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米粒的尘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7 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3-7-7 09:24 编辑

                                                      米粒的尘埃
                                                                                                                                                                                文/露渊

     夕阳下村西头小河边,米粒弓着身子出神。

       胃,时不时地踢她一两下,她皱着眉头咬咬牙,一直在凝视远方,这是米粒很多年来的习惯,她就是在这里认识了枫,也是在这里看着枫离开。

        许久米粒慢慢掏出医院的诊断书,一点点撕碎。风,来得很及时,将那些碎纸带走,一点点像极了三月的柳絮。她不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是的任何人。儿女们也都已成家,她把儿女们的孩子们也都送进了学校,父亲几年前也去了天堂,母亲命好,把母亲托付给嫂子和弟媳妇她很放心。

        以往的时候米粒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都来这里站一会,仿佛站一会儿就能迈过所有的坎,可今天她还想多坐一会,以后这里是来一次少一次了。

        老公国华在矿厂上班,和他生活了一辈子,有时候米粒觉得对不起他,可有时候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反正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儿女双全,村里人该有的他们都有了,作为一个妻子她觉得没有对不起他,可她心里一直装着枫,不过自从和国华结婚后,米粒就和枫断了联系。

        国华知道她和枫的故事,可还是固执地娶了她,那个年月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都过去了……

        枫知道米粒和国华定婚后就去当兵了,本来他可以不回来,可枫还是放不下米粒,他还是固执地回来在县上参加了工作,县城离米粒家不远,枫时刻关注着米粒的一点一滴。

       枫决定结婚是米粒给带的话,枫结婚前也在这里坐了一夜,米粒一直躲在不远处,眼泪洒了一地。

      米粒踏踏实实地和国华过日子,女儿读完初中死活不去读书了,米粒把女儿送到县城里学了裁缝,她想着以后女儿就是有手艺的人,吃饭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女儿是自由恋爱,女婿一家人都很好,亲家对女儿也很好,这让米粒很欣慰。

       儿子很争气,考上了二本院校。学业很顺利,大学毕业带着女朋友回家。

        那女孩真好,第一次上门就帮米粒做饭,虽说出生在大城市,可是一点都不娇气。人长得漂亮,嘴巴也甜,米粒觉得是老天太偏爱自己了,自己怎么苦都无所谓,儿女们的人生顺顺利利的就好。

       她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传给她的翡翠手镯戴在姑娘手腕上。

      家里的房子是儿子上高中那年翻修的,比起村里,除了村主任家的,就数他们家的气派了。毕竟家里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农村人,儿子大了得翻修房子,娶媳妇是大事情。

       可儿子回城后说了,女朋友不嫌弃咱家穷,但她父母要求在县城买套楼房,这个条件是必须的,老家是不会回去的。

        国华打听过了,现在买房可以按揭。首付款可以向矿厂领导商量先预支两年工资,家里米粒养的母牛下崽了,再有一个月多也能出圈了,还有三头猪,实在不行再向亲戚们借点,首付钱也就差不多了。

        儿子争气,学业成家都不让他们操心,出钱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老两口忙乎着心里高兴。

       春天定的房子,麦子收完就开始装修。麦子卖了手里就有钱了,庄稼人,从麦子收了就开始断断续续地有收入了。地梗上的蚕豆,苞米地里套种的黄豆,最后还有苞米,秋天草多,喂一段时间还可以卖几只羊羔子。

       至于材料费,每一家先给一点,欠下的老两口慢慢还,那姑娘水灵灵的哪儿都好,更是人家父母手心里的宝,不能委屈了。再说儿女就是他们奔波的全部意义,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花完了再挣,没有啥过不去的坎。

       米粒家是村里第一家在县城买楼房的,村里人难免羡慕嫉妒恨,说啥的都有,说吧,再苦再累为了儿女值得。

        新年来临之际,房子装修好了,那年冬深,赶在老年前头儿子结婚了。

         亲家人很好,不要彩礼,只要一个隆重的婚礼。儿媳妇知书达理没要三金,手腕子上戴着米粒给的翡翠手镯就结婚了。米粒心里觉得对不起儿媳妇,她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攒了钱一定给儿媳妇买三金,一样都不少。

