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8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小马过河》聊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6 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读了关于探讨《小马过河》的系列文章后,有一个问题渐渐浮出我脑海。那些议论那些观点那些无数精彩的思想火花的起点是什么?


  首先看一看江天上甲乙两方的主要观点:


  甲方认为《小马过河》的课文容易误导学生,后果很可能导致学生溺水身亡。
  乙方认为《小马过河》的课文有其价值,不能一棍子打死。


  至于其它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些上面,所以探讨的起点清晰在“过河”上头。问题在于,提出观点之后就该论证了,好比原告要负责举证了吧,然而无论甲乙方都没有好好的客观论证,全在做主观思想的辩论。


  甲方没有提出学生读了课文后尝试过河导致溺水的实例;同样,乙方也没有讲明溺水的学生与课文无关——更无厘头一点的讲法:一种是就算有明白的课文“过河溺水而亡”,照样还会有孩子过河去了;另一种是天天学习思想品德课本,思想品德却是可变化的,谁晓得德智体全美的到后来五毒俱全了呢?


  二
  观点,时常仅是一个点,由点带面,面面俱到,扩展开来成为思想。逆转一下,脑袋里储存的思绪够多,一番整治加梳理,聚集力量于一点,然后,出拳。朋友,你是前者呢还是后者?综合两者吗?


  由点带面,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似圆谎,要把这个点升格为团。越级成奢望清明上河图的,也大有人在。这很有意思,因为不甘心成为一个点,所以,成长紧随而来。人的一生之中,拥有无数的点,点点滴滴,有人成了“连连看”,有人成了“十字绣”,各式各样的点“果”,五彩纷呈“果”体横陈在我们的世界里。做不到也没关系,想想,不可以吗?想想,是自由的。付出行动后,想想就是起点。


  思想不简单的人,老实讲,我一点儿都不羡慕,偶尔还有点同情。像我这种脑袋瓜简单的,伸出拳头,就是一个小拳头,那些思想深邃的人,还要讲究运气吐气,动作姿态,对象受体等等连锁效应。所以我这种简单瓜的人就谈一点,当我们出拳的时候,必然产生了空门,攻击与防御一体的话,得多死多少万脑细胞?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多想一点,希望是为他人多想一点,少一点关于自己的小心思。


  三
  枯燥的东西,重复的东西,缺乏生气的东西,到底是哪里不带劲呢?今天一位文友讲,文学重在感觉,杂文重在思辨。我于是想到,杂文重点感觉,文学重点思辨,好像也都是可以的。喝了点水,吃了点肉干后,又觉得不好,应该是杂文得尽量把话讲清楚,文学则妙在余韵绕梁上。“讲清楚”,和“余韵”都是读者感受,又与作者有何关系?


  钱种书对一仰慕而来的外国读者说:“你吃了一块鸡蛋觉得好吃,为什么非要到厨房认识认识这只老母鸡呢?”我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作者写完了书,那书就与作者无关了。再联系起来最近论坛上的争论,我们写完帖子发表完观点后,还不是该干嘛照样干嘛去了?可见,很多观点,无法影响到旁人,甚至于连自己都可能会遗忘。


  一时义愤,一时激情,一时伤惋,搁凉了后,回头再看,还义愤还激情还伤惋的,或许就是意义所在。记忆这一刻,我们的心在跳耀,我们的思想在闪烁,我们存在。那恐怕就是文字于作者的意义。


       20190506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5-6 20:17 | 只看该作者
那句话我记得原来是这样说的:假如一只鸡蛋好吃,你不必非得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
纵观槐版此文,好像没太明白《小马过河》的危害;P
因为槐版已经得出结论:甲方认为《小马过河》的课文容易误导学生,后果很可能导致学生溺水身亡。
但是砖家在论述的时候已经明确实说明,不是这类误导本身有一定的危害性,或者说这类误导害处不是主要的。
而是这类课文,本就不合时宜了,早已脱离了时代需要,甚至可以说,它所带来的危险大于它的收益。
害处是什么?就是在教育儿童小朋友们独立思考时,所选择的教育形式错误,这类错误容易还容易引起误导。
为什么要小朋友在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叫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教育小朋友们独立思考,方式千千万万,可是教育工作者偏偏选了一条可能搭进一条生命的教育故事。
课文本身的误导也是显然的,这使小朋友们觉得,试探一下水深浅,就可以过河了,而且还会独立思考了。
这太危险了。我相信全世界没有哪个发达国家会选择这样的教材故事。
这篇故事之所以一直留到现在,是旧时代的局限性所致。因为它有名气,因为它曾在70年代得过奖啊。更因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不敢“犯上”得罪先师们的选择。

