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念念有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6 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胸无大志 于 2023-5-16 10:46 编辑

   “啊哟,大哥,大哥,快快快,我们家牛犊的角角(ge格)折断了!”
  
   隔壁二叔家的牛娃,被别人的老牛推倒在了坎楞底下的时候,折折了牛娃的肉角。断裂后的动脉血管里,奔涌而出的血流仿佛喷泉一样,端直着腾空而起。二叔一边惊呼,一边大声吼叫父亲。

   在父亲那个年代的人之中,父亲在村里算是知识分子。其实,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只读过四年初小。就是这种学历,村里几百号人里,也属于鳞毛凤爪似的,极其稀罕。他在队里一直从事轻体力劳动,食堂管理员,会计,赤脚医生等等。所以,人或畜生的头疼脑热,就经常请他救急。

   父亲听了事态火烧眉毛似的急迫,就放下手里端着的饭碗,跑步去了事故现场。

   牛犊山坡上受伤后,跳起来发疯一样跑了回来。大家七手八角的将牠用绳子捆绑着固定在了树上。抓着牲畜脑壳的二叔,被血流浇灌的浑身上下湿漉漉一片。即使如此,牛儿还不停地甩着脑袋,攻击要接近的来人。父亲过去的时候,一道麦秸杆似的血柱,从二叔按压伤口的指头缝里直立着仍然流淌不息。大家先是用干马粪,马勃,而后大小蓟汁,其实在父亲没有过去之前,二叔等人已经使尽了十八般武艺,只是未能见效。见了如此的阵势,父亲便隔墙声嘶力竭地大声喊我道:“林木,赶紧把咱家的跌打损伤药拿来。”

   说是跌打损伤的药物,其实,是他挖城墙时候,拿来的筑砌石墙的百年白灰。那东西不光止血,还有消肿止痛,抗炎等功效,许多受了伤的人,父亲一般都用他的跌打损伤“散”救治。

   他把白色粉末用手抓着压在牛犊的伤口上,大约一刻钟左右,发现仍然血流不止,就放下手来呼着二叔说:“老泉,过来你继续压住伤口。这血还一时半刻真的止不住。如果时间过长,牛娃就有生命危险。我这还有一个‘秘方’,可以试试。但你按压伤口的手,却绝对不能松开!”

   他先是在地面上画了中间围着十字的一个圆圈,再蹲着身子把脚前掌踏到了里面。他一边起立,一边将双手的两个小拇指,勾住后挽结在了一起;接着手背对着手背,将两食指穿插着相交。如此这般就形成了两手心朝外,手背靠里的一个大拳头。这就是施法者所谓的:“诀窍”。他把并列且竖直的两个大拇指,对着牛犊的伤口,嘴里“赫赫扬扬,日出东方……”的念念有词后,就不停地向伤口处吐唾口水。这时候,大家奇迹般地发现,血柱先是歪曲,而后慢慢消失。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声中,真的还就止住了伤口上流淌的血液。

   父亲笑着赞叹似的告诉大家:“看看,这‘法’真的,还是假的?”

   面如死灰的二叔,见伤口停止了流血,就五体投地般地拜服道:“谁敢说‘法’假的,那就是没有亲口品尝过梨子的味道!”

   大家洗手清理卫生后,父亲又将他的跌打损伤药末,在伤口上敷了一层;后来又把一条破裤子撕成条状包在了牛头上之后,才兴高采烈地告别了大家。

   这事小时候我一直弄不明白,总是坚信那就是“法术”。后来我从卫校毕业,才知道了其中的端倪。象马粪,马勃,大小蓟,陈年白灰等中草药,《药物学》上研究发现,都有止血消炎的功效。其实在父亲使用法术之前,药力已经逐步发挥了作用,才使得血液凝固,并不是什么法力无边。

   后来,我把此事告诉了二叔等几个,当时在场的社员。他们不但不相信,还七七八八地臭骂了我一个狗血喷头。我指责他们诸事不醒。他们深恶痛绝似地回击说:“你美其名曰什么卫校毕业,其实,你和你爸比较,医术不及他老人家的万分之一。”

   他们无端地污蔑我,我真有点痛心疾首;但他们对已故父亲五体投地般的佩服,又不能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激涕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5-16 11:28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进步,迷信思想要不得。作品呼吁读者相信科学。
3#
发表于 2023-5-16 1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5-16 11:36 编辑

哈哈哈哈……
老爹爹怎么会不知道给牛犊止血是他的偏方土药起了作用。迷信对牲口没用,但对人有用——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牛犊身上吸引过来,缓解焦虑,静待药物起作用。高手在民间,不仅高在艺高胆大,还高在医术之外的心术。当然,父亲的“作法”有给自己做足面子、抬高自己的作用,这也抬高了人们对他的期待,以后再做什么就不能失手了。
如此说,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林木”还真是个木头。
兄台的小说写作渐入佳境了。
建议也有,小说与故事的一大区别,就是铺垫、渲染、烘托、闲笔的功夫。比如这篇,平时村人对父亲的崇拜、牛犊重伤的凶险、人们的焦急、父亲治疗过程的神圣和他“作法”的玄秘、人们诚惶诚恐的表现,等等,都可以加大笔墨力度的。要拿出把一两个段子扩写成中篇的功夫来。读者越是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作者越要从容不迫,东拉西扯。这也是套路之一。
4#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2: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指点迷津,所谓套路,就是悬念,譬如你的作品开头就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
5#
发表于 2023-5-16 17:1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篇小说想到了周立波的《分马》,本作品牧医选题很好。作者为小说设计一个父子两代人医治牲畜的故事,正如草舍老师说的,作者要在很多情节上做细,增加一定的细节描写,才能撑起这个故事。
6#
发表于 2023-5-17 09:31 | 只看该作者
我很赞成草舍煮字老师的建议。有关小说写作,很多人以为写好一个事件就行了。孰不知小说不是记叙文,小说除了叙事,刻画人物才是关键,以事件衬托写好人物,才是小说。
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1:46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3-5-17 09:31
我很赞成草舍煮字老师的建议。有关小说写作,很多人以为写好一个事件就行了。孰不知小说不是记叙文,小说除 ...

事实上,写作期间,有时丢三落四,失此顾彼,是常有的事。谢谢🙏谢谢,衷心感谢,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不过只是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06:04 , Processed in 0.05784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