        儿子结婚后米粒在儿子家待了三天就回家了,儿媳妇说等他们有了积蓄就把老两口接过来住,米粒笑着合不拢嘴。

        回到家,米粒开始计划家里的养殖计划,和地里的种植计划。国华却像是完成了任务,劝她消停点,苦了大半辈子,别太累了,儿女都成家了,也该休息休息了。那些账消停还,只要有个好身体。

        米粒笑笑,她觉得一刻也不能消停,米粒计划着在抱孙子之前还完那些账,自己到儿子家带孙子心里就踏实了。

       年跟前,米粒宰了几只鸡,儿女们各两只。本来过年要杀猪的,给儿子结婚把年猪卖了。

       米粒还炸了麻花子,沙枣面油饼子,给他们分开装好,亲自骑着电三轮车送过去。

        年三十儿子女儿都回来,外孙子也来了,自家门口两辆车,亮亮堂堂米粒想,这就是上天的恩赐,这辈子值了。

        吃过喝过孩子们都走了,孙子的压岁钱也都给了,米粒收拾了碗筷,喂过后院的那些哑巴动物们,爬上炕直挺挺地躺着。

       老了,忙一天哪哪都疼。热炕头真好,再忙再累睡一宿就好了。

       开春种了庄稼,后院里也抓了猪仔,今年多抓了两只。就是留的苞米有些少,不过米粒想好了,大不了多割些猪草,夏天还愁没有猪吃的东西?只要人勤快些,不愁把猪养不大。

        圈里的母牛也发情了,米粒找来兽医给配了种,现在都是新科技,这动物也实行人工授精。

        还有那几只母羊,米粒借了村长家的公羊,加料饲养,可能也都怀孕了,胃口很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米粒想赶在儿媳妇怀孕之前,把地里家里该干的都干完。安安心心地伺候儿媳妇养胎坐月子。

         麦子大着肚子的时候,儿媳妇害口了,米粒家里地里,儿子家来回跑,儿媳妇心疼婆婆,叫来了娘家母亲。米粒轻松了好多,亲家母人很勤快,农活忙的时候来乡下帮米粒做饭,两亲家相处的象亲姐妹一样。

      收完地里的庄稼,那些后院的哑巴动物该卖的卖了,儿媳妇也快生了。

       躺在热炕上米粒算计着,儿子结婚欠的账基本还完了,她长长地出了口气,带着笑容睡了。

       儿媳妇生了,八斤半的大胖小子。两家人皆大欢喜,亲家母说女儿嫁得好,啥都好,就是有些远啊!

        儿媳妇满月后亲家母走了,毕竟让亲家公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儿媳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娃娃八个月的时候就给断了奶,让婆婆带回乡下去了。过段时间就来看老人孩子,大包小包的,老人娃娃都有份,村里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米粒像是又回到了孩子们小的时候,没日没夜地领着孙子。

        国华要上班,半夜孙子哭闹睡不好,等他睡着了又打呼噜把孙子吵醒了。

         乡下人最不缺的就是房子,国华抱着铺盖卷去了东屋睡,互不干扰。

        那晚睡到半夜米粒说不上是哪儿疼,像是肚子又像是胃。孙子刚睡熟,她就忍着,缩成一团,舒服了好多。这一夜孙子睡得安稳,可她却被这来历不明的疼,折腾了一晚上,她恨不得这会儿就去看医生。

         没等到天亮,她爬起来摸索着下了炕,找到去疼片吃了两片,又喝了些热开水,总算是眯了一会儿。

        又到种地的时候了,国华不让她种了:“要带好孙子忙不过来。”

        米粒坚决不同意:“庄稼人哪有不种粮食的说法?”

       “好吧,种地可以,猪呀,牛呀不养总行吧?”

       “不养咋行?你忘了咱以前过的苦日子了?”米粒抱着大孙子笑眯眯地说:“有这大孙子抱在怀里,我有使不完的劲。你上你的班,甭管我。孩子们都过得紧巴巴的,我们苦是苦些,多少也能给孩子们贴补家用吧,等干不动了,孩子们也就缓过劲来了,这事必须听我的。”

        国华就是这样一个人,整天上班下班,也勤快,也能帮着米粒干些活。

        那天孙子去打疫苗,回来的路上遇到她们村的一伙长舌妇,在渠边洗化肥袋子。哗啦啦的水流声掩盖了米粒的脚步声。

       “你们都不知道吧,米粒那个傻子要死要活的苦,她男人早就在外面有人了。”

