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与麻雀同行(外一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0 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麻雀同行*

  我与它相遇正值深秋。地面上荒无一物,除了我和它。它显然在寻找什么东西,吃的或者其他。我跟随其后,猫着腰,屏住气,像一个要实施某种坏行为的人。它不慌不忙地踱着,胜似闲庭信步,又仿佛在曼妙中陶醉。我猜它的年龄应该不大,一岁或者刚刚脱离雀巢。没谁关注它,而它似乎也不曾注意到我的存在。我与它不即不离,它走一步我便走一步,它向左我便向左,它将头仰起我便也将头仰起。我想靠近它,不是捕捉,也完全没有促狭的意思,我只是愿意近距离接近它。

  这片山林植被茂密,长了很多树。树的种类很多,但像我这样的植物文盲很难辨析它们的样貌,只知道有的叶子宽,有的叶子细,有的枝条是舒展的,有的枝条是卷曲的。从山脚慢慢向上走,高高低低的树盈满眼帘,让人觉得满山苍翠,却难说出这苍翠的缘由。我只识得一二种树,一是洋槐,二是柳树,其他的纵长得再俊俏,我也呼唤不出它们的名字。深秋,无边落木萧萧下,这片山林已到了山半黄、树半黄、枝丫乱舞的季节。雀们生活在其间,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在人们经过时,倏地从某个地方飞起,像在躲避,又似在跟谁开了个玩笑。

  这只麻雀出现在这片树林,是我不经意间遇到的。当时,我正在山路上行走,它猛地从草丛中窜出来。身上的麻衣闪着亮,看上去极健康的样子。刚开始我并不想打扰它,但它好像黏上了我,一直在我身边蹦跶,很有些挑逗的意思。于是,我便与它玩起了游戏。我能看到它转动的眼珠,能看到它伫立在地面上的小脚丫,能触到它的羽毛了......但它却扑棱一声飞向高空,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又落到树梢上。它始终没有逃离我的视线。一旁的朋友说,这只鸟大概是习惯了人们投喂,在向你示好呢!我有些愕然。投喂,现在的麻雀已经在靠投喂生活了吗?

  这只麻雀很奇怪地向我暗示着什么,它又飞了回来,渐渐地向我身边靠拢,用它展开的翅膀、瞪大的眼睛望着我。我将手慢慢地伸出去,努力接近它,它却在定睛一观之后迅速地离开,很有些鬼魅的样子。山路很长,也很狭窄,若在平时走这样的山路会花费我很多的时间,但今天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脚不疼了,呼吸似乎也不急促了。我的眼里只有它。它的眼里似乎也只剩下了我。

  秋天的风很大。入秋之后,林子里的风就更大了。树叶摩挲的声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从耳边响起,时而源自远处的山坳。我蓝色的风衣尤其像一只蝴蝶,在山林中翱翔。倘若有无人机自高空拍摄,我一定是翅膀张开的飞行物,在与一只同样是飞行物的麻雀并行。它终于停了下来,在距离我眼眸两米远的地方。小脑袋晃来晃去,像一只转动的皮球。脖子上的羽毛,一会儿散开,一会儿合上,似在配合脑袋的转动,又似在演绎某种有节奏的乐曲。我靠上去,靠上去,屏住呼吸,弄轻脚步。它却“嗖”地一下又飞走了,停留在距离我略远的地方。我有点爱上了这只山中精灵。人与鸟之间,我担心自己的智商终被它击败。

  风吹拂得愈加强烈,一阵一阵地袭来,注定要分开我与它。它果然高傲地飞了起来,向着更远的天空升去。那里,是我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什么投喂?它明明是一只喜欢开玩笑的麻雀嘛,只想戏弄于我,并不打算真的索取什么。脚步踢踏,我心中竟然油然而生了喜悦感。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被鸟宠爱过的人。它虽不是我的同类,却胜似我的同类。鸟与人、它与我,不都在向往朝高处飞吗?不同的只是,它做得比我更好,而我只是这山道上的行路者。

  *沉浮有鱼*

  鱼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摆动的尾巴像船桨。我将食物掷下去,它们就张开嘴巴吞食,彼此的动作配合得很默契。鱼的种类很多,红的鱼、黑的鱼、白的鱼。鱼长长短短,形态各异,颜色也十分漂亮。它们上下翻飞,在河面上打起水花,成泡的水花一层层荡向远方,像跳跃的音符。

  这一片河塘鱼很多,人也很多。这里原本没有鱼,河道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夏季洪水暴涨时疏通水路,防止泛滥。河两边长满了灌木,纵横交错,时有野鸭子出没。人是不能踏进水里去的,因为浸湿的泥土会裹住人的身体,有不能再上岸的危险。前几年,政府着力修葺河道,将这一片水坝围栏起来,借地势打造成阶梯状,终于营造出来公园的样子。于是,便有了鱼,有了前来河边观鱼的人群。

