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20-3-20 17:55 编辑
一场从未遇见的新冠疫情让全体国人经历了同样是前所未遇的春天,种种迹象表明,跨过了几个周期之后,真的快要结束了——至少境外输入的压力比之前要小许多。结束之前通常的做法是打扫战场,梳理记忆,哀痛逝去之生命,提醒未来未见之人。
而且,就反思而言,沉淀之后的反思可以减少很多情绪上的因素,可以提炼出更具有价值的判断,给后来以警醒。
回首这场疫情,我们绕不开的是这样几个人:钟南山、李兰娟,他们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居功至伟自不待言,还有一个提及最多的人,自然是也只能是——李文亮。
如果我们把网上与李文亮相关的词条收集一下,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因为李文亮,如今传播度相当高的一个词语叫做:吹哨人!
李文亮医生离世了,年轻轻的生命,三十五岁,正是当打之年,是人生最好的年纪。且不说当今时代培养一个优秀的医生该要经过多少的历练,仅就他的家庭而言,父母失去孩子,孩子没有了父亲,都是极端让人同情和惋惜的。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给予怎样的荣誉还是民间给予如何的推崇,他是都当之无愧的。而且,历史很显然会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和这次的新冠战役一道,和无数个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一道。
他是个英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理性告诉我,他本不可以成为英雄,或者说,他可以成为和其他人一样的抗疫英雄,而不是成为与众不同的英雄,成为“吹哨人”这样定性的英雄,他成为这样标签的英雄这件事本身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有一点我们需要分开来说,就是他的牺牲和他的“吹哨”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即便不是“吹哨人”,除非他选择离开,否则他也完全可能和刘智明、彭银华、柳帆这些优秀的医务人员一样倒下,而作为他来讲,作为英雄的武汉乃至于全国医务人员来讲,当逃兵几乎不可能。而那样的结果就是他走得可能相对平静一些,人们对于他的感情可能也相对纯粹一些,那会是一个完全出于对于牺牲的医务人员的悼念和惋惜。他不同,他是在自媒体高度发酵,人们高度关注之后等到的牺牲。在人们关注之后,我们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希望他经受了初期的误解、委屈之后能够等到春暖花开,结果还是倒下了,所以,人们倾注的感情更多,发散的也更多。
如果牺牲不可避免的话,我倒是希望他是后一种情况。他是英雄,而不是那个“吹哨”的人,成为“吹哨人”并非是他的本意,在个人层面,最好不存在这样的角色。
即便是在当时,删去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还是能在大体上梳理出事情的脉络。12月30日,李文亮看到一份病人的检测报告,显示检出SARS冠状病毒,为阳性指标。出于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注意防护的动机,他在群里发布消息说“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在群里发布信息的第二天,他被医院监察科要求写一份对于不实信息外传的反思。1月3日上午,他又去派出所签了一份《训诫书》,因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言论”,被警方予以训诫。
2月1日,李文亮医生曾在微博发博称自己感染新型冠,2020年2月7日凌晨李文亮被宣告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个普通医生的普通作为。他看到了已经发生的病例,需要注意一个事实,他是有专业背景的,说话是有依据的。出于对同样是医务人员的同学的提醒,在同学群里作了科学准确的发布是人之常情。这个道理就和听到某个超市物品打折的消息要分享差不多,既不是普度众生更不是妖言惑众。况且,他的发布是科学准确的,是经受得住质疑的,因为他的消息没有任何含糊的不确定的措辞,有病毒的名称——冠状病毒,有具体的数字——7例,也有后续——“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既然这样,监管部门只需要核实是否属实再采取相应措施就行了。如果不属实,李文亮在法律框架内该承担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没得商量;属实的话该通过官方的渠道发布就发布,该防御的防御,该治疗的治疗,那将是善莫大焉。
然而,事情不是这样发展的。他先写了一份反思,后去派出所签了一份《训诫书》,至少对于绝大多数公众来讲,一切如常。在一片祥和当中,期待着又一个新年的到来,比如我吧,直到腊月二十五六还沉浸在扑克牌比赛的刺激和幸运当中。
李医生也只能接受,反思写了,训诫也接受了,没准可能因为没有受到更大的处罚还有那么点小庆幸的感觉。他不是斗士,也没有想成为斗士,抗辩的姿态和话语一点都没有,就是给相关的人提个醒而已,没成想把事情弄大了。这一场过后,也许会给他的人生可能多了一些提醒,他可能会觉得慎言很重要,很重要!