现在说槐版文中所提的思考或思维。杂文本身是属于议论文的,所以从论点的提出到论据链的完整,推理的严密,缺一不可。我们提出一个观点,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持,逻辑推理还要严密。
说白了,我们写这类文章,其实是对思想的整理过程。我们发现一个观点,我们有一些想法,想支持这个观点,那我们就要找到相应的支持点,看看推理的逻辑过程是否合理严密。
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推理过程。所以写杂文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乐趣;P
想当年风靡一时的“大专辩论会”,就是如此,观点无所谓,就看双方各自找的论据如何组织在一起支持论点的。
3#
发表于 2019-5-6 20: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水如空的文章是《从<小马过河>说起》倒还可以,但他直接把《小马过河》作为儿童溺水的隐患,在没有论据支撑的情况下,强烈要求删掉。在对这篇课文一通毒打后,才说其实小马过不过河没关系,重点是安全教育。可怜的课文该不该删掉,水部长三缄其口了。
fonyuan把观点转向让小马单独面对小河独立思考,是危险的。而实际上小马没有单独思考,而是在接受了老牛和松鼠的信息不能决断后,回去问了妈妈,在妈妈的启发下做了思考。这种情况下,这篇课文依然被fonyuan判为危险。

点评

我坚决不承认自己文章中有“把小马过河作为儿童溺水隐患”这样的含义。  发表于 2019-5-7 06:56
4#
 楼主| 发表于 2019-5-6 20:56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5-6 20:17
那句话我记得原来是这样说的:假如一只鸡蛋好吃,你不必非得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
纵观槐版此文,好像没太 ...

我都把小马记错成了小鹿,那个危险性对我还真不存在,小马是小马嘛,我是小孩子,小时候就这么记的,还有就是小松鼠知道会死,我也不是小松鼠,也不是大象啥的。
思辨真是个很有意思的烧脑活动,等下再去吃点好吃滴~
谢谢芳源。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6 21:0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5-6 20:42
如果水如空的文章是《从说起》倒还可以,但他直接把《小马过河》作为儿童溺水的隐患,在没有论据支撑的情况 ...

水书生提出的观点是值得思索的,站在儿童溺水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角度,小马过河,就有点嫌疑了。
不提溺水亡故的事,很多温室里的孩子不曾品尝过被拒绝,失败和生活等细碎打击,比如说打牌一定会赢,其实是大人让他,那么他以后打牌输了就会哭鼻子甚至闹死闹活,成人后失败了容易一蹶不振经不住打击也缺乏勇气。归根结底,这是教育的单方面之灌输“光明”,避讳“黑暗”。越是细致精养,越缺乏生存力。
谢谢草舍先生的点评。
6#
发表于 2019-5-6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5-6 22:10 编辑
槐安. 发表于 2019-5-6 21:05
水书生提出的观点是值得思索的,站在儿童溺水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角度,小马过河,就有点嫌疑了。
不提溺水 ...

唉,在妈妈的开导下,小马顺利过了河,依然有致人溺水的嫌疑。
想办法得恐水症比较保险。涉及金木水火土阴阳的故事们,你们小心啦。
7#
发表于 2019-5-6 22:11 | 只看该作者
俺只带了耳朵,先当吃瓜群众
8#
发表于 2019-5-7 06: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感!同感!同感!:victory::victory:
9#
发表于 2019-5-7 06:22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如空的《过河,或者不过河,都不是问题;安全教育才是问题》一文中曾回复道:
       是!我明白了,这就是“发散思维”。赶明我也写几篇关于“小马过河”的读后感。分别把主题定在:1、加强水资源保护;2、架设桥梁的必要性;3、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如此等等。不知空公作何感想?
10#
发表于 2019-5-7 0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9-5-7 07:48 编辑

甲方的观点想要提示读者不要误读时,一般都会加粗或加色。不是引用我原文的“我的观点”概不承认。而且我两篇的观点也是一贯的,只是第二篇为了驳斥某些人,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篇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问题,所以没加,但不妨复制原句并加色如下:
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要大胆尝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一点没错,但绝不应该为此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一边想方设法地教育孩子们防止溺水,一边却在教材中大张旗鼓地鼓励孩子自己试探着过河,那点儿起码的责任心何在?
总有一些陈腐的脑子要把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凌驾于生命之上……


第二篇已经加粗了,这里再复制几句:
这篇课文的内容完全与防溺教育的大背景、大方向背道而驰。
57000这个数字面前,我们真的赌不起……
在涉及孩子的安全方面,尤其是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去打这个赌,哪怕有百分之九百九十九点九九的胜率。
为了孩子,如果能把危险哪怕降低一分,我们都要付出万分的努力,即使这种努力收效甚微……

11#
发表于 2019-5-7 08:58 | 只看该作者
小马过河,听到了许多人对她的建议,有人说水深,有人说水浅。最后小马回来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试一试。 是让小马去独立思考,独立成长。这也是许多妈妈要学习的。 问题来了,小马去尝试,要是水深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要忽略了一个点那就是马妈妈经常过河,她知道水对小马有没有危险性。所以放手,不是放任。
12#
发表于 2019-5-7 11: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欣赏朋友的佳作,支持一个。
13#
发表于 2019-5-7 11:4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支持&#128513;,问好朋友。
14#
发表于 2019-5-7 11:57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5-7 08:58
小马过河,听到了许多人对她的建议,有人说水深,有人说水浅。最后小马回来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试一 ...

刚又发一个帖子,看看小马独自过河有没有危险性……
问题根本不在于小马过河有没有危险性,而是学这课文的是七八岁的孩子,应该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危险性。
15#
发表于 2019-5-7 11:58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5-7 11:42
欣赏欣赏朋友的佳作,支持一个。

多谢支持!大家讨论讨论其实挺好,辩辩更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22:57 , Processed in 0.0643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