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暖花开,奔您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28 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22-4-28 11:17 编辑

  狂风一夜送暮春。

  子夜时分,她还在手机上看电视剧。白天看了一些,新剧窗口打开了两三个,《红色》《麻雀》《青盲》看着看着就跑开了。

  再看一遍《风筝》吧。

  再看一遍《暗算》吧。

  她心里总是这样想。事不过三。真看了三遍《风筝》。可是怎么看的呢。

  小时候读小说,就把许多文字略过了。剧情跟主角无关的,看第一遍就快进,第三遍还是快进。就像读到史诗级小说《战争与和平》里面的段落,描写大自然的,议论战争的,宣讲道德的,她便翻过去罢了。《红楼梦》她就是翻完了爱情叙事的,其它部分全部略过。

  观影也快进。有时看完剧情简介就不再看表演了。为什么你是这样的急性子呢?你脑洞大开是什么样子呢?她没有兴趣弄清楚这些问题。不是迫不得已她不愿意动脑筋。可是再不动脑筋的人,也会被电视剧的闪回式蒙太奇手法弄得心慌意乱。

  女人对于这个世界就是盲目的。心动的感觉,悲悯的泪水,都被导演算计着。她的泪那么贱,简直是一种耻辱。多年以后,她的眼泪少了,心硬起来了。除了一股稳定的专业或者信仰的电流,别的感觉都是多余。她的眼里只有美,只有文学性。她是个偏颇的人,她恨自己的偏颇。她越来越自我。

  哼,自我有什么不好?谁会克制自己,就为了让别人说一句——你不自我?如此看来,“自我”意有褒奖,不过是标榜着自以为是。

  新冠疫情像一场全民参与抵抗运动的折磨人的慢性病。去年下半年看到一个消息,国家广电总局为增进人民的幸福感以抵抗疫情,开放了所有电视节目:原来标志“购买”的节目都变成了“已购买”。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天用一半的时间来追剧。一直以来,为了留出时间读书,她没有购买任何影视会员,也知道自己无法克制追剧的欲望。

  追剧的时候你看字幕吗?字幕显示,《风筝》《暗算》有追了十二遍的。其实这些剧,绝对值得你一生追下去,因为它们都是史诗级别的。先让饥饿的眼睛把那些画面吃下去,再通过你的心在夜晚的黑暗中来慢慢消化。

  她的心像有一团火。这个话她终于理解了。晚上喝了半杯白酒。桌子上带泡酒的人是东道主的亲家。看上去样貌典型,可以扮演倒爷,面如满月。一桌人不是实业家就是外来官员,只她是笔墨人。带酒人也是斟酒人,坐在她的右手边。特别有风度,特别能沉默。当他说话的时候,会侧过脸来认真地看着她。他说那酒是有料的,至少有三种料,她只记住了其中一种是桑果子。她对家庭泡酒是不持赞赏态度的,因为一般人没法对自家泡酒的成分进行研究。但是这个酒的口感尚好,色彩是葡萄酒一样的深,但喝起来并非果酒那么甜,进入口中没有一点渣滓,还能感觉到一股奇异的芳香。餐桌上除了香烟的味道,便是这酒香。

  心里有一团火。这也是情形各异的。看你用什么样的动词。窝着一团火,那是抑郁,气没处撒。捧着一团火,才是她的真实感觉。晚上吃火锅,她有几年都不这样干了。她谢绝朋友请吃晚饭。这一次开了胃口,便有了一肚子的胃火。睡在床上,清晰地感觉肚子里有一团火。可能这团火在餐桌上点火之后,就成为她无法早些上床的直接原因。追剧到了后半夜,她仍然兴奋着。手机关掉之后,人物和画面还在头脑里演绎。

