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十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5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4-8 04:28 编辑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十七        高迎春

        宋代诗人叶绍翁,出生与逝世无有记载,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他在元朝灭宋后尚在,作诗《题鄂王墓》,怀念岳飞。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蒲城(今属福建省),居住处州龙泉(今属浙江)。叶绍翁属于江湖派诗人,最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游园不值》,最为世人称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歌写的是,叶绍翁去朋友家观赏园景,到了以后,不巧朋友出门去了,只见园门紧闭,只能隔着院墙,瞧见园内景色。叶绍翁懊恼不已,叹息为了来这一趟,自己的鞋子白白在苍苔上印了许多脚印。后两句诗,紧扣主题,即便进不了园子,隔着院墙一样能够看到满园春色。红艳艳的杏花,正伸出墙外,不正在笑意盈盈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一树红杏花,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感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是一堵院墙就能围得住,一扇门能够关得住的。叶绍翁将哲理,隐藏在诗句之中,富有理趣。叶绍翁有诗集《靖逸小集》,有文集《四朝闻见录》,记叙了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四个朝代的趣闻轶事,具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叶绍翁的诗文,曾被收录进《南宋群贤小集》、《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之中。叶绍翁的《田家三咏》,写农家人田园生活,平易含蓄,意境淡远,耐人寻味。他所作的《汉武帝》诗歌,是一首讽刺汉武帝的作品,可见叶绍翁其爱憎分明的品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叙述的是一群孩子夜晚逮蟋蟀的情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深秋的寒风,吹拂着院子里的梧桐叶,让衣衫单薄的游子感到寒冷的逼迫,不由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最记挂的还是自己的爱子,此时或许还在兴致勃勃地挑着灯笼,在篱笆边捉拿蟋蟀,夜深了还不知道睡眠吧。叶绍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互相映衬,构思巧妙。全诗四句,动静结合,以动来衬托静。寒风吹动梧桐树叶,衬托游子的静思。孩童挑灯捕捉蟋蟀,大呼小叫,有声有色,有光有影,衬托幽深夜晚,漆黑一片。叶绍翁身在异地,深秋孤单,身心俱寒,用想象描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显示出游子流浪天涯的无奈,和思念亲人的苦闷,诗句寥寥,而蕴含的意境却是深远。叶绍翁自己小的时候,必然经历过挑灯逮蟋蟀的乐趣,不然也不会有如此神来之笔。一个“挑”字,于细节处见妙趣,让人联想儿童专注嬉戏,逮蟋蟀斗蟋蟀的场面,都在这一“挑”之中,真是挑出了神韵,挑出了人间温情。其中,江上秋风动客情一句,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晋代人张翰官居洛阳,因为秋风乍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到家乡,了却了心愿。叶绍翁暗用典故,借以表达自己客居在外,满怀乡愁的心境。

