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小蘖 于 2023-4-8 13:22 编辑
《小蝌蚪找妈妈》深入童心,至今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彩图,一只青蛙跃上了荷叶。课文安排在春季开学的日子,一只绿油油的青蛙,仿佛就是盛妆的春天。在初春的料峭里,寄寓着温暖的期待。
春天最是没有定准的季节,骤然之间就升到20度,让人想穿短袖;转眼之间,没有任何预兆的傍晚,风起雨来,就10度以下了。洗好收捡的羽绒服、大衣;又纷纷上身了。这穿衣的感觉,扛得住的,那就死扛着吧,扛不住的,就回到冬天了。一个忽然降温的天气,穿羽绒服的碰上穿短袖的,怪异地对峙了一眼之后,腹诽的可能是:巅戳戳的。二十八月乱穿衣,不是说说而已。
对拖延症上身的人来说,春捂秋冻,是最简单的穿衣方式。可到底要捂多久呢?春分到了,再能捂的人也有点跃跃欲试了。因为青蛙就快出来了。
最初的蛙声稀稀落落的,在某个没有凛寒的静谧夜里,悄无声息地不经意碰触到你的耳膜,仿佛有,又仿佛没有,但静下来,凝神细听,是,蛙声。夜不再像凛冬那样稀薄,蛙声在温软的风里咕噜噜地生发。远远近近的鼓点渐渐连成一片,从河岸边,从水田里,从低洼的湿地里,弥散开来,咕咚咕咚的跳水声穿越水草和湿地,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到春分了。
春分是春季之中,春分三候里,燕子来,雷声至,闪电见。基本上是夏之铺垫。到此时,春天真的来了。但是,春分三候里,没有青蛙鸣。当然,立春二候里,已有蛰虫始振。从振到自由活动,走过了半个春天。
春生万物,不分伯仲;季节交替,流感易行。旧时人们称它为蛴蟆瘟,蛴蟆,是青蛙的俗称。每逢春初,母亲就会挖些车前子来给家人熬水喝,她说这个是能预防蛴蟆瘟的,也称其为蛴蟆草。
南充三会有一个盛大民俗,蛴蟆节。在正月十四这天晚上,人们会用青竹做了蛴蟆灯,举着灯,唱着歌,送蛴蟆,“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蛴蟆赶下河”。走到远远的水田边,把灯插进田里,等灯慢慢地燃完,意味着蛴蟆就送下河了。
蛴蟆下河,便生龙活虎起来,成为稻田的保护伞。青蛙是课本里最明确指出的受保护的动物,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且不说这种分类是不是以人类为中心,恰不恰当,另当别论。但它确实给了我们对自然最早最清楚的认知。除了青蛙,还有啄木鸟,它是树的医生,但在村子里,啄木鸟不常见,青蛙是随处可见的。其实生物书里面还有很多的生物,但有这样清楚认知的不多,印象深刻的是原生动物门里最具代表性的生物——草履虫,因为常常把它与爬在家里那口长了青苔的石缸的底部的草鞋虫混为一谈。
初夏时节,稻秧插下,水田里的生态繁盛起来,一方水田就是一片青蛙保护地。在水田这块生态链里,青蛙是最大的受益者,螟蛉,螳螂,稻卷叶虫,小鱼,小虾,都是青蛙的下酒菜。当然,有时候也可能会有青蛙的天敌——蛇,但毕竟很少。蛙声与稻子与丰收联成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稻田里,蛙声此起彼伏,蛙的皮肤也有了些黄绿,与稻叶的颜色近似。
据说,一只青蛙一天要吃75只害虫的。它的同类,癞蛤蟆,比它所吃的虫还要多,可基于形象的缘故,还有它又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素腺,所以人们对它的宣传就少得多了。
比如我对青蛙的态度,就是完全的动物保护主义者,至少从我明确认知起到现在,我没买过青蛙,也不曾捉过青蛙。看着满街的“美蛙鱼头”招牌,总有点不能释怀。虽然那蛙可能不是青蛙,而是牛蛙,或者其他的什么蛙。
青蛙后肢强劲,是最好的游泳选手。你看,还有哪一个游泳姿势由动物代言的呢?蝴蝶?那不算,只是形似。狗刨,那不登大雅之堂。水陆两栖,优势都是环境创造的。环境为青蛙助力,青蛙回报环境。既以警示发端,又有霹雳手段整肃;正义而警惕,从春天开始,为生命铸就强大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