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生活的关键词·读王万里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鲜然 于 2022-11-1 14:25 编辑

       “岁月渐老,而诗歌年轻……”
       ——这是葱郁的一句话,我觉得正适合王万里。初读读王万里的诗歌,会感觉语言朴实无华,有些四平八稳,需要更多一些言简意赅才好;再读,会感受到一点点活跃起来的诗意和新鲜起来的感触,朴素的可亲可近,非常舒展流畅;再再读,有了一种意料之外又精准到位的感觉:题材多样之外,呈现出温暖的清新的丰沛的样貌,一如露珠滚过,万物安然生长。
       这活跃的诗意,执着于对一方水土的养育和感恩,是荒野上的父亲、父亲的锄头、母亲的米缸和老布鞋、泥土的村庄;也是旧居、老井、农田、村子里的槐树和柳树、农历里的节气,是玉米、高梁、以及所有种子的繁衍,是顺着一粒小米的黄,就能回到故乡。而鲜活起来的,则是生活中的那些大美和小暖,是绽放的花朵和五月的清芬、那片油菜花和六月的风、山坡上的树林和九月的枫叶红;也是农贸市场、老艺人、拾荒的大嫂、守工地的大爷,城市的一个角落;是走进草原、走进巴特尔的琴声,也走进了绿色的诗行,是走访老额吉的家,喝阿爸的马奶酒,看飞驰骏马的姑娘,感受阳光流淌,沉浸于草原的诗情;是生活的滋养丰富了诗歌,诗歌又赐予生活别样的享受。这露珠滚过,是月光的良药,是“只有秋风才能吹动天空”,“云朵奔跑着一粒雨的爱情”; 是“油灯开花/芬芳了一个孩子的眼睛”,也是“……线装的山村/被一粒雪花/轻轻点亮”。这万物安然生长,是《三黄毛盼着愣二哥》:“你的眼睛是一把火,/烫红我的小酒窝”;是《青草可领走了羊群》:“我和羊群都是星星/一棵草,将我们/领到梦中”;是《灵魂,始终在找一块安静的地方》:“一枚金黄的树叶。用一场秋风/正在向青春告别”。

        把生活作为创作的关键词,首先是生活者,其次才是诗者。这无疑是很到位的活法。欣赏王万里“低一点,再低一点,/低到不惊动四邻的晚安;/低到炸裂冰河也听不到声响,/低到流光溢彩也没有语言” 的态度;也欣赏他“思绪一步一步变得蔚蓝/心,终于明白/原来大海就是一滴水”的襟怀。作为热爱诗歌的人尝试写作,作品不可能一下子呈现均衡的完美,难得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逐渐完善。从《松风万里》、《高原青枫》到《北方的时光》、《灵魂始终在寻找一块安静的地方》,看得出诗人善于在事物中发现明亮,也已经开始褪去多年行政工作养成的文本的束缚,脱变出简洁自在的丰采。在王万里,写诗似乎常常是不断出发,给予人生经验的一种肯定的评价。这其中肯定还有局限和瑕疵,但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总会有人,通过文字,听到这声音。
       林语堂说,“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的确,诗歌不同于其它文体有那么强的功利性,更趋于精神给养。对于许多人来说,诗歌开始是一种自我需要,后来成为一种精神生活常态,将日常转换为一种诗意的表达已成为一种习惯动作。反思诗教传统,诗歌让一些人务虚,这务虚是一种自我救助,在此过程中感受汉语的内在之美,并在心中给诗歌留一个位置。王万里是这其中出色者之一,初期,他的诗歌朝向崇高,不免空洞,有过去时代语境和政治化的烙印,有工具化和缺少锤炼的倾向,但是从《北方的时光》开始,诗人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了厚实的韵味,到《嫩绿的阳光》,已经有了褪尽浮华的沉郁之气,一种温润的瓷质的光。
       在乡土和地方性不断丧失的时代,在文化产业和文化造势却如火如荼中,诗歌的重量已经远远抵不上自媒体时代的一个网络段子。在这时代,如何不尴尬地做一个诗人?还真不好说。有人奇怪于王万里经商成功却去写诗,我却觉得不去讨论诗人的世俗身份问题,欣赏爱着诗歌,并尽力写出一首又一首诗,赋予自己一种令自己满意的表达方式新的韵味,同诗人一道找寻诗歌中才找得到的自身,才是好的。当然,相对于现实生活,诗歌常常是无用的,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更不会给人带来丰厚物质回报,为那些去读去写,甘受清贫的人点赞的同时,也为诗歌理想化的坚持点赞。存在即合理。诗人本位是写出好诗。若诗歌是用来做梦的,梦当然会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因为人不仅是物质的动物,还有精神领地,讲究实例的当下,一个纠结在有用无用的人,理解诗歌不够。一个人的从容心态和自我修为,会随着无用之学深化而提升,诗歌的魅力所在是能打动人心。这一点王万里做到了。对于他,写诗或许是自救,或许不过是个人爱好。当他以文学人生观照现实生活,诗歌就恢复想象力,激活了表达潜能。

