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6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露渊 于 2023-6-18 14:46 编辑

                                          乡村轶事
                       
      文/露渊



        李老爹坐在村头晒太阳,和那些老爷爷们拉家常。

        “吃饭了,蛋蛋爷,吃饭了。”老伴在自家大门上喊他去吃饭。蛋蛋是李老爹的孙子。

        李老爹笑呵呵地说:“哥几个到屋里吃饭去,我儿子昨晚上邮寄过来的肘子肉老嫩了。”

        “不去了,我们也回去了,吃了你家的,自个家的又剩下了。”

       “谁说不是呢,都回去吧昂。”

        李老爹张着没有牙齿的嘴,笑呵呵地背着手,略弓着些腰走了。

        “老李头好福气啊,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老两口也搁家相互有个照应多好!这才是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啊!”王大爷看着他的背影不仅仅是羡慕,目光里还写满了落寞。

        王大娘去了省城帮儿媳妇带娃两年多了,王大爷一个人在家,其他人打趣说他成了没娘的孩子。

         孙子刚出生的时候,儿子把他们老两口子都接走了,可王大爷实在是呆不住,老是在街上转悠。一个农村老头子你让他去干啥?广场舞不会跳,象棋不会下,和人家聊天没有共同语言,在儿子家不到半年他就回来了,老伴和儿子说他不会享福,他笑笑不说话。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离开土地就像是丢了魂,哪哪都不舒服。

        王大爷是去年开春回来的,没几天就赶上地里下种子。

        走的时候,他把自家的地都分给了弟兄们。这次回来他也没打算多种,只要回了离家最近的那两亩三分地。

        他打算种点麦子够吃就行,地头上种点菜,自家种的,吃起来放心。周边再种点苞米,收些苞米粒粒,学着老伴的样子养几只鸡。走丢的狸花猫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他还想买只羊羔子,羊羔子繁殖快,过个三五年就起群了,一把年纪了也不指望发家致富,等羊产了仔,卖了零花,生活自理不给儿子添负担就行。等村头老郑家的大黄狗下仔了,他要抓一只过来和他做伴。这样原来的家就有烟火气了。

        王大爷背着手走进屋里,冷锅冷灶的,让他不由得惦记起王大娘。

        “要是老婆子在家多好。谁还会洗锅做饭呢。年轻的时候咋个过都行,这老都老了,没个伴可真的是在熬啊!”他自个和自个说话,这两年来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习惯。

        电话响了是老婆子打来的:“老头子,你来不?”

        “不去。你是有事干的人,我去干啥?”

         “来我们一起带孙子,他会走路了,老淘气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着带娃,我给儿子媳妇做饭嘛。”

        “不去,你一个人享福吧。”他抹了把眼睛:“看把你能得,儿子媳妇没有你还就不过日子了?”一个人的日子真的是不好过啊,他眼睛酸酸的。

       “你来嘛,把娃娃带上来,住一段时间再回去嘛。”

         “我给儿子他们说了,儿媳妇没说啥,儿子不让回去,说家里蚊子多,风沙大,娃娃受不了,我能咋整?”

         “不来算了,别找借口。龟儿子他咋长大了?蚊子多风沙大,他不也健健康康长大了吗?”电话里一阵子沉默:“没事挂了吧,我还没做饭呢。”老王爷挂了电话,他落寞地坐在板凳子上,点了支烟。自从这次回家来,他抽烟越来越厉害了,也难怪,这么大个院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啊。

       太阳在几个老人的烟雾中,悄悄溜下山坡,蚊子三五成群唱着曲子向他们进攻。这个抠抠脚脖子,那个煽几个嘴巴子,就是不愿意回去,回家就是电视机,老了对这些电子产品也不熟悉,想看的找不到,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单调而又乏味。

        天越来越黑,在蚊子大部队的进攻趋势下,他们不得不起身散场。

       和老王爷相邻的两家都是铁将军看门,老王爷常常打趣说:“如果我死在家里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啊!”那种打趣其实是一种无奈!

