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9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六月】大有深意之诗,谜底试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7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引长空 于 2019-6-7 09:14 编辑


让我们先来读原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据说再到望湖楼上饮酒后,大醉,写下了五首绝句,这里选录的是第一首。


所有的注家解释此诗大同小异,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诗人写的是一场风雨变幻,十分生动。诗人先坐在船上游览西湖美景,顺路划到了望湖楼下,这时,西湖之上风云突变,乌云上涌,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粗略一读,这首绝句,不就是写了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夏天的一段场景吗?暴雨突然而来、倏忽即逝,写得生动美妙,意趣盎然。反映了诗人到杭州任职后生活闲适,纵情山水,不亦乐乎!至此仿佛它的美学价值已然说尽。


非矣!如果仅仅如此简单地理解这首诗,那么我认为大谬不然。


要想透过这首诗的词句,找到真正的内涵,是不容易的,还得从诗人写此诗前的背景说起。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受到主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虽然因故只考得第二,却也是春风得意,名动京师,立马可以大展身手。谁知此时母亲病逝,立即回家,守孝三年。重返京师后,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父亲又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扶柩还乡,又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再次还朝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主政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从这样的经历可心看出,苏轼的政治命运是一波多折,年轻时的理想抱负被现实所扼,只不过尚未如后来那般被击得粉碎罢了。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作为文学的先锋官诗歌尤其如此。苏轼在官场上因家庭变故或与当政者意见相左等原因,一顿再顿,不可能思想中不留下阴影和伤痕,也不可能在他的诗中不有所表露。其实,通读五首绝句,细心的读者会有所感悟。第二首有句“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不少人读后都觉得突兀,与此时此景不搭界,应有其寓意,但不知何意。这里无端谈到“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什么意思?不是说他被朝廷放生而来的吧?如今成了无主之人?可为大胆!第五首“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他真的在隐居过闲适生活吗?又真的如诗中表达的乐不思蜀(用此词最切合不过了)了吗?绝对不可能,此中一定有深意。“我本无家更安往”,谁让你无家?这完全是愤与伤感之语嘛!


我认为,不说其他几首,单以我们所选的这第一首,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情绪:


1、写景有深意。好的山水诗不光在写景上成功,还在于通过写景很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看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如墨一样的黑云翻腾着,竟然没有遮住远山,那一片生机依然明丽清新。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没有摧垮诗人如山的身体和心灵。如果觉得有点意思,但仍觉得是巧合之句,那么看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诗人在舟中,舟在湖中,就算刚到岸边,怎么会是卷地的风来了,而不是卷水的风来了?而这卷地的风一来,乌云又散了,雨也停了。分明这是卷空的风嘛,奇怪哟。那么,是不是此处并非实景,而是在警示某些生态制造者,不要嚣张,会有卷地风来的。这是不是作者的相象和期待呢?我觉得不排除。


2、  诗题有深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查度娘相告得知,“望湖楼原名看经楼,在当时的昭庆寺前。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为吴越王钱俶所建,吴越王归到宋时将此楼易名为望湖楼。望湖楼凭借湖山胜处的极好位置,引来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题咏。大诗人苏东坡在杭任官时也喜欢在望湖楼游乐,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从此望湖楼更加声名大振。后来的望湖楼为湖边的茶楼,登楼凭栏,一边喝茶,一边观景。”那么,当年的望湖楼只是一个庙前的看经楼或观景楼,并非设有酒饭,是苏轼等文人的题咏将其名声闹大后,才改为茶楼。这就奇怪了,何来“醉书”一说。难道真的观景而醉或饮茶而醉吗?并且还一醉之下吟出五首绝句,都是上乘之作。大诗人大作家醉后能作诗写文章,是事实,但一下写出这么多的珠玑之句,有点值得怀疑。因此,我认定他是清醒着写的,假托醉书,别人若发现他诗中有些情绪和想法,也就不好认真理论了。一个醉字,既显示诗人之雅,也显示了作者之“诈”(狡诈之意,此处并非贬意),夫子有大智慧!