  人当然是这河边最殷勤的流连者,城市小,又没有别处可去,河岸于是成为她与他心目中最适宜的去处。从清晨跳起的广场舞,到夜晚吹起的萨克斯,再到偶尔才会来闲逛的我。一切的一切在悄然之中形成。吃完饭没事干,彼此一招呼就走到了河边,看看水里的风景,看看河里的鱼儿。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河边,时不时地就站在水岸上拍摄,然后上传至朋友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别说,她的摆拍的确有一种情致,独立成景。

  我喜爱这河里的鱼儿。虽没有莲叶相衬,却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绝佳意境。所以,每次到河边后我都会安心待上一会儿,看鱼们上下翻腾,看人与鱼儿互相嬉戏。这里的鱼儿虽说是养殖物种,身体里多少还是藏了一点兽性的。每有食物掷下,它们的嘴巴就会张得很大,有时还露出牙齿,似乎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它们拖下河去,成为这水中冤魂。

  小时候听故事,老人们总能把鲤鱼精救书生的事儿讲得活色生香,让人觉得天下所有的鲤鱼都是多情的、善解人意的。美丽的鲤鱼姑娘更是奠定了我对鱼类的敬重,它首先好看,其次有一颗悲悯之心,懂得体贴人、爱护人。后来,听京戏,看舞台上的碧波仙子咿咿呀呀地唱,将鲤鱼精对书生的一往情深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是,感慨爱情,感慨女子就应该似她这般忠贞不二,即便是他遭遇不幸,也要相守如初,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故事毕竟是故事,鱼不可能幻化成人,更不可能与人通婚。可我还是喜欢鱼们自由自在于水中嬉戏的样子,若《诗经》里所描述的那样: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总之,就是心情无比放松、无比愉悦。不同的只是,我不是王,不会以酒行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行路者。

  做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乐吧,只要不僭越规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沿河岸行走也罢,凭栏赏鱼也罢,或者更大胆一点乘坐清理河道的船到水面上溜达一圈也罢,皆随心意而动。如同这鱼儿,虽生活在河里,却是河里的王者,独自逍遥,任意东西。我那擅长摆拍的朋友尤其喜爱鱼,偶尔相遇时她便和我站在岸边一起投喂。然后,我们大声呼叫,好像鱼没有长耳朵,岸边的人也没有长耳朵,很有些为所欲为、放诞不羁。

  鱼似乎也很喜欢我,每当有影子出现在河面上它们就浮上来了,小嘴张得开开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巴巴地等着我喂食。眼里心里皆充满了期待。其实,我手里的饵食也不好,无非是面包屑馍馍渣之类,根本起不到养护的作用。但它们还是喜欢,它们似乎要的不是喂食的温饱,而是与我同光影共嬉戏时的满足感。倘若,将这样的状态延及人生,那便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天宇中遨游了。欧阳修说:“秋水澄清见发毛,锦鳞行处水纹摇。”诗人眼里的鱼是美的,我眼里的鱼也是美的。透过水波观鱼,自然与人文被调和得恰到好处,沉浮有序,别有韵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1-10 10:38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的散文。欣赏学习。
3#
发表于 2022-11-10 11: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佳作,热爱生活的人,处处有阳光,彰显真善美,学习了,早上好!
4#
发表于 2022-11-10 12:3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笔触细腻,别有一番意味。学习
5#
发表于 2022-11-10 19:14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鱼儿还是雀儿都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人心的好恶,喜欢与善良结伴
6#
发表于 2022-11-11 13:27 | 只看该作者
两则文章,一是写麻雀,一是写鱼。作者以自己细腻的观察,对所见的生物,做了详实的描写。文章灵动,自然。有思索,有联想,读罢在有一种放松的同时,心中也会产生一丝感悟。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青青湖边草 发表于 2022-11-10 10:38
质感的散文。欣赏学习。

问好老师,谢谢来访,感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2-11-10 11:56
学习老师佳作,热爱生活的人,处处有阳光,彰显真善美,学习了,早上好!

问好老师,谢谢来访。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2-11-10 12:32
文章笔触细腻,别有一番意味。学习

谢版版评,版版辛苦。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6:00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2-11-10 19:14
不管是鱼儿还是雀儿都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人心的好恶,喜欢与善良结伴

珠珠说得对,动物与人都是一样样的啊。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6:00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2-11-11 13:27
两则文章,一是写麻雀,一是写鱼。作者以自己细腻的观察,对所见的生物,做了详实的描写。文章灵动,自然。 ...

问好老师,谢评,辛苦!
12#
发表于 2022-11-11 16:15 | 只看该作者
如灯所言,又一只麻雀,要不要倡议写个同题呀?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6:19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22-11-11 16:15
如灯所言,又一只麻雀,要不要倡议写个同题呀?

可以,静等衫子同学交作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17:58 , Processed in 0.0799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