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2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欣闻考试不排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18 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21-7-20 13:54 编辑

    我有一个预感,今年可能是教育行业非常特别的一年,特别到以后有可能写进教育史册,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并未觉察。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后人记录前人前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些后人感觉的大事件当时也是多么重大,时间是那样的泾渭分明。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所谓的大事都是后人慢慢勾陈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所认定的大事情兴许多年之后也会烟消云散,所以,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尤为必要。

    比如说,教育行业,我们当然会觉得77年恢复高考很重要。这个当然,拨乱反正也是拨云见日。然后,还有哪些事情很重大?从过来人来讲 ,似乎每年都有很重大的事情,比如说设立教师节、颁布《教师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盲办夜校、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建设,高校这块985、双一流目标的提出……等等,貌似都很重要,但是经过筛检过滤,不少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比如教师法和教师节的出炉自然善莫大焉,但是执行情况自然比法律本身更为重要,我们是否仍需要改进的地方?义务教育和免除学杂费这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都义务了,怎么还存在着缴费呢?包括我们当时的各项达标,是不是有拔苗助长的嫌疑?我们是不是心急了?后来都实现了,干嘛非要在乎提前那么并没有完全实现的两年?

    冒进很多时候像一个影子一样有意无意缠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甘心作伪,欲罢不能。我们那么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到底是因为我们强大还是因为我们孱弱?

    时间很平静地审视着一切,也不急不缓地依次给出答案。

    985改成了双一流,因为建设那么多的世界一流高校未必比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更现实一些;素质教育喊得不那么热烈了,因为没有看到这个口号提出至今,教育本身究竟改变了多少;什么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之类也不提了,因为校长当真能负得了责、敢负责吗?教师聘任就更属意气之论,且不说《劳动法》《教师法》的保障,事实上公立学校至今解聘过几个人?远程教育也渐行渐远,因为网络的普及很多设备自然被淘汰;教师的继续教育虽然还在支撑,事实上是主办方和学习方心照不宣地维系着一场时间和金钱的游戏而已。

    今年的热词应该包括,心理辅导和教育惩戒。这两个词语同样注定不会长久,因为心理辅导是全社会的范畴,教育并非凸显;而教育惩戒的提出,则更像是一种悲哀。教育当然需要惩戒,这是常识,需要用那么多的红头文件去推行去保障吗?

    把常识当真理,要么是真理本身的稀缺,要么是太多的人在反智,需要用国家工具去维持。

    你可能以为我对什么都不满意,不是的。我非常有兴趣地关注着一件貌似极不起眼的小事,那就是取消考试排名。姑且不论这一决策本身的争议,因为确实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理解不认同。但我还是得说这件事干得漂亮,它的意义目前还没有显示,但是如果做得彻底,考量得科学全面,有可能影响深远,不亚于一场口号满天飞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改革。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事物,在减负的背景下,这个事情每年都有强调,但每年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换汤不换药。以至于每年我们都会饶有兴趣地准备继续当吃瓜群众,看看今年学校这块怎么宣传,猫捉老鼠,越挫越勇呗!结果,还真不是,今年玩起了真的,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年这样如此坚决,如此收到实效。高考也罢,中考也罢,城市很安静,即便自己是边缘人,哪怕是还有点包打听的习惯,都说不出什么;问别人,多半也不知道,看来这一剂猛药用够了量,劲道已显。

    为什么说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科举一千三百年以来,状元也宣传了一千三百年。这件事做好了,是和一千三百年的惯例告别,算不算大事?年年喊狼来了,今年终于可以把狼打死,算不算大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是古往今来所有读书人的梦幻曲。也唯此,才有蒲松龄的执着、范进的癫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尽管现代意义上的考试和之前的科举完全是两个概念,但更多的人还是习惯性地往那儿去想,所以,只要是考试尤其是高考,人们自然就会关注那个第一名,同样也会被冠以“状元”的称谓大肆宣扬、炒作,敲锣打鼓、海报飞扬,巨额奖金,主动赞助。并且还理直气壮地拥护这样的做法,食古而不化。教育主管部门很清楚这些,一直试图改变,但是市场太大了,民间的活力太强了,所以,说归说,做归做,状元宣传没有多少收手。

    有必要那么大张旗鼓吗?真的没必要。之前的科举是取士的,李世民大手一挥,天下英才要尽归斛中,所以为政者需要这样宣传,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体制之内,年轻人有科举这么个奔头,自然一门心思想着“暮登天子门”而在所不惜了,事实上也很好维持着我们一千多年的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保障了精英政治的流畅和文化的顺延,是中国对于全人类的贡献。清朝废除科举和大清亡国距离不过五六年,除了各种各样的因素之外,不能排除一种情形,就是年轻人解放了,投身社会了,革命了。数百万年轻人在家背书和在外闯荡,社会效应是完全不同的,这对于人类发展自然是好事,但这一结果可能又是清政府没有预料到的。科举既是一种人选遴选的手段,也是控制年轻人最好的途径,这是中国政治家们的政治智慧所在。但是,现在呢?现在的考试和今后的工作是两回事,科举纯粹是一锤子买卖,现在的考试只是众多考试当中的某一个相对重要一点的考试而已,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所谓状元也得继续上学,也得和他身边的任何人一样走向社会之后都得接受社会的反复敲打。就像两个新出生的小孩,一个八斤,一个四斤,究竟以后谁更高谁更胖,只有天知道。状元就是那个生下来八九斤的孩子,有谁听说过反复宣传过生下来八九斤的孩子吗?没有。

