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突破与先验 : 乡土叙事中的新质感 一一关于长篇小说《我的幸福谁当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19 2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9-10-5 23:49 编辑

乡土题材曾是文学创作上的一方高地。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这一题材上的文学作品无论在市场热度还是创作力度上,很长一段时间都与这个题材所承载的广度与深度不能对等。所幸还有少数作家凭着强烈的担当意识与写作自觉,在乡土文字这一题材上坚持耕耘并结出了硕果,一一《我的幸福谁当家》即是这样一部求实之作。

作为"当家"三部曲的压轴篇,小说在叙事的年代背景上与前两部作品一脉相承并相互映照;但作为一位有相当观察力与思考力并有创新追求的作家,周喜俊并没有沿用前两部已趋于成熟的叙事框架,而是另辟蹊径,在提出了"我的幸福谁当家"这样一个极具发散性问题的同时,通过大量翔实的田野调查,广纳八面来风,综合众多鲜活的第一手素材,用深厚的素材积累再现了一幅生活在当代新农村的人们如何在家乡的沃土上努力谋求幸福的火热场景;开阔的视角与取镜,让作家在不落俗套的乡土乡情叙事中,不仅呈现了一部与现实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同时也用文学的先验力量为广大农村在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这一普遍难题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电视剧《当家的女人》到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再《我的幸福谁当家》,周喜俊的系列作品都体现了一个作家解构时代特点的敏锐性。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时代的新命题,许多乡村事物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小说里的"金山峪"不是一个自然村,而是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比如"烙大饼",用老村主任宋志明的话,是指农村发展中缺乏设计导致的一种翻来倒去的瞎折腾。同样,生活在当下新农村的人与过去标签化的农民形象早己不同日而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尝试以新叙事来书写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起落与他们的幸福之路就显得特别重要。

小说的楔子是开放式的,由外国记者的采访将乡土叙事纳入了一个向国际延展的大视角,这与小说最后的高潮部分,——田军军,黄佳佳等金山峪的新生一代用国外学成的先进技术反哺家乡的人生选择不仅在情节上呼应,同时也为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谋取幸福生活的思路。这种将文学性和当代性结合在一起面向未来的写作构架,既全方位展现了当前活跃在新农村的开拓者的精神面貌,也用一种开放性的思考明白解答了"我的幸福谁当家"这样一个被时下人们热议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且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终极发问;在回答"我的幸福谁当家"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随着新农村建设,打破的不光是城乡差别的顽固壁垒,更有家国天下理念向国际间寻求协同合作的大好前景,这种前赡性的笔触,为乡土题材的新叙事提供了多维度的拓展方向与更多的可能性。

乡土的民间叙事主要在主体部分展开,作家周喜俊本身也是一名影响力的电视剧编剧,不同于《当家的女人》中塑造张菊香这样的"女当家",在长篇小说《我的幸福谁当家》中,周喜俊以曲折而流畅的情节走向,摹画了一组性挌迥异的乡村人物群像,并凝炼出了田水生,宋志明这样在农村新旧矛盾冲突中奋发有为的中流砥柱形象。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中的各类现实问题,尤其是观念上的冲突交锋,这其中既有田水生,黄彩萍,林毓秀这样与现实抗争的正能量人物,也有黄家兴,胡猛升这样蹭上改革便车后拉帮结派,兴风作浪投机分子。正反力量角逐斗力之余,周喜俊还擅长用戏剧化的人物刻画方式,让一些性格鲜明的群众性典型人物寥寥数笔即跃然纸上,如老太君,王大炮,苦瓜,花枝梅,疯女艳艳等,这些人物群像塑造,一方面使作品回归了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叙事,另一方面对主要人物也起到有力的烘托作用。如果说周喜俊在人物上的着力用笔体现了民间百态,那关于黄王二峪的传说,关于孔雀湖,恋人石的自然生态描写,既为田水生与黄彩萍凄离的爱情主线埋下了伏笔,也为后来的生态农业发展打好了铺垫,而使得整部作品的民间叙事达成了地理空间上的绵延递进而顺理成章。