  想起来,白天还是太阳朗照,临近子夜就起风了,关好客厅的窗户继续在沙发上看《暗算》。后半夜躺在床上听风,没有冬日那种猛虎雄狮的吼声,却是屋欲静而风不止。小区的铝合金大门,像在风里拍手一样,发出手铐相击那种神经质的连续不断的金属声响。这声音被风吹送到小区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多少人在床上翻滚着发急躁。怕这响声一直持续到天亮,她起了床,拿起被子走到客厅,睡在沙发上了。猫咪是贴心宝贝,悄无声息地跳下卧房门口的椅子,睡在客厅的按摩椅上。总之,猫咪是她的天使,时刻陪伴着她,让她感觉到一种踏实。人是不喜欢,也不能接受失去的感觉的。猫咪一直说送乡下,又总下不了决心。也许,在女人的生命里,所有的生命,动物植物,往往比人类还要美好,还要重要。女人爱美,女人有爱,天生是利人的。男人却多被欲望所裹挟。吃得多喝得多就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方式。社交狂热症则是一种更深沉的欲望,那是直指权力和情感的欲望。男人几乎天天在外面吃喝,社交,没有那些社会认可,他们就没有自我。这样看来,男人像狗,女人像猫。狗儿认人,猫咪认屋。

  被蚊子咬醒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风停了,窗外在下雨。她拿起被子又回床上去睡。七点过的时候照例醒来了,给猫咪碗里放了猫粮,在电脑前坐下。脑子里的信息有爆炸的感觉。终于要坐下来了。有一个月没动过这电脑。到底是哪些信息在脑子里发生催化作用呢?她踌躇着不能给自己回答。

  如果人生真的那么健忘就好了。人与人,不必一见再见;一部剧,不必一追再追。

  我和你。你和她。没有界限。有人说,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散文除了人名是真的,内容都是假的。在这个以假乱真的时代,你能相信她说的这些吗?

  文章读者或电视观众不能纠结于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我们头脑里的想象,她还没有披露太多,而你已经全知全能了。

  一个多小时,打下一千字。她打算罢手了。以后也不想添加什么。

  设定今天就是2022年春天的最后一天,正是公历4月30。这个春天最美的收获,是出自一个女孩之口的一句情话:春暖花开,奔你而来。

  2022,4,28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4-28 11:2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追剧,我有一感觉,看的时候挺滋味。但不会点剧追。而是电视台播几集就看几集,每天都有个念想。
不过,如果看完了,隔一个星期,就全忘了。可能是老了吧。
人与人,不必一见再见。这话好。
3#
发表于 2022-4-28 11:36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业余生活,时间被赋予了充实的安排!
4#
发表于 2022-4-28 15:0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逮着自己喜欢的剧会反复看的那类人,而且会长时间排斥其他剧。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死心眼子”。
文中有句话说得不错:人与人,不必一见再见。
但我觉得似乎可以补上一句:有些人,一生总得一见。也许相见不如怀念,可我理解的是,怀念是一种文艺,相见是一种生活。
5#
发表于 2022-4-28 16:10 | 只看该作者
追他人的剧,观自己的人生。用心灵说话,诠释春之萌动。花开,等你好好观噢。
6#
发表于 2022-4-28 16:33 | 只看该作者
把一个人的内心繁杂活动都给描述出来了。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社会的不安与乱。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9 09:46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楼上诸位。稍后去各位近作哈。祝周末愉快!
8#
发表于 2022-4-29 15:33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有五味杂陈的感觉。
真与假,实与虚,交错一起。
好久不见,川版,问好
9#
发表于 2022-4-29 20:54 | 只看该作者
品读学习川媚老师新作,我最近也是在追剧,在追剧中学到不少历史知识,很有收获,问好老师,还请老师多来本版赐教!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20:57 | 只看该作者
李子四 发表于 2022-4-28 11:20
关于追剧,我有一感觉,看的时候挺滋味。但不会点剧追。而是电视台播几集就看几集,每天都有个念想。
不过 ...

现在的网络电视,可以回看,自然可以一天从早追到晚。不追剧是好习惯。因为太浪费时间。
11#
发表于 2022-5-3 13:4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追剧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的态度,我喜欢的剧我会一直追着看,但如果时间太忙了,连不上了就放弃干脆不看了。喜欢春暖花开的日子,喜欢川版的文,更喜欢奔您而来。
12#
发表于 2022-5-3 17:31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在女人的生命里,所有的生命,动物植物,往往比人类还要美好,还要重要。
13#
发表于 2022-5-3 17:35 | 只看该作者
随手随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哲思和灵动。现实的繁杂与内心的纯粹之间,有一种释怀,叫文字的表达。问好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8 13:56 , Processed in 0.13585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