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舒挽溺 于 2021-7-1 20:58 编辑
作者:舒挽溺 打开黑格尔哲学奥秘的前提条件钥匙之六
黑格尔说自己是客观唯心主义者,我却认为他不是
(之一)
作者:舒挽溺
我国著名的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专家张世英老师在他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一书中说:“黑格尔从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出发,认为‘绝对精神’的许多‘正、反、合’中,最大的一个‘正、反、合’就是在精神、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从精神、思维(正)转化到物质、存在(反),然后又回到精神、思维(合)。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从逻辑阶段经过自然阶段到精神阶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精神、思维转化为物质、存在,又从物质、存在转化为精神、思维的过程。黑格尔的全部哲学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因此,他的哲学也就是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这样三个部分组成的。”张世英老师紧接着批判说:“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绝对精神’还没有被看成是体现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它只是一种抽象的、纯粹的思想、概念(或纯粹范畴)。所谓‘纯粹’,就是撇开了物质性,或者说,不沾染一点物质性的意思。本来,任何概念、范畴,例如存在(有)、不存在(无),质、量、一、多,本质、现象、原因、结果,······等等,都是客观事物的关系和特征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关系和特征是第一性的,概念、范畴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主张有所谓第一性的‘纯粹概念’,完全是对事实的颠倒。”(《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张世英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9年12月第1版 第25页。)
首先,笔者认为:张世英老师所说的“‘绝对精神’的许多‘正、反、合’中,最大的一个‘正、反、合’就是在精神、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从精神、思维(正)转化到物质、存在(反),然后又回到精神、思维(合)”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对于黑格尔哲学中的“最大的一个‘正、反、合’”的理解我想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先入为主的把客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先给黑格尔戴上,让自己少了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的客观态度,尽可能少一些人云亦云的主观判断,多一些相信自己的态度去认识黑格尔。如何用相信自己的态度去认识黑格尔呢?就是如果你热爱哲学,就不要偷懒,认真看看黑格尔到底说了些什么?那些是他真实思想的表达。现在我集中并尽可能较完整的摘录几段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中的几段话,然后再加以逐段分析。
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一书导论中说:“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但绝对[在先的]的东西却是理念;这种绝对的东西是终极的东西,真正的开端。起点就是终点。人们常常把直接的东西视为更优越的,至于间接的东西,大家却想象成不独立的。”(《自然哲学》[德] 黑格尔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梁志学等译 1980年5月第1版 第28页)
黑格尔在他的《自然哲学》一书导论中所说的“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这一思想最重要的表达了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的肯定完全符合恩格斯关于定义唯物论物质第一性的思想,这一思想是确定谁是唯物主义者和谁是唯心主义者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说,自然不是某某神灵创造出来的,更不是依赖主观感觉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很多的学者拒绝承认黑格尔是唯物主义者呢?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黑格尔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并且是出于内心的认为自己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这一点放在后面之二去详细分析解释);第二,就在于他紧接着所说的话,“但绝对[在先的]的东西却是理念;这种绝对的东西是终极的东西,真正的开端。起点就是终点。人们常常把直接的东西视为更优越的,至于间接的东西,大家却想象成不独立的。”对于他紧接着所说的话,我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1、自我保护,防迫害。1821年5月末,《黑格尔致克罗采尔》的信中写道:“在几周前,国王把芬奈博士,一个头脑简单的异乡人(头脑简单在这里指“不识时务”——笔者),从我们院里开除了。他竟想对妇女们讲授奥肯的自然哲学,而这类哲学将导致无神论,被国王禁止了。