        文天祥,生于1236年,故于1238年,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人(今属江西),宝佑四年一甲一名进士。走上仕途之后,曾知赣州、临安,之后任右丞相兼任枢密使等职。德祐二年出使元营被扣留,指京口逃脱。继续抗元,封为信国公。景炎三年兵败海丰,为元将张弘范擒获,压赴大都,囚禁三年,威武不屈,终被杀害。元军将领张弘范曾威逼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写了《过零丁洋》作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这首诗,我们看到了文天祥的忠贞爱国、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也为后人留下多首与蟋蟀有关的诗词。其一《夜坐》:“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诗歌的第二句意思是:迁徙的大雁,夜间落宿在江边,为江岸带来诗情画意。寒风中的蟋蟀,不停哀鸣,犹如吟诗,如果题写墙壁,注定会写满了四壁。半江秋水,宿雁成画,是视觉看到的静景;秋风清寒,蟋蟀鸣叫,是听觉感受到的动景。一静一动,动静结合,视听呼应,相映成趣。其二《赠许柏溪惟一》:“长风吹飞藿,蜻蛚吟野草。流光速代谢,兴怀令人老。游子中夜起,悠悠酣且歌。明月委清照,江湖秋涉多。岂无临淄鱼,亦有邯郸酒。怀古招王孙,登高重回首。”诗歌的第一句,意思是:强劲的秋风,吹拂着藿香草。蟋蟀在草丛中,放开歌喉吟唱。其三《七月十三夜用灯牌字韵凑成一诗与诸宾一笑》:“赤壁当年赋子虚,西风忽复到菰蒲。蟾蜍影里千秋鉴,蟋蟀声中七月图。诗思飘飘入云汉,歌声隐隐动江湖。万家箫鼓连灯火,见说来年此事无。”诗歌第二句的意思是:月亮高悬半空,犹如铜镜映照出蟾蜍的影子;蟋蟀在草丛中吟唱,仿佛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其四《酹江月   和友驿中言别》:“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词的意思是:大地广阔辽远,中原有许多英雄豪杰,虽然如同蛟龙被困在池中,但终究会一飞冲天。秋风秋雨愁煞人,再加上牢房中的蟋蟀鸣叫不停,更加让我心烦意乱,愁肠百结。纵有曹操、槊题般英雄气概;纵有王璨登楼赋诗的意气风发,都成了空中雪花般的往事。长江滚滚,奔腾向前,后浪推前浪,将来定会有英雄豪杰,来完成未竞的事业。可笑我们如同一叶飘零,如今又重新来到淮河水边,正好也是秋风乍起。铜镜里你我已经满头白发,但是一颗丹心永不变色。我或许会离开,回望故国江山,依然青翠可爱。希望朋友在怀念我的时候,就听听杜鹃悲鸣,我的灵魂注定会牵挂着祖国。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也是诗人。他生于1051年,故于1107年。字元章,自号鹿门居士,又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称“米襄阳”,“米南宫”。丹徒人(今江苏镇口)。米芾生前行为怪异,惊世骇俗,故而人们叫他“米颠”。米芾喜爱砚台,甚至为了一个砚台,在皇帝面前也装疯卖傻。宋徽宗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就让他作诗题写在御屏上。但见米芾从上而下,其直如线,不由大加赞赏。米芾见皇上高兴,随手将刚用过的砚台抱入怀中,墨汁洒满胸襟也全然不顾。口中言说:此砚臣已用过,不再适合皇帝使用,就赏赐给我吧。宋徽宗见米芾爱喜此砚,竟然泼了自己一身墨,就笑着答应了。米芾得之,视若珍宝,竟然抱着这个砚台共眠,成为民间美谈。米芾著作甚多,可惜诗文大多散失了。他晚年居住镇江时,曾写过一首《望海楼》:“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诗歌首先写望海楼的雄伟,高峻。镇江有“铁瓮城”之称,铁瓮城耸立,遥看望海楼,犹在烟雾缥缈之中,仿佛城和楼与青天相连,让人感觉如临仙境。接下来俯瞰长江,但见江水奔流不息,江上白帆点点,触发了米芾的诗兴,不由联想起六朝往事。流连在望海楼,不觉已是日落西山。望海楼的楼角,似乎在催促红日西沉,江面雾霭涌起,构成一幅落日余晖图。面对此情此景,米芾不由感到茫然,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忧伤。米芾这首诗写的飘逸脱俗,颇具特色,抒发了自己的心情,成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米芾写到蟋蟀的词,是这首《水调歌头  中秋》:“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醾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浮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词的大意是:中秋时节,秋风里传来急切的捣衣声。蟋蟀叫声连连,仿佛在思索如何度过高冷的深秋。面对着这样的景色,我是不会学宋玉那样悲秋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一尊酒樽里都倒上美酒,更加感到中秋的幽静。南楼的上方挂着月亮,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地方。为排解惆怅,应该吹起笛子,让悠扬的笛声欢快在夜晚。在这清平良夜就让我借此宝地开怀痛饮。我倚着高楼每一处栏杆,欣赏这大好的风景,感觉天宇如若浮萍。喝醉了就高枕而眠,不管到何时醒来。

        北宋词人毛滂,生于1056年,大约故于1124年,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人(今浙江衢州)。毛滂生在儒学世家,父亲毛维瞻,大伯毛维潘,叔叔毛维甫皆为进士。毛滂从小就酷爱诗文词赋,得到苏轼赏识,称赞其词赋:“文辞雅健,有超世之韵。”步入仕途之后,曾任郢州县尉,杭州法曹,崇宁元年进京为删定官;大观初年任登闻鼓院,政和年间任词部员外郎,秀州知州。南宋的周辉,评价毛滂词句:“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可知,对毛滂词赋之推崇。毛滂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毛滂在其《生日》五言诗中写到了蟋蟀:“夜光昭清冷,璇源载圆折。朝阳未羽仪,五色先丹穴。松柏出涧壑,众木皆秃屑。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东家嬉戏时,俎豆辄罗列。未应须儿啼,英标固惊绝。公为三朝老,气压万人杰。经纶本帝赉,遇合非力结。舟成无长川,支族有旱霓。东风吹扶桑,晓色开寥泬。平生回天手,独伫昆吾辙。停鞭急节缓,挥臂层阴决。图回掌中春,摩拂厚土热。一身等大地,万物小蜻蛚。华岳载不重,河海振不洩。黔黎托回命,草木恃以茁。造物相始终,流年难老耋。侧闻宋鼎就,未事羽力挈。是乃为公象,何但纪相烈。坐观满不溢,玉铉无变灭。”蟋蟀,又名蜻蛚。一身等大地,万物小蜻蛚。诗中的蜻蛚,说的就是蟋蟀。


                                  2021年5月15日写于迎春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3 02:33 , Processed in 0.0550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