他没有以后了,所以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究竟会怎样做,谁也说不清。
所以,无论是公众有着什么样的情绪在支撑,对我的言辞有多少反感,我都会说,在发布信息这件事上,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作为,谈不上是英雄,最多是被英雄了。他只是利用每个人都享有的小小的自媒体平台招呼了相关的范围很小的人,做了大家都可能做的事情,并非举着哨子试图吹响号角,振臂一呼之类。当然,经过不断地转发,范围有所扩大,但这不是他的本意。至于后期会引起如此之大的波澜,一来是因为他所发布的事情属实,如果就在那个时间节点,我们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势必会减少一定数量的感染者。民间的普遍认识是因为对于消息的重视不够而造成后期的恐慌以及疫情的蔓延,回头再看,悔不当初,原来早就有人讲了哈!矛头自然指向不允许他发布消息的这些人身上,他也就成了英雄;其次,是对于他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同情,他没有凭空捏造任何不实信息,偏偏还被约谈、被训诫,还出具了《训诫书》,搞得好像有案底似的。公众的不满情绪就出来了,网络成了最好的情绪出口,民意以如此的规模构成呼声,直到国家机关的介入,直到如今人们依然期待着事情的最后结果。
就是因为相关部门的处置适当导致了他的消息被屏蔽,还是因为处置的适当导致了被约谈,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处置适当,是一系列环节的处置适当将一个常人锻造成英雄,而这样的英雄,我们是不希望有的。
3月19日的《新闻联播》详细通报了李文亮事件的调查情况,过程与上述内容基本吻合。行文有几个细节需要我们注意:第一, 12月27日,张继先医生发现了3例不明肺炎并上报,当天武汉疾控中心也有调查和检测,这个是早于李文亮医生的,李文亮不是第一个发现者;第二,29日华南海鲜市场又发现了4例,并再次上报,也再次得到重视,两次合在一起,刚好7例,与李医生基本一致,李文亮所言不虚,这是对于李文亮发布内容的大体上认可——只是大体上的认可,毕竟这不是非典,尽管比非典的传染性更强;第三,武汉疾控中心在下午三点之后形成了两份专题的紧急报告,而李医生发布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官方的发布时间比他早。就在武汉的报告和李医生的发布中间,报告已经被传到网上,即便是追责追的应该是在网上发布的人,李医生被训诫是不对的;第四,武汉市的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置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只是在过程中执法不当,训诫书出具不当而已,最后的建议是武汉市监察机关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调查结果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李医生后期的治疗情况,倒真是用心良苦。怎么可能在治疗上出现问题?哪有那么多的阴谋论?之所以这样,一来这是调查内容之一,二来恐怕也是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了解全过程,给大家以说法;谁都不愿意事情的结果是这样的。
这件事到此应该结束了。我们有人可能还在依然执着地关注着后期对于相关责任人的追究情况。其实我倒是觉得意义不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有现成的法律法规支撑,如果毫无动静岂不是不作为?约谈似乎不可避免,至少要了解情况。《训诫书》是过了一点,“训诫”等于给事情定性了,就是李医生的不对,所以要撤销。可我还想说,到了派出所,总得有个谈话记录,尤其是究竟是什么病没有官方说法的背景下,最多只能是疑似非典,你直接说成是非典(至于比非典更严重是另外一回事),你叫办事人员怎么办?
不是我帮办案人员开脱。咱们有这个国情,我听过一个地震专家的言论,姑且相信吧!他说都说我们对于地震的预报准确率低,不是的,我们对于地震的准确率不低于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才不准呢!可天气预报说错了没事,你一旦把地震搞错了,引起的恐慌和负面因素该有多大?作为面对突发性质的大事件,我认为还是相信政府,政府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以政府的说法为准。况且政府并非我们误解的那样迟钝,从调查报告上来看,官方发现的时间比李医生的早,上报的时间比李医生早,即便是李医生不作发布,很快的官方就会有所发布,只不过该经过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而这是必须的。
如今,新冠在全球肆掠,在看看别的国家,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做得应该是相当只好了。
当然,李文亮依然是英雄,是一个并非出自本意的英雄,是一个公众打造出来的英雄。从长远来看,李文亮事件的价值还是巨大的。他会影响公众在遇到突发性社会问题时的参与度,民意也是一种力量,会给经办者提速;他也会提醒后来人在有所反应的时候,务必要实,务必要快,务必要有法律意识;也会提醒经办人员在法律法规裁量的时候怎样适度,怎样科学。更会提醒决策者不能迟钝,生命第一,多少延误就会等来多么强有力的雷霆手段,医生只是约谈和训诫,官员倒了可是一茬接着一茬的。
至少有一点,事情刚出来的时候,有人认为,如果有一下次,依然会有人被约谈,被训诫,我想不会,李文亮医生也不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