国王着令大臣负责,绝不允许再在他的大学里讲授对宗教的思辨哲学论证,不过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还不在取缔之例,只是最好是去寻求神学的某种思辨根据。”这就是黑格尔必须常常将精神与上帝概念混淆使用的原因。2、“绝对[在先的]的东西却是理念”是因为黑格尔的理念一词有时指愿望,有时指产生具体概念的原因,这里指在先的客观逻辑或自然的概念,但绝不能理解为时间上在先。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反复强调的:唯物反映论只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东西,即一切客观具体存在及一切客观具体存在之间的运动关系和一切客观具体存在之间的间接的逻辑运动关系的存在。或者说,包含反映间接的逻辑上在先的逻辑运动关系的存在。3、“这种绝对的东西是终极的东西,真正的开端。起点就是终点。”其实,第3是第2的延续,指开端是原因,原因就是真正的开端,终点就是起点,起点就是终点的著名的圆圈观点。“逻辑上在先”、“理念在先”、“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的思想恰恰是、也只能是在人类精神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样的反思并因此才能获得抽象理论哲学的思想,并且我们还应该说,反思的辩证的逻辑思想是黑格尔建立起来并加以完成的。4、对客观世界中具体物及物与物之间直接运动关系的认识是自然科学的对象。黑格尔对这种物与物之间的直接的必然性的运动关系的认识,认为它属于知性范畴的逻辑关系;而对知性逻辑关系的再认识、或反思的认识在黑格尔那里来说,属于理性范畴的认识。对于这一点恰恰是大家普遍没有正确认识到的思想,这也是我自认为深刻理解了黑格尔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或者说,这是我对所有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人的最重要的提示。5、“人们常常把直接的东西视为更优越的,至于间接的东西,大家却想象成不独立的。”那些把直接的东西视为更优越的人往往把自己看成是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这些人实际上是违背了恩格斯关于物质第一性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是真理的教导,因而那种认为反思的“间接的东西,大家却想象成不独立的”人,或者说,谁没有真正跨越知性范畴与理性范畴的界限,就很难给予对抽象概念理论的科学性的认可,因而很难划清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界限,很难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而一定会不幸掉入什么都能装得下的相对主义的大筐。
黑格尔又说:“自然必须看作是一种由各个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阶段必然产生的,是得出它的另一阶段的最切近的真理,但并非这一阶段好像会从另一阶段自然地产生出来,相反地,它是在内在的、构成自然根据的理念里产生出来的。“(同上)
黑格尔在这里明显的肯定自然的发展有它自己内在的必然性,内在的、精神可以去发现的逻辑的根据,并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的努力,从原因到原因的追问中,去完成在自然之中去寻找精神起源之根的理念。其实,我们回望精神之根的理念和我们展望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理念一样,和我们习惯定义的唯心主义毫无关系。
黑格尔告诉我们:“自然界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贯穿在自然界的阶段发展过程中的运动,更精确地说,是这样的:理念能把它自己设定为它自在地所是的东西;或者换句话说,它能从自己的直接性和外在性——这种外在性是死亡——回到自身之内,以便首先作为有生命的东西而存在,但进一步说,它也会扬弃它在其中只是生命的这种规定性,并把自己创造成精神的现实存在。精神是自然的真理性和终极目的,是理念的真正现实。“(《自然哲学》[德] 黑格尔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梁志学等译 1980年5月第1版 第34页)
黑格尔这段话通过《导论》的结尾为全书总结《自然哲学》一书的任务与作用作出概括。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它自在地是这样自己设定自己的发展过程的有生命的东西,它通过对自身生命的扬弃——这种外在性的死亡——保留下不断发展的基因的进步并在随着人类的诞生和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人与自然的关系会越来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主动的主观能动性就越来越在更加广阔的实践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主客观的关系中,科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
由此,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一书的结尾中更加生动,更加充满激情的宣称:“在我们面前的是自然事物向精神的过度。自然界在有生命的东西中得到完成,并在转变为更高级的东西时建立起自己的和平状态。因此,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这样,自然界就变成了一个他物,以便把自己作为理念再加以认识,并自相调和。······自然界虽然是直接的东西,但作为不同于精神的东西,仅仅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因而作为否定的东西,仅仅是一种被设定的东西。扬弃这种否定性的,正是自由精神的力量;自由的精神既存在于自然界之先,也同样存在于自然界之后,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形而上学理念。正因为如此,自由的精神作为自然界的目标是先于自然的,自然界是由精神产生的,然而不是以经验方式产生的,而是这样产生的,即精神以自然界为自己的前提,总是已经包含于自然之中。不过,精神的无限自由也允许自然界有自由,并且把针对自然的理念活动当作自然本身的内在必然性,就像世界上的一个自由人确信他的行为是世界的活动一样。因此,精神本身首先出自直接的东西,但后来就抽象地理解自己,想从自身铸造出自然,从而解放自己;这种精神活动就是哲学。”(《自然哲学》[德] 黑格尔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梁志学等译 1980年5月第1版 第617-618页)
