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牙 于 2019-11-13 17:17 编辑
【话题】应该感谢谁?——彼此成全,是生命的馈赠,是时间的礼物 文/月牙
有近六年时间,我的文友若河好似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我,一头是她。
我有的只有心底的那点善意,那年准备助学一个孩子至毕业,通过若河联系上了她,一个大理白族女孩,那年她念初一。
大理,于我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曾经一到,眼睛里只有美丽的苍山洱海,没想过,大理下面的一个县,县里的一个镇,抵达需要多少小时的车路颠簸。女孩的家,到了镇子,还要继续坐车,还要步行若干里山路。假如没有人资助,女孩的学业随时可能结束。家中老人年迈体弱,父母多病,没有多少劳动能力,不多的财力要供给家里唯一的男孩,她的弟弟。一个女孩,家里能供你读书到初中,在当地已经很不容易。
我与若河未曾谋面,只是博客里相识,从文字里读人,信任并托付,仅此而已。感谢若河的热心成全。从此,我通过若河与那个女孩有了一年至少两次的交流,不限于钱款,还有学习情况,未来的出路以及每次不忘的好好努力的谆谆教诲。
那时还没有网络支付这一说,每次都要跑到邮局,排长队,汇款到女孩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的账号。我事先和若河计算过,一学期需要800元。起先我寄800,后来每次都寄一千。直到女孩高中毕业,顺利考上大学。
女孩上大学后,我也曾想过继续资助,但我放弃了。女孩已成年,凭借大学的平台,依靠较为完善的银行贷款制度,她应该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升米恩斗米仇,不希望她有依赖思想,自立更能自强,也不希望资助变成她的心理负担。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与人的交往,不喜欢关系太过密切,用力过猛总让我心存疑虑,害怕太过紧密带来压抑,我喜欢简单的人际交往,细水长流的那种,两不相欠的自在,平平淡淡真真,彼此没有负累。我只想在她年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真心陪伴她走一程,而不是一生。我真心帮她,出一些钱,在她成绩波动时鼓励她,描画愿景,不让她辍学。她接受我的帮助,努力读书,争取到理想的未来,成全我的善意。我们之间,是一种彼此成全。
在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与女孩都没有听过对方的声音,我知道她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只要一个电话,就能直接联系上。我之所以没有去电话,是因为不想让女孩受资助的事实被她周边的人知晓,帮助别人快乐的是自己,这种快乐也许会因为公开而变味,甚至伤害了接受资助的人,我的快乐也因此打折。
感谢的来路,在这个万物成谜的世界,让有缘人得以今生相遇,这是生命的馈赠。曾经不懂,曾经浅见,是时间,是阅历,让人成长,让人懂得,获得新的觉悟,这是时间的礼物。时空构筑的世界,有个叫感谢的东西,大驾光临,让世界光明又迷人。
应该感谢我吗,这个问题我曾想过,百折千回之后,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互相感谢,因为我们彼此成全。我一直有教育情怀,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尽力去做,不留遗憾,我视之为我的本分。她没有中途辍学,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有了不错的未来,女孩也尽了她的本分。
说一个人本分。年轻的时候,觉得这是一句平常的夸赞,年岁渐老,才明白这是极为难得的褒扬。
什么是本分?本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或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什么是分(fèn)?职责、权利等的限度。本分者,懂分寸,会控制欲望,选择有理性,凡事恪守规则,不超越限度,让人想起《论语》中的“不逾矩”,君子慎独,道德修养到了最高境界,所作所为不越出规矩,听从内心的声音,是完全的自律。说白了,生而为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明镜似的,便是本分。
感谢是平等互利的彼此成全,不是谁施舍,不需要谁跪着,都尽本分,不忘情分。
材料中说,甲得了肾病,穷朋友乙倾囊十万救急,富朋友丙出五十万,甲换肾成功。
第一个问题,应该感谢谁?
分清情分和本分,乙和丙都是甲生命里的贵人,都是甲应该感谢的人。也许乙和丙觉得,帮助朋友是情分,这份友情值得,那么,不管是十万还是五十万,甚至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其他朋友,五百一千的出钱,或者囊中羞涩一分没出,送上一句宽慰的话,一分善意,一分关切,都是应该感谢的。第一个问号简单拉直。
第二个问题,更应该感谢谁?
要解决“更”的问题,有必要分析原因,为何感谢。乙和丙为何要出钱帮助甲?因为是朋友,情分在。不管甲是健康还是疾病,贫穷还是富有,那都是甲自己的事情,朋友帮你是情谊,不帮也不是不可以,要论什么“更应该感谢谁”无疑是多此一举。追根溯源,于甲而言,这感谢是一种本分,乙和丙出钱都是基于情谊,而非义务。如果甲因为乙只出了十万而有微词,或者认为丙反正富有,出五十万也是毛毛雨,从而觉得自己得到帮助理所应当,那无疑是丧失了本分。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是针对不知本分的人而言。假如懂本分,自然不会对别人的口袋有所觊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古人都懂的道理。
“更应该感谢谁”这样的问题,颇有些像平常所见的场景,逗小孩,这个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小孩汪你一眼,说:“都好,一样好。”不满足,大人追问:“一定要分出个好差,谁更好?”一遍遍问,弄得小孩失去耐心,多么不可理喻的大人啊,噗一下,小孩喷你一脸口水。你抹把脸,还不好意思骂人家小孩,谁让你这么讨厌呢。
材料只是一个例子,世界比之辽阔得多。
曾经带学生到某区残疾人联合会,做了一天爱心助残志愿者。教智力有问题的残疾人打乒乓球,千教万教教不会。看几个女子飞针走线,她们有的聋哑,有的下肢残疾,织好的成品摆在展览窗里,说不出的漂亮。和残联的一个老人聊天,听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安静地成为他们自己,尽管残疾,不缺的是自尊自爱,活着的从容与奋发。
我们没有无知的好奇,没有讨厌的追根究底,很多时候只是静静地看,由衷地赞美,不是居高临下的帮教,我们连廉价的同情都没有,有的只有敬重,发自内心的感动,如此励志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而之前我们浑然不觉。我和学生收获满满,我们帮教,我们赞美,我们感动,同时,我们无形中得到帮教,我们的安静与平等尊敬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内心的感动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中平常的那一天,像清风吹拂,澄澈了这个总有雾霾的小世界。
感谢,贵在彼此成全,那是生命的馈赠,是时间给予我们的珍贵的礼物。
2019-11-13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