 只看该作者
扶贫佳作,一件风衣的切入点很独特!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1:1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2-20 17:30
老人的执着表现得好,假贫困村的见闻还需加笔重。官场丑闻通过局长的几次“哼”,尽在不言中,好。最后“我 ...

先给草舍先生拜个晚年!在新的一年中一切顺利!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1:1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2-20 17:30
老人的执着表现得好,假贫困村的见闻还需加笔重。官场丑闻通过局长的几次“哼”,尽在不言中,好。最后“我 ...

同时谢过对《一件风衣》的支持点评,意见接下,祝一切安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1:18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9-2-20 17:31
扶贫工作是与块试金石,谁是珍宝,谁是败絮,一看便知。小说篇幅有限,但作者却容纳了多重意义,比如,基层 ...

先给老哥拜个晚年!祝老哥一切顺利安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11:19 | 只看该作者
徐得荣 发表于 2019-2-20 17:31
扶贫工作是与块试金石,谁是珍宝,谁是败絮,一看便知。小说篇幅有限,但作者却容纳了多重意义,比如,基层 ...

是的,老哥说得没错。扶贫工作就是块试金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15:04 , Processed in 0.06277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