       左边的邻居老陈,老两口还好,都去儿子家享福了,可惜两个儿子不在一起,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新疆,相隔十万八千里!人们都说,活着就是为了儿女,可老都老了,却为了儿女过起了两地分居的日子。

        右边的张大爷前几年,在收麦子的突发脑梗,在家瘫了两年就去了天堂,张大娘被儿子接走了,也是铁将军看家,满院子的飞鸟走兽,家成了它们的家,没了烟火气息。

        李老爹老两口子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他们的两个儿子也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儿媳妇都是独生女,娃娃都有亲家带着,老两口总算是守着拼搏了一辈子的窝窝,过起了自己的日子。

        王大爷望望左边,又望望右边,最后走进自己家的院子。

        以前老伴在家,不论他什么时候回来,家里都有一盏灯为他亮着,他很后悔当初怎么就没生个女儿?要是有个女儿该多好!他可以到女儿家串串门,相互有个照应。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家门,按开灯屋里亮堂里夹杂着冷清,更多的是落寞与孤独。

        被套有好长时间没有洗了,要是老伴在家,早都洗过好多遍了,老伴是个爱干净的人:“咱又不缺水,水是个好东西,清淋淋的多好,多脏的污渍遇到水就投降了。”

         他仿佛看见老伴在擦桌子的身影,又仿佛听见老伴在抱怨他的声音。

       老王爷打了水,洗了洗毛巾开始擦桌子,擦玻璃,又拖了地,屋里一下子舒服多了。

        他又打开衣柜,把老伴备着的床单被套,拿出来都换上,等天亮了都把它们洗了。

        换上干净的被套,那上面还有老伴的味道,他拉过被子把头深深地埋进被子里,踏踏实实地睡了。

        他梦见院子里的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韭菜也开了一地的花,老伴最喜欢韭菜花的手擀面条子,细细的滑滑的。还有他的小孙子,跌跌撞撞地向他走来:“爷爷,爷爷。”小孙子银铃般的童音直叫到他的心窝窝里,他赶紧答应着:“哎……”

         王大爷一骨碌爬起来,天雾蒙蒙的,还没有大亮,他赶紧拉开灯四处瞅瞅,哪里有老伴和孙子的影子?他自顾笑笑,好像这个梦让他释怀了好多不能释怀的事情。

        “起床了,洗把脸收拾好屋子,把那些床单被套都洗了,说不定哪天老伴和孙子就都回来了。”他自顾自地说着,好像是说给老伴听的,又好像是老伴说给他自己听的。

      老伴的腰不好,早些年为了供儿子上大学,老王爷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家外都指望着老伴,日积月累腰就落下了毛病。擀面的时候,偏向一边,屁股一扭一扭的样子滑稽又可笑。

        六十岁出头,在儿女眼里可能是老了,可在老王爷自己心里,仿佛刚放下了生活的重担,不再为儿子的学费,生活费而到处奔波。想到儿子他笑了,儿子是他们的骄傲,不论是求学工作,还是成家都很顺利,儿媳妇也知书达理,人活一辈子他还能奢望什么呢?奶奶带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自己不会享福!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坚持吧!再坚持两年,孙子上学了老伴就回来了。”他对自己说:“就算她不回来,我就追过去我也不回来了。”想到这儿,老王爷赶紧四处瞅瞅,还好没有人,不然都丢脸了,老都老了还没羞没臊的。

         就在他扭头的瞬间,就发现门口的小花摇晃着尾巴望着他。看见他终于注意到了自己,小花立马来了精神,高兴的上蹿下跳仿佛在笑话他。

       “小花你是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他走过去摸着小花的头笑着说:“你不会是在笑话我吧?你可不能笑话我,这是人之常情嘛,你说这年轻的时候东奔西跑的,老都老了咋就还呆不到一块了呢?”小花尾巴摇地更欢了,紧紧贴着老王爷,还哼叽了几句,像是听懂了老王爷说的话。

        “对洗脸刷牙,吃过饭就洗衣服床单被套,说不定哪天老伴就回来了,我可不能让她嫌弃我。”他拍拍小花的屁股说。

        小花是他从老郑家抱来的,他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这两年他吃啥小花也吃啥,渐渐出落得皮毛发亮,一看见他就活力四射,尾巴摇地贼欢,他们之间也有了一定的默契,每次从外面回来,王大爷都会首先摸摸它的头,这时候它乖乖的,像个孩子享受着父亲的青睐一样低吟浅唱。

        就在苞米棒子成熟的时候,老伴真的回来了。

       那天他在院子里捣鼓那些苞米棒子,秋天的苍蝇又大又多,特别喜欢太阳的它们满满地爬了一地。苞米棒晒的热热地,老王爷清理了些叶子,用化肥袋子兜着去喂羊羔子。

       芦花大公鸡,领着它的三妻四妾咯嗒咯哒的像是在炫耀。院子里的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小花猫眯着眼睛,咕噜咕噜地念着它的经文,天晴,万里无云。

