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22-4-28 11:17 编辑
狂风一夜送暮春。
子夜时分,她还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白天看了一些,新剧窗口打开了两三个,《红色》《麻雀》《青盲》看着看着就跑开了。
再看一遍《风筝》吧。
再看一遍《暗算》吧。
她心里总是这样想。事不过三。真看了三遍《风筝》。可是怎么看的呢。
小时候读小说,就把许多文字略过了。剧情跟主角无关的,看第一遍就快进,第三遍还是快进。就像读到史诗级小说《战争与和平》里面的段落,描写大自然的,议论战争的,宣讲道德的,她便翻过去罢了。《红楼梦》她就是翻完了爱情叙事的,其它部分全部略过。
观影也快进。有时看完剧情简介就不再看表演了。为什么你是这样的急性子呢?你脑洞大开是什么样子呢?她没有兴趣弄清楚这些问题。不是迫不得已她不愿意动脑筋。可是再不动脑筋的人,也会被电视剧的闪回式蒙太奇手法弄得心慌意乱。
女人对于这个世界就是盲目的。心动的感觉,悲悯的泪水,都被导演算计着。她的泪那么贱,简直是一种耻辱。多年以后,她的眼泪少了,心硬起来了。除了一股稳定的专业或者信仰的电流,别的感觉都是多余。她的眼里只有美,只有文学性。她是个偏颇的人,她恨自己的偏颇。她越来越自我。
哼,自我有什么不好?谁会克制自己,就为了让别人说一句——你不自我?如此看来,“自我”意有褒奖,不过是标榜着自以为是。
新冠疫情像一场全民参与抵抗运动的折磨人的慢性病。去年下半年看到一个消息,国家广电总局为增进人民的幸福感以抵抗疫情,开放了所有电视节目:原来标志“购买”的节目都变成了“已购买”。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天用一半的时间来追剧。一直以来,为了留出时间读书,她没有购买任何影视会员,也知道自己无法克制追剧的欲望。
追剧的时候你看字幕吗?字幕显示,《风筝》《暗算》有追了十二遍的。其实这些剧,绝对值得你一生追下去,因为它们都是史诗级别的。先让饥饿的眼睛把那些画面吃下去,再通过你的心在夜晚的黑暗中来慢慢消化。
她的心像有一团火。这个话她终于理解了。晚上喝了半杯白酒。桌子上带泡酒的人是东道主的亲家。看上去样貌典型,可以扮演倒爷,面如满月。一桌人不是实业家就是外来官员,只她是笔墨人。带酒人也是斟酒人,坐在她的右手边。特别有风度,特别能沉默。当他说话的时候,会侧过脸来认真地看着她。他说那酒是有料的,至少有三种料,她只记住了其中一种是桑果子。她对家庭泡酒是不持赞赏态度的,因为一般人没法对自家泡酒的成分进行研究。但是这个酒的口感尚好,色彩是葡萄酒一样的深,但喝起来并非果酒那么甜,进入口中没有一点渣滓,还能感觉到一股奇异的芳香。餐桌上除了香烟的味道,便是这酒香。
心里有一团火。这也是情形各异的。看你用什么样的动词。窝着一团火,那是抑郁,气没处撒。捧着一团火,才是她的真实感觉。晚上吃火锅,她有几年都不这样干了。她谢绝朋友请吃晚饭。这一次开了胃口,便有了一肚子的胃火。睡在床上,清晰地感觉肚子里有一团火。可能这团火在餐桌上点火之后,就成为她无法早些上床的直接原因。追剧到了后半夜,她仍然兴奋着。手机关掉之后,人物和画面还在头脑里演绎。
想起来,白天还是太阳朗照,临近子夜就起风了,关好客厅的窗户继续在沙发上看《暗算》。后半夜躺在床上听风,没有冬日那种猛虎雄狮的吼声,却是屋欲静而风不止。小区的铝合金大门,像在风里拍手一样,发出手铐相击那种神经质的连续不断的金属声响。这声音被风吹送到小区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多少人在床上翻滚着发急躁。怕这响声一直持续到天亮,她起了床,拿起被子走到客厅,睡在沙发上了。猫咪是贴心宝贝,悄无声息地跳下卧房门口的椅子,睡在客厅的按摩椅上。总之,猫咪是她的天使,时刻陪伴着她,让她感觉到一种踏实。人是不喜欢,也不能接受失去的感觉的。猫咪一直说送乡下,又总下不了决心。也许,在女人的生命里,所有的生命,动物植物,往往比人类还要美好,还要重要。女人爱美,女人有爱,天生是利人的。男人却多被欲望所裹挟。吃得多喝得多就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社交狂热症则是一种更深沉的欲望,那是直指权力和情感的欲望。男人几乎天天在外面吃喝,社交,没有那些社会认可,他们就没有自我。这样看来,男人像狗,女人像猫。狗儿认人,猫咪认屋。
被蚊子咬醒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风停了,窗外在下雨。她拿起被子又回床上去睡。七点过的时候照例醒来了,给猫咪碗里放了猫粮,在电脑前坐下。脑子里的信息有爆炸的感觉。终于要坐下来了。有一个月没动过这电脑。到底是哪些信息在脑子里发生催化作用呢?她踌躇着不能给自己回答。
如果人生真的那么健忘就好了。人与人,不必一见再见;一部剧,不必一追再追。
我和你。你和她。没有界限。有人说,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散文除了人名是真的,内容都是假的。在这个以假乱真的时代,你能相信她说的这些吗?
文章读者或电视观众不能纠结于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我们头脑里的想象,她还没有披露太多,而你已经全知全能了。
一个多小时,打下一千字。她打算罢手了。以后也不想添加什么。
设定今天就是2022年春天的最后一天,正是公历4月30。这个春天最美的收获,是出自一个女孩之口的一句情话:春暖花开,奔你而来。
2022,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