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48|回复: 1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雕花木格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1 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雕花木格窗
    

          ■
敬一兵

  一说起我的过去,就要提到雕花木格窗。绕不开,避不掉。它简直就像一条河上的独桥,要过河,非得经过它不可。

  是该到了想雕花木格窗的时间。一点都不惊讶。有预兆的。预兆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他年过八十的奶奶给他打来电话说,她已选好了日子,从她现在的居住地迁回老家,要她的孙子回去,帮她一起把去世三十年的爷爷的坟墓一起迁走。老奶奶可以把她亡夫的坟墓随她的迁徙一起迁走,而我却不能够把伴随我生活了十多年的雕花木格窗带走,而是任由它们留在我的身后,接受城市改造带来的拆除厄运。我不仅没有把它们随了我的迁徙而带走,甚至就在我与它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对它们的关注,远远不及发生在它们身边的事情。这个从漠视雕花木格窗,到丢失它们的事实,让许多经历,失去了伸手可触的依凭带给我的踏实感,只能够尾随在消失了的一大段时光后面,慢慢用回忆来重新复原它们的轮廓。

  雕花木格窗最早给我带来的兴奋,不是视觉而是听觉上的刺激。这些木格窗不是推拉式的,而是木轴旋转设计,于是,打开或者关闭木格窗的过程,就是木轴旋转起来的过程。木轴旋转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事先都是埋伏在旋转过程里的。打开和关闭一次木格窗,其实就是聆听一次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绵延或果断的音调,从埋伏中冲出来的发音过程。特别是在冬天的晚上,这种聆听的过程,还真有点提心吊胆的味道。盛大夜色的降临,对声音有挤压和排斥的巨大力量,几乎所有的声音,都会随了夜晚的到来,退让躲避,只有关闭木格窗的声音,是一个例外。关闭木格窗的动作越是受到惊恐的支配变得急迫,发出来的嘎吱声音就越是响亮和凄惨,它的惊心动魄,不仅会让我的身体忍不住痉挛起来,也会使厚重的夜色,因为抵挡不住声音撕扯的疼痛,忍不住痉挛起来。如果是在白天镇定自若轻缓开启或关闭木格窗,那么它发出来的声音,就会变得轻缓悠长,像呻吟,像倾述,更像一曲柔曼的轻歌,抚慰精神也抚慰身体。用不同的心情开启和关闭木格窗,木格窗自然就会回报以不同的声音。只要是站在木格窗的旁边,那么开启和关闭它所发出来的声音,分配给每一个人的听觉重量都是差不多的,但声音的韵味,却全部分配给了木格窗的主人我,以至我能够感觉到,这就是一种灵魂的声音。

  其实,木格窗在静止的情况下,也会发出声音。千朵万朵的桃花,莲花和我叫不出名字的花,集体在木格窗框上打开它们的花瓣。幽静的四合院是花瓣打开的声音厚度,四合院中长在花台上的夜来香安静脱落的叶子,就是木格窗上花瓣发出来的音符线索。它们属于浅吟低唱的性质。它们打开花瓣的声音,像是一首歌谣,不仅一个夏天都唱不完,就是一年四季也唱不完。这种按捺住了内心激情的声音,比达到激情顶点的高调,更持久,更深远,更辽阔。是说很多看过木格窗上的这些雕花情景的人,都会被花朵永远都走在徐徐绽放道路上的姿势所陶然,所感叹,原来只有木格窗,才会让所有的雕刻之花,拥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绽放的空间。我不知道是谁把这些正在打开花瓣的花朵,从树上移植到了木格窗上的。但从惟妙惟肖的绽放情形可以看出,这位移植花朵的匠人,一定是用尽了他的情感、心血、精髓还有他对生命的全部感受,才在他的每一次精心的刻刀雕刻的后面,留下了如此细致精湛的生命故事的篇章。我仔细观看木雕花的时候,我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很近的,差点就把我的鼻子,贴在了雕花的身上。但在时间上,我却与它们相隔了几辈人的距离,永远都无法体验感受到它们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浩劫,才将一个平凡匠人的一颗延绵不绝的仁爱之心,传递到了我的面前。