       作为诗人的王万里有一种关注现实的能力,他把视线放在夜宿烂尾楼的人、修补轮胎的人、走出医院的大娘、睡在高楼墙角的人、端餐盘的小姑娘们身上,他这样的关注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善念闪现,没有阅读障碍。他想要点亮一盏灯,“月亮抽出细微的丝线/点亮山川、马路、小村/我只能轻轻地感受,不敢抚摸/生怕轻弹一指/会把这个夜晚弹破”。他只要一屋子的光明,“……像一口密闭的锅,文字在沸腾/品尝味道,能看清一个人的/面目,甚至跌宕的一生”。
       作为个体的人的王万里自然少不了乡土情怀,这样的情怀在他的诗句里,是一种自然顺畅的悲悯。在他心里,父亲母亲是一束火焰,“他们睡着了仍是一束火焰/白天温暖自己的家,夜晚/照亮村庄的黑。有悲伤/有疼痛,都是燃烧的痕迹/唯独没有眼泪”……母亲背走了疼痛,点亮了灯花。母亲就坐在灯花里,“其实母亲就是灯芯/寒风吹不灭,疲劳压不弯/母亲就是灯油/紧咬牙关熬煎自己”。至于乡人们,是记忆里的老土房、麻油灯、窗花,也是村口的老槐树、地里的山药蛋、有温度的乡音,是“一条小路,静静地牵着一座土房/等待着一个人”,也牵扯着一个游子的心绪。
       尽善尽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王万里的智慧选择,这选择让他的诗行因此井然有序,一看便是投注了身心的。

       诗歌有许多标准,最简单的还是打动读者。诗歌的力量是感染,而不是其他。好的诗歌是那些充满感性和智慧的诗歌,它来源于生活给予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感受让一个人能在“秋风里/也可以看到最美的春天”,也能“安详地坐在一粒雪花之中”,还能让月亮“从我身体里抽出一丝一丝的光”。
       有个诗人说,“如果你读了五遍,还没什么感觉,算我没写过这首诗。”王万里的诗歌不必如此,一遍就明白了。明白之余,感受到融融暖意。一个非常擅长用明亮诗书写生活的美好的诗人所写出来的诗,有时真说不清这样的诗歌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就是舍弃不掉。这大约就是一个人执着追索所呈现出来的光彩吧。对于那些复制性诗歌文本来说,王万里至少在写着自己的诗歌,用的是自己特有的诗歌语言。
        既然舍弃不掉这光彩,就一读再读呗。
        若评价王万里,除了“岁月渐老,而诗歌年轻”外,还有一句话:善于把生活作为创作的关键词——很高兴看到他已经出发并走在大路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4:25 | 只看该作者
无他,走过路过,就是问个好。
3#
发表于 2022-11-1 15:13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问好;感谢您发帖支持本版。
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17:44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1-1 15:13
好久不见,问好;感谢您发帖支持本版。

的确,好久不见。
祝一切好。
5#
发表于 2022-11-2 09:20 | 只看该作者
鲜然的《生活的关键词》,对王万里的诗歌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从“语言朴实无华、活跃起来的诗意和新鲜起来的感触、意料之外又精准到位的感觉、题材多样及温暖清新丰沛的样貌”等方面做了论述,既有鲜明的观点,也有具体实例的分析,更对其诗歌的关注现实的突出特点给予了肯定性评价;条理清晰,评述得当。欣赏学习。问好鲜然。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34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1-2 09:20
鲜然的《生活的关键词》,对王万里的诗歌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从“语言朴实无华、活跃起来的诗意和新鲜起来 ...

感谢彦林点评推荐。

这是一篇拖了很久的读诗印象,这几天才完成它。这事儿那事儿,乱事多。

时间过去,朋友还在,真好。
7#
发表于 2022-11-5 08:33 | 只看该作者
年轻时胡乱读过一些现代诗,感觉自己没读懂。现在不敢读现代诗,因为我肯定读不懂。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14:43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22-11-5 08:33
年轻时胡乱读过一些现代诗,感觉自己没读懂。现在不敢读现代诗,因为我肯定读不懂。

哈哈哈

我一贯囫囵吞枣


先生客气了
9#
发表于 2022-11-8 19:27 | 只看该作者
能有自己特有的诗歌语言,这是幸运和天才的事情。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9:18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22-11-8 19:27
能有自己特有的诗歌语言,这是幸运和天才的事情。

问候万里老师晚上好,感谢来读

是啊,能保持自己有自己的特质,才是最主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 20:58 , Processed in 0.1073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