         “你看见了?他都是当爷爷的人了,再说米粒就这几年连着又是外孙又是家孙地带,苦得变了样,不然她可漂亮着呢,别胡说。”

          “不信拉倒,都被我撞上好几回了,人家坐在国华车子后面,还抱着国华的腰呢。那亲热劲一看就有猫腻。”

       米粒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情。

       国华下班回家,抱了一会孙子就去喂牛,还有后院的那些动物们。他始终不爱说话,忙前忙后的,米粒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变化。

        米粒胃又疼了,一阵一阵地疼,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脸色有多差。

        国华进来的时候看见她捂着肚子就问:“怎么,不舒服吗?走我带你去医院。”

        “不用,喝点热开水就好了。”

        国华赶紧给米粒端来热开水,还兑好水给米粒和孙子都洗了脚。

       “好些了吗?不行咱就上医院,别硬撑着,年龄不饶人啊。”

       “我没事,去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去吧。”

       国华坐在炕沿上看着米粒和孙子都睡了,慢慢走出门去。

       米粒听到国华出去了,眼泪就无声地滑落,枕巾湿了一大片。

       又是一年过去了,今年秋天大孙子就能上学了,带着孙子这两年多,米粒算了算,除去孙子的奶粉钱,家里杂七杂八的开销,儿媳妇的三金应该能够了。米粒想着等这次的猪卖了,说啥也到医院去看病,这次可能是真的病了吧。

       端午节这天。儿子两口子都放假,国华也放假。女儿一家和婆婆去了外地姑姐家。儿子媳妇过来在家里吃过米糕吃过鸡。

        院子里鹅黄的枣花香飘四溢,几只燕子在屋檐下眉飞色舞。一家人看着大胖孙子笑个不停,这就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天伦之乐!

        米粒拉着儿媳妇的手,把一沓子毛爷爷塞进儿媳妇的手:“结婚的时候没条件给你买,我和你爸现在给你补上。”儿媳妇一头扎进米粒怀里感动得稀里哗啦,推脱着不要:“妈,我不喜欢那些东西,钱你们留着,哪有年轻人花老年人钱的道理?这几年你帮我带娃辛苦了,这份恩情我记得,钱我真的不能要。”

          “孩子啊,啥恩情不恩情的,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的就是你的,就当你帮我存着养老钱,我老了记性不好,放哪儿就忘了。”米粒说着就把钱塞进儿媳妇的兜里,使劲按着,那份情真的不容拒绝。

        热闹了一天,儿子带着儿媳妇走了。夕阳收走了它最后的余晖。米粒收拾完碗筷,胃又开始疼了。国华领着孙子去串门子,米粒弓着腰走进屋,趴在炕上一身一身的汗,就睡过去了。

       国华回来不忍心打扰她,就把毯子轻轻盖好,把孙子带回自己的屋睡了,孙子这次没闹,他多少知道奶奶是真的累了。

         天黄一时,米粒提前买了一大瓶止疼药。准备收割庄稼,她盘算着麦子和猪又是一大笔收入,够孙子这一学期的费用了,等孙子上学了,卖了牛犊就去彻底看看病,到底是肚子疼还是胃疼。

        农忙季节国华下班回来就往地里跑,他发现米粒干活没有以前那么利索了,望着米粒撅着屁股割麦子,江子笑了,这个女人他没有选错。

         那天儿媳妇来接孙子,儿媳妇是自己开着车来的,这让米粒在村里挣足了面子。儿媳妇说是马上开学了,让娃娃跟着自己适应适应。

        孙子不在,米粒吃了去疼片踏踏实实地睡了一个晚上。一大早,国华吃过上班了,胃又开始疼了,这次比哪次都疼,米粒直接跌倒在地上,疼地咬破了舌头。

         国华中午饭在单位吃,米粒看看时间还赶得上。挣扎着爬过去,这次吃了三个去疼片。她趴在沙发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下午两点了,还是生疼。

        家里还有五张毛爷爷,儿媳妇走的时候,米粒塞给她说是给孙子买衣服零食用。儿媳妇再三推脱,最后还是没有犟过米粒就笑纳了。

        米粒突然想起来,冬天穿过的棉袄口袋里应该还有些钱,她挣扎在大衣柜子里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毛爷爷还有些零钱。