  不仅雕花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浩劫我不清楚,就是我自己的许多经历,也会因为发生期间被这样那样的原因转移了注意力,以至于到了今天,我准备用回忆的这只手去抚摸的时候,才发现我的经历中,有许多残缺和遗漏的地方,让抚摸的手,陷入了虚无。由此我完全相信,我对木格窗的声音,还有雕花的认识,也一定是支离破碎的。它们的更多精彩章节,已经从我的身边悄悄流逝了。如果不是因为1978年我准备高考而天天坐在木格窗下的桌子边复习,我的眼光被剥夺了自由,只能够从窗框的木格子里进进出出的话,我的注意力,肯定如同那些蝴蝶和蜜蜂,绝对不会相信木格窗上的雕花是有生命力的,更不可能冒着被人捕获的危险,将它们的身体降落在木格窗上,获得现在这些支离破碎的印象。当我明白,蝴蝶和蜜蜂认为木格窗上的雕花没有生命力是一个错误的时候,我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我不仅是视觉的,还有感官和灵魂的白内障蒙蔽了视线,看不见生命的意义,还有另外的存在形式。


  木格窗原本被油漆漆得黑黝黝的,但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表面呈现出了斑驳的景象,很像穿在乞丐身上千窗百孔的衣裳。造化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用岁月的刻刀,刻出了皱纹和沧桑的痕迹,不仅让木格窗有了一种低沉的调子,就连穿过窗格的光线和色泽,也有了阴郁的成分。像陶罐的低沉和阴郁,只适合呆在清冷阴暗的地方,如果出现在一个小院里,那么只能够说明,这个小院也是清冷阴暗的。事实上,小院里住着的三户人家,正是因了木格窗带来的清冷阴暗的隔离效果,才把他们规定在了只适合于他们身份和地位的空间里,失去了沟通的渠道。我隔着木格窗看天,天空是由板块拼接起来的,虽然板块与板块之间靠得很近,但无法逾越,就像我无法从今天,回到历史的昨天一样。隔着木格窗看那株夜来香,香气和颜色是完整的,但枝条却被分割,仿佛一幅古旧的工笔水彩画,除了能够增添一些古朴典雅的氛围外,很难触摸到时间浸润在画里的肌理效果。一扇木格窗,轻易就将空间划分,然后带上清冷阴暗的气息,改变了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视觉,这对于一个生活在与木格窗无关的环境里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次想象力的考验。

  迷茫和不甘,加重了我生活中的囚禁色调,也渐渐打磨出了我随时随地都想突围的思想核质的轮廓。木格窗总是挡在我视线要走的路上,试图用它的阴郁,掏去我面前的空气、水分和光线,然后制造出一条条缝隙。跟在木格窗后面的是越来越多的忧郁、孤独、冷漠和灰暗的颗粒,它们不仅填满了小院,也填满了我的眼眶,就像院坝的地上都处都铺上了青石板。这让我特别怀念院墙外面的世界,清新,质感并且高远,可以让我的心,无拘无束地飞跑起来。小院里一户邻居有五个孩子,年龄比我大,都参加了工作,他们对小院清冷阴暗甚至是压抑的理解和认识,自然比我还透彻和深刻。即使他们工作的地方离小院不远,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回到家里来,偶尔回来,也是人在院子里,心在院子外。说他们对这个院子依念的那颗心已经死了,绝对不会过分。用心的死亡来带走一部分清冷阴暗,分解一部分压抑,让小院不至于因了清冷阴暗的过分拥挤而窒息,是不是能够让他们经历了长期的体验后,把孝敬父母的心思,弯弯拐拐折射出来的结果,我还真是说不上来。但他们又想疏远木格窗又想亲近父母的举动,则是肯定的,明晰的。