        门口停了辆车,村子里好久不来车了,这个世界不管老人孩子都忙,尤其是这秋收的时候农村人更忙。

       老伴抱着孙子进来了:“快叫爷爷。”

       老王爷一下子愣住了:“你怎么不打个电话,我好去接你?”他笑嘻嘻地去接孙子。可孙子看到他伸过来的两只脏兮兮的手,立马扭过头趴在老伴肩头上不理他,老伴比以前漂亮了,衣服穿的也比以前时尚了,老王爷愣住了。
        “走开了,你看你手都不知道洗。”老伴抱着孙子径直走开了。他愣在哪里不知所措。老伴和以前不一样了,说不上来是那里不一样了,老王爷发了一秒钟的呆,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呀,咋这么多苍蝇?恶心死了。还有鸡屎讨厌死了。你怎么把鸡放到院子里来了?怎么邋遢成这个样子了?早知道我就不来了。”老伴抱着孙子脚都不知道往哪里走。

         老王爷赶紧把鸡往后院子里撵,芦花鸡看到这架势,一边拍打着翅膀咯嗒咯哒地叫骂着,一边护着它的那些三妻四妾向后院跑去。小花看见这个场面也跟着起哄,汪汪地叫个不停,仿佛要把拴它的绳子绷断才甘心。一时间院子里尘土飞扬,那些苍蝇纷纷起飞,嗡嗡叫着,好多落在了老伴和孙子的身上,孙子好像没有见过这个物种,更没见过这个场面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老伴赶紧抱着他进了屋子,可偏偏老王爷今天没有收拾屋子。他是打算今天把苞米叶子收拾完了就大扫除呢,所以连被子都没有收拾。

        老伴爱干净又喜欢清凉的花型,淡绿底色黄花的床单几乎失去了原来的样子,还有粉色的枕巾枕套,淡蓝色的被套,她无法想象老王爷是个这么邋遢的人。

         老王爷赶紧洗洗手,去换床单被套,可他忘记了满身的土。

        老伴全程黑着脸,冷漠地看着老王爷忙忙碌碌。

         小孙子饿了,老伴没有像他期盼的那样去做饭,而是掏出包里的零食来喂他。

         “你想吃啥,我去给你们做饭。”他笑嘻嘻地问。

        “我不饿,你想吃啥就做啥吧。”老伴很是冷淡地说。

         他掐了些韭菜花洗了好几遍,又把那些锅碗瓢盆都洗了几遍,又用清水冲过后开始和面,他想做老伴最爱吃的油泼韭菜花面条子。

         他多想老伴能抱着孙子来给他生火,不,哪怕是和他说说话也行,可是老伴始终没有来。

       “饭好了,看我做的啥好吃的?想不到吧?”他笑眯眯地把碗端过去递给老伴。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伴早已吃了泡面:“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吧。”

       他又愣了那么一秒钟!

       “来,我的乖乖,吃一口爷爷做的面条子可香了。”可小孙子赶紧把头埋在老伴怀里根本不理他。他尴尬地坐在板凳子上, 大口大口地吃着自己做的饭。

        老王爷像是吞下了一只绿头苍蝇。

         一下午他都在洗那些床单被套,他多希望老伴能和他说说话,可是当他进去想叫老伴出来的时候,却看见老伴抱着孙子在沙发上睡着了。他想叫醒老伴,让她抱着孙子去炕上睡,会舒服一点,嘴唇动了动又忍住了,他怕叫醒了如果孙子哭闹怎么办?

         下午老王爷熬了苞米榛子汤,还特意炒了个酸辣白菜,有昨天烙的葱花饼,他记得老伴以前最爱喝了。他甚至想象着老伴吃着他做的饭,陶醉的样子,或许老伴还会夸他几句。

       可是他想错了,老伴没有一点表情,象征性地吃了些,更没有帮他收拾那些碗筷的意思。

        他有些失落地收拾了碗筷,喂了他的芦花鸡,还有羊羔子和门口的小花。

         老王爷和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喂它们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摸摸它们,像是安慰,更是欣慰!

