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经年料豆今弥香 [打印本页]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0 12:58
标题: 经年料豆今弥香
本帖最后由 奉洁 于 2019-3-20 13:33 编辑
经年料豆今弥香
奉 洁
农历二月二炒料豆,是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儿时的记忆里,那应该是过年后期盼的第一个节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排它前面,但是春节刚过,年味尚未飘远,过年准备的好吃好喝多有剩余,对于贪吃而盼节的少年来说,元宵节似乎并不是多么期盼。相反,因为不愿意让“年”跑得太快,心理上还隐隐的有些嫌“十五”来的太早。
二月二就不同了。随着元宵节逝去,过年的“油水”消失殆尽,生活又回归到正常的清汤寡淡,怅然若失间猛一抬头:哇!二月二到了!立马燃起过节的兴奋与激情。“盼节”对于贪玩又好吃的少年来说,那是那时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要。
“过节”,高兴的是孩子,忙活的是大人。不管日子多清苦,也不管母亲是自种自留还是钱买粮换,孩提时代的我们,二月二总能吃上喷香的料豆。
二月二的前一周开始,母亲便着手缝制盛料豆的布袋。布袋是用布头裁剪而成,大人拳头大小,能装大人的一把多料豆。布袋口有缝制的暗道穿绳而过,便于紧绳将袋口扎严实,以免料豆外溢,同时也是料豆布袋的提绳。二月二前三天,母亲就会把准备好的黄豆淘洗干净,然后加盐、大小茴香等佐料腌制黄豆,腌制一夜后捞出沥干晾晒。这时我们的料豆布袋也会被母亲清洗干净晾晒,我们期盼二月二的心情此时也仿佛正在承受着时间的晾晒和等待的煎熬。
期盼的二月二伴随着家家户户飘出的料豆香味,总能把贪睡的少年早早地从睡梦中唤醒。 匆忙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起昨晚早就放在床头准备好了的料豆布袋,然后直奔厨房。
期间,根本无暇顾及神情庄重的父亲正在院子里,手持盛着草木灰的铁锨,正在以立足点为圆心,以手臂、锨柄为半径,把锨头上的草木灰顺锨尖溜下来画粮囤——寓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粮满囤。
此时的母亲才是主角,正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赶到时,往往是母亲已经炒出了一两锅,油光发亮、热气飘香的料豆被摊晾在簸箕里,随着我们靠近的步伐闪现着若有若无的光亮,像顽皮的眼睛眨呀眨的,引诱着我们,又像警告着我们这些馋虫:我才是二月二的精灵!我们是等不到料豆凉透的,并不是着急吃,而是撑开料豆布袋尽满了装,直到布袋表面一点儿皱褶没有而豆粒凸显且袋口紧不严为止……“少装点儿!料豆掉地上会变成蝎子来蛰你”母亲头也不扭地喊道。这才在母亲的笑骂声中,抓起两把料豆,边往嘴里捂边一溜烟儿地跑出家门,找伙伴们显摆料豆布袋的式样、大小,交换料豆尝试,比较谁家的好吃。
今年的二月二适逢三八节、星期五,女儿在外地读大四正准备考研,侄子、儿子均住校读高中,老太太的三个宝贝都不在家,今年的料豆肯定不用再念想了。
下班回家,见院子里果真没有了往年父亲画的“粮囤”。农村城镇化,秸秆还田,煤气改造,村庄早就不见了炊烟,哪来的草木灰画“粮囤”?
进得门来,“女神节快乐!”想给母亲来个洋气的问候,不知母亲听懂了没有,见她老人家乐呵呵地像是自言自语:“哪是什么神节啊,今儿个是二月二,龙抬头!”,说罢自顾自地去了里面的厨房。我坐下喝茶的功夫,见母亲端出来一果盘,里面是五颜六色的“料豆”,没拆的包装上还赫然标注着各种“风味”……“二月二,得吃料豆。现在超市什么都有,快尝尝——连我这老牙都嚼的动”母亲说罢,捏起一粒送进嘴里,可我看到的分明是母亲用残缺不全的牙齿试了半天都没挤碎那粒料豆,只是笑眯眯地让我多吃。
“嗯,超市的料豆脆是脆,不过不如您炒的料豆香,更不如咱家的料豆有嚼劲儿”吃着“嘎嘣脆”的料豆,也不忘哄老妈高兴:“妈,如果您再给我缝个料豆布袋,就更完美了”。
哈哈哈……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9-3-20 15:17
文字写的规整严谨,我是很久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了。拜读,问候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0 15:20
欢迎夏日荷风老师光临!感谢雅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3-20 16:48
二月二炒料豆,也是我老家苏北的风俗。你的文章唤醒了我小时候的记忆。
文字简明生动,描述的生活场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家人的亲情欢乐充溢在字里行间。欣赏,问好。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9-3-20 18:18
文字里漫溢着豆子的脆香和浓浓的亲情,直白朴实的叙述,很有代入感。只可惜,这样的豆子我没有吃过
只能在文字里把一缕香味来嗅了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9-3-20 18:21
叙写井然有序,自然成篇。细腻而充满感情。奉兄还能回忆起这些,难得。日子,时光,往昔真是慢悠悠。问好!