  另外一户人家,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年龄和我差不多,模样和身材都还不错。虽然我们一同生活在一个院子里,我家与她家的关系也还算过得去,可我始终很难得在院子里清清爽爽完完整整地见过她一次,不是被木格窗把她的身影分解成了无数的方格子,就是被窗帘遮盖得严严实实。残缺不全或者朦胧不清也是一种美,这个审美的道理,不是书本教会我的,而是木格窗让我体验出来的。木格窗带给我的这个体验,已经融进了我的骨骼和器官,根深蒂固,直到今天我也忘不掉。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午后,木格窗制造的阴暗氛围,让室内与室外产生了强烈的光差,正在洗澡的她,有了一种不被窥视的安全感。夏天午后的风,说来就来,一下子就吹开了她的木格窗,也吹开了我的木格窗。她起身急迫关窗的声音,特别响亮。像战士听见冲锋的号角一样,我被声音召唤,抬头从我的木格窗里循声望去,眼光突然就与她的一对丰满坚挺的乳房邂逅在了一起,害羞的本能让她尖叫了一声,赶紧逃离了木格窗。我也赶紧逃离了我的木格窗,除了知道自己的心脏跳动比任何时候都凶猛外,脑袋里出现了短时的空白。1978年的天空下,对裸体是拒绝的,看见一个姑娘裸露的胸部,后果自然也就很严重。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才在不安之中度过了那个下午的。晚饭后,那姑娘的母亲突然出现在我家里,用异样的眼光盯在我的身上。她的眼光在我身上扫过的地方,就像是毛毛虫爬过一样,害怕和难受的滋味,甩都甩不掉。之后她才对我说,听说你的学习成绩很好,我女儿有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她想请你去帮她一下,可以吗?听见这样的请求,我的父母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全是自豪的笑容,对我说,还不快去帮她做做?而我自己听见这样的话语,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上帝保佑啊!老天保佑啊!我没有被她们告到派出所去,真是万幸!来到她家后,我的脸比鸡冠还要红,手和脚都不晓得要放在哪里才好。还是姑娘比较镇定,对我说,喊你来不是让你帮我解题的,是我妈说了,我的清白身子被你看了,你得赔偿!听她这么一说,我本已平静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门眼。我问她要我怎样赔偿?她回答说很简单,谁看了我的身子,谁就要用他一生的时间来赔偿我!说完这些话,她竟然扑进了我的怀里。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的时候,热血已经涌上了心头。看她,是热血的颜色,看木格窗,也是热血的颜色。


  人被隔离的时间越长,渴望交流的欲望就越强烈。木格窗并不是制造隔离的罪魁,如果它是罪魁,它怎么还要给我提供邂逅一对美丽乳房的机会,让我热血沸腾起来呢?这个问题不能想深了,想深了,就会发现我才是真正制造隔离的罪魁,而不是之前一直被我冤枉的木格窗。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0-6-11 21:58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6:5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6-11 07:03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敬版沙发,欣赏!美文!精华支持!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7: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居荣 于 2010-6-11 07:03 发表
先坐敬版沙发,欣赏!美文!精华支持!
哈,你的动作真快,先感谢一下~~
5#
发表于 2010-6-11 07:38 | 只看该作者

  雕花木格窗 :“一说起我的过去,就要提到雕花木格窗。绕不开,避不掉。”——这是所有人最为优势的记忆风格,假使绕过一些什么,可能就缺失了它独有的魅力。

  “只能够尾随在消失了的一大段时光后面,慢慢用回忆来重新复原它们的轮廓。”——这一段落,是带着声音,带着气场,带着无与伦比的精彩印象气质流淌而至的,它让人想起德彪西的声音,想起梵高的画,想起尘世之外的所有安寂却独立存在的那一切归结于想象的印象。深婉之中,空灵四起。

  “其实,木格窗在静止的情况下,也会发出声音。”——老师的字,有了着较大的音像空间,这让我还想起了老师许多复调式散文作品,其实,那都是带着声音的行走,在记忆的面前游离和前进,甚至静止,可那一分静止之中,灵光四散。

  “将一个平凡匠人的一颗延绵不绝的仁爱之心,传递到了我的面前。”那些早已消逝了的手艺人,他们的内心大都是仁爱的,因为他们有一双绝世的巧手,构建的所有内容,最终成为历史的剪影,时间之上的生动。

  “坐在木格窗下的桌子边复习,我的眼光被剥夺了自由……”这时,就要有了灵的思考,灵的对白,生命中,总有诸多神奇之处,或许以为此刻在缺失,却不知,彼刻一定会有灵的弥补,较之失去的自由,值千金。

  “木格窗原本被油漆漆得黑黝黝的”——作者开始大幅度做细腻、翔实的外象雕塑,在一贯优秀的行文风格中,这样的雕刻,是作者所有文章中最光芒的看点,因为许多想象和安寂的道白都无法抵抗物象由表至里的层层渲染,如此冷静的语气,教人心魂激动,迫切着解读和靠近那思想,那意境。