3、  未句更惊险。诗的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极尽夸张之能事。读后,我觉得作者有警示之意,异常惊险。王安石变法,确实是非常大的改革,设想与动机都是好的,措施不能说不切实。但是,所用皆奸侫之人,如蔡确、张惇、吕惠卿、蔡京等人,皆入了《奸侫传》。这些人,一是不认真严格推行朝廷的变法措施,一味地争权夺利,排斥异己,并借机敛财;二是他们本来就不是热心于变法,或者变法本身也触及他们的利益,借机捣乱。变法推行下来,民不聊生,民众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所以,谁能说诗人在这里没有提醒当权者注意之意呢?望湖楼下是江湖呀,江湖之水已经大如天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咧!有政治抱负的诗人都擅长此举,苏轼自然会用,而且用得不露痕迹。


这样进行一番阐释之后,让我们重新对原诗再来一次解读吧:


西湖之上乌云上涌,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我就是那高高的山峦,宵小乌云其奈我何,我依然保有一个明丽清新之心),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哈哈,来吧来吧,你们这些微小的颗粒,别想把我沾染,更不可能拉我下水);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有朝一日,另一场风暴一定会来临,必将把你们这些乌云与浊水驱逐得一干二净),此时你看,那西湖的水浩如长天(不过,要小心罗,楼下即江湖,江湖之水大如天,可能吞没所有的一切,人或为鱼鳖!)。


以此观之,这既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政治讽劝诗。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10: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管理员老师审核通过,端午节安康!
3#
发表于 2019-6-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候友友!节日安康!
4#
发表于 2019-6-7 13: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端午安康!!
5#
发表于 2019-6-7 14:0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以苏轼诗论苏轼的作品,作者在常人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分三个层面深入,结合时代背景,揭示苏轼在诗中的隐喻。表达胸意。这是作者跳出了常人的思维模式的写作手法,达到了效果。
6#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16:05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19-6-7 10:56
学习欣赏。问候友友!节日安康!

谢谢版主来读,端午安康!
7#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16:06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6-7 13:57
学习欣赏,端午安康!!

谢谢版主来读,端午安康!
8#
 楼主| 发表于 2019-6-7 16:09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6-7 14:02
这是一个以苏轼诗论苏轼的作品,作者在常人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分三个层面深入,结合时代背景,揭示苏轼在 ...

谢谢版主如此详尽的点评,有你的理解,此文没白费精力!
9#
发表于 2019-6-7 19:59 | 只看该作者
夫子有大智慧!


解析者亦慧眼识珠
层层递进
探得苏子真脉
10#
发表于 2019-6-8 10: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朋友的作品,支持下。
11#
发表于 2019-6-8 10:42 | 只看该作者
节日快乐,提读支持周末快乐。
12#
发表于 2019-6-8 20:07 | 只看该作者
将苏轼的这首短诗进行别样的解读,更有新意。写得好!
13#
发表于 2019-6-9 10:28 | 只看该作者
西湖之上乌云上涌,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我就是那高高的山峦,宵小乌云其奈我何,我依然保有一个明丽清新之心),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哈哈,来吧来吧,你们这些微小的颗粒,别想把我沾染,更不可能拉我下水);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有朝一日,另一场风暴一定会来临,必将把你们这些乌云与浊水驱逐得一干二净),此时你看,那西湖的水浩如长天(不过,要小心罗,楼下即江湖,江湖之水大如天,可能吞没所有的一切,人或为鱼鳖!)。


以此观之,这既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政治讽劝诗。:victory::victory:
:victory::victory:别样的诗情趣味!在苏轼的诗情里泛滥着又一种况味,点赞支持!!!!!!!!!!!
14#
发表于 2019-6-9 15:4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分析,学习欣赏佳作。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8:45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6-8 10:42
欣赏学习朋友的作品,支持下。

谢谢老师来读,回复来迟,见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17:58 , Processed in 0.1151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