    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说明孩子资质还行,学习能力没问题,在某一个阶段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碰巧考试的时候运气也还不错,大抵只能这样说。他可能比远远落后的孩子要出色许多,但是,他和他临近的那一大批孩子是同一个水准的。在“一分可以干掉千人”的考场上,多一分就是个状元,少一分什么都不是,这是在把状元往火堆上烤还是把其他人视为草菅呢?

    说白了,你以为人家是百分之百地为状元高兴吗?不是的,利益在驱动。各种公众号在推介,是为了点击率;企业为你赞助,是为了做广告、赚取知名度;学校帮你做广告,除了人间真情之外,也不能完全排除宣传招生的目的;至于小区门口拉了一个横幅,说某某状元之后,房子都卖了许多。

    几年之后,状元同志要是混残了,人家关注得会更厉害,又是清华学子当保安,人大女生沦为生育机器,北大出汉奸……就这些人,当初哪个不是闪耀在聚光灯下接受祝福和鼓噪?哪一个能逃离无良文人露骨的吆喝?你考好了,他榨取你的价值;你混残了,他榨取你的剩余价值。躁动的宣传背后,是烙印深深的人性之恶。

    十年前,武汉有个五道杠少年,俨然未来之星,全民热炒,我当时还说这帮人简直是疯了,多大的孩子,架得住这么捧杀吗?十年之后,他尽管因为奖状太多通过了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但终因考分太低只能上了民办高校,又被搬出来说事,言说者表情暧昧,讳莫如深。一道说事的还有他临近的小孩一脸不屑的孙童,被戏称为“不屑帝”,当时我就特别喜欢那个小孩,尤其那个表情,太真实可爱了!跟哥们小时候的路子差不多啊!现在这小孩上了哈佛,又收获了一堆近乎跪舔般的表情。

    至于吗?“五道杠”自己在民办学校里,同学说他依然很开心,依然在发挥他管理的特长,需要你的所谓同情和怜悯吗?孙童从小不掩饰,通过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又和你们有多大关系?阮玲玉年轻轻丢下一句:人言可畏,就江湖再见了。如今我们不适当的宣传依然能杀人。

    且不说,一场考试之后,抑郁的,想不开的,跳楼溺水的,每年总是有那么一些,已经成为常态性事件,不需要我们反思并付诸行动吗?孩子们可真傻啊!死都不怕,还有什么过不去的?遭遇如此,哪个爹妈不是撕心裂肺啊!只是他们没有机会醒悟了。

     三十年之后还是一条好汉,不是等三十年之后投胎转世的,而是再奋斗个三十年,当然是好汉了。

    只有今年,从上到下,严防死守,重拳出击,几乎有斩立决的风范,据说也的确处理过一批人。反正这是堵得最好的一次,某省直接屏蔽了前五十名的分数,学生短时间内直接查不到,我就觉得很好。反正前五十名能上什么学校也都清楚,为什么要区分呢?某地试图打擦边球,引起教育部的迅速回应,收手也很快。我身边类似话题至今悄无声息,生活一切如常。

    也有两三个花絮。其一就是状元不宣传了,换了个说法:“考得比较好的学生,一文一理,自然就是所谓的状元,这更像是黑色幽默,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既然政策在那儿,关注度就大打折扣了;其次通过类似于个人公众号这样影响较小的平台发布,副作用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就是通过家长委员会来发布,也是变通,貌似合理,余波犹在。但是,从结果论,只要真想做好这件事,就不应该留出一个豁口,那样依然会功亏一篑。

    不能忽略惯性的因素,就是执行者本身的不认同。学校不认同,教师不认同,家长不认同,学生也未必认同,因为每一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似乎都能理解。学校说我们学校怎样怎样努力,终于弄了一个王炸,不让宣传不是抹杀我们的努力吗?老师们也觉得,我一个老师带了好几年,临了我的学生考多少名我居然没有权利知道?学生合家长等等都觉得应该扬眉吐气了,现在胎死腹中,的确不爽。

    既然是惯性的东西,只有慢慢习惯。不是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也不是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绝对正确的,新的观念和认知都是超前的,有时候需要人为强制的助推力。

