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浅谈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24 0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am720 于 2020-4-24 09:04 编辑

     养生的涵义覆盖面很广,我们容易理解的就是通过“养”让身体机能流畅的运行,也就是道家说的自然,继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说白了就是要想活得更久、活的更好,就要想方设法让身体机能正常运作。养生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中西医通经疏略、道家修行吐纳炼丹、儒家存心养性、营养搭配、心理调节、运动锻炼等多种途径对身体内外进行修养、滋养、保养。
     这里说的修养并不是指人的行为和态度多么高尚、学识多么渊博,也不是做了多么丰伟的业绩。应该说有点接近佛道两家讲究的缘法自然和修炼养性,又不局限于“六根清净”“随心随性”“深藏若虚”“天人合一”之类的高水准修行。毕竟想延年益寿的群体以普通人居多,不能靠专门修行达到身体自然运行的状态。真正做到“无欲无求”“无我”的哪还需要什么欲望?普通人又有几个能深藏若虚潜心修炼呢?如果抛开专业人士的特殊修养条件,我们努努力能做的大概就是修身养心,这也是从精神层面的修行。修身的说法也有很多,《中庸》中的“齐明盛服,非礼不动”就是典范;但还不够,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择善而从”式的学习提高,从而祛除我们思想中的骄、躁、邪、淫、贪、嗔、痴、妄。养心是保持心理平衡,《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就是心理平衡的最佳状态,然后才有“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庄子《养生主》的主旨是顺应自然、淡化感情,《孟子·尽心》下篇也说了“养心莫善于寡欲”。可见养心的重点就在平静心神、减少欲望。这样看来,修身养心就是以善为本保持良好的品格和平静的心态。

     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需要持之以恒。因为自身因素或周边环境不允许功败垂成的养生比比皆是,纵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难免为此费尽人力物力而郁郁不得。史上有名的,征服半个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曾三次召见长春子丘处机以求长生之道。做为当时养生专家的丘处机也曾建议成吉思汗“止杀戮”“清心寡欲”以延年益寿。“止杀令”后来是下了,清心寡欲对于戎马一生的人明显是困难的,是以一代天骄最终卒于征途。纵然是太平盛世的当今,人们也会被身边经意的不经意的事困扰,心欲静而情难自禁。就拿最近在世界范围肆虐的新冠病毒来说吧,形势之严峻已然令全人类心力交瘁。而主流媒体上除了噩耗连连,还有多得盖过时事新闻的不封顶式浮夸吹捧,还有各种伺机而来无下限的做作、炒作、互掐。试问哪个耳聪目明的人能不为所动?什么样的人能放下这些?继而与世隔绝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很显然,修养不能空谈,不仅需要严格律己,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克服身外的困扰。

     相对而言滋养要容易一些,就是借助外来养分的能量适时调理器官功能,促使身体自然运行。滋养的主要方式有精神提升、适度运动、饮食、洗浴、采补。其中精神提升和采补难度高、专业性非常重要,不建议随便尝试。而效果好的洗浴则需要特殊配方,平常的洗浴功能无非是促进血液循环、身体洁净增加心理舒畅度。适度运动不需要成本,效果也不明显。效果明显操作也相对简单的便是饮食,而且它本来就在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史记》中有“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的记录,意在强调饮食和食物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的“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更是直接切中了饮食与养生的关系,无味谨和可以长寿。

     虽然滋养对人体很重要,我们也不能盲目汲取。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尽相同,需要的养分也不一样,所以了解自身需求和了解滋养品的性能同等重要。至于如何滋养,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得通透并切中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我们最好是通过正规渠道检测,对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对口的合理的安排。滋养时还有个重点——适度,暴食、偏食、搭配失当不仅与滋养身体背道而驰,还会埋下祸根,“谨和五味”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滋养。像古代老子、孙思邈、陈抟老祖、张三丰,近代李庆远、弘一大师,当代吴云青,都可以说是养生届专业人士。他们潜心修行、炼内外丹、以服气或服药的形式辟谷,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已经降到很低,只需要摄取少量水、果蔬、药物对身体机能进行微调。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经过长期修行,专业程度非常高,我们普通人尽量不要模仿。时下有一些养生机构,利用并夸大修炼、气功、丹药、辟谷的养生效果;有甚者请名人做代言、弄虚作假,实则是利用人们对养生知识的缺乏以谋取暴利。这些机构不仅对上当的人造成很大伤害,更使得许多人对养生产生疑问,甚至把传统的有效的修行、辟谷当成骗局。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多读些传统书籍,如《黄帝内经》、《养生之道》、《中国养生文献全书》、《中医养生学》等等,增加养生知识自是不在话下,见识多了也有利于人明辨是非,避免上当。