        等他回到屋里的时候,老伴和衣带着孙子睡下了。

        他想着可能是孙子换地方了闹腾,所以老伴先带着他睡下了。

        算算他们分开有两年多了,按理说都老夫老妻了,就算分开再久也不会感到生疏。可这次老伴回来就像是变了个人,具体哪里变了他也说不上来,爱干净是老伴一直就有的习惯,他笑笑:“是我小气多虑了,老伴怎么可能变了呢。”

       他坐在沙发上老伴坐过的地方,体会着老伴的体温,他想抽根烟,想看看电视,可看看老伴和孙子又忍住了。

       夜越来越深,就连断断续续的狗叫声也没有了,整个村庄都睡了,月亮细细地挂在天上,实在是困了,就躺在云朵里睡了,屋里漆黑一片,渐渐地老王爷上下眼皮子不听使唤了,整个人与安静的夜晚融为一体。

         半夜他被孙子的哭闹声吵醒,他赶紧开灯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老伴抱着孙子拍着他的背哄着。可是孙子不管不顾地大哭不止,老伴着急地头上直冒汗。

        小花听到动静也跟着起哄汪汪地叫个不停,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去把狗收拾住,别再叫了,还不嫌烦啊?”老伴也心烦意乱地向他发火:“我就不知道自己回来干啥?后悔死了。”她抱着孙子在炕上走来走去地哄着。

       老王爷的眼神随着老伴和孙子,从炕这头看到那头,是担心与无奈!

       “我说你看什么看?娃娃哭成这样了,你倒是想个法子啊?”老伴气地向他发火:“就没见过你这样的爷爷。”

        老王爷试图到炕上逗逗孙子,可孙子看到他上炕,像是看到了不敢看见的东西,越发哭得厉害了。

        “你快出去吧,我们不想看见你。”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老王爷心里。他默默地走出了门,坐在板凳子上,点了根烟。

        小花这时候却不叫也不闹了,它向老王爷摇了摇尾巴,哼哼唧唧的不知道说着些啥,走进了它的窝窝,不一会就打起了鼾声。

       秋夜微凉,老王爷缩成一团也睡了。一道强光伴着小花欢快摇着尾巴的声音,刺激着他的眼睛。

       老王爷醒了,他揉揉眼睛对小花笑笑:“小花饿了吧?等着我给你做好吃的去。”他好像完全忘了老伴还在屋里睡着的事情。

       咯吱一声推开了门,孙子听到响声立刻大哭起来:“你干吗呀?早知道我就不回来了,孙子闹腾了一晚上,你倒好睡地呼呼大觉。”老伴很是不耐烦地说:“我这就收拾回去了,我看你是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有我没我都一样。”说完她就开始收拾东西。

        “你这是干啥呀?”老王爷急了:“别生气了,再住一晚就一晚,今天我给你杀鸡,顺便给儿子也带上几只。还有树上的枣都熟了,给儿子带上些。”

        “你留着自己吃吧,我拿不动。”老伴很冷淡:“现在的社会只要有钱,谁还缺这些东西。城里都压塌街了。”

       他不知道怎么接老伴的话茬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劝劝让老伴留住一晚。

        太阳笑眯眯地照着树上红彤彤的枣,小花也许是肚子真得饿地难受了,又开始汪汪地叫。后院子里芦花鸡不停地打鸣,仿佛在提醒老王爷是个重色轻友的家伙,老伴回来就把它们忘了。

        老王爷呆呆地望着老伴收拾东西,胸口一阵一阵的闷疼。

       一会儿门口停了辆出租车,老伴抱着孙子,拉着皮箱走了。

       老王爷坐在院子里,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烟气呛得他直咳嗽,眼泪也来凑热闹。

       太阳直直地照在他的头上,虽然立秋了,可是中午时分还是很热。

       小花有气无力的,时不时地叫几声,后院的鸡和羊羔子,也在大太阳的照射下妥协了,跑到凉棚下面保持元气。

        老王爷忽然像是记起了什么,走进伙房。

        昨天的剩饭他分了些给小花和芦花鸡,又给羊羔子分了些苞米杆子。又在水槽里放满水,他的头晕的地厉害,扶着墙走进屋,和衣躺在老伴睡过的炕上,嘴角嘲讽地笑笑,眼窝里流出两行泪水,他把枕巾盖在脸上,就那样躺着。

        村头那些爷爷们,两天了不见老王爷就起了疑惑:“老王爷咋不见了?”

       “这糟老头子不会是感冒了吧?”

         “那天见他家门口停着辆出租车,该不会是被儿子接走了吧?”

        “那天晚上我路过他们家门口,好像听见娃娃哭声了,该不会是他老伴回来了回?”

        “这糟老头子,走上他家去讨酒喝,顺便看看他孙子。唉!现在想看看孙子都不容易呀,老胳膊老腿的走不动不说,就算去了又能干啥?要力气没力气,想给儿子孙子给钱又没有,还不是讨人嫌吗?唉!”说着几个老爷爷就向他家走去。

       大门虚掩着,小花认得他们,尾巴摇着很欢嗅着他们的气味。

       “老王,老王……这老贼,不会是到后院去了吧?”