黑格尔在这里更加坚定的表达了“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的思想。他说:“在我们面前的是自然事物向精神的过度”,而不是“逻辑上在先”的精神向自然事物过度,他为自然与精神在时间上指明了谁是第一性的顺序。沿着这个顺序,或者说自然按照自身内在必然性的逻辑的发展,“自然界在有生命的东西中得到完成,并在转变为更高级的东西时建立起自己的和平状态。”即自然完成到了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的创造,“并在转变为更高级的东西时建立起自己的和平状态”而开始了由精神认识和管理自然的消除对立、追求建立起自己的更高级的东西的和平状态,即追求精神与自然的统一为最终目的的理性状态。“因此,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这样,自然界就变成了一个他物,以便把自己作为理念再加以认识,并自相调和。”黑格尔在肯定了“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的思想后,经过七湾八拐的、含糊其词的理念绝对在先的声明之后,又肯定了“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的观点后,再解释“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这样,自然界就变成了一个他物,以便把自己作为理念再加以认识,并自相调和”的过程。1、“自然在时间上是最先的东西”。2、这个最先的东西——自然——向精神的发展有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不断进化的阶段。3、经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不断进化的阶段,自然“为”自己创造了精神,因此肯定了“精神是从自然界发展出来的”,自然界“为”自己建立了对立物。4、自然界自己创造的这个“精神”,具有毁灭个别自然物的能力,所以也可以说是“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焚毁自己”,这个焚毁自己,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的力量来自于精神,并且作为精神从这种打破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后所获得的他物,体现了精神通过“把自己作为理念再加以认识,并自相调和”的过程,在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的他物体现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这样,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一书最后作了承上启下的和自我保护总结,让我们根据这个思路去深化理解他的《精神哲学》和大小《逻辑学》。他说:
“这样,我们就使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考察达到了它的极限。已经理解了自己的精神也想在自然界中认识自己,想把丧失了的自己再恢复起来。唯有精神同自然和现实性的这种调和才是精神的真正解放,在这种解放活动中精神摆脱了自己的思维和直观的特殊方式。这种从自然界及其必然性中解放出来的活动就是自然哲学的概念。······自然哲学的困难恰恰在于,第一,物质的东西与概念的统一性是大相径庭的,第二,精神不得不对付越积越多的细节。虽然有这种困难,理性还必须有自信,相信在自然界中概念对着概念说话,而隐藏在无穷多外在形态之中的真正概念形态最终将会向理性展现出来。······在化学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内在的和物理的运动;最后,在生命中,重力就外化为具有主观统一性的环节。······在自然界中看到精神的一种自由反映——这就是要认识上帝,不是在精神的静观中去认识,而是在上帝的这种直接特定存在中去认识。”(《自然哲学》[德] 黑格尔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梁志学等译 1980年5月第1版 第618页)
我们通过《自然哲学》一书理解了自然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它从无机物通过化学作用而产生出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它内在的必然性产生出精神,精神通过对产生自身的原因的追问从而获得了大地母亲的为我的存在,回到开端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母亲的极限就是创造了精神,剩下的任务应该由精神自己来完成。精神来源于自然,虽然这还需要自然科学通过不断的追问去找到精神产生之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来源于自然,精神来源于自然。精神不能让自己仅仅停留在对大地母亲的知性的理解,“这种从自然界及其必然性中解放出来的活动就是自然哲学的概念”存在的意义所在,虽然对大地母亲的知性的理解无比的重要,并且永远没有终止。但精神理应具有的无穷大的力量需要精神自己去展示,“在生命中,重力就外化为具有主观统一性的环节。······在自然界中看到精神的一种自由反映”,因为精神在外化自然物、即建立人化自然物的过程中、主客观统一的过程中,精神占据着自由的主导性的作用。
虽然我们已经成长壮大,但我们唯一不能忘却的是:大地母亲永远是你展示一切才能的坚实基础,没有母亲的存在你将一事无成。 作者:重庆市思维科学与智力开发学会研究员 舒挽溺 2021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