       到医院做了彩超,化验血,她的钱就够这两样检查。

       化验单出来医生皱着眉头说叫家里人来取,米粒说了谎,家里就她一个人,儿女都在外地。

       她没有取药,也没有听见医生说了什么。

        出了医院门第一时间就想去看看老妈,她给老妈买了一只烤鸭,现烤的。剩下的钱给妈买了件衬衫,她不记得多久没有回过娘家了,也不记得多久没有给妈买过东西了。

        妈看见她来了特别高兴,嫂子做了她最爱吃的臊子面。米粒说在城里吃过了,象征性地吃了些。天黑了米粒没有要走的意思,这让妈很是意外。

       米粒自从结婚后从来就没有在娘家留过夜,妈猜想是两口子吵架了?不可能!米粒从小性格就柔得像水。

        米粒看出了妈的质疑,笑着说今天孙子不在,她就想和妈睡一晚上,说说话。

         这晚娘俩说了通宵,天快亮了,妈终于睡着了。

        米粒给妈拆洗了被褥床单,还有棉衣外套。她始终有说有笑,妈觉得米粒终于清闲了,这往后就能过清闲日子了。

        赶在国华下班前米粒回到了家,路过在小卖部买了瓶烧酒和一袋花生米。

         米粒吃了五片止疼药,她包了些馄饨,等国华回来已经端到桌子上。

         那晚她睡到了国华身边,问国华要了两次。国华笑着问她今天怎么了?米粒笑着说没什么,是生理需求。月光下米粒仿佛回到了十八岁,回到了那个初为人妻的夜晚。

        猪和牛犊在孙子开学前都卖了,还有小麦。米粒把钱塞给外孙一千,其余的都给了儿媳妇。儿媳妇是个会过日子的人,米粒给的三金钱没舍得花,只买了个戒指,米粒欣慰地笑了。

         米粒已经开始呕吐,越来越厉害,好在国华在单位,并没有发现。他只是看见米粒越来越廋,精神也不好。米粒说孙子上学了,她就有时间休息了,过段时间就好了。

        国华不在的时候,米粒开始写遗书,很平静地写。

       米粒发现还有好多好多的放不下,又好像啥都能放下了,也该放下了。不过她还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儿女双全,她要是再能多活五年就好了,那样就会把孩子们的娃娃都带大,或许还能给他们攒些钱,可是她真的没有时间了。

        最后写到,有一天她死了,国华一定会遇到一个好女人。能和国华过一辈子是自己的福气,米粒说谢谢国华让她儿女双全。最后米粒希望国华把她葬在村西头的那条小河边。写完这些米粒轻松了很多,她靠在沙发背上笑了,笑出了眼泪。

         第二天早上伺候国华上班,伺候了那些鸡鸭鹅,牛羊猪,米粒洗把脸骑上电动车进城了,径直到建行门前,这是他们最后的养老钱,现在她的那份已经用不上了,国华将来有退休金,够花了,就算再找个老伴也够了。

         儿媳妇的三金是她最后的心愿,她一直觉得自己欠儿媳妇的:“多好的姑娘啊,就让我给遇上了,这份情一定要还上。”

        她笑着走进了建行门。

        她一辈子也没戴过金银首饰不知道真假,但是她知道买知名品牌。对,就选周大生,她听儿媳妇说过戒指就是周大生的。

        她让售货员帮她选最新款式的:“我儿媳妇戴的。耳环,戒指,镯子都要,戒指要对戒。”她笑得很开心:“我儿媳妇个子高高的,皮肤很白,是那种嫩白,瘦瘦的,教书,在中学教书,你们帮我选。”

         售货员投来羡慕又佩服的目光:“婶儿你真好,你儿媳妇命真好。”

         “是我命好,儿媳妇结婚的时候,咱家穷,我儿媳妇连个戒指都没要,这姑娘真的是好,亲家真好,舍得把这么好的孩子送到我们家,一分钱都没要,好,真的好。”米粒一遍遍重复着,仿佛除了好字再说不出啥话来。

       中秋节前夕,米粒如愿睡在了村西头那条小河边,哭得最惨的是米粒的儿媳妇和国华,那年米粒五十二岁。






                                                                           
2#
发表于 2023-7-7 10:1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开头不错,步步梯进,逐步接近剧情,......。
3#
发表于 2023-7-7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3-7-7 13:35 编辑