乡土题材的文学创作对作家解构时代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专属符号。在《我的幸福谁当家》里,乡村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在场。如宋志明经历的"土地联产承包","包产到户","赤脚医生",田水生经历的"农田综合治理","土地集体经营",对黄彩萍产生启蒙影响的"画家下放农村改造",黄家兴的"子女接班"骗婚″闹剧,孟雅兰的"台湾两岸"情结,金山峪新生代的"大学生创业""有机农业"等,这些特定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作品中每个人物的乡村生活打上了深深烙印,甚至左右了他们的命运。如果说人们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地生活,对于当前生活在新农村的人们,幸福到底在哪里?小说给出了答案,一一乡村的生态建设与每个人的福祉紧紧相连,幸福的最终落实在"农业生态″这个时代关键词上。

从小说《我的幸福谁当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农业生态建设一方面体现在人们(以田水生为代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方面,如小说中提到的诸如通过排污,养殖,规划现代农业科技园,发展生态旅游等途径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农业生态也体现在新农村的文化生态建设上,后者让乡村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明,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线索的启转小说是由中黄彩萍这个人物来推进,比如黄彩萍热爱的绘画,不仅有画像作为她与田水生当年爱情的信物,也是远走他乡多年后她重归故土的载体,直到在金山峪成立绣品艺术馆,从而实现了民间艺术由手艺转变为生产力的跃迁,这种在乡村流传的民间文化的积蓄与勃发,也是生态农业与乡村文明两者结合后形成的新型产业的文化先验。

乡土题材上的写作本身有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波澜壮阔的史诗式,原生态的田园牧歌式,近年来亦不乏看空唱衰的写实式,《我的幸福谁当家》则不同以上,这里可作一个比喻,它是如行板一样响亮的民间新叙事,小说中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小长短远近各异,有的故事中还套着故事,这些节奏明快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民风淳厚的乡野风情图,但作家并未止步于此,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进,乡村振兴也并入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如同动车提速,金山峪的生态农业一体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而这也正是周喜俊这部反映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新叙事在行板的逐拍快进中联动迸发的一个具有震撼力与爆发力的尾声,这声音充满希望,久久回响。

作家西川有过这样一番话:″要充分意识到你(作家)是一个在中国当下观察世界,描述世界的人,文学作品的当代性是谁也拿不走的东西,要充分地立足当代,充分地向过去,向国外敞开,这样的当代性才更有质感。”作家周喜俊就是以她深入农村,亲近乡土,视野敞开的写作姿态,用《我的幸福谁当家》这样有质感的长篇当代叙事,谱就了一曲为人民鼓与呼的赤诚心声。   ( 2650)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6-20 12:29 | 只看该作者
忙了一上午,先问候远牵版,下午吃完饭过来细品。
3#
发表于 2019-6-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话,能读出来一个人读书扎实不扎实。比如我,就是泛泛读之,纯属时间的休闲。而远牵老师的读书,方为真正的读书。读得透,读得深。
说实话,要我这样读小说,我肯定读不进去,尤其这一类的题材。虽然出身农村,但却在城市生活多年,对于农村种种,记忆中除了童年的时光,几乎一无所有。而如今的乡村和小说中的乡村,早已经离题万里。
从农村的发展而言,这样的书写,意义非凡。是回归,也是未来农村的一种展望,一种去路的思考。
问候远牵老师。
4#
发表于 2019-6-20 16:3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下次发帖的时候,排版的话,每段前空两格会更美观。
5#
发表于 2019-6-20 17: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很多作家都喜欢写三部曲?这真是个奥妙!
6#
发表于 2019-6-28 09:54 | 只看该作者
农村题材已远离文学了,虽然还留着一块地方,但不深入农村,也写不深厚的小说,社会价值观的变换,让人不敢深入思考,无法判定纷乱。
7#
 楼主| 发表于 2019-6-28 11:4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19-6-28 09:54
农村题材已远离文学了,虽然还留着一块地方,但不深入农村,也写不深厚的小说,社会价值观的变换,让人不敢 ...

乡土文学要求实与求新并举,开拓出一个新的乡土文学的出路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22:08 , Processed in 0.06073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