     保养,顾名思义就是保护、调养。通俗点就是保护正常的,调养失常的。一般说到保养会让人联想到女士的皮肤,需要保护、调养的也多是病人或者老人,也有说保健的。事实上并不是其他阶段的人不需要,而是因为问题在少青中年人们身上不突出,不足以引起重视。一些有经验的人从孕育初期就注重保养,他们的孩子与同龄不重视保养的孩子身体素质有明显区别,身体素质好的孩子用在学习生活的精力也相对多些,机会也会多些。这些跟每个父母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有关,直接点可以说是对保养的认识不够。对正常身体保养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也有明确指示:“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就是要防范于未然。对于失常的需要以养为主进行适当调节,调不过来就要治,那就成了病,离开养生的范畴。

     保养的形式很多:前文提到的修行、炼丹、吐纳、养心也是很好的保养,但专业较强;生活中常见太极拳、五禽戏,某些简单运动、体育锻炼也都行之有效;还有我们每天进行的睡眠,尤其是合理睡眠是种良好的保养方法,而且接近自然;以中医为基础的穴位按摩、推拿、针灸、拔罐、膳食、汤药,相对来说效果最平稳;西医的补充营养素作用直接但不稳,心理辅导是对思觉失衡者的有效调节。提到中西医保养很自然会让人想起保健品,其低微的效果与高昂的价格严重失衡,更有甚者使用后毫无保养效果,但由于多方得利的原因其在养生市场中的份额仍居高不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人眼里利益高于一切。这些人纵然也会停下来开始养心,只怕那些放纵惯了的私欲很难安分。

     也有人说最好的养生是什么也不做,也就是不养生。笔者以为那类人不是完全没有养生,只是思想里没有形成养生概念,没有具体的格式。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修身养心,更少不了睡眠、饮食搭配、简单运动。这些日常行为也是最廉价最简单的养生,如果能形成概念按一定格式长期运用,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养生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理念,注重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养生方法也远不止文中提到这些,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坚持去做,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收获。选择多了更加需要谨慎,还要把握住分寸,养生之道和生存之道情理相通,能够做到进退得益、张弛有度的人不会有品质太差的生活。











2#
发表于 2020-4-24 08:47 | 只看该作者
请朋友加注原创版权
3#
 楼主| 发表于 2020-4-24 08:52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0-4-24 08:47
请朋友加注原创版权

好的,感谢指点。
4#
发表于 2020-4-24 08:5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受教了。争取余生慢慢养生!
5#
发表于 2020-4-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畅谈养生之道,列举史上的养生名家进行论证,并对时下的养生有一定的认识。
~~~文笔扎实,论证充分。
       问好,望多来交流。
6#
发表于 2020-4-24 08:57 | 只看该作者

麻烦朋友重新编排一下,版权发错位置了
7#
发表于 2020-4-24 08:59 | 只看该作者
养生是一门大学问,文章文字细致、质感,有丰富的内涵,表达出个人的体会、认知。
8#
发表于 2020-4-24 09:03 | 只看该作者
《浅谈养生》从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一是修养、二是滋养,三是保养。引古喻今,对三种养生之道做了较为透彻的论述。
文章旁征博引,知识底蕴深厚,分析清晰透彻,对读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20-4-24 20:17 | 只看该作者
养生之道学问大呢!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10#
发表于 2020-4-24 22:25 | 只看该作者
修身养心就是以善为本保持良好的品格和平静的心态。

非常有见地的养生理论。应该也是科学的态度。学习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29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张礼 发表于 2020-4-24 08:59
养生是一门大学问,文章文字细致、质感,有丰富的内涵,表达出个人的体会、认知。

是的,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杨瑞 发表于 2020-4-24 08:55
好帖,受教了。争取余生慢慢养生!

感谢关注!是的,余生是要好好珍惜。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33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0-4-24 08:56
畅谈养生之道,列举史上的养生名家进行论证,并对时下的养生有一定的认识。
~~~文笔扎实,论证充分。
    ...

好的,感谢您的支持!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35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0-4-24 09:03
《浅谈养生》从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一是修养、二是滋养,三是保养。引古喻今,对三种养生之道做了较为 ...

感谢您的关注和评析,感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37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0-4-24 20:17
养生之道学问大呢!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感谢您的关注,有空来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03:30 , Processed in 0.1115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