        读了露渊的《迷离的尘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小说重在写人,这一点把握得很好,今后应该注意的是情节的轻重缓急,要突出重点,删减不重要的繁琐情节,让文章主次分明才更具艺术感染力。
4#
发表于 2023-7-7 13:33 | 只看该作者
     文中有多处提到“后院的动物们”,感觉与农村的语言习惯不融洽。不如“鸡、鸭、猪,羊”通俗。
5#
发表于 2023-7-7 16:43 | 只看该作者
“米粒”一个女人史诗的代表,本作品的故事框架很大,从女主人公的青涩初恋一直到她去世,她的人生历程作者有着较为完整的交代,人物也立得住。小说的故事跨度有几十年,用这样的篇幅去记述女主人的大半生是不够的。比如关于米粒、国华和枫之间构成的人物关系,读者是很想了解的。
6#
发表于 2023-7-7 17:0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枫在故事里的作用是什么?我还以为他会和米粒成了儿女亲家。
还有关于国华的流言,也有头无尾,对故事没有什么影响。
7#
发表于 2023-7-7 17:3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7-7 17:04
是啊,枫在故事里的作用是什么?我还以为他会和米粒成了儿女亲家。
还有关于国华的流言,也有头无尾,对故 ...

嗯嗯,每个人物,每个故事的展开,都要有的作用和意义。
8#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8:45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7-7 10:12
这篇开头不错,步步梯进,逐步接近剧情,......。

感谢老师鼓励,奉茶安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8:46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7-7 13:33
文中有多处提到“后院的动物们”,感觉与农村的语言习惯不融洽。不如“鸡、鸭、猪,羊”通俗。

感谢老师指导,万千感恩,感恩有你,问安!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8:50 | 只看该作者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3-7-7 16:43
“米粒”一个女人史诗的代表,本作品的故事框架很大,从女主人公的青涩初恋一直到她去世,她的人生历程作者 ...

感谢老师指导,文中多有删减,主要写的是米粒一位普通善良的农村妇女,其他人物都只是一个副垫,有描写,后觉得不妥,删删减减终成此文,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奉茶安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8:5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7-7 17:04
是啊,枫在故事里的作用是什么?我还以为他会和米粒成了儿女亲家。
还有关于国华的流言,也有头无尾,对故 ...

感谢老师点评,枫在文中只不过是衬托出米粒的那种认命,又忠于婚姻的作用,即便枫是米粒的最爱,为了忠诚,米粒还是违心地克制自己的感情。国华的出轨是米粒得病的根源,善良的米粒没有揭穿他,第一是没有更深的感情,第二是为了孩子们,所谓不爱所以谈不上恨,但是她只是个普通的凡人,对失去的枫,和背叛自己的国华都做不到视而不见,所以还是得了胃癌。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感恩有你,安好!
12#
发表于 2023-7-7 21:42 | 只看该作者
露渊 发表于 2023-7-7 18:58
感谢老师点评,枫在文中只不过是衬托出米粒的那种认命,又忠于婚姻的作用,即便枫是米粒的最爱,为了忠诚 ...

是的,这些内涵应该在文中都有表现才好。
比如枫,如何衬托米粒的忠诚和克制,二人互不来往,但米粒的心中时有波澜(她会去两人分手的地方),应该通过心理描写有所表现。
还有国华的出轨,文中仅止于谣传,却没有表现出这是米粒得病的根源,以及她的心中是怎么的难过。
13#
发表于 2023-7-11 09:08 | 只看该作者
             “中秋节前夕,米粒如愿睡在了村西头那条小河边,哭得最惨的是米粒的儿媳妇和国华,那年米粒五十二岁。


         结尾 ,“米粒”善终,“哭得最惨的是米粒的儿媳妇和国华,”  这说明丈夫和儿媳对“米粒”的思念,这就是对“米粒”的最大的认可和安慰。这样处理很好。
14#
发表于 2023-7-11 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3-7-11 18:44 编辑

加精理由 :露渊的《米粒的尘埃》,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小说重在写人,这一点把握得很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7-12 06:33 | 只看该作者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3-7-11 18:22
加精理由 :露渊的《米粒的尘埃》,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backcolo ...

感谢老师鼓励支持,感恩有你,问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5 15:18 , Processed in 0.0589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