       “后院静悄悄的,没动静呀。”

      “老王,咋还睡觉呢?快起来我们来喝酒了昂。”

      老王爷直挺挺地躺在炕上早就没了气息。

      几个老爷爷们惊慌失色,报警的,叫救护车的一阵子慌乱。

       救护车来了,经诊断老王爷是两天前就突发心肌梗塞走的。

      警车来了,初步肯定了医生的诊断。

       老王爷真的走了,走的时候真的没有人报信。




                                                                        



2#
发表于 2023-6-16 09:32 | 只看该作者
                  “老李头好福气啊,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老两口也搁家相互有个照应多好!这才是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啊!”王大爷看着他的背影不仅仅是羡慕,目光里写满了落寞。

        这个描述句不错,建议把“不仅仅是羡慕,” 里的‘只’字去掉,后半句加个“还”字,会更通顺。

3#
发表于 2023-6-16 09:36 | 只看该作者
              孙子刚出生的时候,儿子把他们老两口子都接走了,可王大爷实在是呆不住,老是在街上转悠。一个农村老头子你让他去干啥?广场舞不会跳,象棋不会下,和人家聊天没有共同语言,在儿子家不到半年他就回来了,老伴和儿子说他不会享福,他笑笑不说话。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离开土地就像是丢了魂,哪哪都不舒服。




          这段描述很真实。
4#
发表于 2023-6-16 09:41 | 只看该作者
有农村生活经历,写好农村题材作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主要情节,加以细节,去繁就简,就能出精品。
5#
发表于 2023-6-16 14:16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6-16 09:36
孙子刚出生的时候,儿子把他们老两口子都接走了,可王大爷实在是呆不住,老是在街上转悠。一 ...

露渊老师的多处描写细腻传神,文笔真好。
6#
发表于 2023-6-16 1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荷花淀派 于 2023-6-16 17:03 编辑

一篇有思想的作品,“老王爷”这个人物很典型,他坚守了一辈子的土里土气同现在的灯红酒绿是两个极端,老伴、孩子甚至孙子的嫌弃,把他的勤劳、善良、淳朴和无私等闪光点全部掩盖。他这份既窝囊又宝贵的隐忍,同现实生活中农村很多老人形象如出一辙。老王爷的突然去世,让人很揪心,文章结尾以悲剧收场,带给人沉重的震撼。当代农村的老人如何安度晚年?如何既保持自己的初衷?又能融入到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给人带来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7#
发表于 2023-6-16 16:57 | 只看该作者
本作品用小说特有的社会批判性,去揭露人性的缺点,这是所有小说作者的初衷和责任~~~
8#
发表于 2023-6-16 17:1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小说的名字改一下,《乡村轶事》太大众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06:22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6-16 09:32
“老李头好福气啊,两个儿子都有出息了,老两口也搁家相互有个照应多好!这才是老有所依 ...

感谢老师指导,立刻改,奉茶,安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06:25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6-16 09:36
孙子刚出生的时候,儿子把他们老两口子都接走了,可王大爷实在是呆不住,老是在街上转悠。一 ...

谢谢老师鼓励,遥祝老师安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06:26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6-16 16:54
一篇有思想的作品,“老王爷”这个人物很典型,他坚守了一辈子的土里土气同现在的灯红酒绿是两个极端,老伴 ...

感谢老师点评鼓励,感恩有你,奉茶安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06:27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6-16 17:12
建议小说的名字改一下,《乡村轶事》太大众了。

谢谢老师支持,恳请老师给本文赐名可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6-17 06:28 | 只看该作者
邱天 发表于 2023-6-16 09:41
有农村生活经历,写好农村题材作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主要情节,加以细节,去繁就简,就能出精品。

感谢老师指导,问安!
14#
发表于 2023-6-17 10:31 | 只看该作者
      “王大爷望望左边,又望望右边,最后走进自己家的院子。”   这一句承上启下的链接很好。
              “以前老伴在家,不论他什么时候回来,家里都有一盏灯为他亮着,他很后悔当初怎么就没生个女儿?要是有个女儿该多好!他可以到女儿家串串门,相互有个照应。

        他仿佛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家门,按开灯屋里亮堂里夹杂着冷清,更多的是落寞与孤独。”    用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不错。





       加以去掉“仿佛”两个字。
15#
发表于 2023-6-17 10:34 | 只看该作者
             “仿佛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家门,


     仿佛,“好像”的意思,去掉更贴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21:11 , Processed in 0.05689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