  “生活中的囚禁色调、打磨想突围的思想核质的轮廓……”,在所有哲学思想纵生的段落里,我们看到,作者本身的思考立场,就是站在哲学的角度,以哲学的视野穿透生命,穿透时光,穿透灵魂和思想,并复构出空灵之上的深刻,读来一笔一笔的动容,一点一滴地融入心界,接下来的共鸣,就有了最为力度的依据。

  “另外一户人家,只有一个宝贝女儿”:再接下来,有了我之外的另一角色,一个宝贝女孩,这意外的穿插,是本文突飞猛进的转折,有些锋利,有些独特。继尔把她的影子,与木格窗紧紧相连,于是这个木格窗影像更加立体,格外生动,在引导思想的同时,又平添一笔意外之光,衬托了全文的色彩和亮度,在稍暗的色调中融入一抹阳光,有谁说这不是笔者的另一重思考之生动处呢。“热血的颜色,看木格窗,也是热血的颜色。”这是作者当时最为热烈的思想光芒的凝聚和升华。

  “被隔离的时间越长,渴望交流的欲望就越强烈。”——于是,就有了灵与肉,魂与神的解构,留白,想象,幻想,以及如此精到美妙,绝无伦比的叙述。好文,粗糙欣赏一遍,再抽时间欣赏!
6#
发表于 2010-6-11 08:02 | 只看该作者
人被隔离的时间越长,渴望交流的欲望就越强烈。木格窗并不是制造隔离的罪魁,如果它是罪魁,它怎么还要给我提供邂逅一对美丽乳房的机会,让我热血沸腾起来呢?这个问题不能想深了,想深了,就会发现我才是真正制造隔离的罪魁,而不是之前一直被我冤枉的木格窗。


人是制造隔膜的罪魁,琢磨您的想法。文字逶迤婉转,意识流动蜿蜒如龙。欣赏美文,问好老师!
7#
发表于 2010-6-11 08:48 | 只看该作者
她回答说很简单,谁看了我的身子,谁就要用他一生的时间来赔偿我!说完这些话,她竟然扑进了我的怀里。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的时候,热血已经涌上了心头。看她,是热血的颜色,看木格窗,也是热血的颜色。

多么幸福的场景啊!这格子窗的故事,一辈子只要一次就好!
8#
发表于 2010-6-11 08:54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6516-1-1.html 跳舞去哦,lol :victory: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25 | 只看该作者
有事情要出去了,等下来细细回复各位的跟帖~~
10#
发表于 2010-6-11 09:34 | 只看该作者
读此文,尤其后半部分,令我体会,写实手法和情感升华的协调。
问候敬老师。
11#
发表于 2010-6-11 09:35 | 只看该作者
人被隔离的时间越长,渴望交流的欲望就越强烈。

雕花木隔窗是有生命的,因其声,因其形。雕花木隔窗带来的记忆也是美好的,一生难忘。安静的文字背后涌动着意识之流,学习了,问好。
12#
发表于 2010-6-11 09:47 | 只看该作者
很洒脱的一篇文字。
13#
发表于 2010-6-11 10:02 | 只看该作者
隔离的时间越长,渴望交流的欲望就越强烈。木格窗并不是制造隔离的罪魁,如果它是罪魁,它怎么还要给我提供邂逅一对美丽乳房的机会,让我热血沸腾起来呢?这个问题不能想深了,想深了,就会发现我才是真正制造隔离的罪魁,而不是之前一直被我冤枉的木格窗。
上帝,这是真的吗?
14#
发表于 2010-6-11 10:57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下午来欣赏。问好!
15#
发表于 2010-6-11 10:57 | 只看该作者
雕花木格窗启开生活的场景,童年回到记忆的笔触里,不仅是作者的,也是几代人的,在它的上面,不仅是本身物质细腻,更主要是有一个家庭的沉积,那是历史的烟尘,岁月的人生雕琢。这才是记住它的理由。难怪一笔一声都有着来处,深刻在骨子里,让美丽的情感,浓浓地化也化不开,细腻成窗前的一束花瓣。芬芳,流韵,让血液也粘着它的厚重转动。谁能说一个角度不是一个人生的变场呢,谁能说木格窗的转动不是人生流动的状态呢?那声音的优美,宛如生命拼搏的赞歌,委婉而动听,是它启开过后的一扇扇人生的窗口,走向下一个驿站。学习好文,有收获和启发灵感的文字。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2 03:32 , Processed in 0.0592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