    当然,还是尝试让绝大多数人在认同的状态下去操作这件事,事半功倍。这依然需要管理层多做功课,尤其是评价体系的跟进。指挥棒的作用是绝对的,目前,高考取消甚至大幅度地改革不大现实。在高考的背景下,怎样评价学校、教师必须才是官方的努力所在。如果不从技术层面上改变评价体系,依然相当惹眼地以分数、名次、状元等等和学校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那么只能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太相信量化了。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载体来讲,量化只能参考,比如一个姑娘,按照量化的理念,那就是眼睛多少分,鼻子多少分、眉毛多少分,然后一个朱砂痣扣多少分之类,最后算总分。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人家问启功先生这字哪儿好,他不大高兴,好就是好!文学作品大多类似。如果我们足够尊重教育,那么就不能把教育作如此块状的肢解。盲人摸象永远是局部的游戏。

    究竟怎么做,占主动的永远是主管部门。此行不易,今后道阻且长。

    谨慎乐观,至于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7-18 16:2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谨慎乐观,毕竟高考还是排名的。
3#
发表于 2021-7-18 17:39 | 只看该作者
都义务了,怎么还存在着缴费呢??????!!!
4#
发表于 2021-7-20 08:23 | 只看该作者
欣闻考试不排名,感觉老师有很多话要说。
有的考试是不需要排名的。不排名就区分不出高低,是吧。现在学生和家长压力大,教育部就会出台很多人性化政策。不排名就对了吗?
5#
发表于 2021-7-20 08:3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一孔的文好读。我就这么和你聊,深入浅出不慌不忙的聊,能透了。
6#
发表于 2021-7-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形式上的排名没关系,关键看对排名的态度,此其一;凡考试就有成绩,不看成绩考什么试?考试不排名是欲盖弥彰,人们心里还是要排名的,此其二;今天真正的科举是公务员入职考试,而不是任何学生升学考试,此其三。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3:3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21-7-20 10:37
形式上的排名没关系,关键看对排名的态度,此其一;凡考试就有成绩,不看成绩考什么试?考试不排名是欲盖弥 ...

形式上的排名没有关系,但是人们却紧紧盯着这个排名,而终导致动作变形,此其一;考试当然要知道成绩,任何改变都不会影响我们知道成绩,但是那是个人的事情此其二。今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公务员考试也不是,一个社会如此热捧公务员是不正常的,因为那恰恰说明这个社会的创造力缺失,个性萎缩,进取矮化,高考更不是,把所有的考试与科举联系起来是一种癔症;此其三。老吕回归是好事,这个地方少了类似我们的杠精,风格是多元了,但冷清了一些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3:31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21-7-20 08:35
喜欢读,一孔的文好读。我就这么和你聊,深入浅出不慌不忙的聊,能透了。

偶是话痨,得空咱俩唠唠,几壶茶是不够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3:35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1-7-20 08:23
欣闻考试不排名,感觉老师有很多话要说。
有的考试是不需要排名的。不排名就区分不出高低,是吧。现在学生 ...

不排名是对的,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绝对。但是,操作层面又能要有个轻重缓急。学生和家长压力大,这个不能一板子完全打给决策层面,任何事情不能消除主观的因素。核心问题还是一个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干嘛要独领风骚一骑绝尘,为什么非要到老了之后,才幡然醒悟,其实还是健康和平安最好,早干嘛去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3:36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7-18 17:39
都义务了,怎么还存在着缴费呢??????!!!

这个往事,虽有失衡之处,也不枉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3:3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7-18 16:26
是的,谨慎乐观,毕竟高考还是排名的。

再难的事情总是要从第一步开始,我感兴趣的不是取消排名,而是这次的执行力空前。
12#
发表于 2021-7-20 14:50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21-7-20 13:31
偶是话痨,得空咱俩唠唠,几壶茶是不够的

那说好了,茶钱我出了。
13#
发表于 2021-7-20 14:59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21-7-20 13:35
不排名是对的,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绝对。但是,操作层面又能要有个轻重缓急。学生和家长压力大,这个不 ...

老师,不排名为什么是对的?
大家一团和气,不分上下,实现大和谐,就是好政策吗?
我觉得不排名的提法,是为了安慰弱者,打压强者,让弱者更弱,强者不强。每一个排名在前的人都是付出了努力和心血的,他需要认可和鼓励。每一个排名在后的,都需要鞭策,而不是遮掩。
好像我这个观点和老师背道而驰,捂脸吓得跑了。

点评

我支持!哈哈  发表于 2021-7-20 15:49
14#
发表于 2021-7-20 15:51 | 只看该作者
欣闻考试不排名,我的理解是,明不排,暗排
殊不见他们家长群的各种隐晦、暗示哦,那真的是各种排名,绝对高招,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得可顺溜了。
不少人觉得,不排名,分不出高低优劣,如此激励后进的?如何挑出优秀的?……
对于排名无所谓的,真正放得下的人,当真不多:L
15#
发表于 2021-7-21 10:1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是在欣闻考试不排名之后的一系列思考,通过排名后的优秀的人才在后来的发展中或一直遥遥领先,或难如人愿。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关键是旁观者的态度有时候会捧杀一个人。这篇杂文从热点话题辐射出很多的社会问题,格局大,思路宽,容易引起共鸣。加精华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03:07 , Processed in 0.0536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