作者: 断肠崖居士 时间: 2019-3-20 20:27
“过节”,高兴的是孩子,忙活的是大人。——作者讲的是家乡风俗,满足的却是厚重的母爱!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9-3-20 21:19
奉洁兄哪里是在写“料豆”,分明在写满满的回忆。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9-3-20 21:22
经年料豆今弥香,在心底。
超市颜色更丰富,缺滋味。
欣赏奉洁兄佳作,加几颗豆豆来炒炒……,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3-20 22:19
二月二炒料豆,这个料豆与超市那些炒熟的豆子是不是一样的东东?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3-20 22:22
一个简单的节日,普通的炒料豆,写得细腻而充满情感,浓郁的回忆,读来令人感觉亲切。赞一个!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9-3-21 08:46
很有特色的吃食,在作者笔下颇具有民俗风味。能够有这样的一个习俗,说明这样的农村故地还是物产丰富的。欣赏。
作者: 守望天使 时间: 2019-3-21 09:01
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07
房版家是苏北,我属鲁西南,问候邻居好!感谢雅评!欣赏您的文字。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13
千年喜欢吃的也应该是“麻辣豆”。那种料豆我们这里现在也很少有人炒了。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15
梅兄过奖了!不如您读的书多,就身边小事儿聊以自慰。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16
欢迎居士老师临帖致评!解读合我心。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17
牛兄家乡二月二吃不吃料豆呢?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18
牛兄的豆豆比“料豆”值钱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20
应该是不一样。本地的“料豆”是用材料浸泡,晾干后用食用油炒熟。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20
向云姐学习!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22
欢迎媚版临帖致评!请多多指教!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1 11:23
欢迎天使!文思泉涌!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9-3-22 11:59
欣赏学习了,喜欢,问好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2 13:14
言默然老师好久不见,非常想念!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3-23 19:33
文章很有味道,二月二龙抬头,我们这里并没有什么习俗,除了这天可以去剪头发,但文章中呈现出来的温馨和美好却让人动容,真是一方水土一方风俗,也从中体会到了对寻常日子的珍视。
问好!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9-3-23 20:28
朴实的文,精彩提读。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9-3-23 20:28
文章真好!不错。加分支持。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24 13:49
弱弱地问一句:什么是料豆?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5 09:42
欢迎昙花版主!感谢临帖致评!我们这二月二是给小男孩儿剪头发——名曰“剃龙蛋”,哈哈哈。其实,大人此时也多该剃头了,因为正月不能剃头——说是“死娘舅”。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5 09:42
欢迎叶子!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5 09:43
叶子客气,感谢加分鼓励!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5 09:45
料豆,顾名思义就是拌了佐料的豆子,我们这里特指二月二这天早上炒的豆子。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3-25 21:53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26 07:19
料豆是什么?_??_?没听说过!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26 07:20
但是文章写得真好!欣赏支持!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6 08:14
欢迎匡建华老师!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6 08:16
料豆就是黄豆拌佐料,在农历二月二早上用油炒出食用,我们这里的习俗。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6 08:17
感谢童心是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26 17:55
麻辣鲜香?
.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27 11:26
欣赏朋友佳作,感受春天的气息。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3-27 13:02
料豆,拌了佐料的豆子……
小时候在家乡也这么说。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9-3-27 22:28
质朴平实的文字,写出了苦难生活中的快乐及好日子里的缺失,读来很有感触……欣赏,问好。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28 08:29
欢迎阳光老师临帖致评!问好!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3-31 12:38
呀,又一种风俗和美食。何以叫料豆,还特意百度了一下下。
因为我都不知道嘛。
奉洁老师,好羡慕您呀。若不曾深深的期盼过、欢喜过,不会写得如此水顺如此鱼跃童真哦。想想,回望处,这些亲身的童稚的记忆积存越是丰厚,自然就会少些空落感,而多些对过往的人和生活的恩谢意。珍惜和悲心呢,大多来自种种不舍和经岁后的懂得吧。如同您自然的以博母亲一乐而感恩哦。
嗯,给您点赞。为文字和背后的起心。
字不长而有年轮味。方寸之间,见得开阔心田。好。
来读迟了。问春好。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3-31 13:23
我来晚了,自罚三袋料豆。
下回还你!
作者: 莹莹子期 时间: 2019-3-31 15:37
朴实的文字透着浓浓的母爱,接地气。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31 19:08
欢迎子期!感谢留评!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9-3-31 19:10
小赖皮,来晚了还不忘抢料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